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我校主辦的2021碳基能源科技與“雙碳”戰略目標研討會在山西太原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謝克昌及陳勇、郭烈錦、韓布興、黃維和、黃慶學、金紅光、凌文、劉合、劉吉臻、劉科、劉中民、彭蘇萍、周守為等兩院院士,來自海內外與我校密切合作的美國Norman Li、Monty Alger、澳大利亞Anton Middelberg、余艾冰院士等120余名專家學者出席研討會,并圍繞大會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大會向謝克昌院士頒發“杰出貢獻獎”。校黨委書記鄭強,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主持行政工作)孫宏斌,校黨委副書記李晉,副校長張獻明、馮國瑞與我校260余名相關專業師生一道參加了會議。
鄭強教授代表學校致歡迎辭,對與會院士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他指出,太原理工大學主辦本次學術盛會,圍繞碳基能源科技與“雙碳”戰略目標組織研討,是做本分的事、說本分的話。作為一所地方高校,從“211工程”到入選“雙一流”,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在能源、化工、機械、礦山、材料、電力、信息等學科積累了豐碩的成果,匯聚了眾多杰出人才。科學和創新當以“求實”為根本,太原理工老一輩專家教授,幾十年如一日在山西這片土地上耕耘學術,讓成果生根發芽,為大家樹立了好榜樣。學校將秉承謝克昌院士等老校長、老前輩創立的基業,沿著他們開創的道路堅定地走下去。相信明年將迎來建校120周年的太原理工大學,在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心下會越辦越好。希望專家學者繼續支持和幫助學校的建設發展,熱忱歡迎更多優秀人才加盟太原理工,共同創造“碳達峰與碳中和”戰略目標下新的業績。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黎念之先生通過網絡向謝克昌院士致“老朋友的話”。他表示,清潔能源領域的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回想與謝克昌院士曾經共事的經歷,他對謝克昌院士嚴謹求真的工作態度和卓越的學術成就高度贊賞,并祝愿謝克昌院士身體健康、繼往開來,在清潔能源領域取得更大成就。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慶學代表與會專家學者向謝克昌院士致辭。他表示,謝克昌院士以一位科學家的本色做好了一位院士、做好了一位大學校長,他以學校為家、以實驗室為家、以工程院為家,帶領團隊歷經36年不懈奮斗耕耘,為煤化工領域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為國家做出了突出貢獻。回顧太原理工大學沖擊“雙一流”的歷程,他對謝克昌院士為學校“雙一流”建設所付出的大量心血和精力表示衷心感謝,并祝愿學校在新的領導班子帶領下,“雙一流”建設更上一層樓,實現綜合性研究型高水一流大學建設目標;祝愿謝克昌院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為國家和學校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本次大會特別拍攝了《致敬謝克昌院士》的宣傳片,表達對謝克昌院士在煤化工研究領域所做卓越貢獻的崇高敬意。大會向謝克昌院士頒發“杰出貢獻獎”。主持大會開幕式的李晉教授宣讀頒獎詞。頒獎詞指出,作為中國煤化工領域的首位院士,謝克昌教授長期致力于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教學科研、技術開發與戰略規劃研究。36年來,他帶領團隊不懈求索,不僅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能源化工領域的頂尖人才,而且創建了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他勇立時代潮頭、深耕煤炭科技創新,是煤化工領域始終高揚的一面旗幟。黃慶學院士為謝克昌院士獻花、孫宏斌教授為謝克昌院士頒發獎杯。
回首奮斗在煤化工領域的燃情歲月,看到臺上太原理工大學新老校長賡續責任、傳承使命,今年正值75歲壽辰的謝克昌院士熱淚盈眶、激動不已。他感謝海內外師生朋友同仁幾十年來對自己的支持、幫助和激勵,并感言看到臺下這么多的年輕面龐,結合自己40年的從教經歷、36年實驗室的創新工作,感到身上的責任依然很大。“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謝院士表示,盡管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科研事業是永恒的。我們的國家在不斷發展,煤化工事業前景遠大、大有可為。在太原理工大學的歷史長河中,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河工”。未來屬于年輕一代,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肩負責任,使長河源源不斷、奔流不息,相信太原理工大學永遠會在山西這片土地上發出自己的光輝。
為呼應此次大會,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X和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兩本高水期刊組織了“煤基能源化工”專輯學術研究論文,兩本期刊的負責人在會上分別表達了對謝克昌院士的敬意,并介紹專輯出版情況及學術意義。
研討會上,謝克昌院士提綱挈領,以《持續推進能源革命積極構建能源體系系統認識雙碳戰略科學實現雙碳目標》為題作了報告。報告中,他闡釋了中國工程院持續開展的能源革命系列戰略咨詢研究的各階段內容、對能源發展形勢的基本判斷、我國能源發展的目標,詮釋了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內涵,并基于泛能源大數據來系統認識雙碳戰略。他指出,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是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終極目標,后者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碳達峰是這一終極目標的階段性目標,碳中和則是這一終極目標的量化體現。他建議,要開展碳減排措施性能評價,建立“雙碳”技術分類評價體系,構建碳足跡精確核算方法與臺,加強基礎研究,為全國一盤棋、全省一盤棋提供依據,要尊重客觀規律合理引導減排措施,堅持共區三原則,強化碳排放責任劃分,加強能源與智能技術深度融合,并警惕有可能發生的風險。
為期一天的研討中,與會的院士專家圍繞“雙碳”戰略目標,結合化學、信息、生物、材料等領域作了交流,深入探討“雙碳”目標實現的理論、技術、工藝、路徑等。孫宏斌教授應邀作題為《面向能源互聯網的統一能路理論與實踐》的報告。院士們高屋建瓴,專家學者深入交流,本次研討會取得顯著成效。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