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高考知識網(wǎng) > 青海省大學(xué)排名 > 正文
青海民族大學(xué)2024年全國排行第219名,該校是青藏高原建立最早的高校,是新中國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全國首批獲得碩士學(xué)位授予權(quán)單位,是青海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民委共建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A(chǔ)能力建設(shè)工程、國家大學(xué)生文化素質(zhì)教育基地、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1、青海民族大學(xué)全國排名【軟科版】
序號 | 學(xué)校名稱 | 公布機(jī)構(gòu) | 公布時間 | 全國排名 |
1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軟科 | 2023 | 民11 |
2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軟科 | 2022 | 民9(416) |
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軟科 | 2021 | 民11(458) |
4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軟科 | 2020 | 459 |
2、青海民族大學(xué)全國排名【校友會版】
序號 | 學(xué)校名稱 | 公布機(jī)構(gòu) | 公布時間 | 全國排名 |
1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校友會 | 2023 | 219 |
2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校友會 | 2022 | 233 |
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校友會 | 2021 | 224 |
4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校友會 | 2020 | 310 |
5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校友會 | 2019 | 344 |
6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校友會 | 2018 | 329 |
7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校友會 | 2017 | 325 |
8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校友會 | 2016 | 319 |
1、2023年青海民族大學(xué)在河北歷史的最低錄取分?jǐn)?shù)線為506分,對應(yīng)的錄取位次為26084;
2、2023年青海民族大學(xué)在江蘇物理的最低錄取分?jǐn)?shù)線為464分,對應(yīng)的錄取位次為161010;
3、2023年青海民族大學(xué)在青海文科的最低錄取分?jǐn)?shù)線為417分,對應(yīng)的錄取位次為3944;
4、2023年青海民族大學(xué)(中外合作)在陜西理科的最低錄取分?jǐn)?shù)線為399分,對應(yīng)的錄取位次為91844;
5、2023年青海民族大學(xué)(B)在山西理科的最低錄取分?jǐn)?shù)線為396分,對應(yīng)的錄取位次為94352;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海南 | 綜合 | 本科 | 589 | 1341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海南 | 綜合 | 本科 | 586 | 13982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海南 | 綜合 | 本科 | 556 | 20579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海南 | 綜合 | 本科 | 552 | 21532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海南 | 綜合 | 本科 | 547 | 22825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海南 | 綜合 | 本科 | 544 | 23544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海南 | 綜合 | 本科 | 540 | 24567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浙江 | 綜合 | 1段 | 531 | 127894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27 | 37925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天津 | 綜合 | 本科A | 525 | 3086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天津 | 綜合 | 本科A | 523 | 31375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22 | 19730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521 | 18484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天津 | 綜合 | 本科A | 515 | 33464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江蘇 | 歷史 | 本科 | 512 | 34879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江蘇 | 物理 | 本科 | 510 | 11745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506 | 26084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江蘇 | 物理 | 本科 | 506 | 121516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天津 | 綜合 | 本科A | 505 | 36006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天津 | 綜合 | 本科A | 505 | 36006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505 | 35268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海南 | 綜合 | 本科 | 504 | 34220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江蘇 | 物理 | 本科 | 502 | 125541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01 | 25329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天津 | 綜合 | 本科A | 500 | 3732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98 | 21444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湖北 | 歷史 | 本科 | 496 | 22031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藏漢雙語授課)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493 | 729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490 | 113056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86 | 174777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86 | 123530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81 | 89529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湖北 | 歷史 | 本科 | 480 | 2722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山東 | 綜合 | 1段 | 479 | 218445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477 | 9456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475 | 34365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山東 | 綜合 | 1段 | 473 | 23223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藏漢雙語授課預(yù)科班)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472 | 1211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471 | 109561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471 | 109561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470 | 1980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467 | 113610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467 | 18271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67 | 12258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湖南 | 歷史 | 本科 | 466 | 3520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465 | 17634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465 | 5156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江蘇 | 物理 | 本科 | 464 | 161010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463 | 79215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61 | 23887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458 | 61656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56 | 131134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451 | 87329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449 | 67277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中外合作)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48 | 171994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47 | 72049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較高收費)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44 | 25469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B) | 山西 | 文科 | 本二B | 438 | 19395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中外合作)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38 | 153287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433 | 14986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28 | 76680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藏漢雙語授課)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27 | 4192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424 | 12979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417 | 3944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415 | 81158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13 | 92776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預(yù)科班)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409 | 4527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新疆 | 文科 | 本二 | 408 | 7666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中外合作)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399 | 91844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399 | 50264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B) | 山西 | 理科 | 本二B | 396 | 94352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藏漢雙語授課預(yù)科班)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392 | 7187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385 | 14851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379 | 111025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376 | 18142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中外合作)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367 | 68022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359 | 277976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內(nèi)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342 | 57291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預(yù)科班)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333 | 15476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332 | 1565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專業(yè)及中外合作辦學(xué))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330 | 15987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新疆 | 理科 | 本二 | 330 | 3088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327 | 69133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中外合作)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315 | 73922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蒙漢雙語授課)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85 | 14625 |
2023 | 青海民族大學(xué)(蒙漢雙語授課)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50 | 28404 |
青海民族大學(xué)創(chuàng)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學(xué)府,是新中國第一所民族院校。1956年9月經(jīng)國務(wù)院正式定名為青海民族學(xué)院。學(xué)校于1979年招收藏語言文學(xué)、民族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1981年獲得國務(wù)院學(xué)位委員會第一批碩士學(xué)位授權(quán),是改革開放后全國首批獲得碩士學(xué)位授予權(quán)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開展學(xué)位與研究生教育的單位。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民委簽訂協(xié)議共建青海民族大學(xué)。2012年以來,在教育部關(guān)懷下,形成以天津大學(xué)為組長單位,廈門大學(xué)和中國人民大學(xué)為成員單位的“組團(tuán)式”對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學(xué)格局。2014年,經(jīng)教育部批準(zhǔn),我校與天津大學(xué)聯(lián)合招收培養(yǎng)服務(wù)國家戰(zhàn)略博士研究生特需人才。2018年獲得國務(wù)院學(xué)位委員會博士學(xué)位授權(quán)單位和民族學(xué)一級學(xué)科博士學(xué)位授權(quán)。建校以來,學(xué)校始終堅持*辦學(xué)方向,肩負(fù)黨的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雙重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服務(wù)國家戰(zhàn)略需要和民族地區(qū)發(fā)展,與祖國共奮進(jìn)、與時代共發(fā)展、與青海共命運,譜寫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氣壯山河的精彩華章。
學(xué)校肩負(fù)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雙重責(zé)任,堅持為國家戰(zhàn)略服務(wù)、為民族地區(qū)現(xiàn)代化服務(wù)、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shè)服務(wù)的辦學(xué)宗旨,以建設(shè)鮮明、優(yōu)勢突出,立足青海大地、扎根青藏高原、輻射全國,人文社會科學(xué)優(yōu)勢明顯,理工醫(yī)類學(xué)科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一流民族大學(xué)為目標(biāo)。培養(yǎng)了11.6萬余名各民族人才,其中有6萬余名畢業(yè)生在青海工作,萬名在西藏、新疆工作,先后涌現(xiàn)出以改革先鋒杰桑•索南達(dá)杰等為代表的一批優(yōu)秀學(xué)生和53名省部級領(lǐng)導(dǎo)干部、1300多名廳局級干部和120名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專家、600余名正高級專業(yè)技術(shù)人才,為建立和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quán),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團(tuán)結(jié)、經(jīng)濟(jì)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生態(tài)保護(hù)、文化傳承和各項改革發(fā)展事業(y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xiàn),目前,共有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qū)的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17898名學(xué)生在校學(xué)習(xí),其中少數(shù)民族學(xué)生10566名,占在校學(xué)生的59.03%。
學(xué)校堅持人才強校戰(zhàn)略,有效匯聚了李文實、羋一之、胡安良、祁順來、毛繼祖、賈晞儒、吳啟勛、馬成俊、林鵬程等一批知名學(xué)者,極大提升人才培養(yǎng)水和學(xué)校在國內(nèi)外的學(xué)術(shù)影響力。學(xué)校現(xiàn)有1274名教職工,專任教師780名,其中正高級職稱135名、副高級職稱249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xué)位的教師670名。擁有“雙聘院士”1名、國家*領(lǐng)軍人才2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領(lǐng)軍人才2名、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專家17名、國家級教學(xué)名師1名、全國先進(jìn)工作者1名、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1名,全國高校優(yōu)秀青年教師獎獲得者2名、全國優(yōu)秀教師5名、全國模范教師1名、新世紀(jì)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名、教育部新世紀(jì)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5名、青海省高端人才*杰出人才1名、青海學(xué)者1名、全省“最美教師”1名、全省“最美高校輔導(dǎo)員”1名等。
內(nèi)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xué)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xué)對比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xué)院哪個好 附分?jǐn)?shù)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xì)v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xué)法學(xué)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jǐn)?shù)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qū)航空旅游職業(yè)學(xué)院對比泰山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yī)學(xué)高等?茖W(xué)校對比湄洲灣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