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內外高校地域層面比較
拋開大學的排名不談,單從地域層面來看,省內、省外高校最大的區別在于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以省域為界做出的區分。通常情況下,到省外高校就讀的大學生普遍離家比較遠,當然也有少數例外。
到省外讀大學,學生進入相對陌生的環境學習成長,離父母親人等“靠山”比較遠,有困擾、有心結、有麻煩的時候,往往都需要自己解決,不太可能向過去一樣隨時隨地向家人傾訴、請求幫助,這就意味著大學生要更加獨立自主地生活。
身處異鄉,發展理念、環境條件、風土人情、移風易俗等也有利于開闊眼界,對于大學生獲得更加全面地鍛煉成長比較有利。
相比之下,在距離與家較的省內高校就讀,對大學生來說更有熟悉感、安全感,大有“主場作戰”的優勢,周末回家與父母團聚很方便。有的大學生甚至每天都可回家居住,學習生活的舒適度、幸福感更高。
同檔次的高校,省內錄取分數也比省外高校更低一些。以四川大學為例,能上該校的分數,要到比成都地理區位更優的大城市去上全國排名與四川大學相仿的高校,幾乎不太可能。
不同省份考生會給出不同答案
全國2740所普通高校分布在各個省份。無論是高校總體數量的分布,還是名牌大學數量的分布,省與省之間有著巨大的差別。
眾所周知,北京有九十多所普通高校,可謂高校眾多、名校云集,985大學就有8所,211大學多達26所,名校之多堪稱全國之最。
以高考大省河北為例,省內雖然有一百多所普通高校,可一所985大學都沒有,僅有兩所211大學,其中之一的河北工業大學還地處天津,不在河北省內。
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等西部地區省份,普通高校總體數量幾乎沒有什么優勢,更談不上名牌大學的數量優勢。
我國高校分布的現實,決定了不同省份考生看待到省內、省外讀大學哪個更好的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
聰明考生的選擇其實很簡單
到底是選擇省外高校就讀,還是就在省內讀大學生呢?聰明的高三學生往往這樣選,就是堅持把高考志愿與自己的發展目標有機統一。
換而言之,就是把自己心儀的高校、專業,與自己的高考分數、發展規劃有機的統一起來。同檔次的大學,在不挑就讀專業的情況下,當然首選區域比本省更優的省外大學,同等條件下優選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
高考行志愿可以填報多個,填報是有技巧的。無論考生聰明與否,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要在充分兼顧自己的興趣、意愿、高考成績的情況下,注意所填志愿的梯度,同檔次的志愿高校,不管是省內、省外高校,應當堅持區位優勢更明顯的高校優先。
朋友的兒子小王高考成績675分(理科),根據歷年錄取情況,小王可上省內的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小王不想在省內讀大學,很想去發達的上海,可高考成績又夠不上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一度在華東師范大學(提前批)、上海科技大學之間徘徊不定。
考慮到師范類高校不是真愛,上海科技大學又是“雙非”高校,有點對不起675分的高考成績,再三思量之下第一志愿填報了西安交通大學,順利被錄取。從志愿填報的角度講,這樣的結果就是做到了統籌兼顧。
高考,對于學生而言,是學業生涯的重要節點。高考結束后,學生們就盼著查取成績,而后,就是最重要的填報志愿了,而填報志愿、選擇大學,又是人生得一個重要轉折點
。按照我國教育部門制定的高考填報制度,學生根據高考成績,結合往年各所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填報心儀且合適的大學。認真細心地研究多所學校的招生計劃,理智地填報高考志愿,能夠大大增加學校及志愿的錄取機率。
學生填報的第一志愿往往都是學生心儀感興趣的大學及專業,如果有幸被錄取,意味著學生即將能夠進入心儀大學,即將能夠學習感興趣的專業技術和知識。這也就大大滿足了學生們對未來大學生活的無比向往和憧憬。
相信對于這部分學生,進入大學之后,一定會充滿歡愉面對豐富的大學生活,使得自己的大學生活質量大大提高;同時也必定會帶著極大的熱情,學習自己選擇的專業知識,為自己大學畢業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然,如果心儀志愿沒有被錄取,而是被補錄或者服從分配到自己完全不感興趣得專業的話,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嚴重的話,甚至會讓學生覺得大學四年就是浪費青春和金錢。因此,選擇合適的大學和專業,對學生們以后的人生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