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宏觀經濟“三期疊加”嚴峻考驗,全市上下牢牢“把握新常態、分析新特征、找準新定位、搶抓新機遇、應對新挑戰”的主基調,克難奮進,扎實工作,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轉型發展深入推進,發展活力穩步提升,民本民生不斷改善,為打造仙桃經濟社會發展升級版奠定了較好基礎。
一、總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達55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7%。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83.96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95.99億元,增長9.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72.32億元,增長12.6%。三次產業結構由2013年15.9:53.1:31.0調整為15.2:53.6:31.2。二三產業占GDP比重上升了0.7個百分點。財政實力顯著增強。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36.5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各項稅收31.76億元,增長12.6%,占財政總收入比重的87%。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4.16億元,增長16.5%。全年地方財政支出59.76億元,增長19.3%。
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為102.0,價格水上漲2.0%。分類別看,食品價格上漲2.2%,煙酒價格下降0.6%,衣著價格上漲2.9%,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2%,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價格上漲0.2%,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5%,居住價格上漲2.8%,交通和通訊價格上漲0.4%。
年內仙桃市城鎮新增就業20457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21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01%,比上年末下降0.5個百分點。
二、農業生產穩步發展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42.5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6%。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64.92萬畝,比上年增加5.13萬畝;棉花種植面積28.36萬畝,減少5.66萬畝;油料種植面積77.15萬畝,增加0.65萬畝;蔬菜面積41.50萬畝,增加1.52萬畝。
全年糧食總產量82.58萬噸,比上年增產1.59萬噸,增長2%。棉花總產量2.29萬噸,減產0.64萬噸,下降21.9%。油料總產量13.46萬噸,增產0.4萬噸,增長3.1%。蔬菜總產量38.97萬噸,增加3.59萬噸,增長10.2%。
全年牲豬出欄115.24萬頭,比上年減少2.81萬頭,下降2.4%。家禽出籠905萬只,比上年減少10.9萬只,下降1.2%。肉類總產量9.7萬噸,比上年減少0.2萬噸,下降0.2%。水產品產量34.09萬噸,比上年增加1.54萬噸,增長4.7%。
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232家,加工產值突破480億元,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省農產品加工業“四個一批”先進市,并被評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三、工業實力日益增強
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1107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完成銷售產值1075億元,比上年增長12.9%。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增長1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80億元,同比增長12.6%,其中國有企業完成20.5億元,同比增長12.6%;股份制企業完成732.44億元,同比增長10.8%。工業企業實現利稅124.58億元,同比增長3.7%,實現利潤75.78億元,同比增長9.6%。
全市累計工業用電12.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高于全省均增幅1.8個百分點。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8家,稅收過千萬企業增至21家。全市五大主導產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完成工業總產值794億元,同比增長12%,占全市工業比重71.7%。其中食品產業產業集群效應日益凸顯,現已集聚“國字號”商標食品企業26家,行業稅收突破2億元。無紡布產業提檔升級步伐加快,高檔原料生產線發展到8條,高端制品占比達60%以上。
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41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53.8億元,增長15.8%。
四、招商引資取得重大突破
,全市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新引進簽約項目57個,總投資178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9個。全市投入建設的項目215個,總投資178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9個。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74.73億元,比上年增長22.1%。其中,城鎮項目投資349.92億元,增長24.9%;房地產開發投資24.8億元,下降6.8%。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8.9億元,增長19.1%;第二產業完成投資266.07億元,增長29.9%;第三產業完成投資99.75億元,增長5.4%。
五、內外貿易協調發展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3.58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54.36億元,增長15.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9.22億元,增長11.2%。分行業看,批發業總額38.61億元,增長11.5%;零售業總額182.43億元,增長14.7%;住宿業零售額2.34億元,增長14.1%;餐飲業零售額10.21億元,增長12.2%。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額7373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出口51994萬美元,增長22.7%;進口21736萬美元,增長0.1%。全市實際利用外資8971萬美元,增長12.4%。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加快發展
等級公路3268公里,增長2.7%;農村通公路行政村達100%。年末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達到5.34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2.1%。
郵電通信業完成總量7.51億元,比上年增長3.3%。固定電話機年末用戶16.58萬戶,比上年末下降0.4%。移動電話數年末用戶75.36萬戶,比上年末增長5.3%。
全年旅游行業接待國內外游客199.14萬人次,增長10.2%。旅游總收入13.51億元,增長11%,國內旅游收入13.41億元,同比增長13.2%,國內游客198.92萬人次,同比增長10.8%,入境游客2250人次,旅游創匯155.11萬美元。
七、民生水進一步改善
全市堅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作為根本點和落腳點,使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人民生活水得到空前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3元,比上年增長10.2%;農民人均純收入13193元,增長11.7%。
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28.37億元,比年初增加50.75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11.14億元,比年初增加39.69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59億元,比年初增加11.43億元。人均儲蓄19930元,增加2459元。
八、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地位,積極發展學前教育,持續提高基礎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重視發展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全面推進教育優質、均衡、可持續發展。
,全市學校總數157所,其中普通中學42所,小學111所。在校學生數13.2萬人,其中普通中學5.63萬人,小學7.33萬人。專任教師數1.05萬人,其中普通中學5450人,小學4782人。全市幼兒園192所,在園幼兒3.9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8.6%,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99.9%。
建立健全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保障制度體系,不斷提高城鄉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全市共有衛生機構數30個,衛生技術人員447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616人,注冊護士2650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4350張,其中醫院3051張,鄉鎮衛生院1299張。
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重點文化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我市共有文化事業機構數6個,公共圖書館1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電影放映單位36個,公共圖書總藏量13.48萬冊。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年末戶籍總人口154.99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16.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3361人,出生率為15.1‰;死亡人口7466人,死亡率為4.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3‰。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