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蓮花山
蓮花山旅游區位于鄂州市洋瀾湖畔,是湖北省著名的省級涉外旅游風景區,占地面積600余畝,共有人文景觀30多處,尤以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文化碑林??蓮花山碑林而聞名遐邇。
蓮花山湖山壯美,人杰地靈。凌空俯瞰,以蓮花山為主體的九座山峰,宛似依水綻放的九朵蓮花,湖光山色,渾然一體。歷代文人如屈原、陶淵明、黃庭堅、蘇東坡等曾在此行吟賦詩,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素有“江南第一塔”美譽的元明塔,1995年10月28日落成,塔高80米,為八角形樓閣式塔,出土十一層,層層飛檐翹角,覆蓋著金色琉璃。
2,梁子湖
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泊,面積3.2萬公頃,東西長82公里,南北長22公里,常年均水深3米,是湖北省重點保護水系。國際環保組織對梁子湖監測結論為:該湖水生動植物極為豐富,水質無任何污染。
“藕花深處不勝秋,罷釣歸來月滿舟。儂自烹魚郎買酒,湖風湖水亦溫柔。”這位詩人已給我們生動描繪了湖區子民無憂無慮的生活。無論是青石板街風火墻后面聊天的老人,還是七星山下竹樓里歌唱的俊男靚女,他們都是在享受著上蒼賜予的幸福。這,也許就是這個湖心小島吸引游客的秘密所在。
3,鄂州市博物館
國家2A級旅游景區、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鄂州市青少年道德教育基地。位于鄂州市武昌大道西段西山南麓,距離市中心約1公里。是政府設立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景區由三部份組成:一是陳列展覽。基本陳列是以鄂州出土文物為載體、反映鄂州歷史的《鄂州歷史精品文物展》和《百子畈戰國六朝古墓出土文物展》。展品主要是戰國青銅器、六朝青瓷器和歷代青銅鏡,特別是青銅鏡,在全省乃至全國占有重要地位。
二是張裕釗陵園。張裕釗是清代晚期著名書法家。陵園是1994年由張裕釗先生在日本的第三代弟子上條信山先生提議并捐資,與鄂州市博物館聯合興建的。占地面積3500方米,包括五個部分:師生紀念碑亭、張裕釗紀念館、櫻花園、張裕釗日本弟子書法作品碑廊和張裕釗墓。紀念館是陵園的中心建筑,陳列《張裕釗生及書法藝術展》,展品有張裕釗、宮島詠士及上條信山的生資料及書法作品。該陵園體現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源遠流長。
三是古銅鏡復原復制車間。可復原復制古代各種青銅器,最有影響的是透光鏡的制作,展現了我國古代范鑄工藝。
4,西山風景區
位于鄂州市城區內,是省級風景區。西山古稱樊山、壽昌山、郎亭山。山臨江而立,逶迤5公里,總面積167萬方米,主峰海拔170米,山有九峰,嶺有九曲,壑谷中有6條溪澗,串連3大名泉3池1湖,還有2條瀑布掛崖間。站在長江邊仰望西山,嶂巒重疊,群峰競峙,萬木蔥蘢。
西山歷史悠久,古跡甚多,主要的有:三國時期,吳王孫權定都武昌(今鄂州)后所建的皇家苑囿,如吳王避暑宮、即位壇、讀書堂等;東晉太元年間,高僧慧遠得武昌太守陶侃的“文殊師利”金像后所建的靈泉寺;唐代詩人元結隱居的退谷及谷東面一塊“非曲非方,不準不規”的巨石硅蹲石;宋代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曾夜宿過的松風閣和親筆寫下的《武昌松風閣》詩及用過的洗墨池;清代兵部尚書彭玉麟留下的石刻梅花圖。
西山還有石門開、九曲亭、廣宴樓、望楚亭、菩薩泉、試劍石、洗劍池、望夫石等名勝古跡。歷代文人墨客如陶淵明、李白、李陽冰、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陸游、辛棄疾、丁鶴年等或慕名而來,或長期居住,留下了不少贊美的詩篇。晉代陸機把西山譽為“王畿”,唐代李白稱其為“帝里”,宋代蘇軾謂之曰“幽絕處”。1964年陳毅來此地,贊“西山不亞于廬山”。
5,文星塔
鄂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鄂州市中心南浦路與文星路交匯處。始建于明代,是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知縣諶謙與教諭朱瓚為激勵學子奮發讀書所建,后廢。清代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知縣熊登看到文星塔漸漸頹廢,于是易地在學宮南隅“距舊址六十步”處重建。
解放后,歷屆政府又多次進行了維修。塔高約23.13米,共有5層,由塔座、塔身和塔尖三部份組成,塔座高2.25米,直徑8米,基座邊長7.5米,用條石壘砌而成。從塔座到塔頂均為八角形狀。塔身為青磚木料飛檐式建筑,屬八角攢尖頂式磚塔,高19.08米,每層間. 均有石階十級相連。塔頂有1.8米。塔每層有四門四窗,合八方四門,可通觀八面。塔身正南門鑲碑上鐫有“文鋒”二字,書法古樸秀逸。文星塔是鄂州市現存的唯一古塔,現與遷建來的萬年臺共存于文星園內。
6,紅蓮湖
紅蓮湖位于鄂州市華容區廟嶺鎮境內,1993年元月成立湖北紅蓮湖旅游度假區(原華僑城),并編制了總體規劃。1994年元月8日,省政府同意成立省級紅蓮湖旅游度假區,規劃面積24方公里,起步區5方公里,并授權鄂州市政府組建度假區管委會,負責度假區的開發與建設。度假區的建立拓展了湖北省吸引外商投資渠道,填補了湖北省旅游度假區的空白。
7,怡亭銘摩崖石刻
鄂州市老城區小北門江邊,矗立著一處巨崖,巨崖如小島,上刻有被世人譽為“三絕”的“怡亭銘”,即“怡亭銘摩崖石刻”。該崖突兀江畔,舊名“觀音崖”,因其形似猴狀,人又稱“猴子石”。它東望江心的龍蟠磯,西瞰西山腳下的釣魚臺,是鄂州城區沿江一帶的三大“奇石景觀”之一,論其名聲和歷史、藝術價值,則又在龍蟠磯和釣魚臺之上。
鄂州必去十大旅游景點 去鄂州旅游不可錯過的地方
說起怡亭銘摩崖石刻,先要提及“吳王散花灘”。公元221年,吳王孫權建都武昌。其實,觀音閣崖處有不少逶迤起伏的石頭延伸到江中,形成一座三面環水的小石島,島后是一片寬闊的沙灘池,泥土淤積,地勢曠。東吳靠水軍立國,孫權常在此地檢閱水軍,迎送將士。每逢將士征戰凱旋,孫權又總要在這塊沙灘上舉行散花犒軍儀式,“吳王散花灘”因此得名。
8,古靈泉寺
古靈泉寺又名圓通寺、資福寺、西山寺,中國佛教“凈土宗”發源地。位于鄂州西山的青龍、白虎二山之間。是東晉高僧慧遠所建,寺中有泉出崖穴間,因迎文殊像供奉于此,盛傳泉中有靈光呈現,故名菩薩泉,又名靈泉,西山寺亦名古靈泉寺。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歷史。西山寺人文景觀很多。
寺前有菩薩泉一處,有元代趙子昂題:“古今第二泉”五字。菩薩泉白而甘洌,淳厚,倒人杯中能溢而不漏。寺僧以此泉合面,香甜艷脆,落口消融,名曰“東坡餅”,乃湖北一大名點。菩薩泉側,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洗墨池。寺中有碑刻數十,其三泉亭內的一幅梅花石刻,構圖奇倔,運筆瀟灑,是清代兵部尚書彭玉麟所作,上有《天下第一傷心人》的題款。
六殿中的佛像,姿態各異,栩栩如生。古寺的山門,名積翠門。一條溪澗,由寺后山谷而下,串聯滴滴泉、涵息泉、活水泉、菩薩泉、洗墨池,經過積翠門,直瀉寒溪,盛夏置其間,心境恬逸。
9,龍蟠磯
鄂州市小東門外大江中,有一座巨礁,石勢蜿蜒,矯若金龍,此即“龍蟠磯”。公元221年,三國吳王孫權遷都鄂縣,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從三國至民國初年,鄂縣一直稱武昌,長達1600余年,辛亥革命武昌之名讓給了江夏)。
孫權在武昌稱帝前夕,聽說有黃龍蟠臥于江中巨石上,積日方去,便賦名蟠龍磯。它與東面江岸的“鳳凰臺”遙相呼應,并稱“龍蟠鳳集”,正應帝王定都祥瑞。后又傳說觀音菩薩看中這里風水,特來蟠龍磯休養生息。蟠龍翹首西望,“萬里長江第一閣”觀音閣即雄踞龍首之上。觀音閣元代監邑鐵山建,明弘治初、嘉靖及清代和民國均有修葺。世事滄桑、屢毀屢修。蟠龍磯石頭翹首西望,觀音閣突兀在龍頭之上,恰似凌空飛來,虛懸于大江之中,坐東朝西,逆水而立,既減緩水勢,又順勢泄流,千百年來,它飽經風霜,縱覽長江。
10,洋瀾湖風景區
洋瀾湖古稱南浦,又名南湖,位于鄂州城區中心,因湖之南側曾建過一座“洋瀾寺”,故得名“洋瀾湖”。洋瀾湖歷史悠久,人文景觀甚多。南朝才子江淹曾在《別賦》中寫道:“春節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整個景區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優美,湖面開闊,景色宜人,是城市難得的濱湖風景游覽勝地。
1990年揚州古典園林建筑設計院對洋瀾湖北岸環湖公園十個景點作了具體規劃。即南湖勝境、屈子行吟、魚影環琚、花灘落雁、南湖映月、昌樂佳處、南浦菱歌、官柳拂面、川光媚蚌、百鳥翱翔等。現在景區內樹木蔥蘢,鳥語花香,道路蜿蜒,山石突兀,駁岸曲折,游船如織,賓館酒樓掩映在綠樹繁花叢中,亭臺樓閣點綴于天水一色間。
年來,該景區內又相繼建成了鳳凰山莊、瀾湖浴場、川光媚蚌、鏡園、吳兆麟將軍紀念館、工人文化宮等景點;5000余米北岸護坡工程傍水相偎,曲折連綿;沿湖小道依岸而建,垂柳婆娑,曲徑潔凈,是人們休閑雅吟的極好去處。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