小學二年級植樹節黑板報簡單又漂亮【一】
小學二年級植樹節黑板報簡單又漂亮【二】
小學二年級植樹節黑板報簡單又漂亮【三】
小學二年級植樹節黑板報內容:
一、植樹節的由來
“植樹節”英文譯為:arbor day。是一些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并動員群眾參加義務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
二、植樹節的起源
植樹節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植樹節的建議。該州采納了莫頓的建議,并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并于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以后美國各州以至世界各國均有響應。
三、中國的植樹節
中國古代雖有勸民植樹的說法,但由國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規定植樹節日則是現代的事。1915年7月31日中國政府規定每年農歷清明節時為植樹節,屆時全國各地舉行植樹典禮,組織造林活動。1928年4月國民黨政府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忌日,將原植樹節改在每年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屆第六次會議于1979年2月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1984年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總則中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把植樹造林納入了法律范疇。
中國的植樹節定于3月12日。1979年2月,中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又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國務院于次年頒布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具體實施辦法。植樹節前后,我國各地都要集中進行植樹造林活動。
四、植樹節對聯
治山常留春色;
植樹造福后人。
綠化中華大地;
裝點祖國江山。
造福子孫后代;
綠化祖國山川。
荒山禿嶺成昔日;
綠海青峰看今朝。
造林植樹山川秀;
種草栽花庭院香。
處處造林林似海;
家家植樹樹成蔭。
敢叫荒山成林海;
誓將沙漠變綠洲。
植樹造林滋沃土;
防風固沙護良田。
植樹造林山山綠;
種草育花處處春。
植樹造林綠大地;
栽花種草美人間。
栽花種草,裝點庭院;
植樹造林,綠化祖國。
年年歲歲,義務植樹;
世世代代,綠化祖國。
植樹造林,青山不老;
種槐栽柳,富水長流。
植樹造林,人人有義務;
栽松育柳,個個當先鋒。
植樹造林,青山永不老;
種草栽花,赤縣更增光。
植樹造林,創造新天地;
移風易俗,改變舊乾坤。
年年義務植樹,無山不翠;
歲歲綠化造林,有嶺皆春。
屋前宅后栽樹,延年益壽;
荒山隙地造林,利國富民。
樹木又樹人,人材出于桃李;
造林即造福,福澤蔭及子孫。
植樹造林,叫山河長留春色;
綠化大地,讓前人造福子孫。
嘉樹滿山,村村造林年年翠;
鮮花夾道,人人育果處處甜。
五、植樹節標語口號
要想富,多栽樹。
造林即造福,栽樹即栽富。
眼前富,挑糞土;長遠富,多栽樹。
要得聚寶盆,荒山變綠林。
保樹蓋荒山,不愁吃和穿。
窮山惡水,青山綠水。
無災人養樹,有災樹養人。
若要地增產,山山撐綠傘。
山上沒有樹,莊稼保不住。
村有千棵楊,不用打柴郎。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栽樹忙一天,利益得百年。
村上無樹鍋不開,四方綠化沙不來。
多植樹,廣造林、現在人養樹,日后樹養人。
六、各國植樹節
朝鮮:從1971年開始每年4月6日植樹節4月和10月植樹月
印度:每年7月第周開展全國植樹節活動
斯里蘭卡:從1977年開始每年9月17日植樹節
泰國:每年12月4日植樹節
菲律賓:每年9月第2星期六植樹節
約旦:1月15日植樹節
巴勒斯坦:1月6日植樹節
埃及:每年9月至11月植樹節
美國:各洲都有植樹節由于各地氣候差異全國無統日期
墨西哥:每年6至9月雨季里開展植樹節活動
哥倫比亞:每年10月12日植樹節
薩爾瓦多:植樹節和教師節合起每年6月21日舉行
法國:每年3月法定綠化月3月31日植樹日
英國:每年11月6日至12日全國植樹周
瑞典:每年3月舉行森林周活動
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08:41:10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08:38:49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在江蘇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
時間:2025-05-22 08: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