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瑞農林牧場位于信義鎮康家嶺村,是呂梁泰化集團投資建設的一項生態農業示范扶貧項目。該項目于2013年4月啟動,占地3200畝,投資2600余萬元,建成辦公生活區、飼料加工區、牲畜養殖區、食品加工區、蔬菜種植區。該項目的實施,在加快土地流轉、勞動力轉移、帶動農民增收、推進企業轉型,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一、基本情況
康家嶺村現有96戶,221口人,男女勞力68人,耕地2177畝,荒地2.17萬畝。泰瑞農場現有職工85人,主抓四大產業: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林果業,種植大棚蔬菜25棟,大田菜和小雜糧400畝;養殖生豬1000頭,雞20000只,羊600只,奶牛10頭,年加工農副產品30萬斤,防護林、生態林1000畝,經濟林1000畝,種草500畝。建成了綠色循環生態農牧業基地。
康家嶺村產業扶貧模式:三轉兩化一聯建。“三轉”即土地整體流轉,勞動力整體轉移,農業產業整體轉型。“兩化”即生產經營企業化,生活方式城鎮化;“一聯建”即村企黨組織聯建。
二、企業幫扶的經驗做法是:
1、流轉土地農民收益。農場租賃村民土地租金為:灘地600-800元/年/畝,撂荒地為100-150元/年/畝,荒地為10-15元/年/畝。租賃期30-50年,租金一付5年。目前已付土地租金151萬元,加上國家對農民種植的補貼仍歸村民所有,種植補貼款均每畝80元,人均1798.5元。
2、返聘農民就業,農民收益。男勞力月工資2500元左右,年收入3萬元/人;女勞力月工資1500元左右,年收入1.8萬元/人;全村工資收入達80余萬元,人均3636元。
僅1-2項人均收入:1798.5+3636=5434.5元,2012年康家嶺村人均收入2023元,3年來,人均年收入達5000余元。于實現貧困村摘帽。此外,還實施以下扶貧措施:
3、實施訂單農牧業,高于市場價保底收購農民的農副產品。
根據村民養殖技能為該村25戶農民提供雞苗20只/戶,3戶農民提供豬仔10頭/戶。為玉米種植的22戶農民每畝墊資生產資料300元,兩年共墊資75000元,待農戶受益后歸還墊資款。
4、因戶施策,解決村民貧困問題。為村民投資20萬元栽植經濟核桃林500畝;安置本村48人到公司就業,學生到泰化學校上學,在農場上班的職工給予購房補貼2萬元。
5、勇于擔當,擴展幫扶范圍。從起,在信義鎮選擇60戶貧困戶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確保2017年60戶貧困戶家庭人均年收入達到3500元以上。
陽曲縣永豐禽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是一家從事蛋雞飼養、禽蛋銷售配送、農業種植及農業科技開發和推廣服務農業生態公司,是農業部命名的“國家級蛋雞標準化示范養殖場”,是太原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德惠康”蛋品被“中國(山西)首屆農博會”授予“金獎”殊榮。
公司位于陽曲縣黃寨鎮柏井村,占地250畝。現有員工170人。末,公司資產總額達6404.92萬元,營業(銷售)收入6831.35萬元、凈利潤436.90萬元。
以來,在太原市工商聯的引導支持下,永豐禽業扎實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作,為公司所在地柏井村的扶貧脫貧工作,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一、摸清底數,夯實精準扶貧工作基礎
陽曲縣西凌井鄉西莊村全村轄2個自然村,共112戶、432人,全村共有貧困家庭39個,59名貧困人口。如果不能全面脫貧,就無法實現與全國同步小康的奮斗目標。為此,作為西莊村精準扶貧包村單位的太原工商聯,根據太原市精準扶貧的工作要求和目標,并結合西莊村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對口幫扶單位承擔一部分,企業減免幫扶一部分,貧困村民自己出一部分”的“散養雞”精準扶貧具體工作方案,扎實推進西莊村的扶貧脫貧工作。
永豐禽業作為規模化蛋雞養殖企業,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自己應盡的精準扶貧社會責任。根據太原市工商聯的統一要求,永豐禽業在對貧困對象進行識別后,通過入戶登記,實事求是地獲取了貧困對象的各項信息資料,并組織專人將對象信息錄入電腦,建立電子檔案,做到扶貧脫貧心中有數,為精準扶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建檔基礎上,永豐禽業根據各扶貧對象的實際情況,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制定了《永豐禽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提出了精準扶貧工作的目標任務、主要內容、方法步驟及保障措施。并明確了責任人,建立健全了在太原市工商聯統一協調下,相關部門配合,相關責任人具體落實的精準扶貧工作機制。
二、強力推進,精準扶貧發力提速
精確扶貧工作重在落實。為確保精準扶貧強力推進,永豐禽業多措并舉,齊頭并進,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發力提速。
一是直接扶貧
其一,永豐禽業通過招工,直接吸收消化陽曲縣貧困農戶勞動力50人。通過給貧困農戶勞動力安排工作,完成對貧困戶的持續輸血,既擴大了就業、穩定了社會,又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壯大,實現了政府、企業、貧困戶共贏的發展目標。
其二,依托公司自身優勢,和貧困農戶簽訂養殖合同。永豐禽業為貧困農戶統一提供雞苗、飼料、養殖技術及禽病防疫等服務,解決貧困農戶育雛難、養殖難、賣蛋難、淘雞難的實際困難。通過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讓500余戶貧困農戶投入到了永豐禽業產業鏈中來,帶動貧困農戶實現脫貧致富。
其三,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通過參與陽曲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同心?助學”等公益行動,出資資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大學學業,同時多次參加社會慈善捐贈活動,救助貧困家庭。
二是間接扶貧
直接扶貧只是輸血,但要從根本上脫貧致富,必須使貧困戶具備造血功能。為此,在直接扶貧的基礎上,永豐禽業著力在“造血”上下功夫,通過加強貧困戶的自身“造血”功能,完成脫貧致富。
其一,持續擴大企業生產規模。陽曲縣柏井基地是永豐禽業在建的第三個養殖基地,占地500余畝,是農業循環經濟,目前正在穩妥建設中。項目全部完工后,將建成5萬只存欄標準化蛋雞舍7棟,可飼養優質蛋雞35萬只,同時配套10萬只存欄標準化育雛舍1棟,配套果樹采摘林150畝,日光節能溫室4棟,農業旅游接待綜合樓2000余米。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永豐禽業預計將和400戶農戶簽訂玉米種植合同,帶動農戶種植玉米1600余畝,戶均種植4畝,每畝增收600元,戶均可增收2400元,400戶合計年增收達96萬元,相當于為廣大貧困戶搭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其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永豐禽業柏井基地斥資60余萬元實施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減排項目,新建標準化堆肥場1620m3。項目建成后,在為雞群的生長創造了更為良好的條件,為節能減排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的同時,可有效提高農田肥力,為柏井及附村莊貧困戶減輕大量農業種植成本。
其三,新型農業模式帶動脫貧致富。永豐禽業柏井園區建設有150畝自由采摘經濟林,50畝蔬菜示范大棚。全部建成后,預計每年將吸引太原周邊地區3萬人來園區休閑、觀光、旅游,游客的到來,將大大刺激井柏及其周邊村莊的旅游發展,為貧困村民帶來新的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將逐步提高貧困村民的生活收入。
下一步,在太原工商聯的引導支持下,永豐禽業將進一步積極主動的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進一步完善幫扶措施,在幫扶形式上與整村推進、基礎設施、產業扶貧、技能培訓、勞動力轉移等多種形式和措施結合,為精準扶貧工作,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渾源縣政通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優種黃芪羊繁育、育肥、銷售為主的專業化公司,建設大型標準化黃芪羊養殖園區,規劃總投資1.2億元,總占地1500畝,其中:養殖區占地600畝,建筑面積5萬?,養殖年出欄10萬只優質黃芪羊,年產值10000萬元;飼草種植基地及配套設施1600畝。現已建成標準化羊舍2萬?,存欄羊6000多只,職工30多人。
公司響應精準扶貧號召,結對幫扶渾源縣駝峰鄉駝峰村、下韓鄉麻莊村、官兒鄉黃崖村三個貧困村,通過示范帶動、技術服務、產品收購,支持貧困戶發展規模化種羊養殖,基本實現貧困戶家家致富,力爭達到“三年脫貧,六年致富”的幫扶目標。
渾源縣駝峰鄉駝峰村位于渾源縣城西25公里,面積9.41方公里,是一個山、川、坡兼備的純農業村。駝峰村現有在冊人口2700,戶數700戶,全村共有貧困人口651人。駝峰村因大量勞動力常年在外務工,缺乏勞動力,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貧困戶經濟的發展。采取常規扶貧措施,往往會因為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而效果較差。但駝峰村周邊林草豐富、牧草地遼闊,歷來有養殖羊的傳統。因此發展養殖扶貧符合發展方向和上級要求。
渾源縣官兒鄉黃崖村地處渾源縣西南山區,全村280戶人口857人,全村共有貧困人口282人,約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黃崖村地域寬廣,地形復雜,山高林密,坡廣草豐,交通不便,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造就了黃崖村可以發展以種羊養殖為主的畜牧業。
渾源縣下韓鄉麻莊村位于縣城西北6公里處,全村350戶1272人,全村有貧困人口35人。麻莊村大部為原地區,周邊林草豐富,便于養殖業發展。
結對幫扶簽約后,公司本著以自身不斷發展壯大,帶動一方百姓脫貧致富為己任的精神,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走“強企富民”的發展道路。通過公司標準化養殖園區的建設,幫扶(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肉羊、種羊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增加經濟收入。
一是示范帶動。通過公司肉羊標準化養殖園區,組織相關的職業技術培訓、養殖技術指導,在養殖理念、技術、市場等方面帶動幫扶的貧困村(貧困戶);二是在養殖戶羔羊銷售方面,與養殖戶簽訂回收羔羊合同。羔羊斷乳后按不低于市場價由公司回收。如此貧困戶既解決了養殖技術問題,又解決了羔羊銷售的后顧之憂,每人當年可增加收入4000元,貧困村(貧困戶)一年可以實現整體脫貧。
通過公司的示范帶動、指導,幫扶,目前已有50多戶貧困戶通過接受公司的養殖培訓,開展了種羊養殖,有力地促進了全縣養羊業的發展,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至目前,公司已幫扶帶動100多人就業。
通過參與結對幫扶活動,深感精準扶貧任重道遠,作為企業首先要積極謀劃好自身的發展,只有企業自身發展好了,才能有能力、有機會去進行扶貧工作。扶貧、脫貧是雙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有能力的社會組織和個人應各盡所能,積極投身扶貧、脫貧事業,讓貧困人口盡早脫貧,另一方面,貧困人口也應該自覺行動,充分利用當前各種優惠政策和有利機會,精心謀劃,實現自我發展、自我脫貧。
在幫扶過程中,公司遇到的主要問題是資金嚴重短缺,有些項目想上的上不了,不能給貧困戶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增收空間。另外,各級扶貧項目資金申請程序繁瑣、需時長、資金到位緩慢,影響項目實施進度。希望政府有關部門繼續加大對企業特別是處于起步和發展初期的企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簡化辦事流程,保障企業健康快速發展,使企業有更多的能力和機會去開展結對幫扶扶貧工作。申請政府拔付一定的發展基金,給予扶貧方面涉及繁育、回收、加工等有貢獻的公司給予基礎設施補貼和獎勵,以便扎扎實實開展扶貧攻堅戰,早日實現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致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