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考升學網高考數據庫和廣東高考招生考試普通高考最新公布的歷年數據,可以知道廣東高考物理605至610分可以上的大學名單具體有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威海分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深圳大學、蘭州大學、蘭州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
序號 | 大學名稱 | 辦學性質 | 年份 | 科目 | 省份 | 最低分數 | 最低位次 | 批次 |
---|---|---|---|---|---|---|---|---|
1 | 西安交通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9 | 15636 | 本科 |
2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6 | 17488 | 本科 |
3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5 | 20085 | 本科 |
4 | 中國農業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264 | 本科 |
5 | 中國海洋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544 | 本科 |
6 | 華東理工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555 | 本科 |
7 | 深圳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239 | 本科 |
8 | 蘭州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616 | 本科 |
9 | 蘭州大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691 | 本科 |
10 | 西南交通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517 | 本科 |
1、2022年廣東高考物理605至610分數可以上的大學名單一覽表
序號 | 大學名稱 | 辦學性質 | 年份 | 科目 | 省份 | 最低分數 | 最低位次 | 批次 |
---|---|---|---|---|---|---|---|---|
1 | 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9 | 16045 | 本科 |
2 | 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9 | 15821 | 本科 |
3 | 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9 | 15774 | 本科 |
4 | 西安交通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9 | 15636 | 本科 |
5 | 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6 | 17695 | 本科 |
6 | 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498 | 本科 |
7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6 | 17488 | 本科 |
8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9 | 16198 | 本科 |
9 | 中南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5 | 18414 | 本科 |
10 | 湖南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124 | 本科 |
11 | 重慶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8 | 16311 | 本科 |
12 | 中國傳媒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7 | 16828 | 本科 |
13 | 吉林大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7 | 17033 | 本科 |
14 | 吉林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8 | 16536 | 本科 |
15 | 吉林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8 | 16416 | 本科 |
16 | 吉林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9 | 15926 | 本科 |
17 | 吉林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9 | 15985 | 本科 |
18 | 吉林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9 | 16122 | 本科 |
19 | 吉林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9 | 16196 | 本科 |
20 | 吉林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531 | 本科 |
21 | 吉林大學(物理+政治)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186 | 本科 |
22 | 大連理工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7 | 17441 | 本科 |
23 | 大連理工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8 | 16277 | 本科 |
24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6 | 17632 | 本科 |
25 | 中國農業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264 | 本科 |
26 | 北京科技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442 | 本科 |
27 | 北京科技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136 | 本科 |
28 | 北京科技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625 | 本科 |
29 | 中央民族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5 | 18373 | 本科 |
30 | 中央民族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6 | 17636 | 本科 |
31 | 中央民族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7 | 16862 | 本科 |
32 | 西南財經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5 | 18376 | 本科 |
33 | 南京理工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6 | 17839 | 本科 |
34 | 北京電影學院(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7 | 17461 | 本科 |
35 | 蘇州大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8 | 16664 | 本科 |
36 | 蘇州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8 | 16438 | 本科 |
37 | 南京師范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7 | 17211 | 本科 |
38 | 東北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7 | 16970 | 本科 |
39 | 東北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7 | 17055 | 本科 |
40 | 中國海洋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7 | 17257 | 本科 |
41 | 華東理工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9 | 15950 | 本科 |
42 | 華東理工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555 | 本科 |
43 | 華東理工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512 | 本科 |
44 | 北京交通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5 | 18483 | 本科 |
45 | 北京交通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6 | 17771 | 本科 |
46 | 深圳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5 | 18112 | 本科 |
47 | 深圳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5 | 18505 | 本科 |
48 | 深圳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6 | 17573 | 本科 |
49 | 暨南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6 | 17808 | 本科 |
50 | 暨南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8 | 16465 | 本科 |
51 | 蘭州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6 | 17561 | 本科 |
52 | 蘭州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7 | 17314 | 本科 |
53 | 蘭州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8 | 16405 | 本科 |
54 | 蘭州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8 | 16622 | 本科 |
55 | 蘭州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10 | 15616 | 本科 |
56 | 華南師范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6 | 17881 | 本科 |
57 | 華南師范大學(物理+政治)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6 | 17560 | 本科 |
58 | 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7 | 17032 | 本科 |
59 | 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化學或地理))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7 | 17218 | 本科 |
60 | 西南交通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5 | 18694 | 本科 |
61 | 西南交通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6 | 17478 | 本科 |
62 | 東北師范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7 | 17141 | 本科 |
63 | 西南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2 | 物理 | 廣東 | 608 | 16486 | 本科 |
2、2021年廣東高考物理605至610分數可以上的大學名單一覽表
序號 | 大學名稱 | 辦學性質 | 年份 | 科目 | 省份 | 最低分數 | 最低位次 | 批次 |
---|---|---|---|---|---|---|---|---|
1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468 | 本科 |
2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7 | 19147 | 本科 |
3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489 | 本科 |
4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9 | 17927 | 本科 |
5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9 | 17973 | 本科 |
6 | 吉林大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7 | 18873 | 本科 |
7 | 吉林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161 | 本科 |
8 | 吉林大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9 | 17791 | 本科 |
9 | 吉林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9 | 18094 | 本科 |
10 | 華中師范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10 | 17319 | 本科 |
11 | 大連理工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10 | 17371 | 本科 |
12 |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5 | 20307 | 本科 |
13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5 | 20085 | 本科 |
14 | 上海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477 | 本科 |
15 | 中國農業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949 | 本科 |
16 | 中國農業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344 | 本科 |
17 | 西南財經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655 | 本科 |
18 | 西南財經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7 | 18823 | 本科 |
19 | 西南財經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9 | 17813 | 本科 |
20 | 南京理工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10 | 17244 | 本科 |
21 | 蘇州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432 | 本科 |
22 | 蘇州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9 | 17761 | 本科 |
23 | 蘇州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10 | 17537 | 本科 |
24 | 南京師范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10 | 17309 | 本科 |
25 | 中國海洋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5 | 20131 | 本科 |
26 | 中國海洋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544 | 本科 |
27 | 中國海洋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7 | 18867 | 本科 |
28 | 中國海洋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438 | 本科 |
29 | 中國海洋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9 | 17645 | 本科 |
30 | 深圳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5 | 20552 | 本科 |
31 | 深圳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969 | 本科 |
32 | 深圳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897 | 本科 |
33 | 深圳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7 | 19237 | 本科 |
34 | 深圳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239 | 本科 |
35 | 深圳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648 | 本科 |
36 | 深圳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233 | 本科 |
37 | 深圳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9 | 18130 | 本科 |
38 | 深圳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10 | 17351 | 本科 |
39 | 暨南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7 | 18912 | 本科 |
40 | 暨南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7 | 18988 | 本科 |
41 | 暨南大學(物理+政治)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9 | 17976 | 本科 |
42 | 暨南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10 | 17232 | 本科 |
43 | 蘭州大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691 | 本科 |
44 | 蘭州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7 | 19154 | 本科 |
45 | 蘭州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195 | 本科 |
46 | 華南師范大學(物理+政治)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5 | 20023 | 本科 |
47 | 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5 | 20226 | 本科 |
48 | 華南師范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252 | 本科 |
49 | 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606 | 本科 |
50 | 北京工業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718 | 本科 |
51 | 西南交通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5 | 20176 | 本科 |
52 | 西南交通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959 | 本科 |
53 | 西南交通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517 | 本科 |
54 | 西南交通大學(物理+政治)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925 | 本科 |
55 | 西南交通大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9 | 17954 | 本科 |
56 | 東華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517 | 本科 |
57 | 東北師范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5 | 20108 | 本科 |
58 | 北京化工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760 | 本科 |
59 | 西北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8 | 18629 | 本科 |
60 | 中國藥科大學(物理+化學)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9 | 17736 | 本科 |
61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10 | 17353 | 本科 |
62 | 西南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6 | 19970 | 本科 |
63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物理+地理)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5 | 20249 | 本科 |
64 | 北京建筑大學(物理+不限) | 公辦 | 2021 | 物理 | 廣東 | 609 | 18133 | 本科 |
1、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以理工為主,理工管文經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擁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工程師的搖籃雙一流A類高校學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曾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學校于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00年與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建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模范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使命,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形成了“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培育了政治引領、典型引路、品牌帶動、校訓育人的政治工作
2、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政府創辦的華僑學府。“暨南”二字出自《尚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學校目前是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廣東省共建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直屬中央統戰部管理。暨南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于南京的暨南學堂。后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新中國成立后,暨南大學于1958年在廣州重建,“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78年在廣州復辦。改革開放后,學校快速發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學成為全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大學。2015年6月,學校入選廣東省高水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10月24日,、
3、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在國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和良好聲譽。現有城關、榆中2個校區,校園面積3544.32畝。學校創建于1909年,始為甘肅法政學堂,是中國西北地區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高等學校。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6年,更名為國立蘭州大學。新中國成立后,在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被確定為國家14所綜合性大學之一。改革開放以來,先后入選“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蘭州醫學院先后并入和回歸蘭州大學。2017年,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在11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堅守在西部、奮斗為國家,走出了在經濟待發達地區創辦世界一流大學的奮進之路,創造了化學“一門八院士”、地學“師生三代勇闖地球三極”、中科院“蘭大軍團”、隆基蘭大合伙人等享譽國內外的“蘭大現象”。學校按照
4、西北大學
西北大學肇始于1902年的陜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1912年始稱西北大學。1923年改為國立西北大學。1937年西遷來陜的國立北大學、北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研究院等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9年復稱國立西北大學。新中國成立后為教育部直屬綜合大學。1950年復名西北大學。1958年改隸陜西省主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現為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與陜西省共建高校。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西北大學形成了“發揚民族精神,融合世界,肩負建設西北之重任”的辦學理念,匯聚了眾多名師大家,產生了一批高水學術成果,培養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學術聲譽和社會聲望,被譽為“中華石油英才之母”“經濟學家搖籃”“作家搖籃”。學校現有太白校區、桃園校區、長安校區三個校區,總占地面積23
燕山大學里仁學院會計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10:12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