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綜考試今天已經結束,針對今年生物考試難度和整體試卷結構,新東方在線生物老師劉大鵬為大家帶來了全面詳盡的解讀。
甲卷、乙卷基礎上新增丙卷,與甲卷結構相同,難度相當。今天第一時間對丙卷生物試題進行逐一解析。官方透露使用地區包括四川重慶、陜西和廣西。需要注意的是四川省語文和文綜使用的是丙卷,數學和理綜依然是自主命題,丙卷使用地區包括云南、貴州和廣西,相當于丙卷使用包括紅色區域的云南、貴州、廣西,其實很正常,考察考生應變能力,哲學角度來講,一切事務都在發生變化,唯一不變就是變,因此這是正常的。
關于丙卷的概況:
丙卷的概述,從實體結構上來看,官方透露完全一致,丙卷與全國Ⅱ卷完全相同,選擇題6道,36分,非選擇題39+15,29、30、31、32題。實體難度,與甲卷難度基本相等,事實上確實如此,穩中有新,穩過度。
試題延續,遺傳變異、生態系統、光合作用和人體三大調節等生物學四大主干知識。丙卷最大變化,增加實驗探究,側重考察對生物學實驗的設計原理、應用。
下面我們看一下選擇題,丙卷全國Ⅱ卷基礎上,經過了修改和創新。全國Ⅱ卷跟丙卷對比。第二道選擇題,考察必修當中,細胞生命歷程當中的分裂、分化現象,丙卷考察細胞膜、細胞器膜核膜的組成、特性和功能。Ⅱ卷考察DNA復制、轉錄和翻譯的相關考察,與全國丙卷考察一樣,實驗研究中采用不同方法,如染色法、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和誘變育種的原理。
016年Ⅱ卷,29題考察必修1中的知識點不同條件對酶活性影響,丙卷考察必修內容,分值都是10分,溫度適度情況下,對光合作用影響。
Ⅱ卷考察細胞核移植技術獲得克隆動物過程,非選擇題方面,丙卷依然延續考察了必修1里的光合作用,必修2遺傳,必修3生態和人體,最大變化在于設置兩個變量來探究光合作用影響,限制性酶的主體應用。
[真題]
1、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膜兩側的離子濃度差是通過自由擴散實現 B.細胞膜與線粒體膜、核膜中所含的蛋白質的功能相同
C .分泌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存在脂膜的流動現像
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有膽固醇、脂肪和磷酸組成的
[劉大鵬老師解析]
選擇題1,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敘述正確是,考察必修1當中細胞膜的結構。A選項,細胞膜兩側的離子濃度差是通過自由擴散實現的,自由擴散是高濃度向低濃度,如果自由擴散……B細胞膜與線力體膜、核膜中所含的蛋白質的功能相同,他們功能不同,所以蛋白質功能也不同,B選項不對。
C,分泌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存在脂膜的流動現象,明顯體現細胞膜的流動性。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有膽固醇、脂肪、磷酸組成,磷脂分子由脂肪酸和磷酸組成,只要同學們具備基礎知識,題讀完之后,幾秒鐘之內答案能出來,第一題往往生物難度比較低,送分題,相當于基礎分。
[真題]
2.在前人進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術相同(或相似)的一組是()
①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水的實驗
②用紫外線等處理青霉菌選育高產青霉菌株
③用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證明DNA是遺產物質
④用甲基綠和吡羅紅對細胞染色,觀察核酸的分布
A .① 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劉大鵬老師解析]
選擇題2,是今年丙卷里的亮點,考察不同實驗的核心基礎,前人進行下列研究中,采用核心技術相同(或相似)的一組是,證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來自水的實驗,分別標記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氣,探究氧氣來自于水,放射性因素標記法。用紫外線處理青霉菌,炫育高產的青霉菌株,這個原理為誘變育種,基因突變。
用T2噬菌體進大腸桿菌證明DNA是遺產物質,分別標記噬菌體,證明DNA是遺產物質,也也是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用甲基綠和吡羅紅對細胞染色,選擇B選項。
[真題]
3.下列有關動物水鹽衡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外液滲透壓的改變可影響垂體釋放抗抗利尿激素的量
B.腎小管通過主動運輸吸收水的過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調節
C.攝鹽過多后飲水量增加有利于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相對穩定
D.飲水增加導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相對穩定
[劉大鵬老師解析]
選擇題3,考察必修3當中動物水鹽衡調節,A選項,細胞外液滲透壓的改變可影響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的量,滲透壓決定,滲透壓刺激下丘腦,產生利尿激素釋放。B腎小管通過主動運輸吸收水的過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調節,吸收水分不是主動說,自由擴散,B不對。攝鹽國稅,飲水量增加,有利于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相對穩定,攝鹽過多,相當于滲透壓會增高,減少排尿量,刺激大腦皮層,產生渴覺,主動飲水,沒有問題。D飲水增加導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相對穩定。飲水增加相當于降低細胞的外液的滲透壓,因此尿量增多,過多水分排出去,有賴于維持細胞外液。
[真題]
4.為了探究生長素的作用,將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胚芽鞘上端一側放置含有適宜濃度IAA的瓊脂塊,對照組胚芽鞘上端同側放置不含IAA的瓊脂塊,兩組胚芽鞘下段的瓊脂塊均不含IAA。兩組胚芽鞘在同樣條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時間后,對照組胚芽鞘無彎曲生長,實驗組胚芽鞘發生彎曲生長,如圖所述。根據實驗結果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胚芽鞘b側的IAA含量與b'側的相等
B.胚芽鞘b側與胚芽鞘c側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 '側細胞能運輸IAA,而c'側細胞不能
D.瓊脂塊d'從a'中獲得的IAA量小于a'的輸出量
[劉大鵬老師解析]
選擇題4,考察必修3當中的植物激素調節,為探究生長素的作用,將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胚芽上端一側放置含有適宜濃度IAA的瓊脂塊,對照組胚芽鞘上端同側放置不含IAA的瓊脂塊,兩組胚芽鞘下段的瓊脂塊均不含IAA,左側屬于對照組,右側是實驗組,明顯右側彎曲生長,黑暗條件下成長,與光無關。。胚胎鞘b側與胚胎鞘c側的IAA含量不同,對照組沒有彎曲說明對照組b和c生長素濃度一樣,b大于a,a放射靠左側位置,同樣a組瓊組塊空白。胚芽鞘b側與c側含量不同,b和c是獨立生長。b側運輸生長素,c側不能運輸,a生長高于b,都能運輸生長素。瓊脂塊d從a中獲得IAA量小于a輸出量。答案選擇D。
[真題]
5.我國諺語中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食物鏈的原理。若鷹遷入了蟬、螳螂和黃雀所在的樹林中,捕食黃雀并棲息于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鷹的遷入增加了該樹林中蟬及其天敵的數量
B.該生態系統中細菌產生的能量可流向生產者
C.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消耗的環節
D.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方向
[劉大鵬老師解析]
選擇題5,我國諺語中有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食物鏈的原理,下列敘述正確,鷹的遷入增加了該樹林中蟬及其天敵的數量,鷹捕獲黃雀,鷹遷入,導致黃雀降低,螳螂多,蟬數量多,A錯了,應該是鷹的遷入增加了蟬的天敵的數量,進而降低蟬數量。該生態系統當中細菌產生的能量可流向生產者,包括植物光能以及細菌化能,細菌生產所需能力,來自光能或者化學能,B不對。C,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消耗的環節,能量隨著食物鏈增加,鷹加入之后,增加生態系統當中能量消耗環節。D,鷹的遷入改變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方向。能量流動方向只能由生產者到消費者,由低到高,方向沒有變,只是增加了營養基的數量,答案選擇C。稍加分析,這道題難度也不大。
[真題]
6.用某種高等植物的純合紅花植株與純合白花植株進行雜交,F1全部表現為紅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紅花為272株,白花為212株;若用純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給F1紅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紅花為101株,白花為302株。根據上述雜交實驗結果推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純合體
B. F2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種
C.控制紅花與白花的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D.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類型比紅花植株的多
[劉大鵬老師解析]
選擇題6,也是最經典的,考察孟德爾兩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用重合的紅花和白花雜交,F1表現紅花,說明紅對白為顯性。自交F2,272:212,大家對數據必須敏感,零頭直接抹去,270:210,化減之后,9:7,所以如果足夠數量,9:7肯定是兩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因此一對肯定不對。若用重合的白花花粉與F1植株進行受粉,紅:白是1:3,紅雙顯性,白雙隱性,自交,大A、大B,16,19,小aa,小bb,9:7,只要出現大A大B,同時出現,表現性為紅色,其余白色,紅色F2四種,白色基因型在F2當中5種,2+2+1,因此答案直接選擇D。
A選項,F2當中白花植株都是純合體,基因型5種,大A-,兩個小b,加小aa,大B-兩種,加小aa,小bb,五種基因型,白色基因型重合三種,因此A選項不對。
B選項,f2中紅花植株基因型2種,大A-,大B-,分別是大A、小a,大B,小b,大A小a,大B大B,大A大A,大B小b,B選項也不對。
C選項,控制紅花和白話的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如果在一對自交,不可能出現9:7,應該是3:1,所以C也不對。分析重合白話與F1紅花受粉,為什么1:3,只有大A小b,大B小b,白色重合基因型三種,如果是大A大A,小b和小b,白色雜交,小a小a大B大B,小a小a,小b小b雜色與F1雜交,表現型紅色,1/4,白色用黑色表示,占3/4。大家對孟德爾遺傳定律熟練掌握和應用,因此比較簡單。今年丙卷里選擇題,整體上來看,難度不是很大。
在之前的“2016高考生物新課標3卷解析(一)”中,新東方在線生物老師劉大鵬為大家講解了選擇題部分和試卷整體的分析,接下來為大家帶來剩余部分的題目解析。
[真題]
29.(10分)
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時氣溫和相對濕度對A品種小麥光合作用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將生長狀態一致的A品種小麥植株分為5組,1組在田間生長作為對照組,另4組在人工氣候室中生長作為實驗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濃度等條件與對照組相同,與中午12:30測定各組葉片的光合速率,各組實驗處理及結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本實驗結果,可以推測中午時對小麥光合作用速率影響較大的環境因素是 ;并可推測(填“增加”或“降低”)麥田環境的相對濕度可降低小麥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實驗組中,若適當提高組的環境溫度能提高小麥的光合率,其原因是。
(3)小麥葉片氣孔開放時,CO2進入葉肉細胞的過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載體蛋白,(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劉大鵬老師解析]
29題,考察溫度和相對濕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為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時氣溫和相對濕度對品種小麥,A品種小麥光合作用小,生長狀態一致,五組小麥,一種對照組,另外四組是實驗組,光合作用相同,各組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帶著問題看表,根據本實驗結果推測,中午小麥光合作用影響較大因素是什么,只要題讀懂,溫度這里環境因素只有兩個,一個是溫度,一個是相對濕度,究竟是哪個,可以簡單分析一下。保證溫度是一樣,36度,溫度17增加27,光合11.1增加15.1,濕度27增加52,光合速率15.1上升到22.1,所以隨著適度增加,光合速率出現上升趨勢,濕度會影響速率。
再看溫度,必須保證濕度是一致的。濕度都是52,溫度36度降低到31度,光合速率由22.1上升到23.7,有所上升。溫度繼續降低,光合速率出現了下降趨勢,所以推測,根據實驗結果,中午時對于光合作用影響較大的環境,應該是濕度,隨著溫度變化光合作用先上升,再降低,因此填濕度。增加和降低相對濕度和降低小麥光合作用的午休程度,中午溫度過高,導致氣孔關閉,二氧化碳吸收降低,光合作用下降。要降低午休程度,相當于提高光合速率,通過表格數據可以發現,適當提高空氣的濕度,所以應該增加濕度,提高光合速率,所以降低午休程度。
實驗組當中,若適當提高哪組溫度,提高小麥的光合速率,原因是什么?只有三個溫度,25、30、36,要看溫度,必須保證濕度一樣,應該看實驗2、3、4度,在濕度相同條件下,31度溫度,光合速率最大,31度上升到36度,光合作用有所減小,因此25度時,光合速率20.7,比31度低,光合速率比20度低,25度提高溫度,光合速率上升。
小麥葉片氣孔開放時,二氧化碳進入葉肉細胞的過程,是否需要載體蛋白,是否需要ATP,二氧化碳屬于小分子,進入方式自由擴散,既不需要載體,也不需要ATP,兩個都答“不需要”。
考察實驗原理基本掌握。這里面亮點在于考察兩個變量,如果兩個變量看一個必須保證另外一個是相同的,所以很簡單。
[真題]
30.(9分)回答下列問題:
(1)正常人在饑餓且無外源能源物質攝入的情況下,與其在進食后的情況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與胰島素含量的比值,其原因是
。
(2)在饑餓條件下,一段時間內人體血漿中葡萄糖和酮體濃度變化的趨勢如圖所示。酮體是脂肪酸分解代謝的中間產物,其酸性較強。人在某些情況下不能進食時,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據圖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滿足能量需求外,還可以。
[劉大鵬老師解析]
30題,是考察必修3激素調節,這個難度比較低。正常人在饑餓且無外源能源物質攝入的情況下,與其在進食后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與胰島素的含量比值?其原因是?饑餓狀態下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較高,胰島素含量較低,比值偏大,進食,血糖上升,胰高血糖素降低,胰島素含量提高。
饑餓條件下一段時間人體血漿葡萄糖和酮體變化趨勢如圖所示,隨著時間推移,葡萄糖濃度降低,酮體含量有所上升。酮體是人體脂肪酸代謝中間產物,酸性較強,人在某些情況下不能進食,需要注射葡萄糖溶解,除了滿足能量需求之外,還可以?葡萄糖濃度含量降低,酮體上升,酸性較強,注射葡萄糖溶解,可以降低酮體含量,維持人體PH穩定或者穩態。
[真題]
31.(8分)
凍原生態系統因其生物的生存條件十分嚴酷而獨具,有人曾將該生態系統所處的地區稱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問題:
(1)由于溫度的限制作用,凍原上物種的豐富度較低。豐富度是指。
(2)與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相比,通常凍原生態系統有利于土壤有機物質的積累,其原因是。
(3)通常,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不會很長,原因是。
[劉大鵬老師解析]
31題,每年高考生態系統都會出題,今年不例外,難度比較低,8分。凍原生態系統因其生物的生存條件十分嚴酷而獨具,有人曾將該生態系統所處的地區稱為不毛之地,回答問題,由于溫度限制作用,凍原上物種的豐富度較低,豐富度是指什么?考察必修3當中豐富度概念,指群落中物種種類數,種類數越多,豐富度越大。
與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相比,通常凍原生態系統有利于土壤有機物質的積累,其原因是什么?通過分析發現,凍原條件,在于溫度較低,熱帶森林溫度較高,溫度會影響酶的活性,所以土壤有機質積累原因是,生態系統溫度較低,導致土壤微生物分解代謝速率較慢,因此對有機物分解緩慢,所以土壤中有機質量偏高。
通常生態系統食物鏈不是很長,原因是,能量延食物鏈單向移動,逐級遞減,因為每次傳遞,上一量級,只能獲得10%到20%的能量,因為能量沿著食物鏈逐級遞減。31題考察點,土壤中有機質能量,食物鏈長短,只要具備基礎知識,所以31題這樣的題,都應該能得到分。
[真題]
32.(12分)
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是真核生物可遺傳變異的兩種來源。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所涉及到的堿基對的數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數目比后者。
(2)在染色體數目變異中,既可發生以染色體組為單位的變異,也可發生以為單位的變異。
(3)基因突變既可由顯性基因突變為隱性基因(隱性突變),也可由隱性基因突變為顯性基因(顯性突變)。若某種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別發生隱性突變和顯性突變,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為Aa的個體,則最早在子代中能觀察到該顯性突變的性狀;最早在子代中能觀察到該隱性突變的性狀;最早在子代中能分離得到顯性突變純合體;最早在子代中能分離得到隱性突變純合體。
[劉大鵬老師解析]
32題,考察必修2的變異知識點,考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兩種情況對比,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是真核生物可遺傳變異兩種來源,基因突變和染色變異涉及到踐基隊數目不同,前者涉及到的數目比后者多還是少?基因突變概念,分子發生水缺失或者序列突變,導致基因結構改變,染色體變異包括數目和結構變異,包括增添和減少,結構包括增添、缺失、異位,引起染色體失重,分子水有遺傳,染色體包括蛋白質,染色體變異涉及到的踐基數量遠遠大于基因突變。單基的基因突變是某個踐基增加或者減少,前者涉及到數目比后者少。染色體數目當中既可發生染色體組為單位的變異,可以發生染色體為單位的變異,兩種情況,染色體組形式成倍增加或者減少,個別染色體數目的增加或者減少。
考察基因突變兩種類型,顯性突變,隱性突變,顯性突變概念,顯性基因變成隱性基因,由A變成a。什么叫做隱性突變、顯性突變,顯性由A變為a。某種自花授粉植物,AA和aa發生隱性和顯性突變,得到基因行為得到Aa,該顯性突變的現狀。
最早子幾代當中岔道顯性性狀,直接觀察。最早子幾代當中觀察到隱性突變,AA突變一個基因,Aa,性狀變了,至少第二代,有可能出現aa隱性形狀。顯得形成突變aa變成Aa,要出現顯性重合,至少Aa自交或者雜交,第二代出現。最早子幾代當中,得到隱性突變純合體,Aa變成AA,子二代當中。
這是關于今年高考丙卷當中最有亮點或者最有變化的題型考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題解。
[真題]
39.[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某同學用新鮮的泡菜濾液為實驗材料純化乳酸菌。分離純化所用固體培養基中因含有碳酸鈣而不透明,乳酸菌產生的乳酸菌能溶解培養基中的碳酸鈣。回答下列問題:
(1)分離純化乳酸菌時,首先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對泡菜濾液進行梯度稀釋,進行梯度稀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推測在分離純化所用的培養基中加入碳酸鈣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分離純化時應挑選出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為候選菌。
(3)乳酸菌在-20℃長期保存時,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填“蒸餾水”、“甘油”或“碳酸鈣”)。
[劉大鵬老師解析]
選修按照每年出題模型39選修1和40題選修3,新鮮泡菜濾液為材料,純化所用固體培養基中因含有碳酸鈣而不透明,乳酸菌產生的乳酸,溶解培養基當中的碳酸鈣,考察必修1當中,泡菜濾液當中,提取純化酵母菌基本流程,簡單看一下,難度不是很大,只要時理解,基本能夠得滿分。
[真題]
40.[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圖(a)中的三個DNA片段上依次表示出了EcoRI、BamHI和Sau3AI三種限制性內切酶的識別序列與切割位點,圖(b)為某種表達載體示意圖(載體上的EcoRI、Sau3AI的切點是唯一的)。
根據基因工程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經BamHI酶切割得到的目的基因可以與上述表達載體被____________酶切后的產物連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人利用圖(b)所示的表達載體獲得了甲、乙、丙三種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組子,如圖(c)所示。這三種重組子中,不能在宿主細胞中表達目的基因產物的有____________,不能表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DNA連接酶是將兩個DNA片段連接起來的酶,常見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既能連接黏性末端又能連接末端的是____________。
[劉大鵬老師解析]
40題,考察選修3內容,依次給出三種不同限制性內切酶序列和切割位點,圖b表達某種載體示意圖,根據基因工程,經過B酶切割得到的目的基因可以預上述表達載體被什么酶切割之后產物,只要看懂圖序列,B酶切割后的位點和F酶切割之后的位點可以互補,其實看了圖之后,答案出來了,理由很簡單。
考察啟動子中質子,轉入起點和終點,應該插在之間。考察DNA連接酶兩種類型,考察連接酶兩種,T4,既能連接黏性末端,又能連接末端。
整個丙卷生物試題滲透出出題專家高水,考慮大多數中等學生情況,考生層層選拔,整體簡單,考80分以上,難度比較大。丙卷變化在于側重考察同學們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尤其考察實驗設計的思路、原理和方法掌握,不是簡單的利益和記憶。這是關于丙卷的基本概況。
2017年備考建議,尤其丙卷地區考生,包括以下四點地毯式對教材基礎知識和實驗原理、方法進行全面理解和記憶。二輪復側重主干知識,必修1光合作用、必修2遺傳,必修3穩態和生態以及選修1或者選修3的掌握和應用,選1和選3任選一個,最好兩個都做。三輪復,先刷各地的理念高考生物真題,有選擇性刷模擬題,難度不要太大,適中就好。
以上為新東方在線生物老師劉大鵬為大家帶來的新課標三卷解析,2016高考今日已結束,在此新東方在線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