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沖刺階段文綜如何復?安徽名師為考生支招
對于廣大考生而言,高考復的沖刺階段是飛躍提升、大有可為的時期。本期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記者邀請合肥一中名師支招高考文綜沖刺階段復攻略,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關注區域,強化聯系
合肥一中地理組吳艷
研讀考綱,把握方向
高考大綱規定了地理學科的最新考試范圍和考核目標及要求,是高考最權威的“指揮棒”,考生應在老師指導下,認真研讀,進一步明確地理高考的內容和方向,做到心中有數,從而在復過程中有的放矢,查缺補漏,避免盲目性。
利用載體,捕捉信息
圖表分析題、材料分析題在地理高考試題中頻頻出現,基本上形成了“無圖不成題,材料藏信息”的命題格局。圖表和文字材料作為載體,其中含有大量的地理信息。
學生做題時必須仔細閱讀題干中的圖表或文字,將其中的有用信息一點不漏地挖掘出來,運用到解題中去,方可得出正確答案。有些學生正是忽視了這一點,僅憑想當然答題,使答題的結果出現風馬牛不相及的現象。在最后一段時間的復中學生需要加強對材料的獲取和分析的訓練,逐漸積累解答此類問題的經驗。
關注區域,強化聯系
地理高考以區域作為載體,呈現出“小區域、新情景、真案例、重分析、深考查”的考核模式。復過程中可以以一些熱點區域為切入點,用地理學的綜合性與區域性兩大特點,在地理環境整體性與差異性的地理原理背景下去分析、對比不同區域的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及自然要素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實現區際合作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地理區域復通過突出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聯系,能夠加強學生的分析思路及分析方法,以及地理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加強訓練,答題規范
不少考生在高考后的實際分數與估分相差較大,與答題不夠規范有很大關系,主要表現為條理不清晰、表達不準確、文字口語化。建議學生關注模擬訓練,借助訓練強化答題規范和答題技巧,使語言表達科學、簡潔、條理清晰、邏輯嚴謹,盡量使用地理術語,卷面書寫字跡清楚。
不忘初心,回歸教材
這個階段很多學生陷入了題海戰術的漩渦,疲憊但收獲甚微。高考試題雖然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而“宗”在教材,所以,必須回歸教材,對教材中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掌握的熟練程度是制勝的關鍵。
通透教材,明晰方向,答有策略
合肥一中政治組侯新旺
以本為本,通透教材
《經濟生活》要抓住一條主線: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在社會再生產四個環節中科學運用市場與計劃兩種手段,充分發揮國家、企業和個人的作用,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在主線引領下,去整合生產、分配、交換及消費的有關知識,達到清晰透徹基礎上的融會貫通。
《政治生活》,圍繞“九大主體(<主權>國家、公民<人民>、村<居>委會、政府、人大及人大代表、政黨<執政黨與參政黨>、政協、自治機關、國際組織<聯合國>)”“四大制度(一個根本政治制度,三個基本政治制度)”“三大政策(基本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架構教材是最常用的方法。圍繞一個行為主體、或一個制度、或一個政策,由點及線,由線到面,最終形成體系性知識。
《文化生活》,圍繞“如何認識文化現象”這一核心問題,考生可以從“文化是什么”“文化怎么看”“文化怎么辦”三個維度突破,以這一系列主干問題為依托,架構教材內容。
板塊建構法是把握《生活與哲學》最有效的方法。考生需要明晰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兩大塊,辯證唯物主義細分為(辯證)唯物論、認識論、唯物辯證法三部分,歷史唯物主義包括唯物史觀和價值觀兩部分。
以綱為綱,明晰考向
從“考試內容與范圍”來說,今年,考生尤其要關注以下時事熱點和生活熱點: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協調推進“四個全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發展數字經濟;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中國制造2025;精準扶貧與政策托底;杭州G20峰會;建設網絡強國;國家監察委員會設立;清單管理制度;依法治國;科技體制改革、科技創新,建設科技強國;《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熱播;弘揚女排精神、長征精神;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藍天保衛戰……
從“考核目標與要求”來說,全國卷堅持能力立意為主。在沖刺階段復中,考生要加強審題能力的訓練。準確調用知識是有效答題的基礎,考生要夯實教材知識,儲備必要的時政知識,豐富生活體驗。
以題為徑,答有策略
全國卷在答案組織層面有以下特點:其一,知識與情境融合度高,宏觀視角試題答案組織往往采用并列式結構,小切口試題答案組織往往采用遞進式結構。其二,答案語言流暢、層次清晰、邏輯嚴謹,對學生知識遷移、活化、生成能力要求高。其三,充分體現學科知識、時事信息與生活體驗的有機結合,時代感強。
在沖刺階段,考生要精選優質試題,提升做題實效:第一,進行真題訓練時要琢磨真題答案組織特點,并嘗試答題語言及邏輯貼合高考的風格。第二,選做優秀模考試題開闊思維視野。堅持“三挑選”原則:挑選貼高考命題風格的題目,進行針對性訓練;挑選考查核心知識的題目,強化對核心知識的掌握;挑選反映社會熱點的題目,關注社會熱點。第三,通過做題發現問題,倒逼對教材的再認識、再夯實。第四,答題中堅持“理據結合不動搖??相互映襯不雜亂??言簡意賅不冗長??問啥答啥不添足??方向契合不隨意??收放自如不盲目”,最終形成內容完整、要點齊全、思路清晰、文字簡潔的優質答案。
遵循歷史的規律
合肥一中歷史組張朝武
理清知識脈絡,完善知識體系
二輪結束后的當下,學生為進一步理清知識的脈絡、完善知識體系,構建符合自己認知慣和特點的知識框架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同學們在自己構建知識體系時要注意做好兩個環節。一是要大處著眼,將所有必修和選修的內容納入進來統籌規劃。既可以按照現有模塊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體系入手,也可以按照古代、代、現代三個階段的通史體例來安排。建議同學們從不同于老師課堂上課時的體例來進行,如老師復的時候是按照政治、經濟、文化的模塊體系復,此時構建體系就應該選擇通史體例。兩種體例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對知識的立體把握。二是要小處著手,將零碎的知識內容根據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歸類、整合,做到不忽視、不遺漏。
研究考綱要求,深化知識理解
把考綱的要求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本領,讓學生將考綱要求與時課本知識內容進行對接,去“讀薄”課本,“參透”知識。應該說,經過一年的高三訓練,高三學生,起碼是一批優秀學生是具有將考綱要求和書本知識內容實現對接能力的。高考是選拔性考試,一批優秀學生應該抽出時間做好這部分工作。如果我們每一課都按照考綱要求,帶著問題意識去研究課本,“讀薄”的課本自然能應對“高深”的考試。
適度強化練,保持臨場狀態
考前一個月,學生仍需要進行大量的練;考前半個月需要一邊進行考前整理一邊進行適度練。高考前千萬不能停止練,就像運動員比賽之前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訓練一樣。適度練能保持臨場考試的敏感度,提高考生考試應激能力。很難想像一個很長時間沒有做過題目的考生高考時會發生什么樣的情況。當然,考前練應該有所選擇,練高考真題無疑是最有效的。高考真題試題命制規范,試題涵蓋的知識面廣,試題本身經得起推敲。2017年安徽省繼續使用全國Ⅰ卷,就高考真題來說,練應該以全國卷為宜。
當然,考前回歸課本,熟悉以前做過的錯題、經典題是每一年高考之前考生必須認真面對的亙古不變的主題。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