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漳州市委召開第十一屆五次全會,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漳州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決議(草案)》。根據報告,1至10月,漳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7%,在增幅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在全省首位。
看似簡單的經濟數據背后,卻蘊藏了漳州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今年初以來,漳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加減法”并用,在擴大有效投資、加快產業升級、全面深化改革等多個方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招商做“加法” 助力經濟騰飛發展
今年春節后上班第一天,漳州市各級干部迅速從節日中走出來,切換到工作模式,召開市、縣、鄉、村四級干部視頻動員會,在全市開展“三抓三比、十項競賽”(抓招商比項目投資、抓生態比城鄉環境、抓作風比營商環境)活動。
聞雞起舞趕早春,馬不停蹄招商忙。會議結束不久,漳州市委書記檀云坤隨即帶領招商訪問團,先后奔赴深圳、東莞、北京、合肥等地,開展招商、對接項目,推動項目落戶漳州。“一把手”赴一線抓招商帶動漳州上下擼起袖子加油干,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招商景象,這也讓更多意向投資轉化為落地的真金白銀。
此外,漳州還建立了縣(市、區)黨政“一把手”招商考評機制,建立了月通報制度,要求各單位“每月一報”黨政“一把手”赴外招商情況,定期跟蹤招商成果,對漳州全市招商引資工作進行強有力推動。截至今年10月,漳州全市新增“五個一批”項目1799個,總投資8717億元;各縣(市、區)、開發區主官帶隊外出招商193場,簽約三維項目308個、總投資1286.87億元。
把項目“招”來后,還要做好“加法”,為企業提供一個安心的投資環境,讓項目“保質保量”落地,形成有效投資。漳州市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重點任務,深入推進創新驅動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實體經濟做大做強。在去年出臺促進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等措施的基礎上,今年又出臺促進工業企業增產增效、繼續實施促進全市工業企業穩定增長等政策,有效幫扶和激勵企業發展。
此外,漳州市抓住國家政策的有利時機,著力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抓好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新增設施農業1.8萬畝、“三品一標”93個,獲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
審批做“減法” 打造舒適營商環境
今年國慶節期間,漳州南山文化生態園一期工程正式向市民開放。而在今年1月底,南山文化生態園的總體規劃方案才正式出爐。
如此高效的工程進展,還要歸功于“會審制”試點改革。按照以往的做法,項目落地需要經過規劃、國土、消防、環保、建設等十多個部門的層層審批。會審制改革之后,部門聯合審批,現場討論解決問題,項目評估及審圖時間僅需80天,節省230天,行政部門行使行政職能的效率得到質的飛躍。
去年5月,中央決定在全國12個城市、區域,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工作。漳州市成為全國首批試點城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試點城市。
值此契機,漳州積極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工作,創新審批服務新模式,率先推行“多評一表、多圖一審、模擬審批”等審批服務方式,在漳州高新區探索創新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和“會審制”改革,實行一個部門審批、一個窗口受理、一支隊伍監管“三個一”管理模式,做到行政許可權與公共服務事項雙集中。其中,“多評一表”獲得全國優秀決策案例獎,“集中會審”改革經驗獲得國務院認可。
審批服務創新,首先得做好“減法”。漳州堅持能減則減、能放盡放,切實將一批含金量較高、基層有能力承接、有利于投資建設項目落地的審批事項下放到縣(市、區)和市屬開發區。去年以來,漳州共下放市級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65項。開展新一輪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清理規范工作,重點清理精簡投資審批事項28項、調整審批事項46項等。
從今年8月起,漳州全市各縣(市、區)行政服務中心系統,對183項便民服務事項辦理實行“周末不打烊”。此外,今年漳州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舉措,漳州市行政服務中心公布“最多跑一趟”事項471個,并創設“網上辦證、快遞送達”服務新模式,實現部分審批服務辦事群眾“零往返”。
“生態+”模式 經濟顯“乘法”效應
今年8月,漳州西院濕地公園向市民開放。行走在園區內,煥然一新的三湘江康山溪河段,一改往日黑臭、淤堵的水環境,在綠色掩映下透著清爽的氣質。
今年初以來,漳州積極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之路,深入開展“抓生態比城鄉環境”活動,以由碧湖、西湖、西院湖、九十九灣湖、南湖和荔枝海、香蕉海、水仙花海、四季花海組成的“五湖四海”項目和九龍江畔“百花齊放、百樹成蔭”綠化工程為抓手,著力改善提升生態環境,做好“生態+”文章。
“生態+”模式,關鍵是做好融合,即生態與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旅游項目、防災減災、民生工程、歷史文化等融合,推動產業發展轉型升級、城鄉環境轉型升級、生活品質轉型升級和城市品位提升,實現生態、生產、生活、生意“四生”融合,不斷延展“生態+”效益。
漳州認識到,盡管“生態+”做的是“加法”,但其產生的一系列經濟連鎖效應,呈現出幾何式增長,要素之間相互支撐,相輔相成,協同發展,實則達到“乘法”的效果。“生態+”模式的延展,也逐步建立起了企業在漳投資的信心。
9月26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舉辦《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綠色發展》專題宣介會。專題宣介會后舉行的“生態+”發展模式研討會上,漳州市委書記檀云坤宣介了漳州持續探索“生態+”模式,延展“生態+”效益的做法和成果,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強烈共鳴。
目前,探索“生態+”模式,漳州已經嘗到了甜頭。漳州將進一步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作為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來打造,從而加快富美新漳州建設。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