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知識拓展】
雪災
雪災亦稱白災,是因長時間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圍積雪成災的自然現象。它是中國牧區常發生的一種畜牧氣象災害,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場放牧的畜牧業地區,由于冬半年降雪量過多和積雪過厚,雪層維持時間長,影響畜牧正常放牧活動的一種災害。中國牧區的雪災主要發生在內蒙古草原、西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區。
什么是雪崩
大量積雪從山坡上突然崩落下來,就叫雪崩。雪崩可分為干雪崩、濕雪崩,也可以叫做粉雪崩和塊雪崩,它們的形成和發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氣候條件有關。
雪崩產生的原因
雪崩市積雪雪山常見的一種現象,雪崩發生地為山地。主要原因是雪山上的積雪堆積過厚,且過厚的積雪超過了山坡面的摩擦力,這樣就會引起大量的積雪發生運動,從而產生了雪崩。雪崩是一種所有雪山都會有的地表冰雪遷移過程,它們不停地從山體高處借重力作用順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時速度可以達20-30米/秒,具有突然性、運動速度快、破壞力大等特點。它能摧毀大片森林,掩埋房舍、交通線路、通訊設施和車輛,甚至能堵截河流,發生臨時性的漲水。同時,它還能引起山體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現象。
雪崩發生的規律
雪崩的發生還有空間和時間上的規律。就中國高山而言,西南邊界上的高山如喜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橫斷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風控制,除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之分外,全年降水都比較豐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積雪也比較多,故易發生雪崩。此外,天山山地、阿爾泰山地,因受北冰洋極地氣團的影響,冬春降水也比較多,所以這個季節雪崩也比較多。雪崩這種自然災害在某地重復發生,它的發生只和雪山的地形特點和氣候因素有關。在容易發生雪崩的雪山,可能每下一場雪就會發生一次雪崩,對于這些地方人們最好少進行各項活動,這些地方的雪層已經非常厚,這時增加一點外力就有可能引起雪崩。
雪崩的分類
雪崩分濕雪崩(又稱塊雪崩)、干雪崩(又稱粉雪崩)兩種。它們的形成和發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氣候條件。
濕雪崩也許是最危險的,濕雪崩一般發生于一場降水以后數天,因表面雪層融化又滲入下層雪中并重新凍結,形成了“濕雪層”。 在冬天或春天,下雪后溫度會持續快速升高,這使新的濕雪層不可能很容易就吸附于密度更小的原有的冰雪上,于是便向下滑動,產生了雪崩。濕雪崩都是塊狀,速度較慢,重量大,質地密,在雪坡上像墨漬似的,愈變愈大。因此摧毀力也更強。這種塊雪崩的形成區通常在坡度稍緩的雪坡上。因為陡坡上的粉雪(松散的雪)要幾乎崩完了,才會輪到相對的緩坡,發生塊雪崩。它的下滑速度比空降雪崩更慢,沿途帶起樹木和巖石,產生更大的雪礫。但一旦卷入塊狀的雪崩體中,就絕不會有像遇到干雪崩那樣幸運了。而且它一旦停止下來會立即凝固,往往令搶救工作十分困難。
干雪崩夾帶大量空氣,因此它會像流體一樣。這種雪崩速度極高,它們從高山上飛騰而下,轉眼吞沒一切,它們甚至在沖下山坡后再沖上對面的高坡。一般而言,大雪剛停,山上的雪還沒來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滲入下層雪中再形成凍結之前,這時的雪是“干”的,也是“粉”的。當此種雪發生雪崩時,氣浪很大底層也容易生成氣墊層。探險隊遭遇此類雪崩時,人可以被裹入雪崩體中并隨雪崩飛瀉而下。但是干雪崩和粉雪崩對探險者致命的威脅相對較小。
1、雪板雪崩
不穩定且致命的雪板通常位于30至45度的開放坡面上-看起來很好的路線。通常由于體重的作用引發,發出“怦”的聲音,同時破碎。如果運氣好,發生在你的下面,但很大可能是破碎就在你周圍,裹挾著受害者。雪板雪崩也可能由自然因素引發,掃過數千尺,甚至經過坦的路線。避免的方法就是大雪后呆幾天讓雪層之間凍結實(但危險的雪板仍可能存在很長時間)。走路的時候注意空洞的“怦怦”聲,這是不結實雪層的信號。
2、松雪塌陷
通常位于更陡峭的路線上,這種路線雪板留不住。這種雪崩是可預測的。開始下
雪后雪坡就會崩陷。這種雪崩比較小,但是大的也很危險。最好的防范是,一旦看起來要下雪,就離開這種陡峭路線。如果下雪時在峽谷里或陡峭的坡面上,就在有遮蔽的地方設保護,并且爬到雪流走的主要通道那一面。
3、濕雪下滑
是濕且重的表層雪崩,發生在春夏解凍或夏天的大風雪之后。相對容易預測,由于日照或0度以上的氣溫使雪變暖,一般發生在30度以上的雪坡。特別有可能是由于夜間的雪沒有凍住。濕雪下滑通常由于攀登者引發,由一點向下成三角形扇面發生。一般下方的人被掃走,比上方引發雪崩的人處境更危險。避免濕雪下滑就要夜里攀登,上午之前離開雪坡。如果穿過一個可疑的坡面,記得保護下方的人。
4、冰崩
包括冰塔和冰壁崩塌,通常由于冰川運動引發?赡芤l下方雪坡的大規模雪板雪崩,從而導致整面山體的巨大雪崩。無法預料冰崩的時間和規模,但是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可以大概預料這座山的冰崩的情況。如果要從看來不穩定的冰塔或懸冰川下通過,要快!這種路線極度危險。
雪崩的幾種表現形式
山坡雪下滑時,有時像一堆尚未凝固的水泥般緩緩流動,有時會被障礙物擋住去路,有時大量積雪急滑或崩瀉,挾著強大氣流沖下山坡,會形成較少見的板狀雪崩。
1、松軟的雪片崩落
降在背風斜坡的雪不像山腳下的雪那樣堆積緊實。在斜坡背后會形成縫隙缺口。它給人的感覺是很硬實和安全,但最細微的干擾或者像一聲來復槍響的動靜,就能使雪片發生崩落。
2、堅固的雪片崩落
這種情況下的雪片有一種欺騙性的堅固表面-有時走在上面能產生隆隆的聲音。它經常由于大風和溫度猛然下降造成。爬山者和滑雪者的運動就像一個扳機,能使整個雪塊或大量危險冰塊崩落。
3、空降雪崩
在嚴寒干燥的環境中,持續不斷新下的雪落在已有的堅固的冰面上可能會引發雪片崩落,這些粉狀雪片以每秒90米的速度下落。覆蓋住口和鼻還有生存的機會,被淹沒后吸入大量雪就會引起死亡。
雪崩帶來的破壞力
通常雪崩從山頂上爆發,在它向山下移動時,以極高的速度從高處呼嘯而下,用巨大的力量將它所過之處將一切掃蕩凈盡,直到廣闊的原上它的力量才消失。一旦發生,其勢不可阻擋。這種“白色死神”的重量可達數百萬噸。有些雪崩中還夾帶大量空氣,這樣的雪崩流動性更大,有時甚至可以沖過峽谷,到達對面的山坡上。
比起泥石流、洪水、地震等災難發生時的猙獰,雪崩真的可以形容為美得驚人。雪崩發生前,大地總是靜悄悄的,然后隨著輕輕的一聲“咔嚓”,雪層斷裂,白白的、層層疊疊的雪塊、雪板應聲而起?好像山神突然發動內力震掉了身上的一件白袍,又好像一條白色雪龍騰云駕霧,順著山勢呼嘯而下,直到山勢變緩。
但是,美只是雪崩喜歡示人的一面,就在美的背后隱藏的卻是可以摧毀一切的恐怖。領教過其威力的人更愿意稱它為“白色妖魔”。的確,雪崩的沖擊力量是非常驚人的。它會以極快的速度和巨大的力量卷走眼前的一切。有些雪崩會產生足以橫掃一切的粉末狀摧毀性雪云。
據測算,一次高速運動的雪崩,會給每方米的被打物體表面帶來40~50噸的力量。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哪種物體,能經得住這樣的沖擊。1981年4月12日,一塊體積約一棟房子那么大的冰塊從阿拉斯加的三佛火山頂部冰川上滑下,落在旁邊的雪坡上,造成數百萬噸雪迅速下滾,將沿途13千米地區全部摧毀。據有關專家指出,該雪崩產生了長達160千米的粉末狀雪云,是迄今為止紀錄上最為嚴重的一次。事實上,一旦這種時速可高達400千米、足以吞沒整座城市的自然怪物開始行動,我們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了解雪崩的人應該知道,其實在雪崩中,比雪崩本身更可怕的是雪崩前面的氣浪。因為雪崩由于從高處以很大的勢能向下運動,譬如從6000米高處向下墜落或滑落,會引起空氣的劇烈振蕩,故有極快的速度甚至會形成一層 氣浪。這種氣浪有些類似于原子彈的爆炸時產生的沖擊波。雪流能驅趕著它前面的氣浪,而這種氣浪的沖擊比雪流本身的打擊更加危險,氣浪所到之處,房屋被毀、樹木消失、人會窒息而死。因此有時雪崩體本身未到而氣浪已把前進路上的一切阻擋物沖得人仰馬翻。1970年的秘魯大雪崩中,雪崩體在不到3分鐘時間里飛跑了14.5千米,速度接于90米/秒,比十二級臺風擅長的32.5米/秒的奔跑速度還要快得多。這次雪崩引起的氣浪,把地面上的巖石的碎屑席卷上天,竟然叮叮咚咚地下了一陣“石雨”。
雪崩的危害
雪崩對登山者、當地居民和旅游者是一種很嚴重的威脅。
在高山探險遇到的危險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為經常、慘烈的,常常造成“全軍覆沒”。因雪崩遇難的人要占全部高山遇難的1/2-1/3。但是,探險者遭遇雪崩的地理位置不同,危險性也不一樣。如果所遇雪崩處正是在雪崩的通過區,危險要小一些,如果被雪崩帶到堆積區,生還的機率就很小了。雪崩摧毀森林和度假勝地,也會給當地的旅游經濟造成非常大的經濟影響。
雪崩對人類的危害
雪崩爆發后對人類的危害很重,雪崩對登山者、當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構成嚴重過的威脅。雪崩爆發后會摧毀當地居民的房屋,卷走村民,還可摧毀深林和度假勝地,給當地的旅游經濟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雪崩對高山探險也構成一定的威脅,探險隊伍在高山探險遇到的威脅中。雪崩的危害最為經常也最為慘烈,遇到雪崩常常會造成整個探險隊伍“全軍覆沒”。因雪崩遇難的人要占全部的高山遇難人數的一半左右。
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