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28日,全國有北京、浙江、廣東、江蘇等23省份陸續公布了地區均工資情況。北京在已公布省份中均工資最高,其中非私營單位年均工資達到了歷史最高,為119928元,比的111390元增加了8538元,增長7.7%。
但在這23個省份中,包括北京在內,全國僅有4個省份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均工資趕超了全國水。河南墊底,城鎮非私營單位均工資為49505元,不足北京的一半。同時,也僅有5個省份的城鎮私營單位人員均工資超過了全國水,吉林墊底,均工資僅為30184元,不僅不到北京的一半,與全國均數42833元還相差了12649元。
多數省份非私營單位均月薪達到5000元
國家統計局最公布的全國均工資數據顯示: 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均工資為67569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均工資為42833元。
從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均工資來看,23省份中僅有北京、浙江、廣東和江蘇等4省份超過了全國均水。從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均工資來看,23省份中也僅有北京、浙江、廣東、重慶和江蘇這5個省份超過了全國均水。
上述統計顯示,無論是城鎮非私營單位還是城鎮私營單位,多數省份的均工資未能超過全國均水。
此外,《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發現,城鎮就業人員年均工資超過6萬元的省份有北京、浙江、廣東、江蘇、青海、貴州、寧夏、重慶、四川、福建、海南、內蒙古、云南等13個,占比59%,超過了一半。換算為月工資,這 13個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月均工資達到了5000元。
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均工資,僅有北京、浙江、廣東、重慶、江蘇、海南等6省市超過了4萬元,占比23%。換算為月工資,這6個省市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月均工資超過3333元。
東部省份工資水最高,西部緊隨其后
分區域來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77013元、62453元、55299元和54872元,同比名義增長率由高到低依次為東部9.1%、西部9.0%、中部8.8%和東北地區7.5%。最高和最低區域的均工資之比為1.40,比上年擴大0.01。
城鎮私營單位方面,去年均工資由高到低的順序同樣是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47347元、39047元、35000元和33184元,同比名義增長率從高到低依次為東部9.0%、西部7.0%、中部6.8%和東北地區3.1%。最高和最低區域的均工資之比為1.43,比上年擴大0.08。
上述數據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均工資較高的,大多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
不過,從已公布均工資數據的省份排名看,東、西部幾乎是分秋色。
先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均工資,位居前十位的省份分別是:北京、浙江、廣東、江蘇、青海、貴州、寧夏、重慶、四川、山東。其中,有5省份集中在東部,5省份集中在西部,中部沒有省份入席,總體呈現“東西分”的格局。
城鎮私營單位亦是如此。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均工資位居前十位的分別是:北京、廣東、重慶、江蘇、浙江、海南、安徽、貴州、寧夏、四川。其中,東部省份有5個,西部4個,中部1個。前十名基本上是被東、西部省份占據。
東部經濟發達,均工資高很容易理解;但是,人們印象中經濟不發達的西部地區,均工資水何以超過中部?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世賢對記者說,西部地區均工資增長得快,有三個原因:
首先,和勞動力的供求有一定關系。“年來,西部地區的勞動力向東部轉移、流動得比較多,導致西部地區自身勞動力的供給相對短缺,因此,基本工資自然會高一些。”
其次跟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有關。“西部的產業發展偏重于礦業和原材料工業,大企業比較多,工資相對規范,由此導致西部地區統計出來的工資相對高一些。”
第三是跟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有關。“年來,中央財政對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逐年加大,大大改善了地區之間人均財力水的狀況,使得西部人均財力接東部。”
關于中央財政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原財政部長謝旭人曾做過一個比喻,“在轉移支付以前,如果東部地區是作為100計算的話,中部地區只有35,西部地區只有40左右,轉移支付以后,東部人均財力水如果是100的話,西部已經達到了97,中部達到76到77,分配的均衡度大大提高。”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