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0級左右、震后24小時內災民得到基本生活安置和救治、全面提升城鄉抗震設防能力……未來五年,衡水市的防震減災藍圖將如何繪制?日出臺的《衡水市防震減災“十三五”規劃》給出了答案。
規劃目標
到2020年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0級左右
防震減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內容,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發展穩定民生大局。目前,衡水市“十二五”期間制定的防震減災工作主要任務已基本完成。防震減災“十二五”規劃城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全部驗收合格,地震監測預報能力有效提升,地震災害防御工作全面拓展,地震應急救援體系進一步健全,防震減災宣傳不斷普及,整體工作成效明顯。
“十三五”期間,衡水市將推進防震減災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方針,強化地震部門自身能力和全社會綜合防御能力建設,以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為宗旨,按照政府統籌、綜合防御、協調發展、科技支撐等原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強市興縣富民目標提供強有力的地震科技支撐和安全服務保障。
到2020年,全市基本具備綜合抗御6.0級地震的能力。監測、速報、預警能力進一步增強,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報網,20分鐘內完成地震烈度速報,轄區發生5.0級以上破壞性地震后,1小時內提供震災預評估結果,2小時內提供初步人員傷亡、房屋破壞信息和輔助決策建議,3至5天內完成災區地震烈度評定。
強化地震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縣級以上城市基本建立起以地震救援隊伍為中堅、各有關行業救援隊伍為骨干、志愿者隊伍為補充的救援隊伍體系,發生重大地震后,救援隊伍24小時內基本覆蓋重災區,災民得到基本生活安置和救治。
深化強震機理與監測技術、地震成災機理與減災技術、地震災害評估與應急處置技術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拓展成果轉化應用,全面提高防震減災科技創新支撐力和貢獻率,區域防震減災綜合能力進一步提升。
到2020年,地震監測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形成多學科、多手段的綜合觀測系統,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0級左右;城鄉抗震設防能力明顯增強,新建工程全部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完成抗震能力不足的建設工程加固改造,農村抗震民居比例大幅度提高;地震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對防震減災貢獻率顯著提高;社會公眾掌握一定減災基本知識和防震避險技能。
主要任務
建立覆蓋全市的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系統
“十三五”期間,衡水市將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契機,重點圍繞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地震應急救援、防震減災社會治理等方面,完成多項任務。
整合區域監測資源,優化臺網布局,形成地表與地下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地球物理化學場觀測網絡,提升地震監測能力。建立覆蓋全市的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系統,為社會公眾提供地震信息超快速報、烈度速報與預警服務,完善地震觀測臺網從建設到運行維護的全過程管理程序和制度保障體系,加強震情分析研判,提高短臨預測和震后趨勢判定能力。
全面推廣實施第五代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應用,確保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全部符合新的抗震設防標準。推進城市老舊小區、棚戶區、城鄉結合部、城市基礎設施、重大生命線工程等建(構)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和鑒定加固工作。全面實施農居地震安全工程,促進城鄉地震安全均等化。開展防震減災基層基礎示范建設,提高公眾抗御地震風險意識和能力。
加強各級抗震救災指揮體系建設,構建完善京津冀城市群應急聯動預案和地震災害處置協同作戰行動機制。注重各級各類應急隊伍培訓,提高地震應急救援隊伍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水,開展軍地聯合、市縣聯動、部門協同的地震應急綜合演練。加強地震應急救援裝備保障投入,配備必要的搜索救援、移動信息終端和個人保護等裝備。科學規劃布局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逐步滿足災民安置需求。加強地震宏觀測報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地震知識宣傳網和鄉鎮防震減災助理員(簡稱:“三網一員”)建設,激勵調動“三網一員”在群測群防中有效發揮先知先覺作用。
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網絡技術,建立覆蓋城鄉的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網絡臺。
重點項目
新建1個基準站10個基本站 優化地震臺網布局
從今年開始,衡水市將新建1個基準站、10個基本站,形成以基準臺(站)和基本臺(站)為骨干、一般臺(站)為補充的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臺網,向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及時提供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等緊急地震信息服務。
建設與省互聯互通的市級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數據處理和發布系統,重點建立完善衡水市數據處理和預警中心軟硬件系統,通過實時數據快速集中處理,實現地震預警信息發布、超快自動速報、快速產出地震動影響圖像、震源機制解、根據余震分布模擬地震破裂過程圖像等,為抗震救災、地震趨勢研判及后續地震科研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在中小學校進行預警臺站和預警信息服務系統試點建設,原則上均每個縣(市、區)選取1至2所中小學校開展試點建設。
全面落實新一代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標準,依法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和管理,推進衡水市各行業抗震設計規范與新一代區劃圖的銜接,確保全市新建、改建、擴建工程依照新區劃圖抗震設防標準進行規劃設計與施工建設,為全面提升衡水市城鄉抗震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建設“急結合,一場多用”的應急避難場所,充分利用公園、綠地、廣場、操場或人防工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場所進行加固改造、完善功能,建立相應的避難場所應急預案,逐步滿足震災救助與災民安置需求。
大力推進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設。發改、住建、財政、地震等部門統籌用好各種資源,結合精準扶貧、城中村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有針對性地做好異地搬遷扶貧民居的地震安全工作和抗震加固改造,逐步提升全市農村民居的抗震設防能力。
加快市本級防震減災指揮中心建設。新建設的防震減災指揮中心應具備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防御、應急準備、信息處理、數據儲存、科普宣傳、應急培訓和指揮決策系統應急處置等重要功能,使之成為一流的全省市級防震減災指揮中心。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