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姜姓,出自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信國公文天祥的后裔,屬于避難改姓為氏。文天祥的護國軍失敗后,其二十四子帶其后裔族人從江西吉安遷徙到浠水一帶(今湖北麻城),改文氏為諧音的聞氏。該支“文改聞氏”族人在清朝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第一次撰修的《聞氏宗譜》中記載:“吾族本姓文氏,世居江西吉安之廬陵,宋景炎二年,信國公軍潰于空坑,始祖良輔公被執,在道潛逃于蘄之蘭溪驛,改文為聞,因家焉。” 這部《聞氏宗譜》中記載的“信國公”,就是文天祥;“薊之蘭清邑”,就是今湖北省麻城市浠水縣;“二十四子”,實際上是文天祥屬下的護國軍將士,無一為文天祥的嫡支族人。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溫都氏,亦稱文都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溫都部,以部為氏,滿語為Wendu Hala,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綏分(今中俄兩國交界綏分河上游地區)、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烏蘇里江兩岸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聞氏、孔氏、溫氏、都氏、文氏等。
源于錫伯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錫伯族溫都爾氏,錫伯語為Wenduer Hala,世居烏蘇里江兩岸,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聞氏、溫氏、文氏等。
少正卯(見上)。先秦典籍中有的提到孔子誅殺少正卯,有的則沒有記載。這樣,孔子是否誅殺少正卯,成了后世聚訟疑問。據《荀子?宥坐》曰:“孔子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門人進問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始(先)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居!吾語女(汝)其故。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而堅,三日言偽而辯,四曰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于人,則不免于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誅也。”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云:“(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于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也就是說,孔子在魯國由司寇代行宰相職務才七天,就殺死當時魯國的大夫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五種惡行,并且在家里聚眾成群,鼓吹邪說,嘩眾取寵,已是小人中的雄杰,所以非殺不可。后來的《尹文子》、《說苑》、《孔子家語》等書,都引用《荀子》的說法,認為孔子殺了少正卯。然而,南宋朱熹認為,孔子并沒有殺少正卯。此說一出,許多學者表示贊同。
其主要理由
一,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為信。成書早于《荀子》的《左傳》、《國語》、《論語》、《孟子》等,都沒有提到這件事,而且《左傳》、《國語》往往對孔子有所誣罔,也不提此事,可見歷史上沒有孔子誅殺少正卯之事。
二,孔子代行宰相職務才七天,以一個大夫的身份去殺掉另一個大夫,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三,孔于提倡仁,堅決反對輕易殺人,當魯大夫提出“殺無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時,孔子表示反對。殺少正卯一事,與孔子的一貫不相吻合。上述兩說各自成理,流傳至今。那么,孔子究竟有沒有誅殺少正卯呢?學術界對此事的真偽,爭論熱烈,各執己見,雙方都有相當多的論據,難以作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缺)聞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100位,在大陸地區甚至沒有進入300位。聞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約二十萬九千余,占全國人口的0.013%左右,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春秋時候,魯國有個很有名的學者叫作少正卯,講學做學問,是當時一個很有名的人,被稱為“聞人”(聞在古漢語里是聞達,出名的意思)。他的后代 [1] 以他為驕傲,就以“聞人”作為自己的姓氏,稱為聞人氏。后來聞人氏把姓氏簡化為聞,世代相傳,就形成了聞這個姓氏。又據《風俗通》和《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古籍記載,聞姓本是聞人之后,后改單姓為聞。由此可知,單姓的“聞”與復姓的“聞人”姓,實際上是一父所出的同一家人,不過是先有聞人氏,后有聞氏罷了。換句話說,聞姓是從聞人氏分支出來的。
那么,聞姓是在可時而來的呢?據 [2] 考證推測,大致是在唐末和宋初形成的,因為,翻遍有關史冊,在此之前未有聞姓的記載和活動足跡。望族居吳興郡(今浙江省吳興縣一帶)。
另有一支是單字聞姓,文天祥(護國公)軍敗后,其二十四子帶其后人從江西吉安遷居至湖北省浠水(麻城)市,并改文為聞。“聞”氏由“文”改來的說法最早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次修撰的《聞氏宗譜》:“吾姓本姓文氏,世居江西吉安之廬陵。宋景炎二年(1277年),信國公軍潰于空坑,始祖良輔公被執,在潛逃于蘄之蘭清邑,改‘文’為‘聞’,因家焉。”這里所說的信國公就是文天祥,而蘄則是今天的湖北省浠水縣。還有江蘇省太倉市有比較多的聞姓聚居。700多年來,聞家宗譜都采納此說,聞家人也都自認為是文天祥后人,聞一多研究界也大多承認了這個說法。然而,1992年,《聞一多傳》的作者聞黎明以史學研究者的嚴謹態度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質疑。他說:“這種說法很難考證,且記載時間去事500年(1277年-1781年)”,“宗譜所言確否,尚待證實。”因為“聞”本來也是一個姓氏。這個問題,聞一多本人也產生過興趣。他在清華讀書期間曾想撰寫一篇《聞氏先德考》,但終因資料不足,只在日記中寫下了“不得其詳”這樣一個沒有結論的結論。
湖北浠水聞氏字輩:“增定統世派,幼秀定音剛,祖訓萬代芳,科才興庭宇,俊杰務朝章,佳名昌盛世,賢良佐邦家,立心期中正,厚德煥光華,廣學成佳品,崇儒有道時,澤長源必遠,衍慶本先培”。
湖北南漳聞氏字輩:“正大光明兆,學子根朝”。
湖北隨州聞氏字輩:“開國承家,登行立品,世守學業,崇德唯永“。
宜賓聞氏字輩:“承天合道安社稷,正大光明定乾坤,英才輩出多圣賢,光風霽月永禎祥”。
浙江杭州聞氏字輩:“世景昌榮德,晉維啟道義,堂堯震圣安,廷元頌壽春”。
浙江寧波聞氏字輩:“繼世守成、宏日昭庭;端方恭友、智勇廉貞;安和啟泰、英烈傳聲;令嗣克振、祖德永明。”
浙江上虞、安徽岳西聞氏字輩:“天道顯英賢,元宗谷淑友,日吉明玉盛,時來賦金聲,忠信傳世澤,冶謀定構堂,佐國安宏宇,超倫自煥璋”。
安徽聞氏通族字輩:“?大伯九鎮宋圣章,恒道學廣體敬有慶,安邦富國家泰榮,昌同懷寬憲公正,延祥繼續傳寶樂,善從良賢才多,舉齊世立綱”。
安徽無為聞氏一支字輩:“通貴名潤,仲子永廷,應正尚時,光國順天,思廣德盈,善本忠良”。
安徽無為聞氏一支字輩:“正尚士光國,順天思廣德,盈善本宗梁,杰厚開宏業”。無為襄安聞祠村,2012年聞氏祠堂修善完畢
安徽銅陵聞氏字輩:“忠厚承先德,詩書啟哲詞,親賢登百世,利樂起嗣”。
安徽蕪湖聞氏字輩:“啟大學之道明德”。
江蘇高郵聞氏字輩:“長家國永慶,德邦彰世清,景春榮萬選,唯厚讀書明”。
江蘇徐州聞氏字輩:“紹德傳家,震興榮成”。
江蘇徐州新沂黃墩聞氏字輩:“玉克建從舉希安章振繼福宏信光天”。
山東肥城聞氏字輩:“孟玉保慶廣”
聞氏一支字輩:“統緒繼子在賢,萬年可北”。
河南信陽一支字輩:“君天逢圣鳳,望其開廣慶,書乃煥榮光,忠業傳家遠,洪謀繼世昌”。
河南信陽(光山縣):“祖摘召傳,世德長延。”
安徽亳州聞氏字輩:“振繼立國大玉”。
江西高安龍潭聞氏:克昌閻慶遠,績厚世流光,德緒開基,龍門成事榮
河北灤南聞氏字輩:禮天鳳嘉,希士福瑞,振佩永久大崇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