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元旦”是指農歷初一,也就是今天的春節。現在的“元旦”并沒有什么傳統俗,主要是一個偏重社交的節日。
“元旦”一詞,古已有之,意指“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古時中國通行夏歷(又稱農歷、陰歷),元旦也就是通常說的“大年初一”、“正月初一”。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國政府定農歷的正月初一為“春節”,把公歷的1月1日叫做“元旦”。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確認采用公元年法,元旦為中國的法定節日。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蕭放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民國初年,當時的政府修改歷法,想把整個公歷作為時間體系,將所有的傳統節日都移到公歷時間上。于是把公歷1月1日改成叫“元旦”,傳統的元旦就叫“春節”了。
不過盡管民國政府一直在推行公歷,后來蔣介石當政時期還曾強令大家不要過舊歷年,并嚴禁民間過春節貼春聯燃煙花爆竹等一切過年的民俗活動,老百姓還是不接受。比如在舊歷年擺攤賣東西,警察就會去收等。于是后來政府和學校都是按照公歷,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還是按照舊的年歷來過。
蕭放表示,所以今天的元旦沒有傳統民俗。不過雖然說基本沒什么俗,畢竟已有百年歷史,老百姓也還是形成了一些新的慣。現代人把元旦當成一種社交性質的節日,會互相寄賀卡、發短信等,但現在也變少了。這些新的方式,是不是民俗還不好說。
媒體上報道的敲鐘等,本來是舊歷年的俗,現在也搞到12月31日晚上,成為一種儀式性的活動。倒計時、新年音樂會也成為一種公共生活慣,和傳統俗不一樣的新興方式。
總的來說,今天的元旦和春節,成為現代和傳統互相補充、配合的過節方式。元旦在社交方面的功能多一些,春節過大年則比較偏重家庭。
在12月31那一天,世界各國人民以不同的方式迎接新年。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為“大晦日”,也就是中國的“大年三十”、“除夕”。他們依然保持著許多傳統俗,主要包括忘年會、供奉鏡餅、供門松(在家門口立門松,或著在門上掛一枝松枝,表示“迎神”??編輯注)等。
蕭放介紹說,日本以前使用中國的傳統歷法,過很多中國傳統節日。后來日本修改歷法,由于傳統節日和節氣有很大關系,他們一般會把原來農歷節日的日期挪后一個月。也有一些節日公歷和農歷日期相對應,比如七月十五“中元節”就沒調整。日本現在過元旦相當于中國人過春節。不過他們過年比較安靜,不放鞭炮,還保留著供門松等俗。
蕭放還說,韓國人在元旦這一天沒有特別的俗,他們還是過春節。在傳統節日里,他們最重視中秋,其次是春節,要回家過年。
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在重慶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05:01四川上山東理工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01:18江西高考理科533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08:57:21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對比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8:53:39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