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萍鄉本科學校名單【1所】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1 | 萍鄉學院 | 江西省 | 萍鄉市 | 本科 |
2..萍鄉專科學校名單【1所】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1 | 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省 | 萍鄉市 | 專科 |
2 | 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 | 江西省 | 萍鄉市 | 專科 |
3 | 萍鄉衛生職業學院 | 江西省 | 萍鄉市 | 專科 |
萍鄉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置,面向全國招生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院校。萍鄉位于江西省西部,與長沙毗鄰,距黃花國際機場120公里。境內有滬昆高鐵、浙贛鐵路橫貫東西,319、320國道交叉通過,G60、S89等高速公路貫穿全境。這里,人文薈萃,好學成風,自古享有“讀書之鄉、教育之邦”的美譽,尤以中國代工業、工人運動發祥地??安源,著稱于世。改革開放以來,昔日的江南煤都、贛西明珠通過城市轉型,面貌煥然一新。工業陶瓷、礦山機械、新型材料等支柱產業蓬勃發展,經濟社會繁榮進步,“文化興市”蔚為大觀。
學校前身是1941年創辦的省立萍鄉簡易師范學校,1949年更名為萍鄉師范學校,1978年開辦大專班,1982年成立萍鄉教育學院,1993年更名為萍鄉高等專科學校,2013年高票通過教育部評審,升格為萍鄉學院。在7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厚德至善、勵學篤行”的校訓,堅持“立德樹人、追求卓越、務實創新、科學發展”的理念,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學校現有占地面積1200畝,建筑面積30萬方米。教學實驗(室)中心132個,校內(外)實(實訓)基地200余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000余萬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10萬冊,電子圖書25萬冊。新建了工程訓練中心、材料工藝實訓中心、音樂廳、藝術樓、學生公寓、若水讀書廣場、學術交流中心、體育館及訓練中心、行政及科研中心等,為莘莘學子的成才與深造提供了理想的學習與生活場所。校內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杜鵑山、櫻花嶺、桃李園、若水廣場、文廷式廣場等構成了融自然與文化為一體的校園景觀。
學校5年來在省級人才培養工作水評估、黨建工作評估、教學工作評估、教學實驗室評估、圖書館評估、思政課教學評估、師資培養工作評估、招生就業工作評估、學生管理工作評估等均獲優秀。辦學滿意度、社會知名度和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先后多次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集體、科技部全國“十佳優秀培訓基地”、共青團中央“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無償獻血工作促進獎、江西省文明校園、江西省大學生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高校、江西省高校校風建設文明單位、江西省校務公開先進學校、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園、江西省文明單位、江西省第一屆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設有江西省工業陶瓷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環保材料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面設計與動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與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萍鄉學院安源紅色文化研究中心、礦山機械裝備研究中心、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海綿城市研究院等9個產學研協同創新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以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立項300余項。五年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00余篇,其中SCI、EI、SSCI等機構收錄論文500篇。出版專著(教材)150余部。教師屢獲江西省教學成果獎和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全國大學生文藝(書法)展演、江西省電子電腦大賽、江西省網頁設計大賽、江西省大學生文藝演唱大賽、江西省運動會等重要比賽中屢創佳績。學校始終堅持開放辦學的宗旨,不斷加強與國(境)外交流合作,積極推進國際化辦學進程。已與英國、美國、瑞士、加拿大、印度、泰國、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的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與交流關系。現有市場營銷、學前教育、工程造價3個專業與加拿大荷蘭學院合作辦學。學校重視實踐教學,依托大中型企業和事業單位進行校外實(實訓),增強了學生實際動手與創新創業能力,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一次性就業率達90%以上,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現有本、專科專業共計57個,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對接萍鄉工業陶瓷、礦山機械、粉末冶金、煙花鞭炮等產業建設了一批優勢、專業。有省級以上教學質量工程項目50余項,國家支持高等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2個。學校2015年被列為江西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院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1000余人。專任教師600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教師約占40%、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教師約占70%,常年聘請外籍專家5-7人。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省學科帶頭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省教學名師、省中青年骨干教師等共50余人。學校經歷了70多個春秋,共向社會輸送10余萬名畢業生,絕大多數人已成為企事業單位的骨干力量,亦不乏海內外學界名流、工商巨子或政壇精英,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社會建功立業。其中,學校首屆畢業生劉天泉,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
幾經滄桑雄風在,弦歌不斷鑄校魂。如今,新一代萍鄉學院人正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立足萍鄉、輻射周邊、面向全國,以工學為主干、文理為基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突出優勢明顯應用型大學。
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創辦于1956年,是江西省教育廳直屬管理的公辦高校,江西省示范院校,是江西省能源類高校的領跑者。半個多世紀以來,學院立足能源不動搖,服務區域不間斷,獲得極高的社會美譽度。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江西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西省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優秀單位”、“江西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100多項。
2013年8月,學院整體搬至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玉湖湖畔,南眺紅色安源,北鄰高鐵車站。新校園占地面積630畝,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教學、生活設施一流,實驗、實訓設備尖端。嶄新的校園,與半個多世紀的優秀辦學傳承、半個多世紀的深厚文化底蘊完美對接,展現出無窮的魅力。
學院面向全國招生,在校生1萬余人,設有采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機電工程系、電子工程系、計算機工程系、經濟管理系和成人教育部、煤礦安全培訓部等10個系部,開設34個高職專業,其中,光伏、采煤、礦山機電等3個專業全國重點專業,數控技術等6個專業為省級專業,機電一體化為省級示范專業,會計、動漫設計等專業為學院優勢品牌專業,覆蓋機械、電子、建筑、采礦、管理、計算機等領域。
學院共有教職工457人,在職專任教師中有教授48人、副教授99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江西省教學名師5人、全國煤炭行業專業帶頭人4人、省級中青年骨干教師17人、江西省首席技師3人、“雙師型”教師164人。教師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的同時,尤其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力爭讓每位學生都練得一身“絕技”。
學院建有校內實訓室90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2個、省財政支持的實訓中心4個,校辦實工廠1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174萬元。
建校以來,學院為社會培養了各類畢業生8萬多名,絕大多數已成為各條戰線和行業的骨干。中共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原黨委書記陳輝光,江西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曾頁九,世界煤炭行業杰出工程師、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吳則智,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康忠佳等人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
學院堅持“厚德、強技、求是、創新”的人才培養理念,與格力集團、三一重工、中鼎國際、用友集團、比亞迪、中興通訊等知名企業結成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戰略聯盟,簽訂“訂單培養”協議,設立企業冠名班,將國家職業資格標準要求與企業的工作崗位要求相結合,采用“訂單式工學交替”、“現代學徒制”、“校企互動項目導向”等一系列既能滿足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又能夠兼顧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現了從學校到企業、從學習到就業的無縫對接。
為增強學生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學院以學生需求為經、以企業期望為緯,不斷加強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創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品質與技能兼備;引進“專本套讀”的育人模式。學生畢業時可參加江西省專升本考試,進入本科院校深造;所有在校生均可在專科學習階段套讀自考本科。
學院始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與合作伙伴聯合舉辦招聘會,為學生和企業用戶提供面對面接觸的臺。過硬的專業技能、良好的綜合素質和扎實的發展潛質,成就了學生高質量就業、高質量服務企業、高質量成就人生。由于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學院擁有輻射京津、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網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9年高于全省高校均水。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