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至3日,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范銳在自貢、內江調研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時強調,要深入學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把中央省委決策部署轉化為各級領導班子和廣大黨員干部奮發有為的實際行動,團結帶領貧困群眾脫貧奔康。
范銳先后深入自貢市大安區、富順縣、內江市資中縣等地產業園區、生產一線、田間地頭、困難群眾家中調研座談。在自貢市大安區何市鎮高廟村,范銳詳細了解農業觀光園發展規劃,對村黨支部探索“土地入社、集約經營、農戶參與、按股分配”模式增加農民收入的做法給予肯定。在資中縣高樓鎮雨臺村,范銳在與干部群眾研究脫貧對策時指出,要帶著深厚感情搞扶貧,動員群眾發展產業,首先要解決“不敢種”“如何種”“怎么賣”等問題,只有原因精準、措施精準,才能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在富順縣獅市鎮馬安村查看宜居村莊建設時,范銳強調,非貧困縣的扶貧工作應以全面小康為標準,注重引進工商資本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范銳還深入易地搬遷貧困戶家中慰問貧困戶和老黨員。
范銳強調,要圍繞黨建引領促進產業發展,助農增收致富的目標,優化村級黨組織設置,強化第一書記隊伍建設,探索走出一條丘陵地區“插花式”貧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路子。扶貧既要從項目、資金、人才上扶,也要從志氣、智力、精神上扶,探索在黨的領導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新機制,提升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綜合實力,促進脫貧致富、全面小康。
“切實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最嚴格的評估考核,嚴肅查處假脫貧、‘被脫貧’、數字脫貧,確保脫貧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扶貧的表述擲地有聲,鼓舞人心!
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是我省最基本的省情。脫貧攻堅,對于我省來說,有著特殊而重大的意義。在全國兩會上,我省代表委員圍繞這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并積極建言獻策。代表委員們認為,要緊盯小康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激發內力、用好外力、形成合力,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氣和毅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補齊短板精準發力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代表委員們普遍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首先要摸清情況,精準補齊短板。楊東代表來自武威市古浪縣,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創新扶貧協作機制”印象深刻,也倍感振奮。楊東說,年來,隨著國家和省里對貧困地區資金投入的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但人才短缺成為制約發展的一大因素。在去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動員東部地區各界人士積極參與脫貧攻堅,著力推動縣與縣精準對接,實施“攜手奔小康”行動,產業合作、勞務協作、人才支援都要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精準發力。楊東建議進一步創新人才引進長效機制,明確重點、聚焦貧困地區教育、醫療等薄弱環節精準聚焦、精準發力。
基礎設施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補齊的短板之一,在我省表現尤為突出。目前,我省鐵路運營里程僅占全國路網規模的3.6%,高速鐵路僅占全國的3.6%,鐵路網密度為全國均水的83%,全省有32個縣區沒有通高速公路。報告中提到,要加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開發,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來自天水市武山縣北順村的劉天緒代表激動地說:“只有打破了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條件落后的瓶頸,才能為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提供堅強的基礎保障,建議國家在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甘肅等西部貧困地區傾斜支持。”
代表委員們表示,聽了總理的報告,更加堅定了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信心和決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只有認真查找不足,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字準,努力補齊在人才、醫療、教育等方面的發展短板,才能確保“同步小康,甘肅不能掉隊”。
產業支撐內生動力
劉天緒代表所在的北順村曾經是一個貧困程度很深的村子,通過實施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和“1236”扶貧攻堅行動,大力培育富民產業,如今已經實現整體脫貧。“在農村,沒有產業就沒有出路。只有堅定信心、瞄準產業、對癥施策,小康目標才能實現。”劉天緒說,北順村脫貧最重要的經驗之一,就是推動當地群眾發展起了蔬菜產業,使當地群眾的收入得到了快速提升。“現在,我們村還有意識地策劃文化活動,營造‘比學趕超’的氛圍,把扶貧和扶智、扶志結合起來,增強村民的內生動力,只有勞動才能創造更多財富,才能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康仁代表的家鄉在會寧縣農村,他說,現在很多農村產業發展還存在許多短板,發展單一、科技支撐不夠、沒有大的企業引領、創新能力不足。在調研中,他發現,很多農村原來都是家家戶戶單打獨斗依靠種植玉米,一年下來并不能掙幾個錢,后來成立了農業合作組織,或者有龍頭企業、致富帶頭人引領,開始種藥材,種苗木等,還請來專家教種植養殖技術,統一開拓市場進行銷售,村子一下子就富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推動產業發展、勞務輸出、教育和健康扶貧,實施貧困村整體提升工程。康仁說,針對農村產業發展存在的瓶頸,就是要重點對群眾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提高貧困群眾脫貧能力,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幫助農民增加收入。來自肅南縣的賀穎春委員也建議,要積極對貧困村進行產業引導,并及時開展技術培訓,讓群眾先富腦袋、再富口袋。
產業興、農民富,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代表委員們建議,政府部門應加強對農村產業構建的科學指導,可根據各地的資源稟賦、區位特點,在市場經濟規律下進行,防止扶貧產業規劃出現“千村一面、千戶一面”,忽略了產能過剩隱患和后端銷路問題,在“最后一公分”影響了精準扶貧的整體效果。
聚集突破形成合力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為此趙滿堂代表建議,國家要進一步完善鼓勵支持政策,引導企業發揮資金、技術、市場、管理等優勢,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培訓技能、吸納就業、捐資助貧,參與扶貧開發,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趙滿堂代表介紹,多年來,他和他的企業在參與精準扶貧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企業在向貧困地區捐助資金的同時,還要注意當地的資源開發和產業培育,不但要‘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緊扣‘精準’二字,扶到點上、扶在根上,挖掉窮根。”
張令代表建議,進一步加大產業扶貧資金的投入和整合力度,加大政策性農業保險助推精準扶貧力度,加大村組道路和危房改造建設力度,深入實施貧困村整體提升工程。
代表委員們認為,貧困地區要注重培育富民產業,增強脫貧內生動力,同時要努力發揮好各項惠民政策措施的疊加效應,完善扶貧保障機制,鼓勵各類社會力量開展到村到戶精準扶貧,形成內外合力,確保脫貧動力強勁持久。
貧困是歷史問題,也是現實問題;是政治問題,更是民生問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經濟,擺脫貧困,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一直是黨和政府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十八大以來,在全國脫貧攻堅戰號角催陣的大背景下,四川省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省頭等大事,在脫貧攻堅道路上堅守著不失初衷、不舍信念、不忘來路的“初心”。
四川省地處西南四川盆地腹地,自古蜀山秀水,富饒安逸。然而,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也使四川各地區的發展并不均衡。經過多年工作,四川的貧困現象已經大大緩解。但是,貧困問題仍然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短板”,脫貧攻堅形勢仍然嚴峻復雜。由于各地致貧因素多元疊加,發展制約因素多,貧困人口數量大、分布廣、程度深、解決難,依靠常規舉措根本難以擺脫貧困。
12月,《四川省“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出臺,為全省“十三五”期間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定下明確目標。2017年四川要完成16個貧困縣摘帽、3700個貧困村退出、105萬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任務。在全省“頭等大事”的指揮棒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各級黨委政府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充滿信心,又看到脫貧任務的艱巨性,不浮夸,不躍進,形成了“脫貧工作往前趕,貧困摘帽慢半拍”的共識。
脫貧攻堅,念茲在茲,唯此為大。四川省堅持產業扶貧與救助幫扶雙管齊下,以科學“藥方”精準對癥脫貧“硬骨頭”,以“察民情、聽民意、納民智、解民困、得民心”的實際行動,拓土開荒,內通外聯,以初心待民心,以初心彰誠意,在扶貧攻堅道路上攻堅克難,“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失初衷,以民為本,堅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全省廣大貧困群眾的根本利益。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扶貧開發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人的需求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遵循“以人為本、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原則。2012年,四川全省貧困人口總數為750萬,減至467.65萬,減至272.5萬,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五個一”等幫扶措施科學高效,住房安置工作真抓實干,為全省貧困村脫貧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著力推動產業助農增收,因地制宜編制實施貧困縣、貧困村產業脫貧規劃,以“造血式”扶貧新路子助力“斬窮根、摘窮帽”;全省貧困地區教育和醫療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有效防止了貧困的代際傳遞和因病致貧返貧現象。
不忘初心,就是要不舍信念,攻堅克難,凝心聚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不管順境困境,無論得失榮辱,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奮斗是黨和國家的職責和使命。努力消除貧困,讓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慣、形成好風氣,是四川省脫貧攻堅始終如一的理想信念。作為全國扶貧任務最繁重的省份之一,四川貧困地區發展難度大、貧困面寬量大程度深、致貧返貧原因復雜等問題十分突出,扶貧開發道路坎坷。年來,一系列針對性強、覆蓋面廣、高含金量的政策、行動和措施直指全省各地脫貧“靶心”,規劃、部署、落實高效推進,為四川省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與全國同步奔康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忘來路,不亂去向,在總結經驗與開拓創新中加快實現脫貧奔康夢。,四川省交出了全年精準減貧107.8萬人、精準退出貧困村2437個、5個計劃摘帽貧困縣貧困發生率均降至3%以下的高分成績單,脫貧攻堅首戰告捷。優異的成績,始終建立在全省各地系統總結脫貧攻堅經驗、不斷探索創新脫貧方法的基礎之上。2017年初,四川省進一步明確問題倒逼完善脫貧攻堅政策措施、總結經驗教訓推動脫貧攻堅重點工作等10項新要求,全省脫貧攻堅第二場硬仗在緊鑼密鼓的“春季攻勢”中打響第一槍。鞏固脫貧成果、聚焦重大任務、創新工作方式,始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聚焦計劃脫貧摘帽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
“言必信,行必果。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黨和政府承諾脫貧攻堅,解決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誓言擲地有聲,言猶在耳。作為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的西部大省,四川省在脫貧攻堅道路上,多頭并進,穩扎穩打,以“迎難而上”的決心和勇氣,實踐著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