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吉首經濟排名及人均GDP數據分析還未公布,小編整理了往年的吉首經濟排名及人均GDP數據,請參考!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535186萬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5705萬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452482萬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1006999萬元,增長11.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4849元,比上年增加2806元,增長4.4%。
在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結構為4.9:29.5:65.6。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55071萬元,比上年增長13.6%,工業增加值366834萬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3.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2232萬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8%。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951459萬元,增長9.9%,占生產總值的62.0%。第一、二、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0%、27.1%和70.9%。其中,工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3.9%。
規模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5.18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4.3%。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2.76萬噸標準煤,增長2.9 %。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2%。
二、農業
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7185萬元,比上年增長4.1%,其中,農業產值95628萬元,增長4.2%;林業產值2966萬元,增長6.2%;牧業產值24849萬元,增長3.7%;漁業產值2845萬元,增長1.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97萬元,增長9.3%。
全市糧食種植面積9630公頃;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540公頃;蔬菜種植面積7410公頃,增幅均和上年持。
全年糧食總產量49022噸,比上年增長2.4%;油料8012噸,減少0.9%;煙葉516噸,增長6.2%;蔬菜118878噸,增長2.0%;瓜果33183噸,增長0.1%;藥材4880噸,減少1.6%;茶葉125噸,增長47.1%。
全市生豬、牛、羊、家禽飼養量分別為7.8萬頭、0.6萬頭、3.9萬頭和99.1萬羽,肉類總產量8364萬噸,增長2.5%,禽蛋比上年減少2.2%。出欄生豬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4個,牛羊規模養殖大戶5戶。全年水產品產量3499噸,增長1.2%,淡水養殖面積15600畝,和去年基本持。
全年農村用電量1748萬千瓦時。財政農林水事務支出39255萬元,增長14.2%。年末農業總機械擁有量22227套,農機總動力18.2萬千瓦。完成機耕面積4.82千公頃。
全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33公頃;實施水庫工程30處,投入資金400萬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0.78萬立方米。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總投資1200余萬元,新建及改造供水工程24處,解決貧困村飲水不安全人口15000余人。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366834萬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0097萬元,增長11.1%。從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52705萬元,增長13.0%;股份制企業增加值243067萬元,增長11.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3028萬元,增長2.4%;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加值1297萬元,下降12.4%。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加值179621萬元,增長9.4%;輕工業增加值120476萬元,增長14.2%。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下降6.7%,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43.7%,比上年下降4.9個百分點。國有控股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4.5%,非公有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3%。
全年吉首地區規模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0536萬元,比上年增長11.9%,利潤總額51817萬元,增長25.5%。規模以上工業大類行業中,利潤總額居前五位的是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醫藥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總額分別為20687萬元、7429萬元、7016萬元、3988萬元和2838萬元。
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86796萬元,比上年增長5.8%,占生產總值的5.7%。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建筑業總產值297321萬元,增長5.0%;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實現利潤10266萬元,增長69.8%;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31.54萬方米,增長53.4%;房屋建筑竣工面積42.73萬方米,下降10.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47497萬元,比上年增長27.0%。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357804萬元,增長56.1%;房地產完成投資181819萬元,下降46.9%;州分項目投資7874萬元,下降17.2%。非國有投資408678萬元,同比下降55.8%,占本年完成投資的26.4%。城鎮投資按產業分,第二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2562萬元,同比增長57.2%;第三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53887萬元,增長62.9%。從城鎮投資方向看,全市基礎設施投資806621萬元,增長3.67倍;產業投資112941萬元,增長18.8%;工業投資376902萬元,同比增長79.3%;生態環境投資272602萬元,同比增長1.22倍;高新技術產業投資49470萬元,同比增長2.82倍;民生投資314514萬元,同比增長1.3倍;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435012萬元,同比增長1.09倍。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81819萬元,比上年下降46.9%。其中,住宅投資149388萬元,下降34.3%;辦公樓投資2535萬元,下降64.9%;商業營業用房14450萬元,下降82.3%。累計實現房屋銷售面積74.66萬方米,增長10.2%,商品住宅均銷售價格為3519元/方米,增長15.7%。商業營業用房均銷售價格為7994元/方米,增長8.5%。
保障性住房方面,2017年完成公租房建設3758套。完成棚戶區改造工程1262套。
全年房地產項目72個,城鎮投資項目118個。其中,億元以上已完工項目有湘西厚驛交通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大酒店建設項目、湘西經開區河道整治及城市防洪工程、雅溪片區道路路網項目、武陵山文化產業園中軸線及西廣場景觀工程、吉首市乾北公共租憑住房建設項目一期等項目,在建億元項目84個,其中房地產項目25個,城鎮項目59個。吉首市經開區乾南產業園及高鐵新城道路網工程、吉首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吉首市碧桂園盤山路、吉盟天下、蘭天武陵國際汽車城、大漢新城、金宏帝景三期等項目施工順利。
五、貿易和物價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1908萬元,比上年增長11.0%。按行業分,批發業實現零售額204219萬元,增長18.0%;零售業實現零售額646603萬元,增長7.9%;住宿業實現零售額7531.1萬元,增長5.2%;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13555萬元,增長17.9%。
按城鄉區域劃分,城市消費品市場零售額735273萬元,增長8.1%;縣以下農村消費品市場零售額236635萬元,增長21.2%。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25.1%,日用品類增長24.6%,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7.3%,其它類增長92.8%。
吉首地區外貿進出口總額1489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6.6%。其中出口14003萬美元,增長31.5%。市屬外貿進出口總額28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5.9%。其中出口282萬美元,增長65.9%。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68萬美元,下降46.9%。實際利用內資61億元,增長20.0%。
全年吉首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9%,測算居民消費價格的八大類商品呈七升一降格局,其中上升的有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分別增長2.9%、2.7%、1.1%、0.2%、1.7%、0.9%和3.7%,下降的有食品,下降1.5%。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102.4。
六、旅游、交通運輸和郵電
全年共接待游客133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2億元,分別增長18.3%和19.9%。全市有星級賓館8家,其中四星級賓館1家,三星級賓館1家,二星級賓館6家,全市床位總數達33082個。旅行社12家,旅游運輸車輛總數達188臺。
年末公路通車里程93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6公里,國道97公里,省道24公里,縣鄉道483公里,村道252公里。全社會貨運周轉量230216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6.7%。貨運量1237萬噸,增長9.4%,旅客周轉量87264萬人公里,下降26.9% ,客運量1366萬人,下降26.3%。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13567萬元,比上年下降11.6%。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947萬元,增長20.1%;電信業務總量107620萬元,下降12.9%。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23萬件,快遞業務量104萬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56萬戶。移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58.73萬戶,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戶6.13萬戶,4G移動電話用戶40.37萬戶。年末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9.3萬戶。
七、財政、金融與保險
全市財政總收入130399萬元,比上年增長18.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2711萬元,增長9.4%。其中,稅收收入50588萬元,增長23.3%;非稅收入32123萬元,下降7.2%。財政總支出334155萬元,增長13.3%。重點民生建設財政資金投入增長,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0178萬元,增長51.5%;城鄉社區事務支出60246萬元,增長20.8%;醫療衛生支出26451萬元,增長8.7%;農林水事務支出39255億元,增長14.2%。
年末,吉首地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890832萬元,比年初增長11.9%,其中,城鄉居民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1796512萬元,增長13.5%,金融系統本外幣貸款余額2106292萬元,增長24.2%。
全年吉首地區保險機構實現保費總收入121240萬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壽險保費收入82204萬元;健康險保費收入12570萬元;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3839萬元;財產險保費收入39036萬元。全年賠付額35238萬元,增長17.9%。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2017年末,吉首地區擁有學校149所,其中大學3所,中等職業學校10所,高級中學1所,完全中學3所,初級中學10所,九、十二年制學校6所,小學26所,教學點58所(不計入學校總數),特殊學校1所,幼兒園89所。在校學生130840人,其中,小學生31490人、初中生13941人、高中生8743人、職業中專生14830人、大學生45463人(含研究生、成人、網絡等學生)、幼兒園16245人、特殊學校128人。小學六年鞏固率99.8%,初中三年鞏固率97.1%。
高考應屆生二本上線率20.3%。職業教育新生招生1318人,學生畢業就業率繼續保持100%;市職專通過“省中職卓越校立項建設”項目驗收。
組織全市各鄉鎮街道、中小學、幼兒園對資助全覆蓋對象進行了排查摸底、精準識別和資助格確認,發放覆蓋資助金1488萬元,惠及18476人次。落實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高教育、中職教育、高等教育各類學生資助項目資金共計1537萬元,惠及21712人次,免書費1686萬元,惠及99644人次,貧困大學生救助176萬元,惠及359人次。全年收到社會捐資助學資金共計192萬元。
全市共有1912人參加高考,專科以上上線人數1675人,上線率87.6%,本科錄取546人,專科錄取1129人。
科技事業繼續發展,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全市年內實施科技項目68項,其中省級17項、州級16項、市級33項。投入科技項目經費911萬元,項目實施完成率100%。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7.1億元。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家,通過高企認證復審1家。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21項。完成國家專利申請566件。引進推廣農業新技術8項次,新品種13個。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市有表演團體51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11個。文化經營單位(戶)237家,其中,娛樂市場10家、音像市場8家、書刊市場39家、印刷打字復印66家、營業性演出0家、網吧 114 家。
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