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類型綜合類是指囊括多學門、跨學科學術知識領域的大學,一般轄有多所學院,其定義在世界各地皆有異同。綜合類大學在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分布,例如中國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這些學校都屬于綜合類大學,以下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以供考生參考。
綜合類大學的意思是指囊括多學門、跨學科學術知識領域的大學,一般轄有多所學院,其定義在世界各地皆有異同。綜合類大學在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分布,例如中國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這些學校都屬于綜合類大學。
擴展知識:
針對2000年我國高校合并重組后的格局,提出了由類和型兩部分組成的中國大學分類標準。
類反映大學的學科特點;按教育部對學科門的劃分和大學各學科門的比例,將現有大學分為綜合類、文理類、理科類、文科類、工學類、農學類、醫學類、法學類、文學類、管理類、體育類、藝術類等13類。
型表現大學的科研規模;按科研規模的大小,將現有大學分為研究型大學、研究教學型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等4型。每個大學的類型由上述類和型兩部分組成,類在前型在后。
例如:按各學科比例情況,北京大學屬于綜合類,按科研規模、北大屬于研究型,故北京大學類型是綜合類研究型、簡稱綜合研究型。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浙江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上海交通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華中科技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7 | 復旦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武漢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1 | 中國人民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2 | 南開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大學 |
14 | 西安交通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大學 |
15 | 山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大學 |
15 | 中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大學 |
18 | 四川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大學 |
19 | 同濟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大學 |
20 | 廈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大學 |
21 | 東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大學 |
22 | 吉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大學 |
26 | 中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大學 |
29 | 蘭州大學 | 世界高水大學 |
31 | 湖南大學 | 世界高水大學 |
33 | 重慶大學 | 世界高水大學 |
38 | 中國海洋大學 | 世界高水大學 |
41 | 西南大學 | 世界高水大學 |
42 | 蘇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0 | 暨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5 | 江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6 | 云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7 | 鄭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西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0 | 深圳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4 | 上海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6 | 寧波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7 | 南昌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8 | 揚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7 | 江蘇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83 | 河南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87 | 安徽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87 | 貴州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89 | 山西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90 | 河北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92 | 河南科技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93 | 遼寧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101 | 湘潭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106 | 黑龍江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120 | 華僑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121 | 廣西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129 | 長江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30 | 三峽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34 | 廣州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34 | 湖北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37 | 內蒙古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138 | 新疆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139 | 青島大學 | 中國高水大學 |
141 | 海南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47 | 汕頭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48 | 濟南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56 | 溫州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56 | 延邊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68 | 南通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76 | 沈陽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82 | 寧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84 | 南華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86 | 石河子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92 | 臺州學院 | 區域一流大學 |
195 | 大連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98 | 煙臺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05 | 北京聯合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05 | 湖北文理學院 | 區域一流大學 |
215 | 青海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19 | 西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29 | 內蒙古科技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31 | 湖南科技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43 | 吉首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47 | 北華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49 | 塔里木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254 | 聊城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257 | 江漢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257 | 井岡山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260 | 集美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263 | 渤海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263 | 西華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274 | 佳木斯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274 | 延安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80 | 紹興文理學院 | 區域一流大學 |
283 | 大理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283 | 齊齊哈爾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288 | 魯東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294 | 臨沂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301 | 重慶文理學院 | 區域高水大學 |
314 | 湖南文理學院 | 區域高水大學 |
317 | 長沙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17 | 河北北方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24 | 嘉興學院 | 區域高水大學 |
326 | 長春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335 | 成都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335 | 邵陽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35 | 五邑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342 | 懷化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51 | 山西大同大學 | 區域高水大學 |
359 | 湖南城市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59 | 惠州學院 | 區域高水大學 |
359 | 三明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67 | 滁州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67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 區域高水大學 |
367 | 黃山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67 | 麗水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67 | 韶關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67 | 濰坊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67 | 武夷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67 | 西昌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67 | 重慶三峽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80 | 北部灣大學 | 區域知名大學 |
380 | 德州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80 | 河西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80 | 黃淮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80 | 喀什大學 | 區域知名大學 |
380 | 皖西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80 | 宜春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93 | 紅河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93 | 隴東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93 | 莆田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393 | 肇慶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02 | 百色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02 | 寶雞文理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02 | 赤峰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02 | 九江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02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02 | 銅仁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17 | 濱州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17 | 賀州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17 | 呼倫貝爾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17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17 | 嘉應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17 | 昭通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26 | 黑河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26 | 凱里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26 | 遼東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26 | 宜賓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安康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安順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長治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貴陽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河池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蘭州城市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蘭州文理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龍巖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攀枝花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山東女子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宿州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梧州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湘南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榆林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53 | 巢湖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53 | 頂山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53 | 泰山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53 | 西安文理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53 | 新鄉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53 | 運城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53 | 中華女子學院 | 區域一流大學 |
466 | 池州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66 | 哈爾濱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66 | 邯鄲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66 | 菏澤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66 | 景德鎮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66 | 商洛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72 | 晉中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72 | 昆明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72 | 呂梁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72 | 綏化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72 | 文山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72 | 新余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72 | 棗莊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83 | 四川文理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83 | 太原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83 | 邢臺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92 | 保山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92 |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 | 區域知名大學 |
492 | 衡水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92 | 濟寧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92 | 萍鄉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92 | 普洱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492 | 四川旅游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501 | 泰州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501 | 張家口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505 | 浙大城市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509 | 河套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511 | 亳州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511 | 無錫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516 | 贛東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516 | 嘉興南湖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516 | 蘇州城市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516 | 宿遷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528 | 湖州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北京大學簡介: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北京大學創立于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復員返回北。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并自北京城內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并,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簡介: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華而得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于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后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人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位列國家首批“雙一流”(A類)、“211工程”、“985工程”,入選“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為世界大學聯盟、亞太國際教育協會、京港大學聯盟成員,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人民共和國建設者”的搖籃、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重鎮。
學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通過了《關于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并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開學,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1954年,被確定為以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大學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ihang University)簡稱”北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強基計劃試點高校,為國際宇航聯合會、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成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于1952年,時名北京航空學院,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組建,1959年學校被國家指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88年4月改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