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赤峰經濟排名及人均GDP數據分析還未公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17赤峰經濟排名及人均GDP數據,請參考!
2017年,全市上下認真貫徹國家、自治區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態勢。按照國家調整的統計核算口徑,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0.7億元,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和8%左右。
(一)農牧業經濟發展情況。農牧業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全市糧經飼比例調整到71∶17∶12,糧食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00億斤以上;肉牛、肉羊、生豬產業專項推進加快實施,6月末家畜存欄達到1985.3萬頭只。農牧業“3661”工程深入推進。全市新增設施農業和優質紫花苜蓿43.7萬畝,設施農業綜合占地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50%以上;新增土地流轉面積56.9萬畝,農牧民合作組織覆蓋率提高到50%。農牧業產業化加快推進。市級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277家,規模以上農畜產品加工企業預計完成銷售收入445億元,“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增加到342個。農村牧區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勢頭良好。全市休閑農牧業經營主體達到1078個,農牧民從業人員達到1.3萬人,營業收入達到17.7億元。預計全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左右。
(二)工業經濟發展情況。八大支柱產業6個實現正增長、2個出現負增長。1-11月,全市醫藥、食品、機械及能源、化工、紡織行業分別增長30.2%、9%、8.7%和2.1%、1.6%、0.7%,其中醫藥、食品、機械工業增速分別高于上年同期29個、6.5個和3.3個百分點;冶金、建材行業分別下降7.9%和18.9%。企業運行效益明顯回升。1-10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076億元,同比增長13.3%,高于上年同期11.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64億元,同比增長75.1%,高于上年同期45.6個百分點。園區提檔升級步伐加快。全市10個開發區列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修訂方案,赤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規劃獲得自治區批復,晉升國家高新區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市級以上工業園區預計完成銷售收入720億元。《赤峰市有色金屬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完成,馬林有色金屬產業園區建設全面啟動,赤峰云銅40萬噸銅冶煉全線開工,中國北方有色金屬交易中心主體完工。預計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
(三)服務業經濟發展情況。商貿物流業加快發展。全市5000方米以上大型商場、大型超市和專業批發市場達到95家,其中年營業額超億元的達到38家;赤峰商貿物流城、赤峰金融物流港、蒙東電商網倉快遞物流基地、鐵發集團鐵路物流基地等一批重點項目進展加快,赤峰保稅物流中心申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獲得海關總署審批同意,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程實現旗縣全覆蓋,全市物流園區銷售收入突破550億元。旅游業跨越發展。實施旅游業“三步走”戰略,簽訂1000億元的旅游招商投資協議和框架協議,啟動1000公里旅游專線公路建設;克旗、喀旗分別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和自治區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單,阿斯哈圖石林晉升國家5A級景區工作進展順利,全市接待游客163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62億元。金融服務業創新發展。制定出臺支持金融業發展“1+6”政策措施,組建成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緩釋基金,正式啟動縣域金融工程試點工作;企業上市掛牌四年行動計劃加快實施,內蒙古股權交易中心赤峰辦事處開業運營,塞北金融小鎮啟動建設,全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達到1600億元。對外經貿合作積極推進。正式申報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順利開行赤峰國際物流港至天津港鐵海聯運班列;中蒙國際民族商品交易大會成功舉辦,中國北方農業科技成果博覽會、第四屆牛羊肉產業大會圓滿落幕。預計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5.5%左右。
(四)固定資產投資情況。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485.6億元,同比增長3.1%,總量、增速均居全區第四位。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冬季攻堅行動”取得實效,年初我市列入自治區春季集中開工的重點項目個數、項目總投資額、年度計劃投資額三項指標分列全區第二位、第四位和第三位;全年我市重點項目動開工789項、完成投資1143億元,自治區重大項目復開工75項、完成投資270億元。克旗12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集通鐵路電氣化改造、經棚至烏蘭布統高速公路、小城子至泉一級公路、林西東臺子水庫等一批重大項目分別獲得國家、自治區核準批復,赤峰高新區2×35萬千瓦自備電廠、遠聯鋼鐵1850板坯連鑄延壓、佰惠生科技食糖精深加工、統壹羊絨智能化生產線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大地云天緩控釋肥、深圳拓佳液晶顯示屏生產基地、凌志馬鈴薯速凍薯條加工、榮濟堂藥業搬遷改造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513億元,同比增長3%左右。
(五)對外開放進展情況。區域戰略合作取得新進展。委托中科院地理所編制完成了《中蒙俄經濟走廊(錫赤朝錦段)發展戰略規劃》,“錫赤朝錦”區域合作正式列入《國家“十三五”東北振興規劃》,中蒙“3+3”區域合作會議在我市成功舉辦,并圍繞重點發展領域共同簽署了合作意向書;編制完成《赤峰市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外送方案》,赤峰建設“京津冀”清潔能源輸出基地正式列入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國家“十三五”風電發展規劃》和《國家“十三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赤峰外送北京、天津、河北1000萬千瓦的電力消納市場已經基本落實;加快爭創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合作示范區,編制形成《蒙東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合作示范區建設方案》,并已上報自治區和國家部委爭取盡快完成審批程序;全面深化與北京市的多領域對口合作,申報幫扶合作項目36項,申請幫扶配套資金1億元。招商引資工作完成新目標。組織參加津洽會、西洽會、青洽會、中國?蒙古國博覽會等國內外大型招商活動,累計簽約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52項,項目總投資858億元,超額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工作任務目標。預計全年引進到位國內市外資金725億元,同比增長10%左右。
(六)城鄉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進展情況。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組織完成《赤峰市城市總體規劃》調整工作,編制形成《中心城區舊城更新試點片區綜合整治》、《中心城區周邊鄉鎮城鄉一體化》等一批專項規劃。著力提升中心城區承載保障功能,組織實施市政公用基礎設施項目115項,累計完成投資55.8億元;中心城區中環快速路改造、高鐵西站綜合樞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中心城區綜合管廊、再生水利用配套管網、輸配水管網改擴建、公共交通提檔升級等一批重點工程加快推進,銀河大橋、火花路大橋、城南立交橋實現通車。有效開展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加快實施“兩山兩園”景觀提升工程,我市成功晉升國家園林城市。積極開展城市執法體制改革,全面推行城市綜合執法管理,進一步理順新區行政管理體制。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總投資378億元、總規模3.8萬套的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工程啟動實施,9732戶農村牧區危房改造開工建設。
(七)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生態環境保護持續加強。加快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嚴格落實《禁牧休牧和草畜衡條例》,完成林業生態建設和重點區域綠化132.4萬畝,全市草原建設總規模達到543萬畝;編制完成《赤峰市地下水資源保護條例》,推行設立三級河長制工作體系,十大重點行業完成清潔化改造,4個地表水考核斷面達到國家目標要求;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58臺,完成大板電廠和元寶山發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8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LXB調水赤峰支線工程前期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左旗琥珀溝水庫開工建設,三座店水庫向中心城區引供水、中心城區環城水系治理加快推進,哈日朝魯水庫和沙那水庫建成完工;經棚至烏蘭布統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大板至經棚高速公路、鳳凰嶺至天山、林西至大水菠蘿等一批國省干線公路加快建設,全市行政村全部實現通瀝青水泥路;赤峰至京沈高鐵喀左站鐵路全速推進,集通鐵路擴能改造、葉赤鐵路擴能改造、京通鐵路電氣化改造加快實施;玉龍機場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阿旗通用機場完成試驗性飛行;赤峰至華北電力外送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朝陽至赤峰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啟動建設。
(八)社會事業和民生保障情況。有效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繼續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推進十大民生工程,全市各項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9.2%。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3157”工程建設,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自治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和企業研發中心4家。推動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中心城區11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全部開工,農村牧區中小學辦學條件提升工程基本完成;職業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加快建設,四個旗縣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驗收。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分級診療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市醫院急診急救業務用房及地下停車場開工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國契丹遼博物館啟動建設,紅山文化、遼文化遺址群申遺工作步伐加快;市群眾藝術館新館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171個文化場館實現免費開放。推動體育事業加快發展,元寶山區、松山區全民健身中心開工建設,國家級水上運動夏季訓練基地投入使用,我市獲得第十四屆全國冬運會比賽承辦權。就業形勢保持基本穩定,城鎮新增就業2.8萬人,農牧民轉移就業69.3萬人;赤峰市創業聯盟組建成立,城鎮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社會保障水穩步提升,城鎮低保標準每人每月增加74元,農村牧區低保標準每人每年增加525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穩步推進,全民參保登記工作基本完成。脫貧攻堅成效明顯,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35.5億元,實現5.8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市級精準扶貧大數據臺投入運行,9個扶貧產業園區建成投產。建立安全生產“1+8”制度體系,開展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啟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
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從當前看,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市經濟仍然面臨著一定的下行壓力。201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預計比上年回落1.8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速、服務業增速同比分別回落1個和3.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同比分別回落12.5個和1.9個百分點。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