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廣州多所民辦初中舉辦了開放日,吸引了眾多家長前往。有的民辦初中的開放日,家長的隊伍從校門口一直蜿蜒數百米,排到了馬路上。盡管早在,廣州小升初實施了“禁考令”,但一批又一批的家長仍然帶著孩子奔跑在“小升初”的道路上。有的家長表示,即使廣州各所初中本身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然而擇校實際是為了擇生源,讓最優秀的孩子在一起學習。對此,專家表示,緩解“擇校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既然教育部門下發了“禁考令”,就應該借鑒國外大學錄取的方式,建立面談錄取的清晰標準和評價體系。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揚
淡定家長:
不滿英語賽前加考數學果斷放棄比賽
昨日,廣州某民辦初中門前水泄不通,一家教育機構承辦的小學英語比賽正在這里舉行。郭先生也帶著今年小升初的女兒前來參賽。作為一名小學校長,郭先生并沒有為孩子的小升初之路焦慮。“我女兒就在一所很普通的小學讀書,小升初我也決定讓她對口直升,免去很多折騰。作為教育界人士,我知道現在廣州許多初中的水其實很接的,所謂名校的老師也沒有那么神,關鍵在于孩子和家長,沒有必要那么辛苦去擠獨木橋。”郭先生說。由于女兒在英語方面有天賦,從孩子四年級起,郭先生就帶著女兒參加了好幾次小學英語競賽,不帶功利目的,也不為小升初,純粹是因為女兒喜歡,便帶她鍛煉一下,增強自信心。
然而昨日到了賽場后,郭先生便在朋友圈里吐槽“被忽悠”。說的是9時~10時進行英語比賽的,結果進場后說先要測試數學,然后才是英語比賽。對此,工作人員解釋,不強迫考數學,只是孩子多一次鍛煉的機會,選擇權在家長手中。“為什么之前不公開說,等到了現場才通知還要測數學呢?最大的可能就是秘考招生嘛!我家孩子本來就是來參加英語比賽的,根本不愿意考什么奧數!孩子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她會怎么想?”郭先生說。憤怒之下,他帶著女兒離開,放棄了比賽。
名校“鐵粉”:
三四年級開始準備宣講會從早開到晚
然而,像郭先生那么淡定的家長并不多。更多的家長領著孩子,從三四年級甚至更早開始,便擠上了小升初擇校這趟車,盼望著能拿到名校的入場券,提前“下車”,走進人人趨之若鶩的名校。
4月15日,廣州越秀區一所著名民辦初中舉行了校園宣講會,由于到場家長太多,校方不得不從上午到晚上,分了幾場進行宣講。家長們憑校方的短信入場,沒有收到短信者不得入內。
家長余先生告訴記者,他在上學期加入了學校的微信群,在接到通知后,于上學期期末在學校的官網上注冊了孩子的資料,獲得了在網上注冊的流水號。在春節前,他把孩子的簡歷寫好,在封面填上流水號,送到了學校。本學期又在微信上提交了申請,申請參加校園宣講會。
為了穩妥起見,余先生和太太分別遞交了申請,原本接到的通知是4月15日上午參加宣講會,但在前一天又收到短信通知,稱由于申請的家長實在太多,他們又被安排到了晚上的宣講會。“我聽說學校會在華師附中奧班錄取結束后開始選拔,但這并非學校官方消息,是家長群里傳的。每一所學校,都有一個諧音代號,神秘兮兮的,很多家長加入了好多個群,彼此交換情報。”余先生說。
勤奮家長:
和孩子一起學奧數只為小升初不吃虧
今年3月,吳先生的孩子拿到了某熱門民辦初中的預錄取通知,提前“下車”。對于這所學校,吳先生心存感激。“有了這張票,少了好多煎熬。如果拿不到錄取通知,越到后期越煎熬,下車的孩子越來越多,你的孩子如果還在車上,看著好學校一個一個和他擦肩而過,那種心理壓力,別說孩子,就是家長也頂不住。”更讓吳先生感激的是,這所學校沒有要求交定金,讓他還有機會再看看其他學校。“說實話,我們對這所學校已經非常滿意了,即使之后有同檔次的學校愿意錄取我兒子,我們首選還是這所學校。”吳先生說。
吳先生的兒子成績優秀,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強,語文和英語都是強項。至于數學,應付課堂上的內容也游刃有余,對于奧數并無很大的興趣。盡管如此,吳先生還是從孩子四年級開始,就把他送去了某機構學奧數,不為別的,只為了在小升初的時候不吃虧。兩年來風雨無阻地上課,每節課吳先生都在教室后面旁聽,做筆記,回家輔導,他笑言:“自己讀書時都沒有如此認真地學過奧數。”為了選一個受歡迎的老師,他和妻子在報名時手機、電腦同時“搶課”,終獲成功。
所幸努力沒有白費,回望這兩年,吳先生感嘆一切都值得。只是在說起各種測試時,他對記者說:“你能不能寫寫那些考試啊,一年比一年難,考奧數也就算了,語文也嚴重超綱,要考文言文,還要考外國文學常識,這些都是初中難度。”他介紹,孩子之前參加過好幾場測試,都是機構組織的。盡管沒有明說,但家長心知肚明就是秘考,基本上都是考三個小時,語數英三科都考,數學考80分鐘,語文和英語考40~50分鐘,語文題量很大,還要寫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沒有在機構培訓過的孩子,沒有專門練過的,還沒開始寫作文呢,時間就到了。
解惑:
各種名目的測試為何屢禁不止?
事實上,廣州早在開始,就禁止了義務教育階段的一切入學考試。在教育部門大力推動教育均衡化的同時,小升初擇校熱度為何難以消退,各種名目的測試為何屢禁不止呢?
吳先生表示,家長們看重的除了學校的硬件、師資、教學水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便是生源。“我們擇校,并不是為了更好的校園環境,更大牌的師資,而是在擇同學、擇家長。”吳先生說,那些費了好大勁,把孩子送進名校的家長,且不論方法對不對,最起碼對教育是絕對重視。擇校,就是想遇到一群真正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遇到一群努力上進品學兼優的孩子,再加上盡職盡責積極進取的老師,共同營造一個學行并重、德業雙修、適度競爭、良性互動的學習氛圍。而對于學校來說,想方設法“掐尖”,也是基于這樣的考慮。
廣州一所重點公辦中學的副校長表示,自從取消推薦生后,學校的生源受到較大影響。同時,各所中學在招生中也處在不同起跑線上。“有些學校在招生中鉆空子、違規、掐尖,這對于規范招生的學校來說不公。”該副校長說,初中生源影響的不僅僅是學校的中考成績,甚至會影響到高考成績。“許多公辦名校的民辦初中,為學校的公辦高中部輸送大量尖子生,因此初中的生源會直接影響到高中生源,你說學校能不在乎嗎?這也就能解釋為何有學校在如此嚴格的禁考令下,還要搞暗考了。”該副校長說。
越秀區一名公辦中學的校長在一次討論會上,談到了組織學校老師去某民辦學校學習后的心得:“這所民辦學校中考成績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我們去學習后,最大的感觸不是老師的能力有多強,而是學生們實在是太自覺了,讀書的勁頭可以用爭先
恐后來形容,有這樣的生源,中考成績能不強嗎?”
建議:
建立面談錄取的清晰標準
在高考知識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緩解擇校熱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既然要以面談取代筆試,那么在短期內,教育部門和學校最應該做的,是建立面談錄取的清晰標準。“在我國,公眾普遍認為筆試比較公正,因為有剛性的考試分數做標準,而面談不公正,是因為有不確定的主觀因素。其實,面試考察也可以有清晰標準,向公眾公開后,公正性照樣可以得到認可。”熊丙奇舉例,在美國,名校進行招生,通常有16項指標評價申請者,其中就包括統一測試成績、中學學業成績、大學面試考察、學生特長、老師推薦、家庭因素等,學校會根據自身辦學的定位對不同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以此綜合評價學生。清晰的評價體系,既傳遞學校的辦學特點、對學生的要求,又有利于監督,值得我們小升初面談招生評價借鑒。“從筆試到面試,其價值不在于少了一次筆試,而在于打破單一的分數評價標準,建立多元評價標準,如果對此沒有清晰的認識,面談招生必然會走入誤區。結果會是,政府部門強推面談做法,但操作過程中卻經不起檢驗,最終又回到筆試的老路上。”
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