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所有的大學名單為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服裝學院、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印刷學院、北京建筑大學等,以下是具體名單。
序號 | 學校名稱 | 省份 | 城市 | 層次 | 備注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2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3 | 清華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4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5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7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8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9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10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11 | 北京工商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12 | 北京服裝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13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14 | 北京印刷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15 | 北京建筑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16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17 |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18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19 | 北京農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20 | 北京林業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21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22 | 首都醫科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23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24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25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26 | 首都體育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27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28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29 | 北京語言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30 | 中國傳媒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31 | 中央財經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32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33 | 北京物資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34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35 | 中國消防救援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36 | 外交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37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38 | 國際關系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39 | 北京體育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40 | 中央音樂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41 | 中國音樂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42 | 中央美術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43 | 中央戲劇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44 | 中國戲曲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45 | 北京電影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46 | 北京舞蹈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47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48 | 中國政法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49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50 | 中華女子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51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52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5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54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55 | 北京聯合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56 |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57 | 首鋼工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58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59 | 北京警察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6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61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公辦 |
62 | 北京城市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民辦 |
63 |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民辦 |
64 |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民辦 |
65 |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民辦 |
66 |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民辦 |
67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瑞酒店管理學院 | 北京 | 北京 | 本科 | 民辦 |
序號 | 學校名稱 | 省份 | 城市 | 層次 | 備注 |
1 |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公辦 |
2 |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北京 | 北京 | 專科 | 公辦 |
3 |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公辦 |
4 | 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公辦 |
5 | 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公辦 |
6 |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公辦 |
7 |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公辦 |
8 | 北京政法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專科 | 公辦 |
9 |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專科 | 公辦 |
10 |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公辦 |
11 |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專科 | 公辦 |
12 |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專科 | 公辦 |
13 |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公辦 |
14 | 北京體育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公辦 |
15 | 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公辦 |
16 |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專科 | 公辦 |
17 | 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 北京 | 北京 | 專科 | 民辦 |
18 | 北京經貿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專科 | 民辦 |
19 | 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專科 | 民辦 |
20 | 北京匯佳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民辦 |
21 | 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民辦 |
22 | 北京科技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專科 | 民辦 |
23 | 北京培黎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專科 | 民辦 |
24 | 北京藝術傳媒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民辦 |
25 | 北京網絡職業學院 | 北京 | 北京 | ? | 民辦 |
北京大學簡介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位于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洋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北京大學創立于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返回北。1952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并自北京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并,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直屬于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F任黨委書記為張東剛、校長為林尚立。
中國人民大學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華北大學。學校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得到*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
陜北公學時期,毛澤東同志非常關心學校辦學工作,先后十次來校發表演講,他曾說:“中國不會亡,因為有陜公。”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議,決定組建中國人民大學。1950年10月3日,劉少奇同志出席學校開學典禮并發表講話,指出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們新中國辦起來的第一個新型大學,中國將來的許多大學都要學習中國人民大學的經驗,按照中國人民大學的樣子來辦”,這是“新中國的完全新式的高等教育的起點”,學校迅速發展成為一所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以培養馬列主義理論人才和財經、政法干部為主的綜合性大學。改革開放后,鄧小同志指出,學!爸饕囵B財貿、經濟管理干部和馬列主義理論工作者”。江澤民同志于2002年來?疾熘笇Чぷ鳎瑥娬{發展繁榮哲學社會科學,鼓勵學校“創建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學”。胡錦濤同志于2008年、2010年視察學校,勉勵學校弘揚光榮傳統,“辦出、辦出水”,努力創建“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
清華大學簡介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后,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改革開放以來,清華大學逐步確立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長遠目標,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學校先后恢復或新建了理科、文科、醫學學科和經濟管理學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1999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成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2年,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并入,成為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在國家和社會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實施“211工程”“985工程”,開展“雙一流”建設,清華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展。目前,清華大學共設21個學院、59個系,已成為一所設有理學、工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醫學和交叉學科等12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
寶雞三和職業學院在青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
時間:2025-05-22 10:15:23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對比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附分..
時間:2025-05-22 10:13:14燕山大學里仁學院會計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10:12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