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國,女,103歲,曾參加過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1933年入黨,1934年參加長征,只有50斤體重的王定國堅持走完了長征全程。她在離休40年后仍然腳步不停,70多歲推動長城保護,80多歲挽救失足少年,99歲還參與植樹造林。
一生緊跟共產黨,為了信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犧牲;為了解放全中國,不顧個人安危。這是她內心篤信的長征精神。她相信長征的前方就是光明。
維和士兵申亮亮
申亮亮,29歲,生前系中國駐馬里共和國維和工兵分隊戰士。
6月1日,中國駐馬里共和國維和部隊遭遇恐怖襲擊。一輛載有500多公斤炸藥的汽車,駛入申亮亮所在維和部隊的營區。當時,正負責營區2號崗哨警戒執勤任務的申亮亮立即發出預警信號,引導后方部隊隱蔽。在汽車側翻時,他本可以選擇撤離現場,但他用生命中的最后37秒,換回了部隊其他人員的安。因為他的及時處置,500多公斤的炸藥襲擊,只一人犧牲。
這一人的犧牲把一位農村母親的世界炸得粉碎。申亮亮的母親楊秋花悲傷得無法站立,坐著輪椅到機場迎接兒子的遺體回國。追悼會上,哭成淚人的楊秋花在多人攙扶下走到兒子的靈柩前,擺上一支白花,用河南鄉音大聲而顫抖地說:“我的兒子,你為國爭光了,我謝謝你!”
秦?飛,耶魯大學畢業,現任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鄉白云村大學生村官、黑土麥田公益(ServeforChina)聯合發起人。
秦?飛,耶魯大學畢業,現任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鄉白云村大學生村官、黑土麥田公益(ServeforChina)聯合發起人。大學畢業時,秦?飛選擇回到祖國農村服務,至今已是第六個年頭。
2011年,秦?飛到衡山縣賀家鄉任大學生村官,為當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統,硬化道路、安裝路燈,修建現代化敬老院,為鄉村師生配備板電腦開展信息化教學……
2013年被評為央視“最美村官”,立個人一等功一次。
服務期滿,秦?飛認為“輸血”并非最可持續的鄉村發展模式,放棄提拔機會,轉至白云村續任大學生村官,用“造血”建設鄉村。他帶領村民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山茶油產業,通過創業創新為當地創造可持續發展動力。
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服務鄉村,秦?飛與耶魯中國同學發起了“黑土麥田公益”項目,招募支持優秀畢業生到國家級貧困縣從事精準扶貧和創業創新。今年,30名來自清華、北大、復旦、人大、中國社科院等院校的“鄉村創客”在15所村莊開展產業扶貧與創業創新,得到當地政府與村民好評。
壯烈犧牲的殲15飛行員張超
張超,男,30歲,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一級飛行員。
4月27日,張超在駕駛艦載戰斗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推桿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此前,張超是“海空衛士”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優秀的三代機飛行員,全團6名“尖刀”隊員中最年輕的一員,曾數十次帶彈緊急起飛驅離外軍飛機。
新疆焦裕祿:阿布列林
阿布列林,男,維吾爾族,新疆哈密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退休干部。
1968年,阿布列林曾經在途徑河南時訪問蘭考焦裕祿故居。這次蘭考之行影響了他一生。
工作46年來,阿布列林不管是當農民、當工人、當檢察官,不管在什么崗位,都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工作,像一顆螺絲釘,擰到哪兒都不會松扣,他堅持依法公正廉潔辦案,維護民族團結,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曾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
抗癌女護士王威
王威,29歲,現在是北京煤炭總醫院的一名護士。
王威8歲時被確診患有甲狀腺癌,16歲時癌細胞轉移到全身。全家輾轉就醫多家醫院,但均因病情過重而被拒之門外。在20歲生命將走到盡頭時,她寫信給央視《星光大道》欄目組,打算死后把角膜獻給需要的人,遺體獻給醫學院解剖研究。
她的事感動了很多人,煤炭總醫院組織專家為王威進行了手術,長達6.5個小時的高難度手術,摘除腫瘤十余個,最大的有成人的拳頭那么大。她奇跡般地康復了。2012年,25歲的她成為煤炭總醫院的一名護士。
因為愛,王威活了下來,現在她要盡己所能,把這份愛傳遞下去,并告訴大家,癌癥是可以戰勝的。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
景海鵬,50歲,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1998年1月,景海鵬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2008年9月,執行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同年11月,被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2012年6月,執行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擔任指令長,同年10月,被授予二級航天功勛獎章。6月,入選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擔任指令長。
陳冬,38歲,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三級航天員。2010年5月,正式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6月,入選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
扎根鄉村36年的最美教師支月英
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
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只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
尋親大姐呂順芳
呂順芳,女,64歲,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官林鎮義莊村農民。
呂順芳小時因家境貧困,年幼的妹妹被忍痛遺棄。為了圓母親晚年骨肉團聚的心愿,她四處奔波尋找妹妹,然而直到母親去世也未能如愿。尋親路上,呂順芳發現還有更多有著同樣遭遇的家庭,她暗下決心:“我要幫天下父母尋找他們失散的兒女!”
2000年5月,呂順芳在家中辦起了“尋親驛站”,先后接待了來自內蒙古、陜西、河南、河北、山東等14個省區的3000多名尋親者。為幫人尋親,呂順芳辭去工作,幾乎花光了家中的積蓄。14年來,呂順芳幫助300多名尋親者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親人,使一個個離散多年的家庭破鏡重圓,用愛心演繹著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她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尋親大姐”。
“雖然我自己的妹妹還沒有找到。可是,想到有那么多的老人不再像我母親那樣抱憾,那么多的家庭能夠骨肉團圓,我感到付出再多也是值得。”呂順芳說,“不管有多大困難,我都會堅定而快樂地走下去。”
昆明愛心食堂創辦人王蘭蘭
王蘭蘭,女,50歲,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幸福家園小區“愛心食堂”負責人。
十年前,王蘭蘭女兒因病去世,她一度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但發現女兒“我要成為一名慈善家”的遺愿后,她化悲痛為力量,從此她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中。王蘭蘭下崗后靠政府低保補助和打零工為生,但她相信慈善不僅僅是富人的事。
2012年,王蘭蘭發現身邊小區內有很多獨居老人,吃飯是一大難題,有了開辦愛心食堂的想法。愛心食堂每天向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每餐3元,有的老人連這個價格也承受不了,他們就免費。
三年來,愛心食堂為60歲以上的孤寡老人提供中餐和晚餐,每餐有一葷兩素一湯,每餐收3元錢,按當地物價,實際每餐成本5.5元,差額部分均來源于社會資助。,愛心食堂運轉困難,這個小區的8位大姐也加入到愛心食堂的義工隊伍,她們沒有工資,和王蘭蘭一起免費為老人們做飯、洗衣、陪護。周邊學校、部分公益組織也會定期組織志愿者前來食堂幫忙,為食堂義工減輕部分工作負擔。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