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全面預防觀”,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探索面向城市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工作新途徑,有效增強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的減少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開展以構建和諧社區、地震安全社區為目標,以加強社區防震減災宣傳教育、落實地震災害防御措施和地震應急措施為主要內容,以強化防震減災意識,提高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自我防護能力為目的的防震減災活動,努力營造以政府為主導、以社區為主體、家庭廣泛參與、居民普遍關注的防震減災社會氛圍,促進城市防震減災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創建標準
(一)成立有街道辦事處(公共服務中心)領導負責的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制定社區創建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要確定防震減災助理員,負責創建的日常工作。
(二)能夠為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創建活動提供經費支持和條件保障,及時研究解決影響創建活動開展的實際問題;
(三)制定社區地震應急預案,每年組織1-2次演練,使社區居民基本掌握緊急疏散、防災避險、自救互救等技能;
(四)社區要有防震減災知識科普宣傳欄、閱覽室或活動中心等固定場所,配備宣傳教育聲像設備,制作知識展板,編印科普掛圖、手冊等宣傳資料。制定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方案,組織開展經常性的科普宣傳活動,使居民了解地震基本知識,掌握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常識,能辨別地震謠言;
(五)在社區的學校、體育場館、廣場、公園、綠地等場所,突出它們的應急避險功能,按照規范設置明顯標志牌和疏散避險路線指示牌,建成功能完善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保持避難場地和緊急疏散通道完好,不得侵占作它用。要制定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管理制度和應急疏散預案;
(六)社區有專人負責地震宏觀觀測、地震災情速報和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建立熱愛防震減災公益事業、熱心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創建活動的志愿者隊伍并進行培訓和演練。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應急醫療救援站;
(七)社區備有用于地震應急的急救用品和藥品,動員居民和家庭備有地震應急包(如干糧、礦泉水、雨衣、手電、哨子、火柴、收音機、藥品等),并儲備必要的逃生工具;
(八)社區房屋建筑總體上應達到抗震設防要求。社區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工程必須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居民了解房屋抗震的基本知識,裝修房屋不損壞房屋構造柱和圈梁等抗震結構。
三、工作任務
(一)建立工作制度。
1、工作制度主要包括防震減災工作組織機構、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日常宣傳方案、地震應急預案、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方案、震后自救互救方案、震后生活安置方案等。
2、建立聯絡卡制度。
堅持在宣傳中服務,在服務中宣傳。開展“手牽手、鄰幫鄰、共建地震安全社區”活動,建立居民聯絡卡(居民聯絡卡以單元為單位,將本單元所有家庭的人數、年齡、職業、聯系電話印在卡片上,每家一卡)。
(二)加強防震減災知識宣傳。
1、建立一支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隊伍。
依托社區老年文藝隊等,組建社區防震減災知識宣傳隊,堅持開展面向社區廣大居民的防震減災知識宣傳。
2、開展多種多樣的宣傳活動。
舉辦防震減災知識進校園活動,對社區內學校的中小學生進行地震科普知識教育。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達到宣傳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區的目的。
3、建立固定活動站(點)。
防震減災知識科普墻報欄要定期更新宣傳內容。要定期組織有關專家深入社區開展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識講座。
(三)社區應急體系建設。
1、社區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建設。
制定社區、家庭地震應急預案,預案管理要規范,建立社區聯絡卡。每年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將社區醫療服務站設置為應急醫療救護點。
2、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
根據社區實際,逐步增加公園綠地、空地的應急避難功能,繪制《社區應急疏散通道分布圖》,設置應急疏散通道指引標志,在社區廣場、綠地等設置應急避險標志,配備必要的應急避險設施。
3、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
組織社區居民、保安、醫療站工作人員、社區基層組織等人員成立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志愿者隊伍要達到社區每棟樓、每個單元都有志愿者隊員。定期開展地震應急救援演練活動,提高志愿者的應急救援能力。
(四)建立工作臺帳。
建立一整套創建工作臺帳,臺帳包括創建計劃、文件、項目開展情況、培訓、演練情況、檢查評估情況、活動備案等。
四、申報與認定
(一)申報應提供以下材料:
1、申報報告。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創建工作基本情況和取得的成效;
(2)開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創建活動的文件、圖片資料;
(3)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創建工作計劃。
2、蕪湖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區申報表(見附件);
3、證明符合申報條件的有關材料。
(二)申報程序。每年9月底前,由申請單位向縣(區)科技局提交申報材料。縣科技局(地震辦)、縣民政局、縣科協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提出審查意見。審查合格后,填寫推薦意見,報市地震局。
(三)認定與命名。市地震局會同市民政局、市科協對申報單位的材料進行審查,對申報社區進行實地考查驗收,對驗收合格的社區由市地震局、市民政局、市科協聯合發文命名,授予“蕪湖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區”牌匾。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齊抓共管。圍繞促進社區“安全、穩定、和諧”的目標,加強對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協調,落實責任、分工負責,相互支持、形成合力,確保創建工作持續、協調發展。
(二)深入發動,廣泛參與。借助社會各類媒體對創建工作進行廣泛宣傳,提高公眾對創建工作的認知度,增強社區居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調動各方面參與共建積極性。
(三)完善機制,規范創新。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建設,對推動全面預防具有戰略意義,所需經費、條件應納入當地財政預算予以保證。各創建單位要嚴格按照標準,規范各項工作,結合實際創新,為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提供保障。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