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對于全面放開二胎預期高漲,在“十三五”前期研究課題中就包括了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研究,我們預計本次“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將是大概率事件,并且有望在十八屆六中全會后放開。
公務員工資
6省份公務員漲工資基本工資最高漲3000
“11月工資已不同,而且人事部門告訴我們,工資調整從7月起實施,現在也會按調整后的水補發從7月之后的工資。”北京市一副科級公務員小吳昨日告訴記者,他的工資已從10月的6900多元漲至了11月的8600多元,整體漲了1600多元。
不過,小吳告訴記者,11月份有補發7月來上調而未發的工資1200元,因此前后上漲的額度在1000元以內。此外,小吳也告訴記者,實際拿到手的工資并不是8600元,還要扣除900元的醫保和養老保險。
記者從北京市海淀區某街道辦事處人事部門了解到,該單位包括科員到處級領導干部在內,此次工資調整的均漲幅在600元到800元左右。
公務員工資調整一直受到關注。去年,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和工資調整,這也是我國公務員工資9年未漲后,首次調整公務員工資。記者日前了解到,至少有北京、湖南、內蒙古、福建、河北、山西6個省份已經完成了公務員工資調整。
這6個省份的調整方案都已明確:公務員職務工資標準由現行的每月510元至5250元分別提高到每月585元至7835元;級別工資,各級別標準由現行的每月810元至6135元分別提高到每月1020元至6496元。
人社部相關司室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這一標準是全國統一規定的。人社部和財政部下發了《關于調整機關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的實施方案》的文件,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方案的要求落實。
人社部相關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根據這些年對全國各地公務員工資的調查,縣級以下公務員的工資水確實比較低;而在大城市,基層公務員的工資水也有較大提升的空間。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國調整公務員工資的基本原則一方面要提高基本工資占比,另一方面要凍結津貼補貼工資增長。
生活性補貼和工作性津貼是我國公務員工資福利制度中明確的兩類津貼補貼。
小張是北京市海淀區某街道辦的科員,從畢業到工作已經6年了。去年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上調了工資100元左右。這一次,他的基本工資(級別工資和職務工資)從10月的1066元和600元漲到了1315元和715元,上漲了364元,不過扣除生活性補貼和工作性津貼下調的165元,他的工資上漲了199元。
湖南湘潭公務員及事業單位人員基本工資標準上調
人均每月增加300元,不同職務增資水不同
中小學教師、護士按調整后的基本工資標準提高10%
年底了,工資是大家特別關注的問題。11月29日,從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調標暨養老保險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湘潭市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
機關單位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調整機關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的實施方案》,結合湖南省實際,從7月1日起,調整公務員基本工資標準和機關工人技術等級(崗位)工資標準,同時將部分規范津貼補貼納入基本工資和技術等級(崗位)工資。
公務員職務工資標準由現行的每月510元至5250元分別提高到每月585元至7835元;級別工資各級別標準由現行的每月810元至6135元分別提高到每月1020元至6496元,其他各級別工資檔次標準相應提高。部分規范津貼補貼納入基本工資后,規范津貼補貼標準相應減少。
適當提高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公務員試用期工資標準,提高后的試用期月工資標準為:初中畢業生1285元,高中、中等專科學校畢業生1320元,大學專科畢業生1500元,大學本科畢業生1610元,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1755元,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1960元,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2165元。
適當提高新參加工作的工人學徒期、熟練期工資待遇。提高后的月工資標準為:初中畢業生1285元,高中(中專)畢業生1320元,大學專科畢業生1500元,大學本科畢業生1610元。
事業單位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的實施方案》,結合我省實際,從7月1日起,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同時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個別沒有實施績效工資的,從應納入績效工資的項目中納入。
調整后的崗位工資標準,專業技術人員由現行的每月1150元至3810元分別提高到每月1390元至4850元,管理人員由現行的每月1150元至3770元分別提高到每月1390元至4770元,工人由現行的每月1130元至1640元分別提高到每月1360元至2010元;薪級工資標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由現行的每月170元至5795元分別提高到每月215元至6355元,工人由現行的每月150元至1855元分別提高到每月185元至2047元。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后,績效工資水相應減少。
適當提高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見期和初期工資標準。提高后的月標準為:初中畢業生1285元,高中、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1320元,大學專科畢業生1500元,大學本科畢業生1610元,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1755元,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1960元,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2165元。
適當提高新參加工作的工人學徒期、熟練期工資待遇。提高后的月工資待遇為:初中畢業生1285元,高中(中專)畢業生1320元,大學專科畢業生1500元,大學本科畢業生1610元。
中小學教師、護士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按調整后的基本工資標準提高10%。
此次調整基本工資標準參考了同期物價上漲幅度,同期企業在崗職工工資增長率等因素,確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月人均增加300元,不同職務增資水不同,按這一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的增長比例略高于以來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的幅度,低于全國企業在崗職工工資的增長幅度,總體比較合適。
【回顧】
人口困境
(一)人口紅利消失
兩次“嬰兒潮”的疊加效應及“計劃生育”催生了80年代起為期30年的人口紅利。“人口紅利”是指某一時期內一國勞動人口(國際上通常將15-64歲列為勞動年齡人口)占比高、撫養率((老齡人口+未成年人口)/勞動力人口)低,從而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較高的儲蓄水。我國自1980年代起,享受了為期30年的人口紅利,主要得益于“嬰兒潮”的疊加效應以及“計劃生育”政策對人口增長的控制。建國以來,兩批“嬰兒潮”帶來的勞動人口增加從80年代起大規模顯現。從80年代起,第一批(1949-1959)新生兒基本全部進入勞動年齡,第二批(1965-1970)新生兒開始邁入勞動年齡。“計劃生育”1962年提出以來,新增人口數量逐步放緩。勞動人口的快速增長、新生人口的低速增長、老齡人口尚未大幅增長(建國來首批“嬰兒潮”新生人口在80年代尚處于壯年)以及總人口的緩慢增長,帶動勞動人口占比升高、撫養率降低,人口紅利自80年代顯現。
低出生率及人口老齡化令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支撐人口紅利的兩大要素,高勞動人口占比、低撫養率分別在2010年、2011年出現拐點,即勞動人口占比降低、撫養率提高。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主要受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影響,低生育率主要由“計劃生育”倡導的“少生”、“優生”政策以及育兒成本的提高造成,人口老齡化主要由首次“嬰兒潮”新生兒開始邁入老齡人口(65歲以上)造成。低生育率令未來可轉化為勞動力人數的數量持續保持低位增長,而老齡化不僅減少了勞動力人口,而且增加了老齡人口數量,勞動力的補充不足以及老齡人口的增加令勞動人口占比降低、撫養率上升。如果人口政策沒有調整,未來勞動人口占比預計將持續走低,而撫養率也將持續升高,用工荒、用工難現象將繼續蔓延。
(二)老齡化加速
我國2000年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社會是指老年人口占比達到或超過一定比例的人口結構模型,按照聯合國傳統及新標準,60歲以上人口占比達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7%,該地區即進入老齡化社會。2000年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以上人口占比10.2%,65歲以上人口占比6.96%,按照聯合國的新老標準,我國都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首批“嬰兒潮”人口進入老齡人口以及晚婚、晚育令老齡化加速。在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第十年,我國人口紅利也出現了拐點,即勞動人口占比下降、撫養率提高,展望未來,依照現有人口政策,我國人口老齡化將加速,主要受老齡人口增速升高以及新生人口數量或持續保持低位影響。老齡人口增速上升主要受“嬰兒潮”人口進去老齡人口數量增加以及人均壽命延長影響,首批“嬰兒潮”出生人口在開始進入老齡人口,同時,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人口均預期壽命為74.83,高于發展中國家均水。新生人口數量或保持低位主要由兩大因素造成,首先,生育率在沒有政策提振的作用下或將持續保持低位;其次,我國目前晚婚、晚育趨勢明顯,這一現象帶來的結果是控制人口增長。
人口困境對經濟影響
(一)勞動人口短缺帶來人工成本上升
老齡人口加速增長、新生人口低速增長造成勞動力供應緊張,人工成本上升。老齡人口增多及新生人口增長緩慢造成的最直接結果是適齡勞動人口的下降,勞動力供給趨緊,自2010年起,我國已出現勞動力供應不足現象即求職人數低于需求人數,并且有擴大的趨勢。勞動力供應不足將推動人工成本的上升,這主要體現在年來我國就業人口增長緩慢同時員工工資保持相對較高速增長。勞動力供應不足、人工成本上升都不利于我國經濟增長,因為這將限制企業規模的增長、侵蝕企業利潤,未來老齡化加速,這兩種現象將更加凸出,從而進一步限制經濟增長。
(二)不利于經濟結構轉型,消費服務業及工業升級轉型需要年輕、受教育程度高的勞動力
產業結構升級優化、消費服務業崛起將是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力。目前,我國經濟正處在重要的轉型期,未來經濟的增長需要靠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和消費服務業的拉動:從政策上看,李克強總理在10月14日國務院會議上強調,互聯網+雙創+中國制造2025結合起來,將催生一場“新工業革命”;從經濟增長拉動力看,消費支出在首次超越資本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消費服務行業的逆周期特點及自身的蓬勃發展預計在未來經濟探底過程中將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年長勞動力增加、年輕勞動力補充緩慢將限制產業結構升級及消費服務業發展所需勞動力供給。產業結構升級需要大批高素質人才,消費服務業發展需要年輕、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勞動力,但我國人口老齡化、新生人口的低速增長將限制年輕、高素質人才的供給。從人口老齡化看,由于我國終身的學習、培訓制度尚未健全,年長的勞動者較難以學習、掌握新型技能,因此,隨著年長勞動力的增加,具備新型勞動技能的勞動力供給將減少。從新生人口低速增長看,目前,我國第三產業就業人口占比超過40%,是三大產業中占比最大行業,這顯示消費服務業勞動力需求大,而服務業通常需要年輕勞動者,現代服務業如金融業、互聯網行業發展更需要年輕、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勞動者,人口增速的放緩將限制消費服務業發展所需潛在勞動力供給。
二胎政策放開作用
全面放開二胎有必要且宜早不宜遲。在人口紅利出現拐點、老齡化加速的背景下,依照現有人口政策,人口結構變化對經濟帶來的影響將弊大于利,因此,我們認為目前有必要調整人口政策,即全面放開二胎。由于目前仍處于人口結構變化初期,若要調整生育政策,目前是較為適宜的時間點,因為如果政策調整時間推后,第三次“嬰兒潮”(1981-1990)中最年輕婦女也將逐漸邁向30周歲,隨著年齡增加,婦女生育意愿將減小,即使全面放開二胎,二孩生育率恐難以得到較大提升,政策效果將大打折扣。目前,社會對于全面放開二胎預期高漲,在“十三五”前期研究課題中就包括了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研究,我們預計本次“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將是大概率事件,并且有望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后放開。
(一)提高二孩生育率,疊加第二次“嬰兒回聲潮”效應,人口老齡化進程延緩
“單獨二孩”政策提振效果不佳,提高二孩生育率需全面放開二胎。2013年底通過的“單獨二孩”政策對人口增長提振作用不明顯,若要提高二孩生育率,需要全面放開二胎。國家衛生計生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透露,截止底,全國1100多萬對單獨夫婦中有106.9萬對申請再育,申請率僅10%不到,距離全國單獨且已育一孩家庭期望生育二孩的60%的比例,也有約50%差距。多家機構測算,單獨二孩政策后,每年新增出生人數將在100萬到200萬的水間波動,106.9萬申請再育的夫婦數量也僅在期望值的下限。因此,綜合多方面數據,“單獨二孩”政策對于提振新生人口數量的效果并不理想。
晚育造成第三次“嬰兒潮”本應帶來的“嬰兒回聲潮”沒能如期出現。第三次“嬰兒潮”(1981-1990年)中最晚出生的90年初新生兒在2015也已到達25歲,邁入婚育年齡。如果按照女生24周歲的晚育年齡計算,第四次“嬰兒潮”本應出現在2005年以后。但2005年以后新增人口沒有上升反而下降,我們認為這主要與生育年齡的推后有關,自1990年代起,20-24歲婦女生育率顯著持續下降,25-29歲生育率在2006年起成為婦女最集中生育的年齡,同時30-34歲生育率自2001起持續上漲,晚育是造成第四次“嬰兒潮”沒有出現的主要原因。晚育我們認為主要是由于生活成本上升、婚育觀念的轉變造成的晚婚和生育年齡的推后。
配合二胎全面放開,新生人口在今后幾年有望出現大幅上升,進而延緩人口老齡化。如果本次“十三五”全面放開二胎,我們預計將很好地提振新生人口,因為第三次“嬰兒潮”出生人口目前仍處于較佳的生育年齡(25歲-34歲),基于全面放開二胎將有效提振二孩生育率的判斷,我們認為適齡生育婦女的數量大以及二孩生育率的提高,新生人口在未來幾年有望大幅提升。新生人口的增多將有效補充未來勞動力,人口老齡化將得到有效延緩。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翟振武教授《立即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人口學后果分析》預測,如果2012年立即全面放開二胎生育政策,假定婦女二胎生育意愿為60%,四年內年度出生人數將分別達到3209萬、4416萬、3612萬和3209萬;若維持生育政策不變,自2036年起,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規模將降至8億以下,但立即全面放開二胎,勞動年齡人口在2048年才降至8億人以下,勞動年齡人口下降推遲了12年;立即全面放開二胎,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比維持政策不變將分別低1%、1.6%、2.8%、4.6%。
(二)增加年輕、高素質新生勞動力,符合經濟未來發展方向
大量的新生人口將增加未來高素質的勞動力供給以及消費者數量,利于未來經濟發展。從勞動力供給端看,大量新生人口在未來將增加勞動力供給,這將有助于解決勞動供應短缺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大量新生兒在未來將提供年輕、高素質的勞動力,這將更有利于未來經濟的發展。因為我們預計未來經濟增長將依賴產業升級轉型及消費服務業大發展,產業升級及消費服務業發展需要年輕、高素質的勞動力供給,以計算機行業為例,年來,就業人數持續增長,表明勞動力需求大。從消費者需求端看,大量新生人口未來將催生消費需求,有了源源不斷的需求,消費業才能持續發展,以電影、游戲為例,隨著群眾消費意識增強,觀影人次、游戲用戶數年來持續增長,未來行業發展需要不斷補充的年輕消費者。
(三)伴隨新生人口成長,大消費行業需求有望持續高漲
在新生兒成長的不同階段,各消費行業將受到需求支撐。從消費角度看,新生兒的大幅增長將擴大居民消費,依據年齡增長,食品、衣著、教育文化娛樂、家庭設備用品、交通和通信、醫療保健等支出將陸續增加,相關行業需求將相繼提振。據艾瑞咨詢預測,在“單獨二胎”政策下,2014至2018年,嬰幼兒行業市場規模將由1.65萬億增長至3.02萬億,年均增長率約為16%,高于此前約12%的增速,因此二胎政策若全面放開,嬰幼兒市場規模將進一步高速增長。
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