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現在是五線城市,位于山西省東南部、晉豫兩省交界處,史稱“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1985年建市,總人口219萬,總面積9490方公里,轄城區、澤州、高、陽城、陵川、沁水6個縣(市、區)和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由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2023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榜單,晉城現在是五線城市。
晉城、呂梁降為五線城市,朔州山西倒數第一
而山西省剩下的5個地級市則均為五線城市,五線城市的數量和四線城市一樣多,均是山西的主力陣營。而山西省的五線城市有晉城、呂梁、忻州、陽泉和朔州等5個地級市,約占全省地級市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發展水確實偏低。
晉城
在山西省的五線城市中,晉城和呂梁是其中排名最高的城市,而兩個城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屬于由四線城市跌落到五線城市的;其中呂梁2022年排名四線城市的76名下降到五線城市的第22名,下降了36名。而晉城則從上年度四線城市的90名下降到五線城市的20名。
晉城市位于山西省東南部、晉豫兩省交界處,史稱“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1985年建市,總人口219萬,總面積9490方公里,轄城區、澤州、高、陽城、陵川、沁水6個縣(市、區)和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晉城是全國文明城市、安中國建設示范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際花園城市,是聯合國老齡所授予的“世界康養示范城市”,也是山西省唯一列入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的城市,素有“鳳凰之城”“太行明珠”的美稱。
文化厚重,人杰地靈。晉城是“神話之鄉”,神農嘗百草、舜耕歷山、商湯禱雨、愚公移山等美麗傳說都發生在這里;陽城析城山就是《山海經》中的昆侖丘,伏羲氏部落曾在此活動;高羊頭山是炎帝部落的聚居地,中華農耕文明從這里開啟;陵川棋子山是圍棋發源地,箕子曾在此觀星謀棋。晉城是“古建博物館”,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2處,排在全國第4位;現存宋金以前木結構建筑58處,占全國的1/3;還有226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古村落;特別是沁河流域分布著皇城相府、湘峪古堡、柳氏民居、砥洎城等117座古城堡、15萬間明清古建筑,享有“西方古堡看歐洲、東方古堡看晉城”的美譽。晉城歷來文風昌盛、人才輩出,孔子北游晉國,在此留下“孔子回車”的典故;北宋理學奠基者程顥曾任晉城縣令,建程顥書院、傳程派理學,形成“人人讀書、家家向善”的民風;歷史上共走出454位進士、9位狀元,明代政治家、財政家、文學家王國光,大清相國、康熙帝師、《康熙字典》總修官陳廷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代以來哺育了“人民作家”趙樹理等名人名士。晉城是一片紅色沃土,朱德、彭德懷、鄧小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建立太行、太岳革命根據地;抗戰名曲《在太行山上》誕生于此;“長江支隊”從這里揮師南下、建功八閩。
氣候舒適,生態宜人。晉城地處北緯35度黃金宜居帶,均海拔800米左右,太行、太岳、中條三山環抱,沁河、丹河兩河縱流;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11℃,夏均氣溫22℃,旅游舒適期長達7個月,每年夏季有30萬游客在晉城避暑康養;年均降水量680毫米,是華北地區相對富水區;森林覆蓋率40.3%,城市綠化覆蓋率47.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8方米,負氧離子濃度最高可達45000個/cm3,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境內有全國最北的獼猴保護區,華北地區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以及1萬多棵野生紅豆杉,有“生物資源寶庫”之稱;王莽嶺、蟒河、玨山等大景區,匯聚了八百里太行之精華,是太行山最綠最美的城市。作為中國·山西康養產業發展大會永久會址,正在不斷豐富“示范區+大景區+百村百院+旅游路網”產品供給體系,全力推動文旅康養融合發展,叫響叫亮“東方古堡、人間晉城,云錦太行、詩畫晉城”品牌。
資源富集,匠心獨具。晉城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和煤層氣生產基地,無煙煤探明儲量312.2億噸,約占全省的1/2、全國的1/4;尤其是3#無煙煤,摸不染手、抱不沾衣、焰如幽蘭、發熱量高,以“蘭花炭”之名享譽中外。煤層氣探明儲量3706億方,占全省的1/2以上、全國的2/5以上;2022年產量71.6億方,“十四五”末可達到100億方以上。晉城獨特的地理氣候孕育了豐富的藥食資源,盛產100多種小雜糧、750多種中藥材,陵川連翹、陵川潞黨參、陽城山茱萸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蜂蜜、小米、黃梨等養生食品備受青睞。晉城手工業歷史悠久,冶鑄業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陽阿古劍”就產自這里,明清時期出產了全國2/3的鋼針,晉城鐵壺等佳品廣受好評,“九頭十八匠”久負盛名;這里是中國最北的絲綢產地,出產的潞綢是中國三大絲綢之一;晉城琺華器與遙推光漆器、新絳澄泥硯被譽為“山西三寶”。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晉城是山西通往中原城市群和對接長三角的橋頭堡,一小時經濟圈內,有鄭州、洛陽、新鄉、焦作、濟源、長治等6座城市,3000萬人口,超3萬億GDP。在全省首家實現縣縣通高速,形成了“兩橫兩縱一環五出口”的高速公路網絡布局。鄭太高鐵開通運行,50分鐘到鄭州、1個多小時到太原、3個半小時到北京;晉侯高鐵正在爭取列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著力構建高鐵十字架構。晉城機場立項獲批,工程建設全面啟動,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正在加快形成。
安和諧,宜居宜業。晉城三次獲得“長安杯”,連續八年榮獲安山西建設工作先進市,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連續十一年排名全省第1;高考連創佳績,年來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保持在25人左右,三年培養了5名全省高考狀元;全省首家實現小學至高中教育免學費;全國首家實現市域“一元公交”全覆蓋;榮膺全國雙擁模范城“四連冠”、省級雙擁模范城“七連冠”;獲評中國領軍智慧城市、全國優化政務(投資)環境優秀城市;入選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以及林業改革發展、長期護理保險、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青年發展型城市等國家級改革試點。
聚力轉型,動能強勁。聚焦綠色轉型的示范城市、能源革命的領跑城市、對外開放的先行城市、數字經濟的標桿城市、光機電產業的集聚城市、文旅康養的樣板城市“六大戰略定位”,用好系統化、市場化、生態化、化、精細化、品質化“六化工作方法”,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新晉城。堅持以數字賦能傳統產業,加快培育煤層氣、光機電、文旅康養、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5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構建“1+5”現代產業體系;全力實施總投資超千億的城市建設三年行動,加快建設山水交融的現代化城市;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系統謀劃實施太行一號文旅康養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示范帶、百里沁河生態經濟帶等一批重大牽引性工程,“晉善·晉美·晉城”城市形象更加亮麗。
年來,晉城經濟社會發展始終保持全省第一方陣。GDP增速連續三年排在全省第1位,總量從2019年的第7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4位,三年凈增1000億元;人均GDP達到10.5萬元,排在全省第1位,比全國高出2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283億元,三年翻了一番多;縣域經濟勢頭強勁,在全省GDP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中,澤州、高、陽城、沁水4個縣(市)連續兩年排在前10位;在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中,高、澤州進入百強,陽城、沁水接百強;新增貸款投放量達到219億元,兩年接翻番,2023年上半年達到329.3億元,是去年全年的1.5倍;年度考核再創佳績,在2022年全省4大類考核中,我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黨建工作、營商環境3項為優秀,專項工作為良好,獲得獎勵資金全省最多;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獲全省優秀等次;5個省級以上開發區(示范區)連續兩年考核均為優秀,全省唯一。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