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致貧原因為依據,以脫貧成效為標準,以穩定脫貧為目標,分類找準脫貧路徑,精準落實各類扶貧資源和政策措施,實現精準施策。以下是高考知識網小編搜集并整理的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什么是精準扶貧?
答: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
2.什么是精準扶貧“十大要件”?
答:一是領導精力要集中到扶貧攻堅上;二是財力支出要使用到扶貧攻堅上;三是項目布局要傾斜在扶貧攻堅上;四是基礎設施要優先在扶貧攻堅上;五是工作作風要展現在扶貧攻堅上;六是排憂解難要著力在扶貧攻堅上;七是改革舉措要結合在扶貧攻堅上;八是力量組織要集合到扶貧攻堅上;九是用人導向要體現在扶貧攻堅上;十是工作落實要顯示到扶貧攻堅上。
3.*關于扶貧開發重要戰略中“一個目標、兩個確保、三個格外、四個切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分別指的是什么?
答:一個目標:補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兩個確保: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
三個格外:對各類困難群眾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
四個切實:切實落實領導責任、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切實強化社會合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
五個一批: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六個精準: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4.*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就打贏脫貧攻堅戰對各級黨委政府是如何要求的?
答: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5.*在中央扶貧工作會議上就打贏脫貧攻堅戰對各部門各行業是如何要求的?
答: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分內職責,加強對本部門本行業脫貧攻堅的組織領導,運用部門職能和行業資源做好工作,做到扶貧項目優先安排、扶貧資金優先保障、扶貧工作優先對接、扶貧措施優先落實。
6.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不斷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解決好哪四個問題?
答:要重點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問題。
7.《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要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總體目標,具體指的是什么?
答:“兩不愁、三保障”即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8.《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目標是什么?
答: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均水,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全國均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9.《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就強化脫貧攻堅領導責任制是如何規定的?
答:實現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堅持片區為重點、精準到村到戶。*、國務院主要負責統籌制定扶貧開發大政方針,出臺重大政策舉措,規劃重大工程項目。省黨委和政府對扶貧開發工作負總責,抓好目標確定、項目下達、資金投放、組織動員、監督考核等工作。市黨委和政府要做好上下銜接、域內協調、督促檢查工作,把精力集中在貧困縣如期摘帽上。縣級黨委和政府承擔主體責任,書記和縣長是第一責任人,做好進度安排、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人力調配、推進實施等工作。鄉鎮黨委、政府是實施主體,貧困村和貧困戶是具體落實主體。
10.要完成新階段的扶貧開發工作任務,最根本的是什么?
答: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11.什么是“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12.緊盯“六個落實”具體內容是什么?
答:對象戶主落實、責任主體落實、幫扶政策落實、計劃指標落實、跟蹤督查落實、扶貧效果落實。
13.“六個統一”具體內容是什么?
答:認識統一、人員培訓統一、幫扶方式統一、工作規程統一、幫扶標準統一、考核驗收統一。
14.“六個到位”具體內容是什么?
答:認識到位、組織領導到位、幫扶人員到位、措施辦法到位、駐隊考勤到位、專項督查到位。
15.扶貧開發工作的四項原則是什么?
答: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因勢利導。
16.我國扶貧開發的歷史進程是什么?
答:我國扶貧開發的歷史進程可分為五個階段。
①體制改革推動扶貧階段(1978年至1985年)。這一階段全國農村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從2.5億人減少到1.25億人,均每年減少1786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0.7%下降到14.8%。②大規模開發式扶貧階段(1986年至1993年)。1986年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成立,安排專項扶貧資金,劃定了331個國家級貧困縣,變救濟式扶貧為開發式扶貧,到1993年底,全國農村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減少到8000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8.7%。③八七扶貧攻堅階段(1994年至2000年)。這一階段以解決溫飽為主要目標,1994年3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頒布實施,重新劃定了貧困縣的標準和范圍,到2000年底,全國農村尚未解決溫飽問題的貧困人口減少到3000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3%。④攻固成果綜合扶貧階段(2001年至2010年)。這一階段以貧困村為基本瞄準對象,2001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頒布實施,截至2010年,按照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74元的扶貧標準,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2688萬人,農村貧困人口的比重下降到2.8%。⑤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階段(2011年至今)。《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中辦[2013]25號文件《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頒布實施,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個標準比2009年1196元的標準提高了92%,對應的扶貧對象規模從2010年底的2688萬增加到2011年底的1.28億人,到底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7017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2.7%下降到7.2%,到底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減少5575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5.7%。
17.扶貧與減貧有什么區別?
答:扶貧和減貧其實都同屬一個概念范疇。世界大多數國家稱減貧,我國及一些少數國家稱扶貧。減貧,就是指國際社會、世界各國、社會各界為減少貧困,針對特定地區和群體組織開展的活動。扶貧,主要是指國家機關、社會各界和個人幫助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提高發展能力,實現脫貧致富的活動。
18.什么是絕對貧困與相對貧困?
答:絕對貧困,是指個人或家庭不能維持最低生活水,簡單地說就是生活在溫飽線以下,缺衣少食,需要解決生存權的貧困群體。10月,世界銀行更新了國際絕對貧困線,從2005年的每人每天均收入1.25美元調整為1.9美元,絕對貧困群體每人每天均收入低于1.9美元。相對貧困,指個人或家庭的收入生活水雖然已基本上解決了溫飽,脫離了絕對貧困,但社會均收入生活水還相對較低,需要給予扶持關注的貧困群體。
19.貧困人口脫貧標準是多少?
答:我國現行脫貧標準為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每年還將根據物價指數、生活指數等動態調整。現價脫貧標準為2855元。在現行的扶貧標準下,1個貧困農戶人均食品消費支出大約是1天1斤米面、1斤菜、1兩肉。據測算,若按每年6%的增長率調整,2020年全國脫貧標準約為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
20.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答: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基本方略,堅持扶貧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堅持精準幫扶與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發緊密結合,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并重,堅持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有效銜接。
21.中央關于精準扶貧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戰略形成的基本路徑是什么?
答: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省花垣縣考察時,突出強調了“精準扶貧”的戰略構想。6月18日,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10月16日,*在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強調,“中國在扶貧攻堅工作中采取的重要舉措,就是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找到‘貧根’,對癥下藥,靶向治療。”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強調到2020年通過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教育支持、醫療救助等措施解決5000萬人左右貧困人口脫貧,其余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2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制度覆蓋范圍,實行社保政策兜底脫貧。
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強調,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22.脫貧攻堅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堅持黨的領導,夯實組織基礎;堅持政府主導,增強社會合力;堅持精準扶貧,提高扶貧成效;堅持保護生態,實現綠色發展;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堅持因地制宜,創新體制機制。
23.脫貧攻堅部署的核心內容是什么?
答: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個目標,兩個確保,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解決好四個問題。
24.脫貧攻堅“一個目標”是指什么?
答:“一個目標”就是補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具體而言就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25.脫貧攻堅“兩個確保”是指什么?
答:“兩個確保”,即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
26.脫貧攻堅“六個精準”是指什么?
答:“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27.脫貧攻堅“五個一批”是指什么?
答:“五個一批”,即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28.脫貧攻堅資金的主要來源及用途?
答:主要來源及用途: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主要用于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培育優勢產業、組織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②信貸扶貧資金,主要用于扶持扶貧對象產業發展、疾病救治、住房改善;③定點扶貧和對口幫扶資金,由幫扶單位根據幫扶地的實際需要確定用途;④社會捐贈資金及其他資金,按照捐贈者的意愿安排使用。
29.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義是什么?
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這種治貧方式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簡而言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地因戶而異,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30.山西省打贏脫貧攻堅戰四個“三位一體”的組織體系是什么?
答:《實施意見》提出要著力構建打贏脫貧攻堅四個“三位一體”的組織體系。即著力構建政府、市場和社會“三位一體”的脫貧攻堅大格局;建立完善考核、退出、評估“三位一體”的脫貧成效評價機制;發揮好包村領導、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三位一體”精準幫扶工作隊伍作用;形成黨政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督體系。
31.山西省扶貧攻堅政策保障六大機制是什么?
答:《實施意見》提出要建立完善脫貧攻堅政策保障六大機制。即建立財政扶貧資金穩定增長機制,確保各級財政投入力度與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相適應;完善扶貧開發資源整合機制,在58個貧困縣全面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工作;建立金融扶貧精準服務機制,支持金融機構細化落實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政策措施;落實扶貧開發用地保障機制,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優先保障扶貧開發用地需要;通過資產收益扶貧,帶動貧困戶尤其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增收脫貧,壯大集體經濟組織實力;加強財政監督檢查和審計稽查,確保陽光扶貧廉潔扶貧。
32.山西省扶貧攻堅八大工程是什么?
答:《實施意見》提出要精準實施脫貧攻堅八大工程、二十個專項行動。按照中央提出的實施“五個一批”脫貧攻堅工程的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統籌行業部門力量全力推進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培訓就業扶貧、生態補償脫貧、社會保障兜底、基礎設施改善、公共服務提升、社會力量幫扶等八大工程二十項行動。
產業扶貧工程由農業扶貧、光伏扶貧、旅游扶貧、電商扶貧四個專項行動組成,帶動115萬左右人口增收脫貧;
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由易地扶貧搬遷和改善人居環境兩個專項行動組成,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村莊的45萬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搬遷;
培訓就業扶貧工程主要實施培訓就業扶貧行動,支持帶動30萬左右貧困人口穩定就業增收脫貧;
生態補償脫貧工程主要實施生態建設扶貧行動、支持帶動42萬貧困人口增加收入穩定脫貧;
社會保障兜底工程由農村低保扶貧和特殊群體關愛兩個專項行動組成,支持無勞動能力和無法依靠發展生產脫貧的50萬左右貧困人口兜底脫貧;
基礎設施改善工程由交通扶貧、水利扶貧、以工代賑扶貧、清潔能源和電力扶貧等四個專項行動組成,通過路、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群眾基本生產生活條件;
公共服務提升工程由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科技扶貧、文化和信息扶貧四個專項行動組成,通過加強改善教育、醫療、科技、文化等條件,提升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水;
社會力量幫扶工程由企業扶貧和社會扶貧兩個專項行動組成,主要是支持引導企業參與產業扶貧,支持引導各類社會組織、群眾團體開展精準幫扶活動。
33.什么是“三位一體”扶貧格局?
答:“三位一體”扶貧格局是指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
34.“精準扶貧”的“十六字”方針是什么?
答: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35.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是什么?
答: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就是通過對貧困村、貧困戶的準確識別并建檔立卡,全面掌握貧困人口的數量、分布、貧困程度、致貧原因、脫貧門路、幫扶措施和幫扶責任等,使所有扶貧措施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對扶貧對象精準化識別、對扶貧資源精確化分配、對扶貧目標精細化管理、對脫貧責任精準化考核,改“大水漫灌”為“精確滴灌”,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如期穩定脫貧。
36.“精準扶貧”的六個“到村到戶”是什么?
答:基礎設施到村到戶、產業扶持到村到戶、教育培訓到村到戶、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戶、扶貧生態移民到村到戶、結對幫扶到村到戶。
37.“精準扶貧”的“六到農家”是什么?
答:水、電、路、氣、房、環境改善。
38.精準扶貧工作“五個明確”是什么?
答:目標任務明確、責任主體明確、工作標準明確、完成時限明確、獎罰規定明確。
39.精準扶貧的基礎工作是什么?
答:精準扶貧的基礎工作是貧困戶建檔立卡。
40.貧困戶致貧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一是缺少致富門路;二是缺少發展資金;三是缺乏勞動技能;四是缺乏信息服務;五是飲水比較困難;六是家庭成員重病或殘疾;七是贍養老人負擔重;八是子女上學負擔重。
41.什么是扶貧項目?有什么扶貧項目類型?
答:所謂扶貧項目:是指凡使用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扶持貧困村和農村貧困人口所實施的各類生產發展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能力素質項目等統稱扶貧項目。
①產業扶貧項目:是指使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進行扶持、補貼和貼息的,能帶動貧困農戶增收的生產發展項目。具體包括貧困戶生產發展項目、產業化扶貧項目、科技扶貧項目和信貸扶貧項目。
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指使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進行扶持、補助和貼息的,能促進貧困村水、電、路、房、通訊等小型公益類的建設項目發展的,使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③素質能力建設項目:主要包括雨露計劃培訓、實用技術培訓、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的項目。
42.重點產業項目應注意把握哪“六定”?
答:一是定產業項目(種養加);二是定資金規模(專項扶貧資金、金融信貸資金、部門整合資金、財政配套資金、自籌資金);三是定幫扶人數(戶);四是定利益連結方式(個人、集體、公司分紅比例);五是定保障措施(土地流轉合同、承包經營合同、投資合同等);六是定時間要求(開工、完工、驗收、分紅的時間)。
43.建檔立卡的標準是什么?
答:貧困戶以農民人均純收入2800元為識別標準;貧困村原則上參照行政村貧困發生率、行政村農民人均純收入、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等標準進行識別。
44.建檔立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貧困戶建檔立卡包括家庭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幫扶責任人、幫扶計劃、幫扶措施和幫扶成效等六個方面內容;貧困村建檔立卡包括基本情況、發展水、基礎設施狀況、生產生活條件、公共服務情況、幫扶情況和幫扶成效等七個方面內容。
45.扶貧產業必須符合的三個條件是什么?
答:大面積帶動貧困農戶或在貧困村建立了基地的產業;貧困戶是真正的產業所有者、經營者或者等的利益分配者;產業本身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和良好的市場前景,具有一定的地方,易為群眾所接受,且符合地方的發展規劃。
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泰山科技學院對比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16:28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3:20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
時間:2025-05-22 09: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