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一個偉大而又神圣的名字,有人說:“他是詩人,也是革命家;他指揮千軍萬馬,自己卻從未開過一槍。”所以,又有人說:“毛澤東是用筆桿子打天下的。”
前段日子,我觀看了一部描寫毛澤東的影片??《走毛澤東》。這部影片講述了毛*一生中的戰斗經歷,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傳奇經歷,毛*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為了全中國人民的新生,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在充滿荊棘的革命路上走過了無數的風風雨雨。
《走進毛澤東》這部影片里處處都在散發著毛*的光輝,偉大的人格魅力,和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有一次,當會議結束時,主持人請毛*離席,毛*因腳下有毛病而無法站起來,這時,大家都不愿離開了。毛*說了一句使人心沸騰的話:“你們如果不走,我也不走。”一句凡而有力的話,使在座的委員們的心里都在流淚……
從1953年到1962年,毛*沒有做過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員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勸他換件新衣服,他說:“我們國家窮,發的布票少,你不也穿著補丁的衣服嗎?我為什么就不能穿?因為我是*?我看還是應該節省點,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補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領子全換過了,衣袖、前頁,下擺等處補丁連補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細一數,整件睡衣竟有73個補丁。
我看了這一系列關于毛*的故事,他的“做事果斷,善于分析,目光長遠,用兵如神”使我一直不能忘懷。想想自己,真是感到慚愧:自己時做事猶豫決,目光短淺,只顧眼前一時之快??????
毛*的一生是不斷學習的一生,他酷愛讀書,至死方休。毛*幼年時期就在先生的引導下,開始讀《三字經》,繼而讀《孟子》、《論語》……成年之后,在辛勤工作之余,毛*還喜歡寫毛筆字,作詩賦詞等。他在生病的時候,還堅持看書學習,真正地做到活到老,學到老,可見毛*是多么有毅力啊!
毛澤東是一代偉人,他擁有淵博的才學,這與他青年時期的刻苦學習是分不開的。如今我們的學習條件已經很好了,所以我們更應該加倍努力,把握哈每分每秒,做時間的主人,利用現在的大好光陰,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正像一首詩詞那樣說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存光陰。我們要真這寶貴的時間,不能虛度光陰。因為時間就像汩汩流淌的河水,是可以流出去卻無法流回來的。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這句話時間都在提醒我們要刻苦學習。據科學研究:,人在青少年時期大腦最活躍,不論學什么,記得都特別快,而過了這個時期,就恰恰相反,不管怎么努力都比較難趕上去,所以我們應該趁現在加倍努力,只有學得很扎實,將來才可以像毛澤東一樣為祖國獻出自己應盡的力量,這樣祖國就能更加昌盛。
毛澤東??一個偉大而又凡的名字,我們永遠銘記他!
3月5日,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誕辰紀念日。今年的這一天,是周恩來總理誕辰113周年紀念日,社會各界人士紛紛以各種形式紀念緬懷周恩來總理,而我觀看了歷史回顧紀實片??《偉人周恩來》。作為一名大學生,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里,重溫周恩來總理輝煌的一生,不僅僅是一種緬懷,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
“人民的總理人民愛,人民的總理愛人民!”對于周恩來總理的崇敬,從小就深深地扎根于腦海中。是在大人們的敬奉中,是在老師的課堂里,亦或是在孩時的熒屏上,我的記憶已模糊。唯一不忘的是人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他那崇高的精神和人格,深深地銘刻在人民的心中。《十里長街送總理》,這是小學時的一篇課文??“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寒風凜冽的十里長街,記錄下人們對總理不盡的思念與濃濃的愛戴。一個個淚痕滿面的鏡頭,一張張痛哭失聲的臉龐,男女老少,都只為著同一個心愿:再送送周總理最后一程。試問,諾大的世界,有幾人能有人民此般的擁戴?敢稱中國之周恩來總理是也!再次看到這樣的畫面,心中不覺有一股熱流涌動。從小學到現在,我對于周恩來總理已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或許我依舊無法像當事人一樣體會到人民當時那種悲痛的心情,但是我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種悲痛。那似乎已經不僅僅是人民與國家干部之前的哀悼,而更像是親人之前的絕別。是的,這就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這樣一個愛人民勝于愛自己的好總理,這樣一個人民心目中親人般的好總理。他的一生,不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最好的寫照?我想無論多少年后,中國、乃至整世界,都會記住周恩來這個名字。因為他對國家的忠誠、對人民的愛護,他的卓著功勛、崇高品德、光輝人格,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年代,永遠都是熠熠生輝的。“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周恩來總理正是這樣一位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的人。
每當提起周恩來總理的時候,總會油然而生一種感動與敬意。他親民愛民,把一生都獻給了他所深愛的祖國和人民。他以非凡的智慧和才華,豁達的外交風度,高超的外交藝術,為我國贏得了崇高的國際地位和威望。他位居國家總理,卻始終保持戰爭年代那種艱苦樸素、躬行節儉的作風,是多少黨員干部的楷模。他日理萬機,抱病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真正書寫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箴言。他的一生留給人們的,在《人民日報》原副梁衡先生的《大無大有周恩來》一文中有這樣精辟的凝練??“六大無”:死不留灰、生而無后、官而不顯、黨而無私、勞而無怨、死不留言;“六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愛、大德。生命的完結,正像他自己所希望的那樣,翱翔于宇宙間。正是這份超然,成就了這位世界最完美的人。
看完影片,在被周恩來總理對國家對人民那份博愛所感動的同時,更讓我思考一個優秀的國家干部真正給人民帶來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國家的繁榮富強;是人民的濃濃愛戴,是人民的深深眷戀。周恩來總理一生都忠誠實踐著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宗旨,體現著一個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作為全黨楷模,周恩來總理是忠實、高效、廉潔的人民公仆,真正做到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勤政廉政。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時刻銘記著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現實生活中用黨員的要求規范自己,鞭策自己。周恩來總理的黨員風范,是我在入黨之前在上的又一個洗禮,給了我一個深刻的指導。同時,也讓我對中共黨員先進性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這對我們繼承黨的優良傳統,永葆黨的先進性有著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周恩來同志離開我們已經31年了,追思偉人胸懷、緬懷偉人功績、弘揚時代主題,我們應該向周恩來總理那樣,把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富強緊緊聯系在一起,面對新世紀的挑戰,自覺貫徹落實*,加強道德建設,樹立良好作風。
"民族仇深,英雄含狠奸日寇"
"山河氣壯,志士舍身跳狼牙"
片段里講了1941年秋天,五位抗日英雄勝利的完成了阻擊敵人、掩護部隊主力和群眾轉移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在彈盡糧絕,敵人俘虜時,毅然跳崖,以身殉國,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樂章。
電影中一個片段令我最感動:五壯士高呼著"打到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然后昂首挺胸相繼跳崖,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喊出了中國的肺腑之聲,那么偉大的五壯士啊!他們毫無畏懼的精神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我一生學習
每想起五壯士我都會臉紅,因為我是一個名少先隊員、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在問題上一遇到困難就退縮,有時甚至放棄。而五壯士為了民族解放事業、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赴湯蹈火、為國捐軀我的困難算什么,正是他們的前赴后繼灑熱血換來今天的生活。如果我一遇到困難就到退堂鼓那祖國的明天會是怎樣的?怎么對得起烈士們的英靈呢?那我們現在就應好好學習,刻苦鉆研,把祖國的明天建設的更加富饒。
讓我們永遠記住1914年秋天的這一天吧!狼牙山五壯士向我們展示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將光照千秋!
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科學人物,兩彈一星元勛,2009年10月31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8 歲。對于這樣一位偉大的人,我們對他該懷有多大的敬意呢!他說:“我一定要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原子彈和導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質疑和爭論!”他說: “不就是天上掉下來個東二么,今天掉下來,明天我們把它給射上去!”他說:“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種蘋果。”他說: “不要服我,要服科學!”他就是一個人抵五個師的男人!也許到了這個年代我們對于錢學森這位為新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的大師并不熟悉。就在上周四,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錢學森》這部影片,期間充滿了各種感動,各種鼓舞,心情澎湃。同時也讓我們對錢學森肅然起敬。 《錢學森》這部電影演繹了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傳奇的一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學院出身的教授錢學森,在美國擁有優越的研究環境和資源,但 他卻心系祖國,歸心似箭,一心想利用自己的畢生所學,為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而意識到錢學森的巨大價值的美方又對其歸國設置了重重障礙,甚至 以間諜罪逮捕錢學森。最終,回國愿望強烈的錢學森幾經輾轉回到了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面對新中國技術、人才、工業等各方面的空白,錢學森帶領科研人員從仿制 入手,根據現有技術和條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國導彈的基矗1964年,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接著,他帶領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 等困難,完成兩彈對接,并且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新中國第一枚核導彈!看完影片,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在觀影的過程中,一些情節的設計讓人看 了不僅渾身振奮,而且還有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比如錢學森被指控是共-產-黨,被關進監獄,蔣英去探監那一段,看守的人說 你們只有五分鐘的時間,蔣英見到丈夫之后一直問“你還好嗎?”“他們打你了嗎?”錢學森卻一句話都沒說。旁邊的人說“請講英語!”而蔣英回應的卻很犀利,
“難道你沒看出來嗎我們都是中國人!”就像外國人問我們一句:“Whereareyou from?”我們能昂首挺胸,理直氣壯地提高聲音的分貝,告訴他們:“I’mChinese,I’mfromthePeople'sRepublicof China!”就像錢學森要離開的時候,杜布里奇校長很不解地問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錢學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國,我總是能做些什么,也許,我還可以種蘋 果。”就像登機的時候,一個中國的記者問錢學森:“你為什么不回臺灣而選擇去大陸呢?”錢學森不回答,中國記者追問,錢學森說:“中國人對中國人提問要 用中文而不是英語,我不想回答你的問題。”
新中國建立之初,各方面都很落后,依然隨時面臨被外國侵略的危險。為了我國的國防力量的提升,也為了爭氣,證明中國人不必外國人差,錢學森出國時 的志向是:把最先進的外國東西給學會,然后帶入中國,為國建設作出貢獻。這種高尚的情懷,是作為一中學子的我們所應該學習的,我想起了周恩來總理說過的一句話: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覺得讀書人是應該有這樣的一種氣魄和理想的吧。如果說這次觀影使我學到了什么的話,就是這個,志向,進取,鉆研,拼搏,奉獻!為了祖國! 一個人為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傾盡畢生心血,最后做成了,這個人叫錢學森。
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