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鶴璧經濟排名及人均GDP數據分析還未公布,以下是現編整理的2017鶴璧經濟排名及人均GDP數據,請參考!
先看地區生產總值,GDP總量上看,省會鄭州無疑還是全省的老大,其數據為9130.17億元,作為全省經濟的重要增長極,2018年度,大鄭州破萬億元的目標應該可以實現;處在第二位是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洛陽,其GDP達到4343.09億元,牢牢占據全省老二的位次,短期內應該會繼續保持,放眼中部,洛陽市也是非省會城市中經濟總量第一的強市;而經濟總量位居河南第三的城市則是南陽,其GDP達到3377.7億元。
前三強之后的城市,其GDP降至2700億元以下了,按區間來看,2000到2700億元之間的城市具體排名依次是:許昌市2642億元、周口市2517億元、新鄉市2384億元、焦作市2342億元、安陽市2268億元、信陽市2226億元、商丘市2217億元、駐馬店市2195億元、頂山市2015億元,這個區間一共有10個城市,分別位居全省的第四到第十三名。
GDP總量最后4名的城市則依次是:開封市1934億元、濮陽市1620億元、漯河市1165億元、鶴壁市832億元。
以上就是河南省17個省轄市的GDP年度排名,有人可能會說,濟源市情況怎樣呢?濟源市的總量當然是全省最低的了,GDP為612億元,就這個城市來看,還是很不錯的數據了。
鄭州
僅說GDP,還是不能全面反映一個城市的經濟現狀的,第二項指標就是固定資產投資(本文簡稱固投),固投總量上看,鄭州、洛陽、南陽三市分別位居全省前三名,而在工業投資方面,省會鄭州只能排到全省第三名,比洛陽和南陽都少,具體數據是:洛陽市1954億元、南陽市1779億元、鄭州市1353億元。除此之外,全省工業投資超過千億元的城市還有:焦作市、許昌市、新鄉市、商丘市、周口市,工業投資總量最低的是鶴壁市,僅為496億元;增速方面,商丘和新鄉并列全省第一,達到18.5%,而省會鄭州市則是全省增速最低的,數據為-8.9%。
而在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無論城鎮還是農村,鄭州的居民收入都是全省最高的,分別是:城鎮36050元、農村19974元;而這兩項收入最低則是周口市,分別是:城鎮24313元、農村10170元。
城鎮居民收入位居全省第二到第六名的是:洛陽市3.32萬元、安陽市3.04萬元、頂山市2.96萬元、許昌市2.94萬元、焦作市2.92萬元。
農村居民收入位居全省第二到第五名的是:焦作市16218元、許昌市15591元、鶴壁市15326元、漯河市14141元、新鄉市13769元。
一、夏糧再獲豐收
據市以縣區為總體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鶴壁市夏糧播種面積為133.86萬畝,比上年增加2.19萬畝,增長1.66%;夏糧畝產達到490公斤,比去年省反饋認定的484.9公斤增長1.1%;夏糧總產達到65.34萬噸,比去年省反饋認定的總產量增長2.4%;全市夏糧再獲豐收。
夏糧產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1、品種優良。全市133.86萬畝小麥,主要品種為周麥16、周麥29、浚麥K8、矮抗58等,實現了良種全覆蓋。其中優質專用小麥20萬畝,主要品種為新麥26、西農979、鄭麥366、師欒02-1、豐德存5號等,優質專用小麥比例占到五分之一。
2、小麥播種適時,墑情好。去年麥播時降水充分,全市絕大多數地塊實現了適時適墑播種,春季降水較多,促進了小麥轉化升級。
3、示范帶動作用良好。全市實施小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面積30萬畝,各示范片管理規范科學,長勢喜人,豐收在望,起到了良好示范帶動作用。
二、畜牧業生產呈現健康高速發展態勢
2017年上半年,由于畜產品價格的影響,豬、家禽、牛、羊等養殖均呈現健康快速發展態勢。據初步預測:2017年上半年,全市生豬出欄65.28萬頭,比2016年同期增長3.3%;肉牛出欄1.57萬頭,比去年同同期增長18.6%;羊出欄15.26萬只,比去年同期增長19.0%;家禽出欄3312.19萬只,比去年同期增長3.4%。
生豬出欄增幅較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商品豬和仔豬價格居高不下,養殖效益可觀。生豬價格從2015年5月回升到現在一直在高價位運行,最高時可達35元/公斤,即使期由于天氣熱等原因,對豬肉的消費需求有所下降,導致價格跌至14元/公斤,依然沒有跌破養殖戶的利潤底線,據調查:這兩年行情好的時候,一頭育肥豬純利潤在750-900之間,即使行情淡時,純利潤依然在300元左右。這一輪的周期打破了生豬飼養行業“一年賠,一年,一年掙”的魔咒,許多養殖企業紛紛擴大規模,一些觀望的養殖戶也紛紛加入養豬行列,使得我市生豬養殖規模迅速擴大。
二是我市生豬的養殖規模化程度高,經過多年養殖周期的起起伏伏,淘汰掉了一部分規模化程度不高,不能抵御市場風險的小場戶,剩下的這些企業都有應對市場風險的手段和雄厚的資金支持,一般不會面對行情的大起大落盲目擴大規模或停產不干,這是我市生豬出欄保持穩定的主要力量。
三是我市畜牧業朝著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我市大型養殖企業基本全部實現了繁育全過程的設備自動化、畜禽糞污無害化排放、處理。自動化養殖既可以過濾空氣改善豬舍的環境,也有利于疾病防控,降低生產者勞動強度、養殖成本從而提高養殖效益,進而參與國際競爭,為占領制高點打下基礎。例如我市誼發牧業在種豬生產過程中應用了母豬智能化大欄飼養技術、飼養小環境自動控制技術 Velos智能化母豬飼養管理系統、全漏逢地板糞污自動收集密閉排污系統等國際上先進的養豬設備等,提高了生產能力,規范了生產環節,該企業一頭母豬能生25頭小豬,在成本相同的情況下,比傳統的一頭母豬產18-19頭小豬提高了31%。
三、主要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價格下降
2017年上半年,主要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充足。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春播期間所需農藥的主要品種價格持略降。由于糧價徘徊不進,間接導致化肥市場價格在第一季度2、3月份開始下降,國產尿素批發價1400元/噸,國產二銨批發價1900元/噸。
2017年上半年部分生產資料價格
截止到6月15日
品種名稱 | 單位 | 2017年上半年 | 2016年上半年 | 2017年比2016年增長(%) | 備注 |
尿素 | 元/袋 | 95 | 90 | 5.6 | 100斤 |
復合肥 | 元/袋 | 105 | 110 | -4.5 | 100斤 |
柴油 | 元/公升 | 4.9 | 5.58 | -12.2 | |
汽油 | 元/公升 | 6.2 | 5.95 | 4.2 | |
地膜 | 元/公斤 | 26 | 20 | 30.0 | |
玉米種子 | 元/公斤 | 19 | 17 | 11.8 |
四、農牧產品價格
2017年上半年,農產品市場供應充足,豬肉價格和禽蛋價格比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牛、羊、雞肉價格與去年同期持,蔬菜價格漲幅較大。
2017年上半年部分農牧產品價格
截止到6月5日
品種名稱 | 單位 | 2017年上半年 | 2016年上半年 | 2017年比2016年增長(%) |
小麥 | 元/公斤 | 2.3 | 1.9 | 21.1 |
玉米 | 元/公斤 | 1.7 | 1.66 | 2.4 |
豬肉 | 后臀尖(后腿肉) | 22 | 31 | -29.0 |
牛肉 | 腿肉 | 60 | 60 | 0.0 |
羊肉 | 腿肉 | 50 | 50 | 0.0 |
雞 | 白條雞 | 14 | 14 | 0.0 |
芹菜 | 一級 | 2.4 | 2 | 20.0 |
黃瓜 | 一級 | 2.4 | 1 | 140.0 |
西紅柿 | 一級 | 2.6 | 1.6 | 62.5 |
雞蛋 | 散裝鮮雞蛋 | 4.4 | 7.2 | -38.9 |
1、糧食價格和供求情況
目前小麥收購價為2.3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1.9元/公斤增長了21.1%。據糧食部門反映:去年小麥長勢較好,一級麥較多,但是存儲不善,造成小麥胚部發芽,影響了整體小麥的價格。據了解:農民銷售農產品有三種渠道,即一是一級市場,就是糧食經紀人直接收購;二是企業到庫,就是拉到糧站;三是直接賣給加工企業。由于第一種方式節約人力,糧食經紀人直接到田間地頭收購,不用曬干,不用運輸,農民普遍選擇這種方式出售。全年來看,小麥的收購價格還會上漲,根據以往的經驗,下半年由于國有企業必須完倉、面粉企業資金準備充足、農民惜售等原因的影響,小麥價格后期要上漲。具體我市的情況來看,每年小麥的供求基本都是盈余。
2、禽蛋價格跌入谷底。進入2017年以來,禽蛋價格就一路走低,最低時期達到3.8元/公斤,低迷的蛋價持續了半年之久,許多養殖戶賠錢經營,紛紛壓欄。主要原因:一是受禽流感疫情的影響,消費者產生的恐慌心理,但是最大的原因還是由于前兩年雞蛋價格居高不下,最高達到12元/公斤,蛋雞養殖企業紛紛擴大規模,別的行業也注入資金,養殖量劇增,供大于求,造成雞蛋價格一跌再跌。據調查:蛋雞養殖戶的成本在2.6-2.8元之間,上半年基本上出廠價都在1.8-2.0元之間,雞蛋不易保存,所以養殖戶最多只存放一天就得售出,大部分養殖戶苦不堪言。但是有經驗的養殖戶不盲目轉產,大多采用壓欄的方式減少損失,6月中下旬,雞蛋價格有所回升,目前7.8元/公斤,加之下半年國慶和中秋節的刺激,雞蛋價格還會有大幅度上漲,所以預計全年禽蛋產量增幅在15%左右。
五、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成效顯著
(一)優質糧食生產扎實推進。按照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要求,扎實推進優質糧食生產能力建設。一是糧油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成效明顯,今年4月,市政府與農業部種植業司簽訂了全國首個糧油綠色高產高效整市制創建合作備忘錄,計劃用三年時間,把我市打造成整市建制推進糧油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市。2017年,全市共實施小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面積30萬畝,6月2日,我市小麥綠色高產高效整市制創建通過省專家組驗收,圓滿完成各項目標。秋季,計劃實施玉米、花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25萬畝、5萬畝。二是推進優質強筋小麥發展。按照“四優四化”的要求,今年全市共發展優質強筋小麥20萬畝,浚縣作為小麥供給側改革試點縣,種植優質強筋小麥17萬畝,其中結合供給側改革試點項目,實施了攻關區、示范區、輻射區,已順利通過省專家組驗收,各項指標達到預期要求。三是優質高產高效品種不斷更新示范推廣,先后培育出了浚單20、浚單29、黎樂66、浚曉9706等國審省審玉米、小麥新品種32個,示范推廣到整個黃淮海地區和東北地區。四是糧食生產基礎不斷夯實。新建高標準糧田16.1萬畝,累計84.6萬畝。
(二)高效經濟作物面積擴大。在穩定糧食面積和產量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油料、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不斷提升農業品牌,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一是在花生種植上,以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種植為突破口,立足浚縣善堂鎮花生傳統種植優勢,加快發展優質高效花生種植面積,建成10萬畝花生基地。二是在蔬菜生產上,通過建設蔬菜標準園,帶動全市蔬菜標準化生產,全市共建設蔬菜標準園41個,蔬菜總面積達到16萬畝、產量40多萬噸。在總量上,除滿足我市需求外,還可向外地市調運蔬菜。三是在品牌農業上,以積極開展“三品一標”認證為重點,積極開展蔬菜生產基地環境評價,簡化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程序,開展無公害農產品標志使用專項檢查,加強對現有無公害基地的運行監測,提升無公害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產地達到57個、無公害農產品78個、綠色食品2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3個;中國馳名商標1件、河南省著名商標28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4種。
(三)都市生態農業發展順利。2013年我們以拓展農業新功能、發展農業新業態為方向,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以發展設施蔬菜、苗木花卉、高效林果、休閑觀光等產業為重點,啟動了都市生態農業建設工程,2015年實施了建業綠色基地建設。全市共規劃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24個,其中國家級2個。目前,誼發、百聯、方信、明昌等24個市級以上園區已基本建成,鶴浚快速通道初步形成了集采摘、休閑、旅游、觀光為一體的都市生態農業示范帶,建業綠色基地建設已見成效。
(四)農業產業進展迅速。充分發揮鶴壁傳統資源優勢,地域,積極發展農業種植。一是在東部原地區,通過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科技化引領、市場化運作,打造了浚縣小河白菜、善堂花生、王莊粉皮、黎陽豆腐等傳統優勢產業。二是在西部山區,以林果、花卉、小雜糧、中草藥為重點,建設了一批黃洞小米、大河澗紅薯、蜀龍花卉、姬家山香椿等農業基地;2015年,鶴山區王家?村被農業部推介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三是在淇河兩岸,立足淇河資源優勢,建設了淇河鯽魚、纏絲蛋、優質林果生產基地,打造了淇河農業帶。
(五)一二三產融合不斷深入。以打造農業產業化集群為載體,有機整合種養、加工、物流等關聯產業,構建新型農業產業體系。全市規劃建設了面制品、肉制品、油脂加工、休閑食品4大類12個產業化集群,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10個、省級示范性集群3個。形成了“糧食生產-飼料加工-肉雞養殖-肉雞屠宰-雞肉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種豬養殖-生豬養殖-生豬屠宰加工-沼氣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種植”、“肉鴨養殖-屠宰-熟食加工-廢棄物利用”等農業產業鏈條。探索推進產加銷一體和一二三產融合模式,推進農產品加工,提升了農業綜合效益。全市農業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1。
(六)信息為農水顯著提升。以全面推動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信息化為主攻方向,推進信息化在現代農業上的拓展延伸,探索鶴壁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不斷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全市40個蔬菜標準園建立了檢測室、15個安裝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系統、18個應用了智能物聯信息采集系統,糧食高產創建示范區應用了大田物聯系統建設,672個行政村建成了村級益農社,永達、大用、中鶴3個集群建立了電子商務臺。河南省農業大數據中心和“互聯網+現代農業”臺落戶鶴壁,中鶴、農信物聯入選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百佳實踐案例。在農業部對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評估考核中,我市被評為整體推進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國第一名。
六、農業產業集群、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發展情況
年來,我市努力打造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的農業產業化集群。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農業產業化集群12個,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10個,省級示范性農業產業化集群3個。2016年集群累計銷售收入459.84億元,涉及關聯企業105家、農民合作社50個,帶動農戶65萬戶,吸納農民就業5.08萬人,帶動戶均年增收5000多元。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12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39家,全國主食加工業示范企業3家。截止到6月底,全市共有家庭農場446家,各種類型的農業合作社1644家。
七、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縱觀我市農業發展,存在著以下突出問題:
1、農業結構調整壓力大。我市農民有精耕細作種糧的小農經營模式,種糧情懷深,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這種經營模式因其靈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農民又不愿意調整種植結構,經濟作物比重較小,比較效益低。盡管今年糧食面積減少,但仍占全市農作物種植面積的88.5%。如何調動廣大群眾調整優化種植結構,難度很大。
2、農產品加工鏈條延伸難,農產品轉化增值率低。我市盡管有200來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但多數農產品加工鏈條短,停留在簡單的初級加工或粗加工,農產品附加值低。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