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安全教育臺登錄入口,廈門市教育臺登錄官網帳號密碼
為了推動各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逐步實現學校安全教育科學化、常態化和信息化,全面提升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整體水,2013年,教育部基礎一司委托中國教育學會開展安全教育的相關實驗和試點工作,選擇適當地區建立“學校安全教育臺”。那么2018年廈門安全教育臺登錄入口及登錄帳號密碼是多少呢?高考知識網小編整理了關于廈門安全教育臺登錄的相關知識。
一、廈門安全教育臺登錄入口
2018年廈門安全教育臺登錄入口:https://xiamen.xueanquan.com/
二、廈門中小學安全教育相關新聞
家長和學校聯合
給孩子上安全課
市教育局日下發通知說,要求各區教育局和直屬學校再次部署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專門針對“嚴禁不滿12周歲的未成年學生騎自行車上路”進行教育。
市教育局未成年保護辦公室負責人說,法規并不能杜絕所有的違法行為,想要解決孩子騎車問題關鍵還在教育上。
他認為,家長和學校應該聯合起來,給孩子上交通安全課,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要遵守規則。
【案例1】
孩子騎車摔倒
手柄插入脖頸
四月初,天津發生一起兒童騎車被傷事故,單車的手柄直插孩子脖頸!
天津《每日新報》報道說,ofo單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查看我們的后臺數據顯示,出事故的單車是在孩子母親手機上進行的軟件解鎖。
據介紹,受傷男孩年齡為9歲,當時孩子母親在旁邊陪孩子騎車。孩子在騎車過程中,不小心摔倒,導致單車手柄插入孩子脖頸。
【案例2】
孩子騎共享單車
遭大巴碾壓身亡
三月底,上海的《新民晚報》報道說,在上海市的一個路口,一名騎著ofo共享單車的孩子被一輛大客車碾壓,地上留下一攤血跡,男孩被救出送醫后不治身亡。
就在同一天,南京一名9歲男童偷騎共享單車,在逆行經過路口時,將一位正常行走的八旬老太太撞倒。
1月26日,深圳三名12歲左右的孩子在騎ofo的過程中摔傷,導致手臂嚴重骨折。
【焦點】
圍繞著共享單車,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譬如說,年滿12歲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騎車,在小區可騎嗎?12歲以下的孩子,騎共享單車出了事,誰負責任?
日,《北京晚報》就12歲以下孩子騎行問題,采訪了北京市律師協會交通管理與運輸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張金澎,澄清這段時間圍繞在共享單車上似是而非的問題。
我們今天結合《北京晚報》的采訪,來說說孩子騎自行車這件事。
兒童有家長陪伴也不能騎車上路
現在孩子發育快能否降低年齡限制?
問:為什么法規中要規定“駕駛自行車必須年滿12周歲”?有家長認為,現在的孩子發育較快,是否可以將年齡限制略微降低?
答:按照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實施條例》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
騎自行車必須年滿12周歲的規定,并不是拍腦門想出來的,根據醫學、生理學和心理學資料分析表明,一個人的發育期通常要滿十二、十三歲,才能初步達到騎車的最低要求。因此交通規則從保障少年兒童的安全出發,規定十二周歲以下兒童不準騎車。
現在的孩子身體發育得快,長得也高,學騎車學得也快,但并不是說會騎車就可以上道路了,因為他在道路規則上不一定完全明白。現在12周歲以下孩子騎車發生事故的情況并不少見,一旦造成人身損害,對孩子和家庭都是巨大打擊。
問:有監護人在旁看護或陪同騎行的情況下,未滿12周歲孩子是否可以騎車上路?
答:條例上沒有寫“家長陪同情況下孩子可以騎”,那么即使有監護人在旁陪同,未滿12周歲孩子也是不可以騎車上路的。而且,即使家長在旁看護,也不能完全避免交通意外的發生。一旦有突發狀況,孩子的應對能力也是比較弱的,容易發生危險。
三、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必備
(一)地震
地震,群災之首。強烈的破壞性地震瞬間將房屋、橋梁、水壩等建筑物摧毀,直接給人類造成巨大的災難,還會誘發水災、火災、海嘯、有毒物質及放射性物質泄漏等次生災害。
前兆:強烈地震發生前,人們常可觀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現象,這就是地震前兆。比如,地聲、地光、井水異常(水突然變渾或突升突降),一些動物比人類敏感,如貓狗發瘋般的亂咬狂叫,老鼠成群結隊的搬家,雞到處飛,豬、羊等大牲畜亂跑亂竄等等。
發生地震時:
(1)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大約只有12秒鐘,如果你住的是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你住的是樓房,跑已經來不及了,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廚房,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
桌子,柜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2)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具體參見學校教學樓、宿舍樓緊急疏散預案)
(3)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
震后: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二)火災
水火無情,人所共知。必須堅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則,才能夠化險為夷,絕處逢生。
1.“三要”
(1)“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環境
時要多注意觀察,做到對住所的樓梯、通道、大門、緊急疏散出口等了如指掌。
(2)“要”遇事保持沉著冷靜
面對熊熊大火,只有保持沉著和冷靜,才能采取迅速果斷的措施,保護自身和別人的安全。有的人因為亂了方寸,出現錯誤的行動,結果延誤了逃生的寶貴時間。例如,只知道推門,而不會用力去拉門;錯把墻壁當作門,用力猛敲;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跳樓??在開門之前要先摸摸門,如果門發熱或煙霧已從門縫中滲透進來,就不能開門,準備走第二條路線。即使門不熱,也只能小心地打開一點點并迅速通過,隨后立即把門重新關上。因為門大開時會跑進氧氣,這樣一來,即使是快要悶熄的火也會驟然燃燒起來。
(3)“要”警惕煙毒的侵害
在火災中,最大的“殺手”并非大火本身,而是在焚燒時所產生的大量有毒煙霧,其主要成分為一氧化碳,另外還有氰化氫、氯化氫、二氧化硫等。消防專家的研究表明,空氣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為1%時,人呼吸數次后就會昏迷過去,一二分鐘便可引起死亡。專家建議,用濕毛巾將鼻子和嘴捂住,盡快地撤離火場。如果火勢過大過猛烈,出口通道被濃煙堵住,且沒有其他路線可走,可用濕棉被做掩護,貼地面的“安全帶”,匍匐通過濃煙密布的走廊和房間。絕對不能以身體站直的姿勢去跑。因為冷熱空氣是對流的,有毒煙氣飄浮在房屋空間的上部,而貼地面的地方會跑進一些新鮮空氣供人呼吸。站著跑很有可能無法呼吸,窒息而死。衣褲著火,應該脫掉,或在地上打滾,將火弄滅。若有人驚惶而逃時衣褲帶火,應將其按倒在地打滾,直至火熄。
2.“三救”
(1)選擇逃生通道自“救”
發生火災時,利用煙氣不濃或大火尚未燒著的樓梯、疏散通道、敞開式樓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選擇。如果能順利到達失火樓層以下,就算基本脫險了。
(2)結繩下滑“自救”
在遇上過道或樓梯已經被大火或有毒煙霧封鎖后,該怎么辦呢?應該及時
利用繩子(或者把窗簾、床單撕扯成較粗的長條結成的長帶子),將其一端牢牢地系在自來水管或暖氣管等能負載體重的物體上,另一端從窗口下垂至地面或較低樓層的陽臺處等。然后自己沿著繩子下滑,逃離火場。
(3)向外界求“救”
倘若自己被大火封鎖在樓內,一切逃生之路都已切斷,那就得暫時退到房內,關閉通向火區的門窗。呆在房間里,并不是消極地坐以待斃。可向門窗澆水,以減緩火勢的蔓延;與此同時,通過窗口向下面呼喊、招手、打亮手電筒、拋擲物品等,發出求救信號,等待消防隊員的救援。總之,不要因沖動而做出不利于逃生的事。
3.“三不”
(1)“不”乘普通電梯
(2) “不”輕易跳樓
跳樓求生的風險極大,弄不好往往不是死就是傷,不可輕取。即使在萬般無奈之際出此下策,也要講究方法。首先,應該向樓下拋擲棉被或床墊,以便身體著落時不直接與硬的水泥或者石頭路面相撞,減少受傷的可能性;然后雙手抓住窗沿,身體下垂,雙腳落地跳下,縮小與地面的落差。
(3)“不”貪戀財物
火災來勢極快,10分鐘后便可進入猛烈的階段。因此,消防專家警告,遇上火災時,必須迅速疏散逃生,千萬別為穿衣或尋找貴重物品而
浪費時間,因為任何珍寶都比不上生命更為珍貴。更不要在已經逃離火場后,為了財物而重返火口,到頭來只能是人財兩空,自取滅亡。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