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地理:地震頻發之時,湖南人可能會慶幸自己不在地震帶上,是否真的可以安枕無憂?
童潛明:前提是對的。95%的地震都集中在現代板塊活動碰接帶,如環太洋地震帶(智利、臺灣與唐山地震就屬此范圍),以及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比如汶川),湖南恰好幸運地避開了這些大地震帶。中國還劃定了幾十條內陸地震帶(區),湖南也不在這些地震帶(區)上。湖湘地理:但是據統計,湖南有史可查且大于4.7級的地震約有20次,地震總數更是多達200余次。是為何發生地震?
童潛明:在華南諸省里,湖南的地震是最多的,主要又集中在洞庭湖的周邊,你說的全省大于4.7級地震20次,洞庭湖區就有12次。這是因為洞庭湖盆地在現代新構造運動中仍在沉降,每年下沉1厘米左右,它周邊的山地丘陵卻在上升,一邊上升,另一邊下降就會形成斷裂或引起老斷裂的復活,如此地震就發生了。我們走在洞庭湖邊上,也許腳下正發生小地震,只是我們感覺不到罷了。一般3.8級以上的才是有感地震。
“王家井噴出黃水,鐵尺堰噴出黑水,彭山崩倒河為之淤”,明史這樣記錄1631年的澧縣地震
湖湘地理:在湖南,歷史上最大的地震記錄,在哪里?其破壞性究竟達到多大?
童潛明:最強地震即1631年澧縣地震,這也是整個華南內陸最大的地震記錄。除常德、澧縣、安鄉、岳陽等地方志外,《明實錄?崇禎長編》也有詳細的記述,“澧州亦震數次,城內地裂,城墻房屋崩壞,壓死居民十余人,王家井噴出黃水,鐵尺堰噴出黑水,彭山崩倒河為之淤”。我1998年就查到了這個資料,只是不知彭山在哪里,直到2009年7月進行城頭山地質公園考察時,才發現“彭山崩倒”的所在地彭山,“河為之淤”的河是澧水。因為地震最易引起滑坡,史書說的崩倒就是滑坡,這個地震滑坡是湖南有史記述的最早的滑坡,也是華南內陸唯一的地震引起的滑坡。
湖南不在大地震帶上,但地殼沉降的新構造運動可能導致地震
湖湘地理:除了洞庭湖區域,湖南其他地方的地震有何原因?與整個湖南的地質構造有著何種關系?
童潛明:地殼運動是不均衡的,它的發生與所處大地構造單元有關。大地構造單元一般以隆起與坳陷來定;也可以根據地殼運動的強度分為活動區與穩定區。活動區大都在隆起區與坳陷區的過渡部位,這里的地殼差異性升降會使巖層錯斷(即斷裂),或使原有的斷裂重新活動,這就是常說的活動斷裂。活動斷裂最強的表現就是地震。因此可以說地震是斷裂活動的結果,也可以說因為有地震才認為斷裂在活動。
湖南的地震、地質工作者將湖南劃分出一系列的隆起區與坳陷區,它們的邊界往往有活動斷裂。現知有記錄的4級以上的歷史地震往往又沿這些斷裂帶分布,如太陽山斷裂、湘江斷裂、常德-益陽-長沙斷裂、桃江-城步斷裂、瀏陽-衡陽-江華斷裂、三都-郴州斷裂等。應該指出的是,這些斷裂是確實存在的,但僅憑地震就說在活動,多少有點牽強附會,不過斷裂活動的確是地震的元兇。因此為了預測地震,研究斷裂的活動是最重要的。
湖湘地理:是否還有其他的地震誘因?
童潛明:湖南省1971年開始使用儀器觀測地震,測得郴州東江水庫自蓄水以來已發生地震4000余次,最大震級達3.2級。水庫誘發地震的前提是庫區具有一定的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條件,以及一定的原始應力積累。另外,礦山地震則多是地下體積虧空,導致塌陷、斷裂活動誘發地震。總之是因為蓄水與采礦改變了原來應力衡狀態。這種地震一般震級小、震源淺,不會造成大地震,但山體出現裂縫、礦巷塌方、房屋受損之事經常有。
環洞庭湖區域建設,應對可能的地震有所預防
湖湘地理:斷層活動如今是否并沒終止,我們應有何預防措施?
童潛明:洞庭湖周邊是地震多發區,常德-澧縣間又是重點區。常德到澧縣中間區域發育有走向北東的六條斷層組成的“太陽山斷裂帶”,在8萬年前它有過一次斷錯地層的強烈活動,據查可能是湖南歷史上最的一次錯斷地層活動,后來雖然沒有發現很劇烈的斷錯地層,但是斷裂繼續活動是存在的,1631年6.7級澧縣地震、1979年2月18日的3.8級澧南地震即是其證明。
因此,在環洞庭湖區經濟建設中對地震就要預防,關注的重中之重應是常德-澧縣沿太陽山斷裂帶。一是加強對環洞庭湖區的新構造運動的研究;二是沿太陽山斷裂帶按抗8?9級地震裂度設防;三是房屋建筑及其它工農業建筑應盡量避開巖層層面與山坡坡面一致或大體一致的地方。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