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wǎng) > 大學名單 > 正文
2023年全國211大學有多少115所,名單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上海財經(jīng)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財經(jīng)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等。
排名 | 名稱 | 所在地 | 生源質量分 |
1 | 清華大學 | 北京 | 100 |
2 | 北京大學 | 北京 | 96.4 |
3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 | 92.1 |
4 | 復旦大學 | 上海 | 91.5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90.8 |
6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90.5 |
7 | 南京大學 | 江蘇 | 88.4 |
8 | 同濟大學 | 上海 | 87 |
9 | 浙江大學 | 浙江 | 86.3 |
10 |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 上海 | 86.2 |
11 | 南開大學 | 天津 | 85.9 |
1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85.4 |
13 | 中央財經(jīng)大學 | 北京 | 85.2 |
14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85.1 |
15 | 武漢大學 | 湖北 | 84.4 |
16 | 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 | 北京 | 84.2 |
17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83.6 |
18 | 天津大學 | 天津 | 82.5 |
19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82.4 |
20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82.1 |
21 | 東南大學 | 江蘇 | 81.8 |
22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北京 | 81.8 |
23 | 中山大學 | 廣東 | 81.1 |
24 | 中國政法大學 | 北京 | 80.8 |
25 | 華東師范大學 | 上海 | 79.4 |
26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黑龍江 | 78.2 |
27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 | 78.2 |
28 | 廈門大學 | 福建 | 77.9 |
29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海 | 77.5 |
30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陜西 | 77.1 |
31 | 西南財經(jīng)大學 | 四川 | 76.6 |
32 | 中南大學 | 湖南 | 76 |
33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75.8 |
34 | 中國傳媒大學 | 北京 | 75.8 |
35 | 四川大學 | 四川 | 75.7 |
36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 | 75.4 |
37 |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 湖北 | 75.1 |
38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74.8 |
39 | 吉林大學 | 吉林 | 74.4 |
4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江蘇 | 74.4 |
41 | 湖南大學 | 湖南 | 74.2 |
42 | 重慶大學 | 重慶 | 73.8 |
43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73.8 |
44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 | 73.5 |
45 | 山東大學 | 山東 | 73.4 |
46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 | 72.9 |
47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陜西 | 72.2 |
48 | 天津醫(yī)科大學 | 天津 | 72.1 |
49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 71.8 |
50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 北京 | 71 |
51 | 華中師范大學 | 湖北 | 70.2 |
52 | 中國海洋大學 | 山東 | 70 |
5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黑龍江 | 69.8 |
54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 | 69.8 |
55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 | 69.7 |
56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 北京 | 69.7 |
57 | 暨南大學 | 廣東 | 69.6 |
58 | 蘇州大學 | 江蘇 | 69.5 |
59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 69.4 |
60 | 東北大學 | 遼寧 | 69 |
61 | 蘭州大學 | 甘肅 | 68.7 |
62 | 中國藥科大學 | 江蘇 | 68.4 |
63 | 東華大學 | 上海 | 68.2 |
64 | 河海大學 | 江蘇 | 68.1 |
65 | 北京林業(yè)大學 | 北京 | 68 |
66 | 河北工業(yè)大學 | 河北 | 67.9 |
67 | 北京工業(yè)大學 | 北京 | 67.3 |
68 | 江南大學 | 江蘇 | 67.2 |
69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67.1 |
70 | 西南交通大學 | 四川 | 66.8 |
71 | 上海大學 | 上海 | 66.7 |
72 | 南京師范大學 | 江蘇 | 66.4 |
73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 65.3 |
74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北京 | 65.1 |
75 | 西北大學 | 陜西 | 64.6 |
76 | 東北師范大學 | 吉林 | 64.5 |
77 | 長安大學 | 陜西 | 64.4 |
78 |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 北京 | 64 |
79 |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 湖北 | 63.7 |
80 | 合肥工業(yè)大學 | 安徽 | 63.7 |
81 | 廣西大學 | 廣西 | 63.5 |
82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山東 | 63.3 |
83 | 陜西師范大學 | 陜西 | 63.3 |
84 |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 江蘇 | 63 |
85 | 湖南師范大學 | 湖南 | 62.8 |
86 | 福州大學 | 福建 | 62.6 |
87 | 大連海事大學 | 遼寧 | 62.3 |
88 |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 陜西 | 62.1 |
89 | 西南大學 | 重慶 | 61.1 |
90 | 中國礦業(yè)大學 | 江蘇 | 61 |
91 | 云南大學 | 云南 | 60.3 |
92 | 太原理工大學 | 山西 | 60.3 |
93 | 華南師范大學 | 廣東 | 60 |
94 | 北京體育大學 | 北京 | 60 |
95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北京 | 59.5 |
96 | 安徽大學 | 安徽 | 59.2 |
97 | 東北林業(yè)大學 | 黑龍江 | 58.2 |
98 |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 黑龍江 | 58 |
99 | 遼寧大學 | 遼寧 | 57.9 |
100 | 南昌大學 | 江西 | 52.4 |
101 | 延邊大學 | 吉林 | 51.7 |
102 | 內蒙古大學 | 內蒙古 | 50.9 |
103 |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 四川 | 50.7 |
104 | 海南大學 | 海南 | 49.9 |
105 | 貴州大學 | 貴州 | 47.4 |
106 | 鄭州大學 | 河南 | 46.6 |
107 | 新疆大學 | 新疆 | 44.2 |
108 | 寧夏大學 | 寧夏 | 42.7 |
109 | 石河子大學 | 新疆 | 40.6 |
110 | 青海大學 | 青海 | 36.9 |
暫無 | 國防科技大學 | 湖南 | |
暫無 | 中央音樂學院 | 北京 | |
暫無 | 第二軍醫(yī)大學 | 上海 | |
暫無 | 第四軍醫(yī)大學 | 陜西 | |
暫無 | 西藏大學 | 西藏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yī)學和文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現(xiàn)有31個學院(學部),含8個科教融合學院;設有蘇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國際金融研究院、附屬第一醫(yī)院(安徽省立醫(yī)院)。
學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創(chuàng)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長。這是我黨親手創(chuàng)辦的紅色大學,是為“兩彈一星”事業(yè)而建立的大學,她的創(chuàng)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高起點、寬口徑培養(yǎng)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校名取自《尚書大傳》之“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始創(chuàng)于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1917年定名為復旦大學,是中國人自主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醫(y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chuàng)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yī)學院。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yī)科大學合并。目前,學校擁有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2個學科門類;2021年,學校20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比首輪增加3個入選學科。
目前,復旦大學有直屬院(系)35個,附屬醫(yī)院18家(其中2家籌建)。學校設有本科專業(yè)80個,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3個(含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3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7個。在校普通本科生15164人,研究生34618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陸港澳臺生),學歷留學生2535人。在校教學科研人員3602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59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資深教授15人,獲得各類國家級人才計劃661人,占師資隊伍比重20%。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yè)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shù)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yī)學院多少分 分數(shù)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yè)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yè)學院司法警務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數(shù)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