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喜,男,漢族,1974年2月生,1993年9月參加工作,歷任小渡口鎮中學教師,澧縣一完小教師,縣政協辦公室科員,復興廠鎮副鎮長,閘口鄉黨委副書記、人大*,大堰?鎮黨委委員、人大*,中武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小渡口鎮黨委書記,現任澧縣澧陽街道黨工委書記。該同志工作任職期間,無論是在教育戰線,還是在鄉鎮基層,始終恪守愛崗敬業、爭創一流的工作理念,先后被縣委、縣政府給予嘉獎4次,榮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2次。小渡口鎮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縣目標考核先進單位。
一、聚焦集鎮建設,帶頭為經濟社會發展“引路”
該同志將集鎮建設作為鄉鎮工作的第一龍頭,把富民強鎮作為個人的奮斗目標,帶頭編制規劃,帶頭推進建設,帶頭促進發展,集鎮建設成效有目共睹。在小渡口工作期間,個人借助涔水大橋修建和津澧融城的大勢,廣泛深入調研,聘請湖南城市學院完成了集鎮發展規劃編制,勾畫出期2.6方公里,遠期5.5方公里的小城鎮發展藍圖,為集鎮發展明確了方向和定位。為實現集鎮建設的快速發展,個人積極爭取社會資源和項目資金,強力推進集鎮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集鎮新區擴容105畝,投資4000萬元完成了高標準農貿市場、群眾文化廣場、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及集鎮路網建設,啟動了集鎮老區提質改造項目。一系列集鎮建設的新變化,贏得了組織肯定、社會認同和群眾贊譽,小渡口鎮被列為全市13個美麗城鎮試點之一、底被評為全市美麗城鎮先進單位,獲市政府獎金400萬元。
二、推進項目建設,帶頭為經濟社會發展“筑底”
個人在2012年至期間,完成重大項目建設8個,投資總額3.2億元,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投資1.2億元,完成土地整治面積4.6萬畝,修建機耕道52公里,清淤護砌渠道120公里,維修小型機埠43處,投資300萬元完成了防汛大堤保安工程,爭資600多萬元完成了全鎮主渠道清淤40公里,極大改善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個人舍得花氣力、花精力,經常五加二、白加黑、雨加晴,用實際行動換來了“真金白銀”。一大批項目先后落戶小渡口,投資2000多萬元的金源煙花倉儲項目現已竣工投產;投資4000萬元的朱家湖新區已初成規模;投資1500萬元的全縣最大的農產品烘干中心“老百姓公司”已投入使用;投資6000萬元、占地30畝的華萍建材市場建設正酣,在全鎮掀起了項目建設的熱潮,為地方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注重民生事業,帶頭為經濟社會發展“強身”
一直以來,該同志將“群眾滿不滿意、答不答應”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堅持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群眾身邊的實事辦起,帶頭解決了一批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好事實事。三年來,個人精心打造民生民利工程,先后投資完成了400萬元的養老服務中心、500萬元的衛生院住院大樓、1500萬元的毛家岔安全飲水工程、258萬元的中心小學擴建項目等,有力提升了群眾幸福指數。完成通村通組通戶公路85公里,升級改造村級電網18個,完成渠道清淤120多公里,亮化鎮村路燈20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10座,實現安全飲水全覆蓋。積極引導群眾主動創業、自主擇業、培訓就業,先后實現了1000余人穩定就業,組織完成各類技術培訓200余人。大力開展“十百千萬”工程,投資400萬元完成增綠補綠7000余畝,投資100多萬元修建了一座壓縮式垃圾中轉站,針對農村環境“臟、亂、差”的老大難。個人深入農村、調研走訪,探索出“一袋回收、兩池處理、三面保潔、四季獎評”的長效機制。為促進農民增收,他推進高效產業提質擴面,在小渡口鎮僅3年時間,新擴葡萄面積2000畝、完成草莓、瓜果種植面積2000畝、鳳尾菜種植面積3500畝、甘蔗、涼薯種植面積2500畝、南美白對蝦養殖及蔬菜種植面積1000畝,建成六大高效產業基地,不斷壯大專業化、合作化組織,實現了農民收入的大幅度提升。由于民生事業工作成績顯著,全市創建長壽之鄉現場會在小渡口召開,個人也先后被縣直有關部門授予全縣民政工作先進個人、安建設先進個人、扶殘助殘先進個人、熱心支持老科協工作的好領導等榮譽稱號。
四、緊扣作風建設,帶頭為經濟社會發展“護航”
該同志注重個人道德修養,嚴守黨紀條規,帶頭轉變作風,始終把作風建設作為發展的第一保障。一是堅持制度管作風,完善住鄉工作制度,實現機關干部全員管理,改進財務管理制度,確保規范有序、公開透明、厲行節約,健全勤政廉政制度,出臺干部考核辦法,接受社會監督。二是堅持帶頭轉作風,堅持個人、機關、干部三帶頭,以上率下,以身作則,帶動和影響身邊人、身邊事。三是堅持查處治作風,對“不勤政”、“不理政”、“不廉政”的行為,不講情面、不談價錢,一身正氣整肅作風,三年時間共處理各類違紀典型8人,收繳違紀資金5萬多元。四是堅持正面引導養作風,作為“一把手”經常苦口婆心教育基層干部,廣泛開展談心交心,及時掌握狀況。對干部的日常管理,劃定“高壓線”,亮起“紅綠燈”,做到警鐘長鳴。加強鄉鎮“五小”設施建設,改善住鄉干部生活條件,提高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五是堅持緊扣發展驗作風,用精神狀態、群眾反映和工作實績這三把尺子不斷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作風建設的顯著變化和成效,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保障,個人工作的成功做法和經驗,2013年被縣作風辦推介、12月份被縣工作簡報刊發,被市委組織部《組織工作》推薦發表。
李梅,女,漢族,1975年3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小學高級教師。1996畢業于常德師專英語系,現任澧縣一完小英語組備課組長。
從教20年來,李梅老師一直堅持工作在教學第一線,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師德高尚,贏得了廣大師生的信任和喜愛。20年來,她熱愛學習,刻苦鉆研,成為新一代學習型研究型教師。20年來,她矢志教學改革,求實創新,憑著強烈的事業心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一完小及澧縣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2004年9月,她被評為常德市“芙蓉杯”優秀青年教師;2010年1月,她被評為常德市骨干教師;2011年12月,她被認定為常德市小學英語學科帶頭人;8月,她被評選為湖南省首屆青年精英教師;她被聘為澧縣小學英語教研團隊成員及澧縣人民政府兼職督學;2006年10月,她的錄相課獲得湖南省一等獎;2006年12月,她在全國中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2009年5月,她參加常德市小學英語教學比武獲得一等獎第一名;2009年10月,她代表常德市參加湖南省小學英語有效課堂教學觀摩教學比武,獲得了一等獎;,她的課在全國“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獲得部優;她獨立主持研究的課題“營造校園英語學習氛圍的研究”獲常德市二等獎;參與研究的省級課題《素質教育小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獲得湖南省二等獎。2013年11月,她被澧縣教育局評為2012-2013學年度小學教育教學優秀教師。12月,被評為澧縣小學英語教研團隊先進個人;2013年至連續三年的專業技術年度考核均為優秀。
一、勤學善思,情系三尺講臺
李梅老師深知“教師的知識應當是永不枯竭的活水,是流動的小溪”,為此,她努力學習各種教學理論,每天堅持閱讀教研刊物或報紙,盡可能多地掌握課改新信息,新觀念和新,并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她的知識功底和教學水“與日俱增”,逐漸形成了“活躍開放,嚴謹扎實,輕松有趣”的教學風格。
教學上,她總是把備好每一節課作為天職,從不敷衍每一節課,哪怕是自己熟悉的,教過多遍的內容也從不馬虎。課前她要花大量時間熟悉教材,查閱資料,準備教學用具,自己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堂上她總是依據教學原則,活用多種教學方法,想方設法上出新意,上出實效。她還有意識地滲透基本的英語口語和說英語國家的一些俗,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她注重開展情景教學,讓學生在情景中開心地學習語言。每一堂課她都激情地投入,處理好教學的各個環節,使課堂具有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后,她都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根據學生課堂情況反饋,分析總結得失經驗。在她的備課本上,總是能夠看到不同顏色標注的課后反思。李梅老師還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隨時摘抄看到的英語知識點學習小策略,細水長流,厚積薄發,并把它們教給學生,現在她的學生能背出很多英語語法小口訣。她還引導學生總結出每一課的重點詞組,重點單詞,重點語法,讓學生有條理地輕松學習。
在她的努力下,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穩步上升,很多五年級期末考試不及格的學生到了六年級就一躍成為優秀,基本上都能保持在90分以上,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了,口語能力增強了,她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信任。
二十年如一日,她在凡的工作崗位上傾心奉獻,為自己贏得了參加縣、市、省學習和比武的機會,并獲得了可喜的成績。2006年6月,她上出的錄相課獲得湖南省優秀小學外語錄相課評選一等獎;2006年12月,她參加全國中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獲得了一等獎;2009年5月,她代表澧縣參加常德市小學英語教學比武獲得了一等獎的第一名;2009年10月,她又代表常德市參加湖南省小學英語有效課堂教學觀摩教學比武,獲得了湖南省一等獎。,她所上的英語課經過層層選拔,在全國“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一舉獲得部優,為澧縣的小學英語教學爭得了榮譽;她還經常為學校及全縣的小學英語教師上出示范課,觀摩課,具有很強的示范引領作用。由于她在小學英語教學方面的卓越成績,2004年9月,她被評為常德市“芙蓉杯”優秀青年教師;2010年1月,她被評為常德市骨干教師;2011年12月,她被認定為常德市小學英語學科帶頭人;8月,她被評選為湖南省首屆青年精英教師;她被聘為澧縣小學英語教研團隊成員及澧縣人民政府兼職督學;她成為了澧縣小學英語教學的一面旗幟,為澧縣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幾年舉行的各級各類學生英語競賽中,她輔導的學生有30人次分獲一二三等獎;她所教的班級每學期的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在李梅老師的帶領下,五年來,在全縣六年級畢業考試中我校的英語成績有四年穩居第一,只有一年屈居第三,實屬不易。做為英語組長,她功不可沒。由于教學效果顯著,2013年11月,她被澧縣教育局評為2012-2013學年度小學教育教學優秀教師。
二、求真務實,開展教學研究
李梅老師并不滿足于單純的教,她時刻提醒自己: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她立下崢崢誓言:不斷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名有知識,會研究,善創新的優秀教師。
從此,圖書室、電腦室里經常留下她匆忙的身影,筆記本上寫滿了教學反思和業務筆記。她苦練聽說讀寫演唱畫等多項基本功,不斷充實自己,力求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如魚得水。
她每年接受繼續教育培訓不少于120學時,先后進行了國家級遠程培訓班和湖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學習,并被評為優秀學員。
8月,經過層層遴選,她被評選為湖南省首屆青年精英教師,對于一個小縣城的一線老師來說,這是非常不容易的,當時全省參評的有幾百名教師,只有50名教師被評上。她能脫穎而出,全憑她過硬的專業素質、教育教學實績和教研成果,這是澧縣教育界的驕傲。
就這樣,她成為首屆湖南省青年精英教師高端培訓班的學員,網絡與面授相結合,在北京師范大學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培訓與學習。再回大學,校園里濃濃的文化氛圍讓她激動興奮不已。圖書館豐富的藏書,閱覽室各種各樣的期刊,各個知識門類的講座,教授們獨具風采的授課以及自由爭鳴的學術氣氛,都深深地抓住了她的心。借閱了一摞又一摞書籍,做了一本又一本讀書筆記,一桌一椅、一盞小小的臺燈,伴她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靜讀的夜晚、忙碌的周末。兩年的學習生活,專業的、教育教學的甚至其他社會科學的各類知識,積聚著沉淀于心底,眼前的路越來越亮了。3月9日,她給全校教師帶來了一場名為“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精彩講座,將她在北師大了解到的前沿信息和學到的理論知識傳達給了老師們,并結合自己的感悟,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讓全校教師受益匪淺。
她具有很強的教研能力,她獨立主持研究的英語課題“營造校園英語學習氛圍的研究”榮獲常德市第七屆基礎教育優秀教研教改成果二等獎。她參與研究的省級課題《素質教育小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獲得湖南省二等獎。她積極參加學校的“說、授、評、問、辨”五環校本教研活動模式課題研究,她身先士卒,帶領全組教師每學期都能上出組級研究課和校級研究課,并獲得了一致好評。在北京學習期間,在導師的幫助下,又確定了獨立主持研究的新課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她從來沒有停止過教育科研的步伐。
作為英語組備課組長,為了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她能帶領英語組在集體備課,自主學習課題研究及公開課上狠下工夫。她首先打破傳統的備課模式,實行了電子備課。組內教師對組員的備課進行爭議式研討、創造性實踐,實現資源共享。然后由個人各自編寫教案,再在實施教案前互相交流,取長補短。這樣既發揮了個人的特長,又充分體現了集體的智慧,使教案更有系統性,可行性和操作性。每星期一次的集體備課,就是大家共同學習研究的舞臺。她帶領全組教師開始了新課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的開題論證工作,并著手開始研究。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她能積極參加學校的“青藍”工程,甘為人梯,將自己多年積累起來的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年輕教師,她被學校聘請為丁紫薇老師和劉燕老師的師傅。她經常與她們探討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在她的積極指導和悉心培養下,年輕教師很快成長為業務骨干,并多次在各級教學教研活動中獲獎。2010年,她指導青年教師嚴清華在常德市小學英語教學比武中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2012年她指導青年教師嚴清華和丁紫薇的送教下鄉課獲得了一致好評;2013年5月,她指導青年教師丁紫薇在常德市小學英語教學比武中獲得了一等獎。她輔導青年教師劉燕在澧縣小學英語教學比武中獲得二等獎;5月她輔導丁紫薇老師撰寫的課例《Planting treesisgoodfor us.》在常德市小學英語學習興趣激發與保持專題研討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并作為示范課在研討會上展示。同年她輔導丁紫薇老師上課,也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中獲得部優。她也多次指導外校的教師進行備課上課,在澧縣小學英語教育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2011年7月,澧縣教育局聘請她為全縣小學英語教師暑期培訓班的教師,她認真準備,結合澧縣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為全縣小學英語教師上出生動,實在而有效的培訓課,讓老師們收益頗多,獲得了領導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她認真研讀英語新課標,2012年9月和3月,她先后兩次給全校英語教師進行小學英語新課標的培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她的教研能力也得到了教育局的認可,她被聘任為澧縣小學英語兼職教研員和澧縣人民政府兼職督學,以便更好地為澧縣的小學英語教學服務,將自己的聰明才智奉獻給澧縣的小學英語教育事業。
她還注意進行教學教研總結,發表或撰寫了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她的《英語課堂教學游戲的運用原則》發表在《中外教學研究》上;《淺析小學英語的單詞教學》發表在《科教新報》上。她的論文《在不斷追問中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收錄在教育專著《神奇的教育五環》中,并獲得了湖南省一等獎;她撰寫的學案式教學設計《Spring iswarmandnice.》獲得湖南省一等獎;教案《Thehareandthetortoise》榮獲湖南省一等獎;論文《探索愉快教學 創設愉快課堂》獲得湖南省二等獎;她撰寫的《小學英語課外活動初探》獲得湖南省一等獎;論文《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模式研究》獲得常德市一等獎。論文《怎樣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獲得常德市一等獎。她撰寫的課例《We shouldn’twaste water.》在常德市小學英語學習興趣與保持專題研討活動中榮獲二等獎;她制作的課件獲得常德市中小學教師計算機作品制作一等獎;論文《建立適合小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獲得常德市二等獎;論文《踐行新理念探索新策略》獲得澧縣一等獎;她制作的課件《We shouldlearntotakecareofourselves.》在全縣中小學教師優秀教學課件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她求真務實的教學研究為澧縣一完小的英語教育做出了重大貢獻,為澧縣的小學英語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
三、揮灑愛心,傾心教育事業。
愛,是一切教育魅力的源泉。她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投入,把教師的愛化作涓涓的清泉,灑向孩子們的心田,滋潤著一顆顆稚嫩的童心。她重視欣賞學生,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課堂上,發現有同學趴在桌上,李老師會輕輕走到她跟前,摸摸他的頭,關切地詢問她的身體狀況。發現有同學學習退步了,她會立即找其了解原因,尋找對策。她始終用微笑面對學生,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她從不歧視,不辱罵,而是對他們做更耐心,更細致的工作,多多關心。對此,上一屆畢業的學生徐子超深有體會,徐子超同學剛剛進入六年級時英語基礎很差,已經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李梅老師每天中午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免費給他進行輔導,并給他以鼓勵。過了一段時間,徐子超的學習興趣明顯增強了,每天不吃飯就想朝李老師辦公室跑,學習成績提高得很快,每次考試都能打到85分以上了。徐子超同學說李梅老師比自己的媽媽還要關心他。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很多潛能生都在中午午休時或是放學下班后得到過她的免費輔導。她還經常自己掏腰包買禮物來獎勵學生,她的學生都得到過她的禮物和獎勵。去年從北京學習回來后,她給每一個學生買了一張書簽,并送上自己的親筆簽名“To bethebestof yourself.(做最好的自己)”,學生們都很感動,好多學生將這件事寫在了日記里。雖說只是一張小小的書簽,卻凝聚了李梅老師對學生濃濃的愛。
她真正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學校的發展。幾年來,李梅老師一直從事畢業班的英語教學工作,責任大,任務重,但她毫無怨言,總是高興地接受任務。2013年,同組的英語老師去長沙動手術后,有兩個畢業班的英語課沒有人教,這個關鍵時候,是李梅老師主動站了出來,帶領徒弟丁紫薇老師兼起了這兩個班的英語課,緩解了學校的燃眉之急。超負荷的教學任務讓她的嗓子嘶啞,全身酸痛,但她沒有叫過一聲累。經常久站久坐讓李梅老師的頸椎和腰椎都出現了問題,嚴重的時候根本直不了身走路,疼痛難忍,但她沒有拉下一節課,沒有請過一天假。老師們看見她在學校里蹣跚而行,勸她請假休息,她總是自然而真誠地說“我請假了,學生的課怎么辦呢?老毛病了,拖一拖就好了。”她從不因自己的一些私事耽誤工作,即使是當年身懷六甲到臨產,她也不曾請過一天假,直到她生產的前一天,她還堅守在課堂上。
她不光對學生富有愛心,對同事們也是關愛有加,同辦公室的老師們遇到不順心的事總愿意找她傾訴,她會真心地開導他們;學校其他老師有困難,她會盡她所能地幫助他們;她會誠懇地指出新教師教學中的問題,幫助她們進步。她用她的真誠和愛換來了廣大教職員工的信任和喜愛。
在凡的工作中,在全身心的付出中,李梅老師用她柔嫩的雙肩,扛起了愛與責任,以滿腔的熱情、忘我的工作、無私的奉獻詮釋著教師的美麗,詮釋著她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
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