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17時18分左右,廣西梧州市蒼梧縣發生5.4級地震。
江門多地網友表示有震感
對此,江門市科技局地震局回應稱,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6年7月31日17時18分11.2秒在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北緯24.08度,東經111.56度)發生5.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我市多數人有感,震感明顯。
截至18時,江門市科技局地震局沒有收到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該局將密切關注此次地震,將及時跟進,報告有關情況。
1
江門今年已發生4次小型地震
小編聽說,今年以來,江門共發生過4次十分小型的地震,分別是1月17日臺山市北陡鎮0.7級地震、3月6日恩市大槐鎮0.6級地震、4月4日恩市那吉鎮0.5級地震和4月21日恩市大槐鎮0.5級地震。
據地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程度的地震是感覺不到任何震感的,“一般只有3級或3級以上的地震能讓人產生震感,即使是十分敏感的人,也最多能感覺到2.5級以上的地震。”
事實上,在我國,絕大多數民宅都能抵御5級左右的地震,幾年新建的中高檔商業居民樓甚至能抵御7級地震。
2
全市已儲備8萬人以上應急物資
年來,江門的防震減災工作一直沒有松懈過。目前江門已建成3個測震臺、8個強震臺、1個GPS基準站和1個跨斷層短水準測量點等地震監測設施,未來還將建設100座地震烈度與預警工程臺站。此外,江門還積極創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區,截至2015年底,該市共有10個社區被認定為省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4個社區被認定為國家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
同時,我市的應急物資儲備機制也得到完善,目前全市已儲備8萬人以上的應急物資,能在12小時內為全市受災區域迅速提供物資保障。根據今年印發的《江門市防震減災“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江門將建成廣東省地震安全示范城市,全市基本具備綜合抗御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防震減災能力力爭達到省內先進水。
地震逃生小技巧
不知道的趕緊看!
(一)地震發生在室內怎樣逃生?
震時就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應遠離窗戶,因為窗玻璃可能震碎。身體應采取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的姿勢。同時,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發生大地震時,擱板上的東西及書架上的書等可能往下掉。這時,保護頭部是極其重要的。在緊急情況下可利用身邊的棉坐墊、毛毯、枕頭等物蓋住頭部,以免被砸傷。不要隨便點燈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因燃氣管線破裂泄漏的易燃易爆氣體。
(二)地震發生在公共場所怎樣逃生?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開人流,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堅硬物等用品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 ,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后懸掛物。在行駛的電(汽)車內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三)地震發生在戶外怎樣逃生?
1.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保護頭部;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2.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過街橋、立交橋上下;高煙囪、水塔下。
3.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如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廣告牌、吊車等。
4.避開其他危險場所和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墻;女兒墻、高門臉、雨蓬下;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四)地震發生在學校怎樣逃生?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應當有組織地撤離。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不要回到教室去。
(五)地震發生在野外怎樣逃生?
避開山邊的危險環境,避開山腳、陡崖,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等;避開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與滾石前進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特別要保護好頭部。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