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大家最早接觸的數據,就像改革開放初期的鄧麗君以及韓流初襲時的金喜善,對于大眾有著啟蒙作用,是一個時代甫一入場的姿勢,經久搖曳。
盡管中央政府內斂很多,但是地方政府對于GDP熱情高漲,年來,時常搞出各種排名在媒體上做政績宣傳,敲鑼打鼓的告訴大家它們又蒸蒸日上了10%。
正常排名之外,還有增速比拼和渲染,劍指北京上海??它們總量是大一些,可是增速慢呀,經濟外溢明顯呀。言外之意就是:未來我們的房子也能漲到它們的價格,不信,來看我們的GDP, 很快就趕上了。
看完GDP,有沒有覺得重慶的房價很快要趕深超京了?成都、武漢們房價低估太多了?這都是摩拳擦掌要沖進一線的城市呀。
整個中西部體量儼然要超過東南沿海了,廈門、寧波、青島這幾個還行不行呀?有專家已經解釋過了,外貿讓位于內需,陸路交通樞紐取代海運,有道理呀。
一、GDP排名:按這個排名按圖索驥買房?
最新的城市GDP數據已經出來了,我們先看看排名前25強。
GDP代表經濟實力,那買房干脆按這個排名按圖索驥不就好了嘛?
如果你這么干,你死定了。
全中國人都知道GDP的水分,你不會不知道吧?
這是最容易操縱的指標,所以才被熱烈喜歡著,中央政府也要順水推舟呀,都希望人民開心呀,確是一番好意呢。
好意我們也很真誠的心領了。不過,我等百姓只是想弄明白,房子會不會買了就跌?雖說自住不用關心房價,高了也不賣,低了也無所謂,不過,跌了等于沒有退出的選擇了,也是大家不希望看到的。
總之,我們想知道這些城市真實的經濟狀況,而不是“向上”的光鮮的GDP。
影響房價的三因素:
1、經濟;
2、人口;
3、土地供應;
三要素之中,人口和土地供應都是比較容易查到數據的。人口增不增長,無非是看常住人口、小學生增量、再加上一個人口結構;土地供應可以去土地交易中心查,有存量,也有規劃可以估計增量。
最難判斷的是經濟。
經濟數據太紛繁,花樣太多,而且世界變化快,新經濟層出不窮,看看美國,有的衰落有的興旺,各領風騷,現在特朗普上臺后的狀況,明為價值觀,實際上是新舊經濟的廝殺,新經濟全球配置資源全球定價,實現了它們自己的最高效益,而舊經濟是在全球配置體系里競爭下崗的一批。
中國也一樣,昨天賣煤的還紅紅火火,娶女明星拍電影買北京的樓,忽然間,鄂爾多斯就成鬼城了,眼看著要超越香港的好苗子說不行就不行了。除了西北境況,還有東北衰落,曾幾何時,遼寧是中國工業重鎮,大連更是既富裕又時髦,美艷不可方物,甩了我們不知多少條街。
但最后結果是遼寧尷尬承認GDP造假了。
2000年時,誰能想到鄭州房價超過大連呀?2010年時,深圳和杭州也是搖搖欲墜要掉隊的樣子,我記得有文章分析誰拋棄了深圳?浙江為什么不行了?在當時看,覺得合情合理,此情此景無可辯駁。
試圖判斷經濟的未來走向是很難的,我一般大而化之,判斷一個城市經濟結構是否具有高的壁壘,是否難以被復制。比如北京的政治經濟,是完全不被競爭的,比如上海得天獨厚的地理人文條件,也幾乎是不可能被替代的,深圳要看前海,如果前海如預期發展,深圳也具有獨特資源了。
別的城市的不可被復制就逐步減弱了,港口有競爭,制造業有競爭,溢價太高會被取代。
那么,有沒有一個水分不多的“干貨指標”?
有的。其實,反映一個城市經濟現狀,最“干”的指標是看國稅,真正反映人民富裕程度的是個人所得稅,總之都沒GDP什么事。
因為沒有人吃飽了撐的,去多報利潤和收入,多繳稅。
二、GDP含稅量:這個指標很“干”
我把這個比值叫做“GDP含金量”。
與以前的城市數據比較一樣,還是涇渭分明,GDP越低的城市,有著更強的欲望把數據呈現的更好看。
但是,稅收無法改變。
所以,它們很少提稅收。我們不知道它們的GDP里到底含了多少價值,我們以為它們經濟很好了很富裕了。看了稅收數據,就會理解,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就會理解,某些地方政府賣地的需求多么強,對于房產牛市的渴望多么強。
注:國稅數據都包含了海關代收,長沙的剔除了煙草數據,上海的是根據地方財政數據反算出國稅的,成都武漢天津等幾個的數據是根據去年或者今年前面的數據估計的。
1) 用灰色表示出來的城市,是GDP含稅量不超過10%的,排名靠前水分大的只有重慶。看來在稅收這個照妖鏡下,重慶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啊。
2) 排名靠后的稅少的就明顯多起來了。可見,GDP越低的城市,越傾向于報一個較高的GDP數據,就像女明星的身高,172的一般說自己174,而154的總是說自己165。
3) 中西部省會是“水災”重災區。最高的武漢也就勉強11%。可能覺得自己肩負重任,既承擔了本省的高度也代表了中西部發展成就,所以,愿意以更好的形象出現。
4) 寧波、東莞、廈門GDP含稅量在20%左右,可能因為是千年老二,不在閃光燈下,心情放松很多,就像傳里,皇上說:我要是一個富貴王爺,只皇后一個賢妻和你一個美妾足矣。可見,王爺有兩個就夠了,皇上壓力多大呀。
5) 青島、寧波、廈門這些港口城市,“干貨較多”,還是可以和內陸省會一較高低的。
6) 看完稅收數據,有沒有覺得有些城市特別、特別想賣地呀?哪些我就不點名了,看了數據就知道了。
三、人均國稅
這次我們干脆撇開GDP,直接看人均稅收數據??脫了那層外衣,你能清楚看出誰是真的“胸”狠,誰只是填塞的人工硅膠。
1) 如果說從GDP上看,廣州仍然比深圳高一點,那么從國稅總額,特別是人均國稅額度上,可以清楚看到,深圳確實要好不少。所以,現在都叫“北上深”,而不叫“北上廣深”,是有道理的。
2) 人均之后,灰色的三兄弟(重慶、鄭州、長沙)更低了,所以,前面的GDP含稅量指標,并沒有冤枉這幾家。嗯,鄭州最低,長沙是剔煙數據,鄭州的沒剔煙,而重慶起碼總量高。
3) 深圳、廣州、天津、重慶GDP數據已經很接,但是稅收卻大相徑庭,足足分了四檔。誰真有“胸”懷,誰只是在唱歌,一目了然。
4) 小小廈門,無論是GDP含稅數據,還是人均納稅,都遠遠好于幾個躍躍欲試的上位熱衷者,所以廈門的房價漲是有理由和底氣的。
5) 還看不出任何哪個二線城市有潛力進入一線,倒是覺得武漢有進入強二線的可能,或者說武漢只需要時間了。
四、“五大”的分量
1、,全國稅收11.57萬億,京滬廣東江蘇浙江總計7.82萬億,占了全國的67.5%。
看來大部分省份都是打醬油的,只有雞的屁(GDP),沒有稅,很多省份是要依靠轉移支付的。
怪不得有人開玩笑說,越窮的地方越左。因為他們要依靠轉移支付呀,享受了*的好呀。
2、東南沿海三省一市比重超過56%,說明中國經濟的重心仍然在這里,一直在這里。廣袤的北方(不含北京),從經濟上,幾乎可以忽略。
3、今年的全國稅收11.58萬億,看到一個數據是土地收入3.7萬億,可見財政對土地依賴程度之高,減稅應該是大趨勢,即使難減,再加稅的可能不高。如何擺脫土地財政真是一個大課題,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
總結
地方政府喜歡GDP,因為它既能營造歡喜局面,又容易被操縱。
實際上呢,GDP水分太大,很難看出一個城市經濟的真正面目,我覺得國稅數據相比GDP來說,可靠的多,讓你可以透過紛繁的數據感知經濟的脈搏到底在哪里。
最后加一句:中國各城市差異如云泥。所以,你的房買在哪里,真的相當、相當重要。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