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下轄區縣 :
城廂區
涵江區
荔城區
秀嶼區
仙游縣
莆田媽祖故里,莆田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莆田各個地區的地名改變就可以看出到底有多文藝。你知道你的家鄉古時候稱為啥嗎?
忠門鎮古稱浮曦洲
忠門鎮古稱浮曦洲。陳光大二年(568年)莆田置縣后,境內地域一直歸屬莆田縣管轄。忠門鎮名起源于唐代的中門坊。唐貞元十六年(800年),四川推官莆人林蘊,不受節度使劉辟協從判亂的威逼,臨刑不屈,于咸通十年(869年)得謚"忠烈"。
其后,莆田知縣鑒于林蘊后裔遷居浮曦洲,逐置中門坊于境,以旌表門閭。宋代,改坊建中門亭,以亭之東置新安里(今下忠門),亭之西置崇福里(今稱上忠門)。自宋代以來,境內新安里、崇福里隸屬崇福鄉,里下設村坊。元代,村坊改設為社。明代,崇福鄉改稱第七區,清代沿襲明制。民國2年(1913年),廢里建區,以中門諧音,新安里、崇福里合稱忠門區,并一度成立忠門鎮,忠門地名因而得稱。
南日島古稱南匿山
南日島,本名南匿山,因山隱藏隱匿在海里而得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東南部,北鄰福清市的野馬嶼,東北是潭縣的塘嶼,東面興化灣,處于海灣和興化灣交匯處。據《南日島志》記載,明洪武初,海盜“以勾引番寇遺禍地方”,海賊海寇海盜和倭寇相勾結,危害烈。
為防御海賊和倭寇,明廷最初在這里設南匿山水寨,海衛向這里派駐軍900名,后因水寨“在漲海中孤立無援”,遂遷往一水之隔的石城,與青山巡檢司合一。 其南為 莆田 烏丘嶼。距離 石城7里,臺灣新竹港72.89海里,南日島是南日群島的主島,福建第三大島,莆田市第一大島。
南匿山,因“山隱大海”而得名。個人覺得南匿山這個名字會更有神秘感,更仙氣一點,諸如蓬萊。
海古稱南嘯
據興化府志記載:在明代洪武20年(1387年),這里就已是“千戶集居,捕撈為生”。因地處興化府之南沿海,且常有海嘯之威,故俗“南嘯”。當年,洪武君親率水軍攻打溫州城。相傳,當船行至此處時,恰遇上臺風暴雨,海上巨浪滔滔,船隊只好暫時靠岸避風。
當大隊水軍船隊駛入這南嘯澳里時,驟然,風浪靜,好一片和氣象。洪武君看到此情景甚是驚奇,便走出船艙,踏入岸上,詢問當地漁民,此地為何處?鄉人答曰:南嘯。這使洪武君一時感到莫名其妙,觸景生情,便脫口而出:“此處風浪靜,應當叫海才是,何為南嘯也?”此后,這里的漁民們便用海叫開了。
東莊古稱醴泉
宋時稱醴泉,據縣志記載,醴泉半島東部的南山山腰(又傳萬松寺后),古有泉自巖縫中涌出,甘冽異常,大旱不竭,境內各家各戶有祭事活動,均來山取水,故稱禮泉,解放后,屬笏石區,下塘區,58年屬忠門公社,65年劃出成立東莊人民公社,84年改稱為東莊鄉。
醴泉,古香古色,東莊現在所在的半島,就是醴泉半島,聽起來也比較靈氣。和“縣”一樣,名字里帶“莊”的,聽起來都沒有氣勢...聽說當年“石門”改名“石家莊”,有些人嘴都罵歪了...
新縣古稱湘溪,是興化縣古縣城。宋太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在游洋(今屬仙游縣)置興化縣,元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興化邑令以“縣境形勢負山,地窄人稀,時廣業里湘溪居民輳集,地勢坦夷,乃遷縣于其地!庇窝笠蜃鳛榕d化縣的舊縣城故稱興化“舊縣”,而湘溪作為興化縣的新縣城,故稱興化“新縣”。
經過我多年的觀察,不管是人名還是地名,帶“溪”字的,一般都不會難聽,而帶“縣”字的,一般都不會好聽。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