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姓,在中國并不是一個常見的姓氏,但也是中國較為古老的姓氏之一。
在過去2000多年期間,惠氏的活動地區主要是長江以南的江、浙一帶,長久以來在歷史上成名的惠氏名人,也幾乎全是江、浙人氏。古代的扶風,在今陜西東南,全國惠氏老家便在這里。望族居扶風郡(今陜西省扶風縣一帶)。
第一個淵源
出自黃帝直系裔孫惠連,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遠古時期,黃帝之孫叫顓頊,顓頊之孫叫吳回,吳回有個兒子叫陸終,陸終的第二子就叫惠連。
在惠連的后裔子孫中,有以祖上的名字為姓氏者,稱惠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的周惠王,屬于以帝王謚號為氏。
東周王朝時期,第五位君主名姬閬,于公元前676~前652年在位,逝世后謚號為“惠”,史稱周惠王。
在周惠王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謚號為姓氏者,稱為惠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于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僖公之子公子惠,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姓纂》中記載:陳僖公生公子惠,字子得,后分兩支:一為子禽氏,一為惠氏。
陳僖公(陳?公)媯孝,是陳國的第七位君主,在位期間為公元前832~前796年共三十六年。其有個兒子為公子惠,字子得。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惠氏。
第四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惠公之子公子尾,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魯惠公姬弗涅,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十三任君主,在位時間為公元前768~721年共四十六年。
魯惠公為魯孝公兒子,周文王的第八世孫,后承襲魯孝公擔任魯國君主。他在位間勵精圖治,國勢大振,百姓悅服。
周王姬宜臼建立東周王朝期間,感激秦文公護送遷都洛陽,允許他用天子禮祭祀天帝。此事被魯惠公知道了,也向周王申請允許用天子之厘舉辦祭祀活動,卻被周王拒絕了。魯惠公大怒,故意自用天子之禮祭天,還通知了周王,周王也不敢過問,假作不知。
魯惠公在位四十六年逝世,因適夫人無子,乃立庶長子息,是為魯隱公。次子姬威,三子姬恒(公子尾)。
姬恒為門下丁公府椽,流譽他方,各國歸仁,遂以“他方”二字合成為“施”字,食采于飽,封為施國,號曰施父。在姬恒的后裔子孫中,分衍有兩氏:一支為以先父名號為姓氏者稱施氏,一為以先祖謚號為姓氏者稱惠氏。
第五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的周惠王,屬于以帝王謚號為氏。
姬姓周王朝建立后,周武王姬發分封開國元勛,其弟周公旦以公爵位封于魯國,都曲阜,但留朝執政,由長子姬禽父(字伯禽)代為就封,史稱魯公。姬禽父第五代孫名姬稱,即第十二位魯君魯孝公(公元前796~前769年在位),有季子字子展(公子展、夷伯展)。
公子展之孫曰姬無駭。周桓王姬林五年(公元前715年),姬無駭逝世。當時諸侯以字為謚,魯隱公便命其子惠伯鞏之族以祖父字為展氏。此乃展氏得姓之始。
柳下惠,本名展獲,字禽,又字季,公元前720~前621年,是春秋時期魯孝公姬稱后裔姬無駭之子,“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則是他的謚號,所以后人稱他為“柳下惠”。由于他又字“季”,所以有時也稱“柳下季”。柳下惠曾為魯國大夫,后來隱遁,成為“逸民”。柳下惠被認為是遵守中國傳統道德的典范,他“坐懷不亂”的故事中國歷代廣為傳頌。《孟子》中說“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稱。
柳下惠是展氏、柳氏二姓的得姓始祖,也是惠氏的得姓始祖之一,該支后裔以先祖謚號為姓氏,稱惠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惠氏之源,在唐朝時期手寫本《四海姓望譜》中有明確記載。在《四海姓望譜》中記載:“惠氏 承姬姓周文王之苗 曹周公旦之胤緒,曾伯禽之別族,柳下惠之后。”這說明,坐懷不亂的柳下惠是部分惠姓人的祖先。
法國漢學家、探險家、文化強盜伯希和(Paul Pelliot,公元1878~1945),于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從敦煌盜掠弄走的文物中,就有唐朝手寫本《四海姓望譜》殘卷,即“伯3421號文書”,其中記載了該支惠氏之源。伯希和曾攜帶部分敦煌寫本精品出示給在北京學者羅振玉、蔣斧、王仁俊、董康等人觀看,自此中國學術界始知敦煌莫高窟內有唐朝遺書。
珍貴無比的唐朝史籍《四海姓望譜》現被收藏在法國巴黎博物館。
第六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惠公姬夷吾,屬于以帝王謚號為氏。
晉惠公姬夷吾,是晉獻公之子。
姬夷吾之母為小戎子,她與其姊大戎狐姬同嫁晉獻公。大戎狐姬生晉文公重耳,重耳年長于夷吾。太子申生、公子重耳與夷吾皆有賢行,受晉獻公寵愛的驪姬為了給她兒子奚齊爭奪君位,屢次對他們幾個人加以陷害,使其先被疏遠,后遭迫害。夷吾先被封于屈(屈指二屈,北屈在今山西吉縣東北,南屈在其南),在太子申生受驪姬誣陷自殺后,他從絳都(今山西翼城東南)逃歸屈,整兵自守。其后晉獻公派兵伐屈,夷吾不能堅守,逃亡到梁(今陜西韓城南)。
晉獻公在位二十六年去世,遺命驪姬之子姬奚齊繼位。大夫里克等殺死姬奚齊,派人迎接公子重耳回國為君,重耳謝絕;又派人迎公子姬夷吾。姬夷吾當即就要啟程歸國,跟隨他流亡的人覺得此事可疑,因為國內還有晉獻公的兒子可以立為國君,反而來迎接流亡的公子,說不定其中有什么陰謀。于是派人到秦國,請秦穆公發兵護送姬夷吾回國即位,許在事成之后,把晉國黃河以西之地割讓給秦國。又派人給里克送信許愿,說只要回國做了國君,就把汾陽之邑封給里克。
周襄王姬鄭三年(晉惠公元年,公元前650年),秦穆公發兵送夷吾回國,立為國君,是為晉惠公元年。
晉惠公即位以后,首先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背棄割地給秦國的許諾,派人到秦國致歉,說:“始夷吾以河西地許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許秦者?’寡人爭之弗能得,故謝秦。”婉轉地表達了不能割地給秦的意思。第二件事是除掉里克等原來殺死奚齊另立國君的人。最先對付的是里克,不但不封給他原來許諾的汾陽之邑,而且把他手中的權也奪了。過后還不放心,恐怕里克故伎重演,迎立依然流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就下令讓里克自殺。惠公對里克說,如果沒有里克,他當不了國君;但是,里克殺過奚齊,有這樣的人為臣,國君就沒法當。里克絕望地說:“不有所廢,君何以興?欲誅之,其無辭乎?乃言為此!臣聞命矣。”只得伏劍而死。除掉里克以后,還害怕他的同黨興風作浪,又尋機將那些當初與里克同謀的人一齊殺死。做完這兩件事,惠公解除了他的內憂外患,可是國內人心已經離散。
周襄王五年(晉惠公四年,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請求秦國賣給一些糧食。秦穆公聽從了百里奚的建設,暫不計較晉惠公悔約的前嫌,派了大量的船只運載糧食,由秦都雍(今陜西鳳翔南)至晉都絳,沿渭河入黃河轉汾河再轉澮河,運糧的船絡繹不絕,稱之為“泛舟之役”。第二年,秦國發生災荒,也請求晉國交給一些糧食。晉惠公與大臣商議此事,有人認為應該答允,秦國能不念前嫌給晉國運糧救災,晉國理應回報。但又有人認為,沒有割地給秦國,兩家已成仇敵,再給秦國救災,無疑是給敵人助長力量,這事不能答應。惠公采納了后一種意見,沒有給秦國運糧。
周襄王七年(晉惠公六年,公元前645年),秦國渡過災荒,秦穆公率兵大舉伐晉。晉惠公整軍抵御,因他的所做所為不合情理,不得人心,君臣不和,士氣不振。兩軍戰于韓原(今山西河津與萬榮之間),晉軍大敗,晉惠公被俘。
秦穆公對晉惠公的怨恨難以息,預備把他殺了祭祀上帝。多虧秦穆公的夫人是晉惠公之姊,以自焚要脅秦穆公,才勸阻了此舉。晉惠公在秦國當俘虜期間,秦晉兩國重新訂立盟約,然后被禮送回晉,繼續為君,直至逝世。
晉惠公在位期間,晉國在大國爭霸中無所作為。晉惠公的政治活動,主要是圍繞著國君的寶座,為取得和維護權力不顧一切。為了謀求回國即位,他甘愿割讓國土,更不用說封官許愿了。登上寶座之后,就自食其言,一概反悔,遂造成背信棄義的狼藉聲名。而在秦國遭災時,又以怨報德,企圖依靠自然災害打擊秦國,再一次在道義上失敗。韓原的戰敗被擒,只不過是前兩次失敗的自然延續而已。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