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個轉變”新思路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動綠色發展,著力深化創新驅動,著力補齊發展短板,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下面是高考知識網整理的青海省四個轉變發言材料,希望能幫助到你。
“當前和今后一個階段是我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落地生根、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重要時期。我們要以‘四個轉變’為指引,切實把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上,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方向,緊緊扭住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擼起袖子真抓實干,爭當踐行‘四個轉變’新思路的排頭兵。”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主任姚琳說。
姚琳認為,踐行“四個轉變”,必須把握規模與質量效益、工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并重。工業是我省經濟的頂梁柱,也是實現“四個轉變”新思路的基礎。面對新常態,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要與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的發展規律相適應,要能夠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宏觀經濟目標,真正做到既保持工業經濟合理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為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轉變提供堅實可靠的支撐保障。同時,注重提高工業經濟的質量和效益,追求有效益的速度、有質量的規模、實現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求新。當然,工業經濟的發展在創造“金山銀山”物質財富的基礎上,更要保持大美青海的“綠水青山”和“藍天白云”,堅持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姚琳說,我們將繼續以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為統攬,積極支持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建設,加大對鹽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輕工、建材等傳統產業的改造,實施一批工業清潔生產示范項目。繼續強鏈補鏈、完善提升,結合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的培育,打造形成鋰電、光電、氯衡、光伏光熱、鹽湖化工、能源化工等具有青海和比較優勢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加快構建產業鏈清晰、資源綜合利用、綠色低碳特征明顯的循環經濟產業格局,努力使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與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的發展規律相適應。能夠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宏觀經濟目標,真正做到既保持工業經濟合理的發展速度和規模,也為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轉變提供堅實可靠的支撐和保障。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我省工業的主陣地,在當前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開發區要如何實踐呢?
西寧市委常委、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許國成說,西寧開發區將緊緊圍繞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抓好深化創新驅動、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綠色發展、擴大對外開放、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五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依托西寧創新要素密集、市場體系較為健全、開發區產業基礎扎實等優勢,深化與科研院所的合作,組建一批產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公共技術服務臺,研究產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增強關鍵領域、重點行業創新發展能力。大力實施百項創新攻堅工程和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雙倍增”工程。深化與上海浦東新區的科技合作,加快建設科技大市場,強化成果轉化,形成新的生產力。引導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著力增品種、提品質,推動企業產品創新。深入研究自貿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積極推進投資貿易、綜合監管和金融服務創新。其次,貫徹執行國家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青海行動方案,積極實施“百項改造提升工程”,推進傳統優勢產業綠色化改造,不斷提高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比重,著力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鋰電產業基地和光伏制造中心,強化綠色發展產業支撐。再次,抓住“生態優先”和“發展率先”兩個關鍵,深入實施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和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工作,嚴格產業項目環境準入和污染排放管控,推進環境綜合治理和節能減排,引領生產方式向綠色、柔性、智能、精細轉變,形成生態文明引領、資源高效利用、產業融合發展的綠色發展體系,推動開發區生態、產業協同發展。最后,深入研究和準確把握國家發展戰略,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蘭西城市群建設等戰略和國際國內分工體系,積極承接東中部地區產業轉移,建設國家級產業轉移示范區。積極推進藏毯、紡織、藏醫藥、生物制品等國家級、省級出口基地建設,扶持一批骨干進出口企業。大力拓展對外營銷網絡,鼓勵企業在重點國家和地區建設中國(青海)商品國家營銷中心,支持企業設立商品展銷、分撥中心、零售網絡、跨境電商,增強市場開拓能力。
如果說,工業經濟是支撐,金融業則是現代經濟的血液。實體經濟的壯大離不開金融血液的滋養,金融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實體經濟的支撐。在當前這一經濟轉型調整的關鍵時期,如何利用金融杠桿撬動更多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并發揮金融指揮棒的作用,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顯得尤為重要。
對此,青海銀監局局長秦漢鋒表示,作為銀行監管部門,青海銀監局踐行“四個轉變”新思路,就是要引領全省銀行業全力打造“綠色信貸、雙基聯動、銀團貸款、投貸聯動、銀稅互動”五大品牌,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絲路金融、科技金融、小微金融”五大金融,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以守底線思維控風險,以釘釘子精神抓服務,在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建設中實現銀行業轉型發展。
其中,綠色金融是銀行業有效服務青海生態強省和綠色崛起的必然選擇,也是銀行業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快自身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末,全省綠色信貸余額2028.11億元,同比增長24.75%,綠色信貸覆蓋率達到35.48%,遙遙領先全國水。下一步,青海銀監局將加強監管督導和考評,引領銀行業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制訂綠色信貸專項資源配置計劃、相應發展目標、關鍵舉措和保障機制,形成完整的綠色信貸發展規劃,確保青海綠色信貸增量、增幅和覆蓋率逐年提升。
通過幾年的積極探索和試點推廣,“雙基聯動”模式已經形成了發展普惠金融的青海經驗,全國多個省份都在學習推廣。秦漢鋒說,青海銀監局將指導銀行業機構全面落實《“雙基聯動”合作貸款推廣規劃》,著力以“雙基聯動+高原產業”、“雙基聯動+精準扶貧”、“雙基聯動+創業就業”、“雙基聯動+縣域信貸補短工程”、“雙基聯動+基層黨建”等模式,努力在全省有條件的地區加快實現“雙基聯動”全覆蓋。
服務于“四個轉變”,發展五個金融,還需打造銀團貸款品牌,大力發展絲路金融;打造“投貸聯動”品牌,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打造“銀稅互動”品牌,大力發展小微金融。特別是支持小微企業和生態移民后續產業發展,對于扶持和吸納更多生態移民創業就業,確保生態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實現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意義重大。秦漢鋒說,青海銀監局將圍繞把“銀稅互動”模式全面落實到縣一級,持續擴大“銀稅互動”覆蓋面。重點加強對生態移民城鎮網點資源、信貸資源、管理資源的傾斜和有效供給,創新抵質押擔保方式,積極發展生態移民安置房產權、林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等“三權”抵押貸款,加大對生態移民創業和吸納生態移民就業的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切實解決生態移民城鎮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一個地區,只有揚長避短,才能在風云變幻的現實中把握方向,找到了一條適應自身實際、符合發展規律、體現科學發展的光明之路。努力實現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的轉變,就是量體裁衣,突出優勢。
努力實現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的轉變,這是青海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體”戰略布局的新實踐、新要求,是*“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這一重大要求的戰略途徑、歷史選擇、現實需要,是青海服從和服務于黨和國家大局的自覺行動,是青海朝著*生態文明邁進的總動員。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潛力在生態、最大的責任也在生態。盡管我省經濟總量小,但在生態上,我們是三江之源、是阻止西部荒漠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是滋潤河西走廊的“天然水庫”,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復制性。毫不夸張地說,青海的生態地位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是舉足輕重。
生態是青海最寶貴的資源、最明顯的優勢、最亮麗的名片,也是后發趕超的最大潛力。建設生態大省、生態強省,是青海面向未來的戰略抉擇,是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使命所在,是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體現,是深化生態領域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毫不夸張地說,我們保護好綠水青山就是獲得了金山銀山。
我們必須從全局的高度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一手抓環境保護,一手抓生態建設,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環境保護上,要以聯動的理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以法治的思維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以開放的戰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以科技的支撐推進生態環境保護。
在生態建設上,要著力打造好三江源國家公園、大美青海、青海湖、中國夏都等綠色品牌,算好“綠色賬”、走好“綠色路”、打好“綠色牌”,搭建好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四梁八柱”,增強生態保護和建設的科學性、開放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生態福祉,堅持聯動共贏是青海走向生態強省的基本路徑。在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綠色富民,讓青海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的轉變,是青海各族群眾的一貫追求,也必將是青海各族群眾的長遠追求。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落地生根、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關鍵一年。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最重要任務,就是集中精力把全省兩會精神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用“四個轉變”新思路深入推進“四個扎扎實實”落地落實,鞏固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省委十二屆十三次全體會議提出了“努力實現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的轉變,從人口小省向民族團結進步大省的轉變,從研究地方發展戰略向融入國家戰略的轉變,從農牧民單一的種植、養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的轉變”的新思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們要始終牢記*對青海工作的諄諄囑托,大力推進“四個扎扎實實”落地落實,努力實現“四個轉變”,不斷開創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四個轉變”是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具體化、青海化、實踐化的結晶,是我們*視察青海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化省情認識,推動“四個扎扎實實”落實的思路創新。
我們要牢記保護生態的最大責任,挖掘生態的最大價值,發揮生態的最大潛力,實現青海綠色崛起,走向生態文明。我們要抓住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機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發展優勢產業,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生動局面。我們要深入研究國家戰略走勢,把青海發展融入到國家總體戰略中,爭取大項目、大投入,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在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更快發展。我們要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綠色富民,形成發展與保護、保護與民生良性互動互促的局面。
我們要用“四個轉變”新思路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動綠色發展,著力深化創新驅動,著力補齊發展短板,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用“四個轉變”新思路把握好改革發展穩定的衡點,把握好民生民心民力的結合點,把握好生態生產生活的關鍵點;用“四個轉變”新思路進一步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擴大項目投資,進一步強化生態文明,進一步統籌城鄉區域,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增強內外聯動,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勇于探索、敢于實踐,不斷豐富“四個轉變”的內涵,使之成為自覺行動、生動實踐、務實舉措,不斷推動“四個扎扎實實”取得新進展。
兩會是沖鋒號,是新起點。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自覺的態度、扎實的工作,學習貫徹落實好兩會精神,萬眾一心,開拓進取,朝著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目標砥礪奮進。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