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領導干部要把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下面是高考知識網整理的領導干部脫貧攻堅民主生活會發言材料,希望能幫助到你。
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在建設綠水青山的過程中實現增收脫貧,堅決打贏脫貧、生態治理攻堅戰。下面,我講十個方面的問題。
一、要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這方面我想強調三點。一是必須看到,多年來我省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更要看到,我省是全國扶貧重點省份,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區,我省就占2個,到去年底全省還有貧困人口232萬,而且大多生活在環境惡劣的地方,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二是必須確保在“十三五”期間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不留鍋底,不留尾巴,這是省委、省政府向*、國務院立下的軍令狀,沒有退路,是要堅決完成的硬任務。三是必須認識到,脫貧攻堅不僅是巨大的壓力,更是難得的機遇,要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帶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緊緊抓住脫貧攻堅這個“頭等大事”,帶領全省人民堅決打贏這場硬仗。
二、要把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這是重大戰略,關鍵舉措。第一,這是確保貧困人口5年內增收脫貧的迫切需要。現在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外出農民工返鄉增加,農產品賣難,農民增收難,貧困人口增收更難。思路決定出路,我們要把脫貧攻堅和生態建設更加緊密結合起來,今后五年,進一步增加生態建設投入,組織貧困群眾參加治山治水、植樹造林,切實把建設綠水青山的過程變成群眾增收脫貧的過程。第二,這是徹底改變生存環境,拔掉“窮根”的迫切需要。我省貧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呂梁山黃土殘垣溝壑區和太行山干石山區,這里梁峁起伏、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生態惡劣是導致貧困的根本原因。我們既要把一部分群眾從不適宜生存的“山莊窩鋪”搬出來,更要下決心改善生態環境,把“窮根”拔出來。否則,群眾收入一時上去了,還會掉下來。第三,這是建設“美麗山西”的迫切需要。我省的基本省情是煤長、林少、水短,生態環境脆弱,我們要下決心在“一個戰場”上打好脫貧攻堅、生態治理“兩個攻堅戰”,實現互促雙贏,把*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戰略,在三晉大地變成生動的實踐。
三、要狠抓植樹造林,實現荒山增綠、貧困群眾增收
植樹造林是改變山川面貌、造福子孫后代的千秋大業。建國60多年來,經過全省干部群眾艱苦奮斗,我省成為全國造林面積最大、森林覆蓋率增長最快的省份之一。但是,我省仍然缺林少綠,森林覆蓋率低于全國均水,人均森林面積僅為全國人均的1/2。我們要盡全力提升林業對脫貧攻堅和生態建設的貢獻率。重點要抓好五件事,這也是貧困群眾增收的五條渠道。
一是完善政策,確保增加退耕還林收入。1999年以來,我省按照國家部署先后啟動了兩輪退耕還林,累計完成退耕還林694萬畝。目前的問題是,第一輪國家退耕補助政策從去年開始逐步到期,已經退耕的農戶如果沒有了這個補助,人均收入就要掉下來一大塊,最高的自然村這一塊占到63.2%。我們要咬咬牙,省里先拿錢補上,按照每畝每年90元的標準再補助5年,保障貧困戶這一塊收入不減。同時,各地各部門要下大功夫抓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在國家5年每畝補助1200元的基礎上,省里下決心再拿300元,使退耕戶的補助達到1500元。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支持,依法把我省392.9萬畝25°以上坡耕地,包括其中劃入基本農田的294.6萬畝全部調整為非基本農田,全部納入新一輪退耕范圍。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中農民增加收入的最大潛力,在于發展經濟林。過去,國家要求退耕還林中生態林要占80%以上,我省占到了92%,農民眼里看著樹在長,手里卻拿不到錢。新一輪退耕還林,國家不再限制生態林和經濟林的比重,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什么樹賺錢就栽什么樹。不僅要大力發展干鮮水果林,沙棘、檸條、雙季槐、大葉槐等等經濟林,還要積極發展新品種經濟林,比如油用牡丹,可以說渾身都是寶,尤其是牡丹籽油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油牡丹耐干旱、耐貧瘠,根系發達、防風固沙,成活后三年就結籽,豐產期40多年,我們要強化措施,積極穩妥大力發展。各地各部門還要高度重視把種植中藥材作為新一輪退耕還草的重點,我省山區丘陵多,適合道地中藥材生長,而且新一輪退耕還草國家把黃芪、黨參、遠志等16種中藥材納入其中,享受政策補貼。
我們還要積極推動解決藥食同源問題,盡快把我省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
二是加快宜林荒山綠化進程,使貧困群眾在參加植樹造林中增收。到去年末全省有宜林荒山荒地3926萬畝,扣除暫時難以造林的101萬畝,還有3825萬畝需要造林。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省林業廳提出力爭用8年時間全部完成任務。“十三五”期間,全省每年造林500萬畝,從今年開始投資造林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58個貧困縣每年造林400萬畝,每畝投入800元,一年32億元,其中勞務費用占45%左右,80%落到貧困人口,按每人年收入4000元算,可以使28.8萬人通過參加植樹造林勞動穩定脫貧。過去造林項目多是采取招標形式,當地群眾沒有資質、沒有主體組織,很難從中獲得勞務收入。對這種作法要改革,要成立貧困戶參加的“造林專業合作社”,采取議標的方式,優先讓他們承包造林工程,使貧困人口通過造林勞動獲得收入。特別是,如果能用8年時間實現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綠化的宏偉目標,這對我們山西生態文明建設將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國家林業局表示全力支持。
三是強化森林資源管護,把部分貧困人口變為護林員即林業工人。森林資源是我省最寶貴的生態財富,要在加大保護力度中讓貧困人口增收脫貧。貧困人口可以從4個方面取得收入:第一筆,58個貧困縣1487萬畝重點生態公益林管護,每年每畝8元,80%聘用貧困戶勞力,每個護林員年工資1.2萬元,三口之家,人均收入4000元,可使2.38萬人穩定脫貧。第二筆,58個縣一般公益林3095萬畝,管護標準由現在的每畝3元提高到8元,仍按上述辦法,可使4.95萬人穩定脫貧。第三筆,新造林地管護收入,每畝補10元,58個貧困縣現有需管護面積和今后每年新增的400萬畝林地,這兩項可使4.94萬人穩定脫貧。第四筆,公益林補償性收入,現有國家級公益林每年每畝補償15元,還有一般公益林,省里的補助由現在每畝補3元提高到15元,這兩項都按貧困人口目前占農村總人口的19.4%測算補償到人,可使1.08萬人穩定脫貧。合計起來,以上四筆收入可以使13.35萬人穩定脫貧。
同步小康事業是一場接力賽,現在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中。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自覺,強化責任擔當,提升素質能力,敢作敢為,干凈干事,善作善成,做到靠本事吃飯、靠作風吃飯,拿實績說話、拿事實說話。如期全面實現小康是時代的責任,時間緊任務重,如何確保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于擔當,在于高度的責任感,更需要我們以直面困難的勇氣、履職盡責的意識、敢于擔當的精神,乘勢而為,迎難而上。
責任與擔當就是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看一個黨員干部工作是否合格,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體現在把工作當事業,在崗位上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以苦為樂,以苦為榮,甘于奉獻。責任與擔當就是淡泊名利,不計得失。俗話說:有舍有得,一個人只有舍棄對名利的渴求,才能不為俗事所困,只有舍棄對財富的貪婪,才能不為物欲所困。10年前,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孫麗娜曾是一名高級教師,他倆并沒有選擇在北京的安逸生活,退休后奔赴貴州偏遠山區支教。因為他們有“助人為樂,服務人民”的奉獻意識,自覺踐行*,面對人生中的得失、功名利祿、誘惑考驗等,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善于做有意義的事。
現今,認識責任、知道其意義,甚至也能悟出責任之道的人很多很多,但是,為什么還有不少人不負責任,甚至做出與負責任相反的事來?一是這些人并沒有真正懂得責任的意義和價值;二是這些人并沒有真正悟出責任的道理;更重要的是,知道了意義,懂得了道理,卻不愿意去擔當。
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建設需要強化無私奉獻的為民擔當。堅持干字當頭、實干興省,咬定目標干,只爭朝夕干,與時俱進干,擔當負責干,齊心協力干,以大干、實干、善干的成效,交出新常態下貴州發展的精彩答卷。全面小康建設,不只是各級黨委政府的政治任務,而是一種服務民生發展的責任意識。需要我們干部去帶領群眾,激活群眾向往發展的內生力,去按照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的要求,去落實好因人因戶因地施策,實事求是解決好群眾發展需要、生活需求。
脫貧攻堅需要干部的責任意識。一方面干部只有具備為民務實的責任心,方能與群眾促膝而交,去掌握當前發展的需求,去帶領群眾發現好的經驗、做法、典型并推廣鋪開,立足于人民幸福、民生發展這個落腳點上凝聚發展力。另一方面,只有干部帶著責任深入基層才會了解到與群眾相關聯的就業醫療、養老助困、教育住房、人居環境等民生問題走向,才會融入責任心以高度的人文關懷和心系百姓的民生情懷去解決群眾難題,特別是當前“決勝貧困”時期,更需要真正走進千家萬戶去感受他們致力小康的憧憬,走進百姓心里去發現百姓對社會的看法、對政策的認識、對發展的凝望。因此,責任心少不得。
全面小康征程要求“決不讓一個地區、一個民族掉隊”,這就需要我們干部不但要有責任而且要緊扣發展脈搏,在傳遞黨政方針的同時,當好人民大眾的服務員,在堅守責任的同時當好人民群眾的領路人,在高度集中的發展共識中凝聚廣大干部群眾奮發進取、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在全面小康征程上勇于擔當、敢于擔當、善于擔當。
昨日召開的全省脫貧攻堅第三次推進會議,既肯定了全省廣大黨員干部投身脫貧攻堅第一線取得的成績,也旗幟鮮明、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我省脫貧工作存在的諸多問題。省委書記謝伏瞻在會上強調指出,“要深刻認識我省脫貧攻堅工作差距較大、形勢嚴峻,必須保持從嚴從實的態度。”
指導偏、工作作風漂、精準脫貧基礎弱等這些我省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站位問題、作風問題、落實問題。
要從政治站位上找根源。
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地處太行山深處的河北阜縣駱駝灣村、顧家臺村,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無論是革命老區貴州遵義花茂村,還是今年春節前夕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德勝村……這些貧困、偏遠的地方,一一都留下了*的深深足跡。即便是在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這樣的國際場合,*掛念的依舊是貧困群眾。他在演講中說:“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字里行間透出的,是對鄉親們化也化不開的濃濃深情。
*為什么如此重視脫貧攻堅,是因為這項工作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我國國際形象,而我們的一些干部,在向*看齊、向*看齊上還要再增強,真正把脫貧攻堅這一重大政治任務深深記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中。所以,謝伏瞻同志在推進會上明確指出,對于脫貧工作來說,講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體現的是大局、反映的是黨性。
要從工作作風上找病灶。
所謂“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很多問題,往往是因為作風“輕飄”、做法“浮漂”造成的。領導干部當“甩手掌柜”的有之,駐村干部當“走讀干部”的亦有之;急功利、搞“大躍進”的有之,蜻蜓點水、敷衍了事的亦有之;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的有之,甚至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亦有之。“要學白藕扎深根,莫效浮萍水上漂。”窮根都找不到、摸不準,又怎么挖斷窮根,靶向脫貧呢?
要從落實力度上看差距。
對于脫貧攻堅,我省強化頂層設計,出臺了“5個辦法”“5個方案”“5個專項方案”,得到了中央肯定。方案是好的,路子是對的,但再好的方案,如果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落實在紙面上,終究還是鏡中月、水中花。
從貧困戶的精準識別與退出,到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撥付和使用,從易地搬遷的組織動員,到產業扶貧的因地制宜……脫貧攻堅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哪一件事情都是傷腦筋、有難度的事情,非得下一番“繡花”功夫不可。而繡花偏偏是個細致活,一針一線都要扎下去、透出來。愿不愿狠抓落實,敢不敢較真碰硬,脫貧攻堅這個大戰場就是考驗我們有沒有擔當、能不能作為的“試金石”。
“聞過而終禮,知恥而后勇。”存在問題并不可怕,關鍵要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存在差距并不可怕,關鍵要認清差距、縮小差距。這次考核發現了一些問題,對我們來說固然是一個大的警醒,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抓工作、上臺階的契機。
必須看到的是,從蘭考的率先脫貧摘帽到內黃的產業扶貧,從駐馬店的重度殘疾人托管到新縣的森林碳匯扶貧……自去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中原大地上,每天都在上演著一個個精彩而動人的脫貧故事。當年,林州人以“重新安排河山”的魄力和勇氣打造出名滿天下的“人工天河”;年來南水北調移民大搬遷,四年的移民任務,河南只用了兩年時間。這些鮮活的事例都充分說明,河南的干部群眾是敢打大仗、善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只要我們正視問題,堅定信心,就能化壓力為動力,變被動為主動,開創脫貧攻堅的新局面。
對這次查出的問題,我們要舉一反三,對全省脫貧攻堅的工作進行全面透視和體檢,按照推進會的要求,像反“四風”、反腐敗一樣,拿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較真碰硬、踏石留印、狠抓整改。
認識是根本點,一定要對標中央。我們強調要增強“四個意識”,向*看齊、向*看齊。看齊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體現到實際行動上、體現到狠抓落實上、體現到工作實效上。要把脫貧攻堅作為極其嚴肅、重大的政治任務,本著對中央、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全情投入、全心付出。
凡是中央有部署的,各地各部門都要認真對標,中央怎么要求的、重點是什么、我們怎么落實,都要細化分解、明確責任,形成完整的時間表、路線圖、責任鏈,把脫貧攻堅工作抓得細之又細、實之又實。
工作作風是關鍵點,一定要切實扭轉。抓而不真等于不抓,干而不實不如不干。脫貧攻堅是一項硬任務,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水分,必須以較真促認真,以碰硬求過硬,以真抓促落實,以實干求實效。
中央反復強調,脫貧攻堅是“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落實”,為此,我省出臺《關于改進作風狠抓落實進一步完善脫貧攻堅責任體系的意見》、《市縣黨政正職履行脫貧攻堅責任考評辦法》等,目的就是要用制度的硬約束換來作風的大轉變,把市縣主體責任、部門主管責任、鄉村包干責任、駐村幫扶責任、督查巡查責任落到實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生動局面。
精準扶貧是著力點,一定要貫穿始終。*多次指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可以說,精準是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是扶貧實踐的深入總結,是扶貧方式的深刻變革,是扶貧投資的價值取向,是扶貧工作的創新要求。只有真正做到了精準、實現了精準,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才能補強我省扶貧基礎薄弱的“軟肋”。
當前階段的重要任務,就是按照精準要求,切實抓好整改。對問題一村一村查擺,對檔卡一戶一戶校準,對幫扶一項一項落實,對資金一筆一筆審核,對政策一條一條落地,對責任一級一級到人,確保脫貧攻堅工作的精準度、社會的認同度和群眾的滿意度顯著提升。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共舟者興。”千斤重擔需要我們一起扛上肩頭,百年夢想需要我們共同拼搏來實現。
脫貧攻堅的責任書就是軍令狀,軍令如山,國之所托。這一場脫貧攻堅的翻身仗,我們必須贏!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