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全黨開展的“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活動對全體黨員提出了“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要求,這是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的新發展對黨員提出的新要求。通過前三個階段的研討交流,自己對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等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深知作為一名黨員干部不僅應該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應該在黨規黨紀面前,知敬畏、守規矩、明底線,應該努力追求高尚品德,帶頭踐行*,同時還應高標準、嚴要求,以上率下,做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
奉獻精神是黨員自我發展的動力源泉,是黨為人民服務的執政根基。加強黨員的責任意識與擔當情懷是培養奉獻精神的基礎,是成為合格黨員的必要條件。*說過:“我們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心,有了這顆心,就會‘痛并快樂著’,再怎么艱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會患得患失。這才是符合黨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獻。”*的這幾句話看似常,但細細品味,卻發人深省。共產黨員的奉獻與作為,是黨永葆青春的根基。
講奉獻就要有奉獻精神
奉獻就是把自己所擁有的給予他人或集體的行為。人是具有社會性的,人脫離了社會是不可能生存和發展的。而社會是由一個個的人所構成的集合體,脫離了人,也便沒了社會,社會需要人們對其負起責任。有責任,就意味著要奉獻。每一個人對社會奉獻,其實也就是對自己和他人奉獻,并有所作為,這樣才會形成和諧美好的社會。因此,社會中不可缺少奉獻精神。奉獻精神是具有傳播性、感染性的,共產黨員應該發揮表率作用。那么,什么是奉獻精神?
以國家安危為己任的奉獻是奉獻精神。為了抵抗帝國主義的侵略,為了推翻反動統治的壓迫,為了解除人民群眾的苦難,無數共產黨人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無數英雄先烈書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正是這些英雄先烈的犧牲與奉獻,才換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百姓安居樂業的盛世之景。這是奉獻精神的一種表現。
以科學與技術進步為己任的奉獻是奉獻精神。中國首位獲諾貝爾科學獎項的本土科學家屠呦呦,自1968年以來歷經190次失敗和無數次堅持,最終取得了青蒿素對瘧疾抑制率達到100%的成果。她犧牲了對家庭的責任、對親人的義務,將所有的時間、精力都奉獻給了科學研究,為中國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雕刻火藥的“大國工匠”徐立,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幾十年來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工作環境有毒易爆,要求工作人員技術精湛、一絲不茍,而徐立的工作堪稱完美。與此同時,他還設計發明了20多種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他們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奉獻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這正是奉獻精神的體現。
以職業與事業為人生目標的愛崗敬業是奉獻精神。鞠躬盡瘁的“化緣校長”莫振高,教書、家訪、化緣、資助貧困生,對職業盡職盡責,對工作精益求精,對學生更是愛護有加。莫振高一生共籌集了3000多萬元善款,讓1.8萬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幫助無數瑤鄉兒女走出大山,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莫振高終因積勞成疾,因病去世,但他留下了千萬學子的思念與愛戴,為國家、社會培養了眾多能夠推動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毫無疑問,這些人才有專業的技術技能,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但更重要的是奉獻精神在傳遞??在莫振高奉獻精神的影響下,他們懂得感恩,也懂得奉獻,而這種正能量的傳遞能夠為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犧牲小我是奉獻精神。感動中國人物,奮不顧身拯救“東方之星”落水乘客的“90后”潛水員官東,在“東方之星”號客輪在長江中游湖北監利水域翻沉,救援環境極其不利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多次下潛,救起兩名受困的幸存人員。在救人的過程中毫不考慮個人安危,這正是共產黨人奉獻精神的體現。無論是汶川大地震,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無論是災難面前,還是日常生活中,都會出現“志愿者”的身影。聯合國將其定義為“不以利益、金錢、揚名為目的,而是為了鄰乃至世界進行貢獻活動者”,他們體現的是凡的奉獻,是為了讓社會更加美好的奉獻。
熱心公益與愛心資助、心中有愛是奉獻精神。熱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吳錦泉,年過八旬,以磨刀為生,收入微薄,生活清貧。但當社會有需要時,他都會捐出自己磨刀掙來的一摞一摞零錢,累計捐款37000多元。對于一個磨刀老人來說,這是付出了多少辛勤勞動才賺來的?“當代雷鋒”郭明義,多年來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共計捐款12萬元,先后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自己家卻一貧如洗。他們從不要求回報,只為心中堅定的信念,這種無私的捐贈與資助,體現的是無私的愛。“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幣、每一滴血都滾燙火熱。他越凡,越發不凡,越簡單,越彰顯簡單的偉大。”這是凡而又不凡的奉獻。
奉獻精神是人作為個體對社會的一種積極的同一與認同轉化到行動上的表現,是人類與心靈的高度統一。這種表現會體現在無條件地,無論何時何地都把國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當個體利益與國家和民族利益相互矛盾時,選擇犧牲個人利益,不圖回報地獻出自己的所有,并以此為榮。黨章規定:“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貢獻。”這是對共產黨員奉獻精神的要求。在這種教育和要求下,涌現出一批批優秀的共產黨員,如雷鋒、王進喜、孔繁森、焦裕祿、任長霞、郭明義、王瑛、毛豐美、李保國,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將永遠都是人們學習的榜樣。
奉獻精神是社會溫暖的行為體現,能夠拉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穩定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健康有序地發展。人們需要這種奉獻精神,因為這將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和幸福。奉獻精神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具體體現,是共產黨員是否合格的檢驗標準。共產黨是廣大人民群眾中具有積極性、先進性、代表性的先進分子的集合體,是愿為理想信念、國家富強、社會發展、人民幸福而努力奮斗,甘愿奉獻一切乃至生命的先進分子的集合體。奉獻精神長期有效的延續,是以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為基礎的。共產黨員作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先鋒隊成員,為維護國家的安定團結、推進社會的繁榮發展、保證人民的幸福安全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熱情,認真工作,恪盡職守,才能夠有所作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偉大事業貢獻力量。
有作為就要勇于擔當
作為,建樹、成就的意思。有所作為,即有所成就。*指出:“說到底,無私才能無畏,無私才敢擔當,心底無私天地寬。擔當就是責任,好干部必須有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幟鮮明,敢于較真碰硬,對工作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有作為的人,一定是敢擔當的人。志不堅不足以攻城拔寨,意不定不足以爬坡過坎。黨員只有做到吃苦在前、享樂在后,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才能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投身*的偉大事業。
要有作為,就要始終心系群眾,對人民動真情,盡心竭力為人民辦好事、實事,立黨為公、忠誠為民。黨員干部只有真正做到親民愛民,才會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讓群眾看見真利益、得到真實惠。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對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問題、就業問題、收入分配問題、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問題、健康水問題等,要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堅持不懈地向前推進。盡心盡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這就是奉獻,就是作為,就會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積極努力、盡心盡力地為群眾辦好事、實事,用自己的一生履行共產黨人的誓言。
要有作為,就要愛崗敬業。共產黨員要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帶動群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斗,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要做到忠誠于事業,把黨和人民的信任轉化為堅定不移、歷久彌堅的理想信念,轉化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轉化為任勞任怨、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轉化為創新創業、創造佳績的工作勁頭。要學習屠呦呦、徐立等先進模范人物精益求精、不怕危險、勇于創新的敬業精神,把愛崗敬業當成一種慣,把任勞任怨當成一種信條,忠于事業,勞于崗位,認真深入地了解崗位與行業的前沿發展,勤勤懇懇,把工作做細做實。
講奉獻、有作為是新時期合格共產黨員的標準之一,要求黨員同志始終保持為民本色和良好精神狀態,積極為黨的事業擔當作為。我個人認為,要做一名發揮作用合格的共產黨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牢固樹立不辱使命的責任意識,并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建功立業。
所謂責任意識,就是角色意識,就是我們常說的責任心、事業心和使命感,是對自己承擔的責任所持有的態度和關注的程度。一個偉人說過,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處于最高的位置。有人說,人生中只有一種追求,就是對責任的追求。清醒地認識自身的責任,并勇敢地去擔當,無論對于自己,還是對于社會都將是問心無愧的。人可以不偉大,也可以不富有,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尤其是共產黨員更要帶頭講責任、敢擔當。
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講責任、敢擔當?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良好的工作作風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礎,也是干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只有保持和發揚這種優良的工作作風,才能認真履職盡責,才能積極擔當作為。
從本局的情況看,一些黨員特別是中層黨員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不能令人滿意,存在著因責任心和事業心欠缺、擔當意識和負責精神不足而導致的不作為、慢作為等非常突出的問題。在第二十八次局務會暨十月份第一次支委會上,我曾列舉了一些部門領導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十種表現類型。第一種是“癡呆型”。有的部門領導整日腦子里空空的,不想事、不裝事、不記事,對自己、對本部門每天工作上要干點什么事、還有什么事沒有開展、還有什么事沒有完成不清楚也不在乎,本職工作、本部門工作存在什么顯性和隱性問題,黨組對相關重點工作有什么規定和要求,常態化、機制性的事務有哪些,不清楚也不在乎,每天尸位素餐,得過且過,糊涂顢頇,渾渾噩噩,一問三不知,一曝十日寒;第二種是“打盹型”。有的部門領導精神萎靡不振,遇事裝聾作啞,對本職工作、部門工作、部署工作、交辦工作,怎么落實,怎樣完成,根本不思考、不研究,對黨組會議、局長辦公會議、局務會議決定事項、部署工作以及領導交辦任務左耳聽、右耳冒,一聽了之、置于腦后,對工作提示單既不查看、也不落實;第三種是“木偶型”。有的部門領導對事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反應麻木遲鈍,工作不推不動,甚至推而不動,就像木偶一樣,總得牽著走,如同算盤一樣,撥一下動一下;第四種是“蝸牛型”。有的部門領導缺乏“說了就算,定了就干,說了不忘,盯住不放”的作風,缺乏“一如既往,一以貫之,一鼓作氣,一抓到底”的作風,干起事來蝸牛爬、老牛行,慢慢騰騰,行動遲緩,火燒眉毛都不著急,先上轎先扎耳朵眼,導致一些工作或是長期束之高閣,或是進程拖拖拉拉;第五種是“太極型”。有的部門領導對領導交辦的工作、會議決定的事項,表面上唯唯諾諾,背地里打“太極拳”、搞“游擊戰”、耍小聰明、玩小把戲,老于世故,巧于應付,有問題左躲右閃,遇矛盾上推下卸,把應負的責任變相轉移、轉嫁給領導。第六種是“比劃型”。有的部門領導對本職工作、部門工作、部署工作、交辦工作,怎么落實,怎樣完成,不研究思路,不研究措施,不研究辦法,用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只唱京腔,不講方言;第七種是“說唱型”。有的部門領導慣于動口不動手、務虛不務實,喜歡當“脫產人員”、做“甩手掌柜”,將會議作出的決策和部署、領導交辦的工作和任務以及文件提出的要求和規定多點“分包”,交代給下屬就萬事大吉,不僅不親自干、一起干,而且不過問、不檢查,置身其外,坐享其成。第八種是“撞鐘型”。有的部門領導深處存在一切何必當真的觀念、一切干一下得了的想法、一切得過且過的心態,缺乏“不讓差錯在自己手中出現,不讓工作在自己手中梗阻”的要求,缺乏工作質量上不去就“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責任感、工作標準達不到就“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危機感、工作任務完不成就“愧疚萬分、無法交代”的使命感,工作上不投入、不認真、不敬業,滿足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小事應付,大事湊合,甘居庸,粗針大麻線,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只管差不多、不管差多少,敷衍塞責,應付對付,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第九種是“懶漢型”。有的部門領導對部門工作、崗位工作不能積極主動、殫精竭慮地履職盡責,沒有體現勇于吃苦、不計辛苦、不講清苦、不怕艱苦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千辛萬苦、千山萬水、千言萬語、千方百計的“四千”精神以及“舍得一身剮”的無畏勇氣、鞠躬盡瘁的無私境界,四八穩走八字步,撲不下身子,凈不下心來,搭不起辛苦,付不得心血,無論工作怎么多、任務怎么重、時間怎么急,都是“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醬油瓶子倒了都不扶,更談不上主動承擔、相互補臺;第十種是“無賴型”。有的部門領導死豬不怕開水燙,老豬腰子主意正,無論工作干沒干、做沒做,無論領導怎么講、怎么批,一概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導致同樣的問題、同類的錯誤屢犯不止。
優良和過硬的工作作風體現責任擔當,體現紀律規矩,也是做合格黨員的必要條件。如果在日常工作中庸、懶、散,腦中無事,心中無數,眼里無活,手里無牌,落實無果,就是不負責、不擔當的表現,就是不講紀律、不懂規矩的表現,就是一種隱性的腐敗。全局黨員干部應不斷強化“不辱使命,造福一方”的,始終保持履職盡責的強烈愿望、干事創業的崇高追求、舍身忘我的工作熱情,養成一種“能吃苦、耐磨練”的作風,發揚一種“創一流、爭先進”的精神,叫響一個“高標準、嚴要求”的口號,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爭一流”的使命感自覺把集中到干事業上、把精力凝聚到做實事上、把功夫施展到抓落實上,全力消除做事不積極、干事不務實等工作作風之怠,全力消除被動應付、行動遲緩等執行落實之怠,全力消除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等改革創新之怠,以事業統一,以發展凝聚力量,以實干取得突破,推動全局工作再上新臺階、更上一層樓!
一要堅持“干”字為本。即:堅持“要干”,在其位,明其責,履其職,謀其政;堅持“自己干”,親自抓,親手干;堅持“率先干”,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堅持“提早干”,只爭朝夕,雷厲風行;堅持“高標準地干”,精益求精、追求精品;堅持“齊心協力地干”,團結協作,共抓落實。
二要堅持“快”字為先。即:堅持不看風頭、不趕浪頭、不騎墻頭、不搞噱頭,堅持說了就算、定了就干、說了不忘、盯住不放,堅持雷厲風行、立說立行、吹糠見米、立竿見影,堅持能快則快、越快越好。
三要堅持“好”字當頭。對各項工作都要確立一流目標、堅持一流標準、追求一流業績,敢于在橫向競爭中論高低、比強弱,勇于在縱向比較中找對手、樹坐標,瞄準精品做文章,創造干工作,全力實現橫向爭先、縱向進位的工作目標。對于具體工作,要嚴謹細致、精雕細刻;要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切實做到精心不能將就、細致不能粗放、嚴謹不能疏漏,一步一個腳印地從細微之處把工作推向前進。
“講奉獻、有作為”說到底就是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勇于犧牲個人利益。
講奉獻是共產黨員應有的胸懷和品德,這不僅是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體現,也是*制度的本質要求,更是落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條途徑。黨章及黨內法規明確規定,共產黨員要講奉獻、有作為、敢擔當。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于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克己奉公,多做奉獻。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也明確規定了要先公后私,堅持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甘于奉獻,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講奉獻、有作為”是作為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重要體現。
古往今來,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仁人志士為了信仰和信念,為了國家和人民,甘愿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只身堵槍眼,為革命事業奉獻生命,至死不逾。歷史證明唯有奉獻才能體現個人價值,才能體現我們的民族價值。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我們黨的最高價值取向。因此,“講奉獻、有作為”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必然要求,而共產黨員的價值,是體現在為人民謀利益、謀幸福的過程中,即是共產黨員應有的政治品格,也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重要體現。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歷史使命,革命時期先輩的使命是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締造新的中國,作為和年代的我們,使命便是奮發有為,建設好我們的國家,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員,我們要時刻牢記“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誓言,牢記黨員的義務和身份,將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貢獻,牢記責任擔當,保持干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在凡的工作崗位上創先爭優,創造出不凡的業績。
現如今,我們黨擁有8700萬名黨員,如果我們每名黨員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踐行黨的宗旨,履好責、盡好職,那將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就在眼前。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