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盟舉辦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協同監管臺實務操作培訓班
12月16日,錫盟舉辦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協同監管臺實務操作培訓班,旨在推動全盟各部門掌握協同監管臺的基本操作和應用要求,促進全盟市場主體的監管信息資源共享,實現部門之間的涉企信息資源共享,實現部門之間的涉企信息實時傳遞和無障礙交換,提高事中事后監管效能。
此次培訓以視頻形式召開,盟直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單位相關工作人員、盟工商局相關工作人員在主會場參加培訓。各旗縣市(區)食藥工商質監局企業監管工作人員、信息中心工作人員、旗縣企業信息信用共享成員單位工作人員在分會場參加培訓。
培訓班上,內蒙古自治區工商局與相關軟件公司的專家對錫盟培訓人員進行協同監管臺操作與實務培訓。通過培訓,使參加培訓學員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做好企業信用信息公示與共享工作的重大責任。
加強制度設計創新監管制度??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設紀實之二)
加強制度設計創新監管制度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設紀實之二
“全國一張網”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建立健全政府部門企業信用信息歸集機制、共享機制,建設形成結構科學、彈性擴展,全國一體、層級銜接,高度集約、強力保障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推動企業信用信息利用,加強大數據、云計算等在市場監管中的應用,構建以信用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推動統一市場監管體系的形成。
制度設計與公示系統建設是一脈相承的。國家工商總局企業監管局有關人士介紹說,為了實現“全國一張網”建設的目標要求,商事制度改革以來,通過制定《國務院關于印發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國務院關于“先照后證”改革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意見》《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政府部門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公示工作實施方案》《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工商總局關于新形勢下推進監管方式改革創新的意見》等文件,創新監管制度,優化制度供給,大力構建以信息歸集共享為基礎、以信息公示為手段、以信用監管的新型監管體系和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社會共治格局,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經濟增長提質增效提供環境保障。
企業信息公示制度
實施商事制度改革后,為促進企業誠信自律,規范企業信息公示,強化企業信用約束,擴大社會監督,國務院出臺了《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建立了企業信息公示制度,改年檢制度為年報制度,將企業對行政機關負責轉變為向社會負責,減少政府對企業過多的干預。工商部門進行登記注冊最重要的社會功能是信息公示。企業通過登記注冊向社會明示其經營范圍、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冊資本等信息,以方便交易相對人和其他市場主體與其開展交易和競爭。建立企業信息公示制度就是要使市場主體在更廣范圍內受到監督,實現企業自律、社會監督、行政機關監管的有機統一。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明確規定了企業信息公示的義務主體和具體內容。工商部門和其他行政部門依法公示其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形成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反映企業信用狀況的信息,企業依法公示其年度報告信息和即時信息。這些信息的公示有效反映企業信用狀況,滿足社會公眾對企業信息的需求,也能促進企業誠信自律,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全國一張網”是實現企業信息公示的基礎保障,也是強化社會信用監督的基本要求。全國31個省(區、市)均已按照總局的工作要求和技術規范,建設完成本地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整合總局和31個省(區、市)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以鏈接方式在總局門戶網站面向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服務。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
為創新政府管理方式,規范市場執法行為,切實解決當前一些領域存在的檢查任性和執法擾民、執法不公、執法不嚴等問題,根據國務院的要求,工商總局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9月14日出臺的《工商總局關于新形勢下推進監管方式改革創新的意見》,對工商部門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作出了明確部署。為解決政府部門對企業多頭監管、重復檢查這一問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文件中還要求縣級以上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結合當地實際,在地方政府的組織協調下,積極與有關部門開展聯合抽查,降低市場主體成本。去年,全國以省為單位開展抽查150批次,共抽查企業105.4萬戶。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對“雙隨機、一公開”工作給予了通報表揚。目前,北京、天津、河北、廈門等地已探索開展跨部門的聯合檢查。
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和“黑名單”制度
《企業信息公示條例》規定了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將存在不及時報送年報,不按規定公示信息,公示信息隱瞞情況、弄虛作假,通過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無法聯系4種情形的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公示,對企業進行履行義務的警示,對社會提示風險。建設了全國統一的經營異常名錄數據庫。
為強化信用監管,切實發揮企業信息公示制度應有的作用,工商總局制定出臺了《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將工商各業務條線發現的違法失信情形都納入其中,包括反不正當競爭、消費維權、商標廣告、信息公示等條線,明確對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企業實施信用約束和部門聯合懲戒,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這是國務院部委中第一部關于“黑名單”管理的部門規章,形成了工商部門內部“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懲戒機制。
各地工商、市場監管部門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企業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
信息的歸集共享是整個新型市場監管體系的基礎,是推進事中事后監管的核心,也是聯合懲戒的基礎。在國家工商總局的積極推動下,8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批復《政府部門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公示工作實施方案》,其中明確規定,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將各地區、各部門的企業注冊登記備案、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納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抽查檢查結果等信息,及時、準確、全面地進行歸集并記于企業名下。
積極推動部門間開展失信聯合懲戒。為加強市場監管各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協同執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工商總局等38部門聯合簽署了《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并要求各系統貫徹落實。以此為基礎,工商、市場監管部門主動將經營異常名錄信息、法定代表人任職資格限制等失信信息提供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國家工商總局還積極推動與國家稅務總局、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中國銀聯等部門建立了信息共享合作機制,積極推動信息共享、協同監管和失信聯合懲戒,提高監管效能。各地積極建立和完善部門間企業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了跨地區、跨部門的聯合懲戒。
大數據監管
充分發揮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重要作用,探索實行“互聯網+監管”模式,建立大數據采集和開放制度,提高大數據分析應用能力,建立基于運用大數據條件下的縱向協調、橫向配合、快速反應的指揮體系,推進智能監管。
通過大數據深度挖掘分析,通過數據綜合對比和關聯分析,對企業的違法違規風險進行預測預警、實時響應,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實施精準打擊,加快從事中干預、事后反應向與事前預測并重轉變。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推動市場監管從封閉轉向開放、從單向轉向協同、從粗放轉向精準,大力推進大數據分析應用,推進智能監管。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全國一張網”不僅僅是一項信息化工程,更是強化市場監管、提升監管能力的全局性、戰略性工程,國家工商總局和各地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系統順利建設、實施和運行。
建立健全數據質量評估檢查機制。重視數據質量,建立數據質量管理責任制、評估檢查制、差錯反饋制等,開展經常性數據質量檢查,嚴格把好數據處理、審核、評估關,確保數據及時、完整、真實、準確。
建立健全數據使用管理機制。按照“誰應用,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數據使用管理制度,明確使用管理職責、使用管理人員、使用管理權限、使用管理流程,逐步實現數據使用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
建立健全系統運行安全保障機制。建立健全系統安全運行常態化保障機制,明確負責機構和工作職責,完善系統運行日常維護機制、預警機制、應急處理機制等,確保數據安全、保密安全、運行安全。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