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Chī,Xī)姓源流純正,源出有一: 出自己姓,是黃帝孫顓頊后裔,以邑名為氏。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稱,稱生老童,老童生吳回,帝嚳火正。吳回生陸終,陸終長子昆吾,己姓也。《世本》:蘇國,古國,祝融之后,己姓,滅于夏。《國語?晉語》:殷辛伐有蘇,有蘇以妲己女焉。 蓋有蘇國亡于夏,又復國。其后有蘇忿生,周武王時官至司寇,負責訴訟事宜,有清正之聲。周之蘇國為己姓,從現今出土之西周、春秋青銅器 蘇公敦、蘇公鼎可證,銘文己或作 己女 ,或作 妃。蘇忿生支庶子受封于郗邑(今河南省溫縣一帶),其后人遂以封邑命姓,稱為郗姓。
按:《姓纂》既云郗,己姓。又言青陽氏之后。青陽氏為黃帝長子玄囂之號,而郗氏為黃帝次子昌意之后。蓋青陽氏為顓頊號高陽氏之誤。
郗氏是在2000年前由蘇氏分支出來的。據《左傳?隱公十一年》,郗邑為東周畿內國 蘇國(以國于溫,故經傳亦稱溫國)故地,地洛陽,其地當在現河南溫縣附。《元和姓纂》云郗氏,秦末,自晉陽徙高。故郗氏流徙如下:郗邑(時間:春秋至戰國,今河南溫縣一帶)??晉陽(戰國至秦末,今山西太原)??高(秦末至唐末,今山東金鄉縣),其后子孫流散各地。當今,郗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濟寧汶上縣楊店鄉的郗村應該是最大的一個分支了,該村有1500余戶,大都姓郗。另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辛店鎮王朱村約有幾十戶郗姓家庭,在當地比較集中。山東棗莊山亭區馮卯鎮上朱園村和二朱園村有上百戶郗姓家庭,分布也比較集中。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鄭家鎮前屯村也是郗姓人在明代遷徙遺留下來的一個村落,現有郗姓人家100戶,村中主要人口就是郗姓。在聊城市陽谷縣石佛鎮郗海村和龐樓村也分布了上百戶郗姓人,其在一百年前是一個氏族的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分家了。今陜西銅川市印臺區郗家塬村全村200余戶 幾乎全部姓郗,最早是有郗氏先祖兄弟兩個遷移至此繁衍至今。河北省黃驊市楊莊村、肅寧縣郗家莊也有郗姓后人。山東鄒縣五龍堂也有郗姓后人。貴州省大方黔西也有100余戶,坐落于百里杜鵑。云南省曲靖也有數百戶。安徽壽縣眾興、雙門均有幾十戶是幾代前從山東遷移而來的。另河北省景縣宋門村亦有數十戶郗姓家庭。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寨里鎮郗漁池村也有郗姓后人,大約有100余戶。河北省邯鄲市廣縣東張孟鄉留女固村亦有上百戶郗姓家庭。
山陽郡:西漢時的山陽郡在今山東省獨山湖周圍金鄉縣一帶。東晉時的山陽郡,在今江蘇省清江、淮安一帶。
高郡:西晉時將漢代原有的山陽郡改為高郡。治所昌邑,在今山東省巨野縣一帶。
文成堂:晉時有郗鑒,博覽經籍,耕田吟詩,不愿接受朝廷征召。后來封安西大將軍,遷車騎將軍。皇帝臨死托他輔佐幼主,他為了保衛新立的少帝,了約峻之難,晉升太尉,封南昌縣公,卒后謚文成。
郗氏字輩:“鳳志佃金洪忠廣”。
河南濮陽郗氏字輩:“繼志大業廣積仁植基良和傳家遠謙讓卜世長”
山東郄氏郗氏字輩:“群文興傳光才良生”。
河北保定郗氏字輩:“永樹進錄家”
江蘇沭陽郗氏字輩:“木應自起長文永敬玉大廷開延宗躋昌恒慶嘉緒芳仁寬步景耿”。
安徽壽縣郗氏字輩:“同傳世德”
山東寧陽郗氏字輩:振舉永廷玉 魯可延太昌 明經教世遠 學道保天良
資料有待補充。
山東鄒縣五龍堂郗姓字輩:“大友精科紀 文公志遠長 祖宗傳世法 永續圣明堂。”
山東汶上郗氏字輩:崇修來洪瑞,金德啟意祥
河北邯鄲叢臺區南兩崗村郗氏字輩:德如紹永慶,成保兆振興
河北邯鄲廣縣留女固村郗氏字輩:玉慶少永為志明再有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