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1 | 遼東學院 | 遼寧省 | 丹東市 | 本科 |
2 |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遼寧省 | 丹東市 | 專科 |
3 | 遼寧地質工程職業學院 | 遼寧省 | 丹東市 | 專科 |
遼東學院地處黃海之濱、鴨綠江畔,坐落在中國最大最美邊境城市??丹東市,是全省唯一一所具備沿江、沿海、沿邊區位特點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是遼寧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院校和中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院校,涵蓋經濟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個學科門類。學校于2003年4月組建,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優良辦學傳統,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48年安東省立農業專科學校,2010年通過國家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學校分為臨江和金山兩個主要校區,臨江校區沿鴨綠江而建,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新義州市隔江相望,環境幽雅,景色旖旎;金山校區坐落于著名旅游勝地五龍山下,林木蔥蘢,空氣清新。校園占地總面積1280畝,建筑總面積40.63萬方米,固定資產總值6.97億。現有在校生15660人。
學校下設16個二級學院,設置48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招生專業。現有國家級試點專業3個,省級示范專業2個,省級品牌專業2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重點支持專業1個,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轉型發展試點專業4個,省轉型發展示范專業2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試點專業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省級虛擬示范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7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3門,承擔了省農村助理全科醫生培養項目,被授予國家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省級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全國國防教育學校,獲批全國“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第三批合作院校,加入教育部“校企合作創新發展聯盟”。
學校現有教職工1702人,專任教師1015人,其中具有正高級、副高級職稱教師52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784人。現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1人、千人層次8人,省優秀教師2人,省教學名師6人。學校實施中青年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和人才梯隊建設工程,遴選建設第三梯隊(中青年骨干教師)53人,開展“雙師雙能型”人才隊伍建設,專任教師中“雙師雙能型”教師423人。
學校獲批功能紡織材料和水環境放射性預警監測技術兩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獲批“高校服務縣域經濟首批試點單位”,緊密圍繞丹東重點產業集群以及傳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技術服務產業,以紡織服裝、滿族醫藥、農產品加工為重點,與丹東市通過科技合作、人才培養與交流、成果轉化、技術支持等多種形式開展校地深度合作,建立紡織服裝公共技術服務臺,籌建省級戶外防護紡織制品檢測中心,與東港市開展現代農業、農業科技服務、農民技術員培訓等校地戰略合作,與鳳城市簽訂硼化工協同創新城市聯盟,與遼寧省民委、丹東市、丹東藥業集團共建滿藥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院,建成小漿果、杜鵑花、現代農業、蜜蜂、北蟲草、歐雜交大果榛子等6個農業科技成果產業化示范基地;先后加入21個省內校企聯盟,建立8支科研創新團隊、28個應用技術研究所,組建涉及電子、汽車零部件、旅游、化工、服裝等10個行業企業校企協同聯盟;培養各類農民技術員1800余人,組織7支科技特派團,直接服務農戶500余戶,推廣藍莓、草莓等新品種和配套栽培技術達2000余畝,規劃工業園區、風景區、新農村項目120項;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丹東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文化社會研究所、邊境民族研究基地、省鄉村振興戰略研究基地、遼東學院社科聯等新型“智庫”發揮積極作用;遼寧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24部古籍入選“遼寧省珍貴古籍名錄”。三年來,學校共承擔省級以上研究課題7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項;簽訂橫向課題98項,獲得科研經費達到1763余萬元;獲得市級以上科研獎勵65項,獎勵高水論文82篇,授權專利224項。
學校一貫重視國際交流合作,積極貫徹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亞洲、非洲地區國家開展來華留學生教育,同時,與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韓國、日本等30所高校建立了校際關系,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教師和學生交流,以及各種形式2+2校際交流項目和合作辦學。其中,與韓國20所高校交流尤其頻繁,充分體現了學校地緣優勢。
面對*,面對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強國的新需要、面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產教融合的新要求,遼東學院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學篤用*,充分發揮特有的沿江、沿海、沿邊的區位優勢,認真履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基本職能,堅持應用型辦學定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丹東發展和遼寧振興為己任,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行業企業為依托,突出發展、錯位發展、競相發展,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務地方,使深化產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成為常態,著力推進內涵建設,著力提高教育質量,著力激發辦學活力,著力營造優良校風教風學風,全面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和核心競爭力,持之以恒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四個著力”“三個推進”,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優勢明顯、突出的應用技術大學。
教師資培訓基地、國家數控技術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全國機械行業骨干職業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建設單位、遼寧省首批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單位、遼寧省職業教育高水現代化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學校。
學院是一所“以工科專業為主體,機電類和儀器儀表類專業為,全日制學歷教育、職業培訓和科研技術服務并重發展”的高職院校。校園占地572畝,總建筑面積19.04萬方米。現有浪頭和儀表園兩個校區,浪頭校區位于丹東市臨港產業園區,儀表園校區位于丹東新區儀器儀表產業基地。
學院設有機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自動控制工程系、華孚儀表學院、信息工程系、北方黃金珠寶學院、黃海汽車工程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基礎教學部、思政部、體育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心等12個教學單位。積極推行“一群一園一中心,一專多企一臺”的“三位一體”專業建設模式,強化專業集群建設,現有智能控制技術、儀器儀表技術、無損檢測技術、裝備制造技術、材料成型技術、互聯網技術、數字媒體技術、汽車工程、珠寶加工、制造類服務業10個專業群,39個專業。其中“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為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為國家裝備制造業示范專業,“檢測技術及應用”專業為全國機械行業專業,“機電一體化”和“物流管理”專業為教育部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項目示范專業,“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和“計算機網絡”等17個專業為省級示范(品牌)專業。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8095人,教職員工445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78人,“雙師素質”教師占專業教師85.19%。有4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高校教學名師6人,省級專業帶頭人5人,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5人,丹東市自然科學學科帶頭人4人,有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才1人、千層次人才1人,萬層次人才28人,有34人擔任丹東市科技評審專家。獲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31項。
學院有國家師資培訓基地重點建設專業點4個,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和各類國家考試點(培訓基地)5個,開設鑒定考試工種41個,年均開展職業技術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20000人次。學院設有4個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和12個技術應用中心。三年來,共開展技術服務項目300余項,獲得專利64項,技術服務到款額達1300余萬元,榮獲“遼寧省優秀服務機構”榮譽稱號。
學院現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約8000萬元,擁有7個中央財政、11個省級財政重點支持的實訓基地,以及10個創新型實訓基地、125個校內實訓室和212個校外實訓基地。學院參與各類大賽成績顯著,僅2017年,就榮獲國際焊接大賽高校組“手工焊條電弧焊”賽項二等獎,全國工業機器人虛擬仿真大賽一等獎、第四屆全國虛擬儀器大賽一等獎等12項;全國機械行業“液壓與工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大賽”二等獎、第七屆全國國際貿易職業能力競賽二等獎、第四屆全國移動通信技術比賽二等獎等11項;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三等獎21項,榮獲遼寧省2017年度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24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14項,獲獎總數居全省高職高專院校首位,列全國第14位。
學院努力構建“職業認知、生涯規劃、職業體驗、職前準備”全程化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每年召開各類招聘會100余場,在省內200余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實、就業基地,就業單位涵蓋了中航沈飛公司、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公司、沈陽機床、遼寧曙光汽車、沈陽鼓風機集團、特變電工、沈陽新松機器人等省內裝備制造行業龍頭企業,以及北京、天津、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多家知名企業。三年畢業生年終就業率分別為98.45%、98.22%、97.48%。
建校半個世紀以來,學院積淀了深厚的行業合作辦學基礎,形成了鮮明的機電行業辦學。秉承“厚德篤行”的校訓,堅定“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弘揚“艱苦創業,真抓實干”的校魂精神,踐行“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走“區校企聯動發展,產學研結合辦學”的發展道路,在省內率先成立了3個校企深度融合二級產業學院:與遼寧曙光汽車集團合作創辦黃海汽車工程學院,與丹東中金投資實業有限公司合作創辦北方黃金珠寶學院,與丹東華孚集團合作創辦華孚儀表學院。學院牽頭組建的遼寧儀器儀表職業教育集團,被省教育廳確立為我省首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通過“政校企”合作共建區域創新創業教育臺??丹東新區創新創業學院,并先后獲批國家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遼寧首批“雙創”示范基地。
年來,學院先后榮獲“全國黃炎培優秀學校獎”“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省文明單位”“省安校園”“省高校宣傳工作先進集體”“省先進團委”“省高校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A級學校”“省毒品預防教育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