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高考知識網(wǎng) > 今日資訊 > 正文
黃(Huáng)姓:出自贏姓,為陸終的后裔。家譜(jiā pǔ):又稱族譜、宗譜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的書。
黃帝-舜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lǐng)叫伯益,因幫助禹治水有功,又因"佐舜調(diào)馴鳥獸,鳥獸多馴服",被帝舜賜姓嬴氏。傳說伯益的后裔有14支。其中的黃氏,大約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春秋時期,南方的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責(zé)備黃國不向楚國進貢,黃國國君錯誤地分析形勢,既不理會楚國的責(zé)問,又不進行任何防備,結(jié)果于當(dāng)年夏天被楚國滅掉。黃國(夏朝公元前2148年?春秋末年公元前648年)據(jù)《史記》與《黃國故城志》所載黃國建國創(chuàng)始人為贏姓伯益長子大廉,建于公元前2148年春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古隆鄉(xiāng)。亡國后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姓氏,就是黃氏。無論是黃姓出自伯益,還是陸終,總起來說是帝顓頊的后代,屬于以國為氏之類。關(guān)于黃姓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是出身于少昊之后。這一支黃人,是顓頊時從河南黃水西遷到山西汾水下游的,所建的黃國,于春秋早期為晉國所滅,這也是黃氏姓源之一。在歷史上多次民族大融合中,黃氏有一些人融入壯、瑤、侗、水、布依等少數(shù)民族。亡國后的黃氏遺民,有的逃至今河南中部,大批被遷到今湖北境內(nèi),有的在楚國做了官。據(jù)說今黃岡、黃陂、黃梅等地,都是因為黃人遷來而得名的。漢代以后,黃氏因任官等原因分別向大江南北遷徙,南至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北至河南固始、南陽。江夏黃元方字彥豐又名黃允入居福建,始于晉代。宋元之際,黃氏稱盛于閩粵,至明末清初,開始移居到臺灣,后又有不少人移至海外。黃姓為當(dāng)今中國第7大姓。另外,黃姓在臺灣人中更為常見,與鄭姓共同享有"黃鄭排滿街"之美譽。
1、出自嬴姓。
據(jù)《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關(guān)資料所載,黃姓為陸終之后,其后建立黃國,后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帝舜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lǐng)叫伯益,是“帝顓頊之苗裔”,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傳說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稱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黃氏大約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因被周朝封為子爵,又稱黃子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黃被楚滅。亡國后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就是黃氏。
2、出自金天氏之后。
據(jù)《古今姓氏書辨證》所載,黃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臺駘是上古時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為水官之長,顓頊時受封于汾川,后世尊為汾水之神。春秋時,臺駘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后來都被晉國滅掉了。其中黃國公族子孫以國為姓,成為黃姓。
3、以國為姓。
據(jù)《東夷源流史》所載,遠古顓頊時代,黃人從河南黃水西遷到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黃國,以國為姓。陸終。上古時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吳回之子。后其繼任祝融。周代時,其后被封于黃(今河南省潢川西十二里),建立了黃國。黃國后來被楚國所滅其后代子孫分散到了各地,他們不忘亡國之恨遂以原國名為氏稱黃姓。并尊陸終為其得姓始祖。
4、出自他姓改姓。
上古時代及后朝的王、陸、巫、吳、金、范、丁皆有改為黃姓者。
5、出自回族中的黃姓來源有二:
①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少數(shù)蒲姓回族為避元代“反色目”的誅殺而改黃姓。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放將黃姓故意寫成“苗”(莆)字,因苗(莆)與蒲同音,若被人發(fā)覺,落下加上兩點就是黃字,久之便成了“黃”姓。
②元代黃姓取阿位伯穆斯林女子改姓伊斯蘭教其后裔融于回族并姓黃。黃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寧夏部分地區(qū)。
6、黃淵始祖主要流行于江西、福建、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區(qū),如云南威信譜在“淵”字條下明言:“世譜錄淵公為一世始祖。”又引《十朋譜》之語:“淵公字好善,遷居黃崗之地,子孫多以公為始祖。”
1、黃姓的原始祖先??黃夷的流徙
黃夷的發(fā)源地在今內(nèi)蒙古東部、燕山之南的遼河西源??西拉木倫河流域。后來向東南遷徙,經(jīng)河北遷安縣西的黃山和束鹿縣的黃丘進入山東半島,加入東夷集團,成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后,在華夏與東夷的大融合之中,黃夷和其他許多少昊子孫氏族,跟隨顓頊從山東半島內(nèi)遷到了中原地區(qū)。
2、黃國人的遷徙
上古黃國之一的潢川黃國在今河南潢川縣的古中原境內(nèi)。自從公元前648年潢川黃國被楚國滅亡后,黃姓族人有少數(shù)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則被迫內(nèi)遷到楚國腹地,定居在湖北黃岡、黃陂、黃安、黃梅、黃石等縣。據(jù)說就是因黃國江夏人遷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內(nèi)遷到楚都郢(今江陵、荊州),形成秦時著名的江陵黃氏。還有一支內(nèi)遷到江夏安陸(今湖北云夢縣東南一帶),后來發(fā)展成漢代最著名的江夏黃氏。亡國后,一部分黃國遺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堅守家園,頑強生活。戰(zhàn)國時期,黃國貴族后代黃歇事楚頃襄王,于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任楚相,被封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縣,所以,直至清代,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鎮(zhèn)。后來,黃歇改封于吳(今江蘇省蘇州),他的13個兒子,有的就定居于江蘇。據(jù)《客家姓氏淵源》所載,黃歇曾因避難而遷居于距江夏縣城30里的黃鶴鄉(xiāng)仁義村,其子孫散之四方。從戰(zhàn)國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漢一帶)成為黃氏繁衍發(fā)展的中心,如漢丞相黃霸、贈太尉孝子黃香及子宰相黃瓊與曾孫太尉黃琬都世居江夏,中華黃氏第一狀元黃鳳麟,也出在江夏郡黃州,故其天下黃姓共以“江夏”為郡號。
3、兩漢到兩晉的遷徙
漢代以后,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黃氏分別向大江南北遷徙,北遷至河南固始、南陽等地,南遷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黃氏也是從晉代開始大批人居福建。《閩書》載:“永嘉二年(308年),中原動蕩,衣冠始人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據(jù)福建早期黃氏族譜記載,兩晉之際,江夏黃氏族人黃元方(字彥豐又名黃允),為官晉安太守,后定居福建,嘗以道學(xué)倡閩,有萬卷書樓在福州三山榴花洞,成為福建歷史上最早的黃氏望族??晉安黃氏。據(jù)說,后來的侯官黃氏、莆田黃氏、軍城黃氏和四安黃氏等,都是黃元方晉安黃氏的后裔。
4、隋唐五代時期的遷徙
唐高宗時,陳政、陳元光開漳州,中原58姓將官隨其入籍漳州,漳州黃氏即為其中之一。臺灣《江夏黃氏歷代世系表》亦有這方面的記載:有名黃彥豐者,于晉永嘉年間(300年)八姓衣冠人閩居候官黃巷,墾荒致富,唐朝進士開國公謚忠義桂州刺史黃岸入莆,黃沖公長子;字宗極,又字魁杰,號彥忠,(674年農(nóng)歷正月5日-756年農(nóng)歷3月29日),唐朝秘書監(jiān),初居湖北黃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遷福建侯官縣(今福州東街南后街)黃巷,最后遷入泉州郡莆陽縣延壽里國歡院(今涵江區(qū)國歡鎮(zhèn)黃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進士,歷任弘文院編修,徐州牧,廣西桂州刺史,陳十要道于唐玄宗,治為天下第一,755年歸養(yǎng)。有惠政,封開國公,進升為金紫光祿大夫,謚“忠義”。為福建東南望族,其莆陽后裔十分顯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則為狀元者有10位:文狀元者7位五代黃仁穎、宋代黃公度、黃定、黃由、黃樸,明代黃觀、黃士俊;武狀元者3位唐代黃仁澤、明代黃鉞、清代黃仁勇;為榜眼者3位:宋代黃洽、黃艾、明代黃鳳翔;為探花者3位:宋代黃桂、明代黃?、清代黃叔琳。為宰相者10位:宋代黃鏞、黃洽、黃祖舜,明代黃景?、黃鳴俊、黃士俊、黃道周,清代黃機、黃錫袞、黃廷桂;配趙(封開國夫人),配邱(封吉國夫人);子三(黃謠、黃典、黃樂)其子孫蕃昌為閩中著姓大族。又有浯州牧馬監(jiān)陳淵,也在唐朝初期率許、蔡、張、黃等12姓入閩,復(fù)居福州黃巷。今廣東南雄黃氏,多為這支入閩后徙莆田始祖封開國公桂州刺史謚忠義黃岸次子黃典的后代。唐末,洛陽人黃子棱隨父入福建,事后梁太祖朱全忠義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亂居于建陽之東。唐末五代時期,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審知兄弟人據(jù)八閩,中原黃姓特別是固始黃氏紛紛渡江南下入閩,前往投奔。如宋人黃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亂,從王審知入閩為判官,因家焉。后析而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閩邑之黃巷,一居長樂北鄉(xiāng)之黃垅。再如黃振龍,“九世祖黃碣(新唐書、十國春秋有傳)自光州固始從王氏入閩,因仕焉居,言路有直聲,后遷至中丞。”
5、宋元時期的遷徙
黃姓迅速發(fā)展和空前繁榮的時期,據(jù)《黃氏淵源》載,宋代,軍城黃氏初祖黃中庸其先江夏人也,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樞密院副使,其玄孫翰林院館閣校勘黃安石重修《江夏軍城黃氏家譜》,呈奏皇帝,得到了“軍城黃氏,忠孝兩全(唐忠臣黃碣宋孝子黃廓),江夏無雙,四代聯(lián)登,簪纓世濟,積學(xué)多才”的御批。宋代還有莆陽黃巷遷潮始祖黃詹(一名黃汝詹),子孫散處廣東各地,居潮州者為多,后發(fā)展成為廣東大姓。
①金華黃氏:始祖是黃香裔孫黃?。自江夏遷婺(金華府)之浦陽(今浙江金華市浦江縣)。黃?,是東晉時人,黃香的第十代孫。最初在兗州(今山東鄆城縣)做官,后來升為金陵(今江蘇南京市)按察,故族譜上稱他為按察公。當(dāng)時,金陵鎮(zhèn)守長官吳英,很賞識黃?的才干,便招他為婿。后因金陵一帶戰(zhàn)亂頻仍,黃?夫妻便隱居于浦陽。以后子孫繁衍興旺,成為東南大族浦陽黃氏。黃峭山名黃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實登,號十郎。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黃氏始祖黃惟淡之孫。黃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據(jù)福建《麟峰黃氏家譜?舊序》,唐末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九月,以王潮為福建觀察使,“潮始人閩”。黃惟淡也于此時帶領(lǐng)家族隨王朝、王審知兄弟自光州固苧遷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遷居邵武,苧籍邵武灑鄉(xiāng)(今邵武市水北鄉(xiāng)舊縣村),成為后世聞名的邵武黃氏一派始祖。
②客家黃氏(屬邵武分支)寧化客家黃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開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黃化,字惟枋,號從章。又名黃寧,或黃朝化,都是因遷居地“寧化”而得名。他生于五代后梁癸酉年(913年)正月十一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黃氏大分析時,黃化即領(lǐng)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寧化縣,落籍寧化石壁村,開拓新的基業(yè)。黃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進士,官任左御史、廣州刺史等職。黃化的后裔,在閩粵為官任職的不少,子孫極為興盛,遍布閩、粵兩省各地。黃化被尊為閩粵客家黃氏的始祖,為許多黃氏家譜所尊稱的著名的“寧化公”。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多少分 分?jǐn)?shù)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yī)學(xué)院多少分 分?jǐn)?shù)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xué)院信息安全技術(shù)應(yīng)用專業(yè)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yè)學(xué)院司法警務(wù)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jǐn)?shù)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無人機應(yīng)用技術(shù)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xué)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