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一:一、說教材
1、本次活動是大班下學期端午節文化主題課程組成部分,它從身體運動角度向幼兒詮釋傳統文化。
2、在這一活動中,首先讓幼兒知道端午節這一名稱,了解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了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并選擇了幾張有關端午節的圖片,是為了讓幼兒更好的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如:有關屈原的傳說,進一步讓幼兒知道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以艾草驅毒避蟲的俗;端午節有賽龍舟的俗。
3、結合以上原因,本次活動從情感與社會性、知識文化、運動素質與運動技能三個角度設定以下目標:體驗團隊協作的樂趣,形成初步的競爭意識;加深對端午節文化的認識;鍛煉腿部力量,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4、在活動準備上,考慮到活動要與幼兒原有經驗相聯系以及支持活動順利展開的需要,做以下準備: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來歷與俗的圖片;音樂《眾人劃槳開大船》;場地布置??布置好河流,標志好起點和終點。
二、說教法
1、整個活動以集體教學為主,輔之以分組指導。主要考慮到集體教學在講解和示范基本動作要求以及布置活動任務方面的方便、省時。分組指導則因為不同小組
幼兒在能力、經驗、需要存在差異,因此希望通過分組指導促進每組幼兒最大化參與運動。
2、具體來說,在活動導入階段,通過提問法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時間,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活動導入方式,關注的是幼兒學習動機的激發;在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與俗階段,通過圖示法與講授法交代端午節的來歷與俗;在幼兒學劃龍舟階段,通過講授法與示范法交代賽龍舟的基本玩法,運用講授法與示范法是希望從言語和動作方面讓幼兒明白賽龍舟的基本規則與任務。
三、說學法
1、為了更有效完成活動的目標,并顧及大班幼兒的學習心理特點,本活動主要強調幼兒的體驗和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
2、具體說來,在活動導入階段,幼兒通過觀察、回答問題、講述的方式,符合教學的主體性原則;在學習劃龍舟階段,幼兒以小組合作了解游戲規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要扮演觀察者和交流者的角色,給予幼兒自由活動的機會。競賽游戲階段,幼兒通過參與競賽,體現《綱要》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的要求。
四、說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環節,主要流程為:活動導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與俗??學劃龍舟??賽龍舟??回顧端午節的時間、來歷與俗。
第一環節:活動導入
幼兒坐成半圓,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是農歷幾月幾日嗎?
第二環節:了解端午節的來歷與俗
先出示屈原的圖片,讓孩子了解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再出示粽子、艾葉、賽龍舟的圖片,讓孩子了解端午節的俗。
第三環節:學劃龍舟
十四名幼兒分成兩組,由幼兒自由分組。教師帶領一組幼兒示范、講解劃龍舟的基本規則和動作要求,使幼兒既知道游戲的基本玩法,又可以在此基礎上將時間與精力放在劃龍舟的技能技巧上。
第四環節:賽龍舟
此階段運用了前一階段得的動作技能,同時通過比賽增加游戲的樂趣,確保幼兒最大化參與運動。
第五環節:回顧端午節的時間、來歷與俗
幼兒坐成半圓,教師帶領幼兒回顧知識點并進行活動總結。
端午節那天,孩子們來到幼兒園里,興高采烈地談論著粽子的味道,有的還悄悄地把鴨蛋帶到幼兒園,互相比較誰的蛋美……。于是,端午節成了幼兒交談的焦點,他們還向我提出了有關端午節的一系列問題,讓我在一時之間也難以招架。心想與其一一解說,還不如設計一個主題活動,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主動探索、獲得體驗、尋求答案,也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說說、做做中主動了解端午節的俗及來歷。(綏棱教育信息網www.suilengea.com)
二、探究過程。
第一次活動:
主要環節有:回憶端午節,在這個環節中讓幼兒講講端午節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欣賞端午節人的傳說,表達自己的感受,畫畫端午節人們的活動等,雖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精心構思。并要求:把你在端午節中最快樂的一件事畫出來,注意選擇合適的底色表現節日的歡樂氛圍。但從幼兒的反應及畫面來看,端午節中最快樂的一件事很難體現,小朋友參與的機會及孩子們的興趣點沒能抓住。且在這次活動前由于沒有創設環境,如:布置一些端午節的圖片、粽子、賽龍舟的圖片或者一些蘆葦葉、大米、讓幼兒親手包一包等,環節比較單一,活動下來效果不是太好。
第二次活動:
通過第一次活動情況,我們年級組對第二次活動及時作了調整。主要環節有以下幾個方面:1、講講端午節的來歷。在這環節中老師給幼兒講了屈原的故事并介紹了端午節兩項主要慶祝活動、包粽子、劃龍舟的意義。讓幼兒對端午節的來歷有個了解。2、包粽子、吃粽子。活動中幼兒通過包粽子、吃粽子知道了粽子是中國的點心。3、制作龍舟。這里讓幼兒欣賞了龍舟大賽的錄像和圖片,激起幼兒自制自玩的興趣。4、劃龍舟。組織幼兒進行“龍舟大賽”。船頭的幼兒頭帶龍的頭飾,其余兒童排成一隊坐在龍舟里,按鑼鼓節拍作劃船動作。也可兩舟之間開展競賽,哪隊動作整齊哪隊為勝。5、活動延伸。可以通過學唱《過端午》,畫畫《賽龍舟》來增強過端午節的感受。
本次活動我們克服了上次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活動通過包粽子、吃粽子、制作龍舟、劃龍舟大賽等活動讓幼兒真真切切體會到了端午節的樂趣。但也發現,幼兒的需要沒能得到很好的滿足,既然幼兒多粽子感興趣,那么我們不妨把“粽子”作為重點,讓幼兒來發現粽子的種類、包粽子的方法有哪些,從而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第三次活動。
我們年級組針對上次活動的情況對第三次活動作了設計,還利用了家長資源,主要是講講端午節的來歷,幼兒觀察粽子;知道了粽子有很多種;吃粽子,把吃粽子的感受用語言完整、流暢地與同伴交流;包粽子。請幼兒講講媽媽、奶奶的包粽子的方法。然后自己看圖片,學習包粽子的方法,最后每位幼兒介紹自己包粽子的體會;(如怎么成功地包一個粽子,有沒有想出其它的包粽子方法等等)然后把自己包的粽子送到廚房。在本次活動中,整體感覺是很流暢,各個環節都是在很自然、輕松的狀態中進行著的,通過活動,我們有以下體會:
1、師幼互動好。
在組織活動時,各環節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和幼兒主體的關系。教師對孩子的啟發引導方面把握的很好,切合幼兒的實際水,讓孩子敢說、敢做,探索欲強,激發了幼兒學習興趣。充分體現了《新綱要》的精神。
2、幼兒參與活動情緒高。
在這次活動中,“包了粽子想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的情緒始終圍繞著他們。教師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在幼兒探索粽子的種類上,興趣很高。他們觀察的很投入,很仔細。以至于在幼兒這一環節中用了很長的時間。
3、活動效果好。
通常一個活動是否成功,活動效果是最有說服力的。在這個活動中,通過幼兒包粽子畫看出,孩子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包的粽子還比較好。
三、實施效果及評析:
本次活動是以“端午節”為基本材料而生成的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教學活動之一,源于幼兒對生活中所熟悉的事情--“端午節”的關注,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為幼兒的好奇、興趣而及時調整、修正、設計的活動。整個活動的展開是以幼兒參與適宜引導為主。活動采用讓幼兒回憶、談論端午節,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上,通過圖片、出示實物、討論等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強化了對端午節的認識。幼兒對粽子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又通過看、嘗、包、制作等活動,幫助幼兒運用已獲得的經驗,在個人、小組、等不同環境中,進行操作活動,使不同發展水的幼兒都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操作、理解,將幼兒的學習地點還擴展到了家庭(如讓幼兒回家向媽媽、奶奶學習包粽子的方法),體現了幼兒是教育的主體和教師尊重幼兒個體學習方式的意識。
1、注重幼兒的活動。
在活動中教師創設了一切讓幼兒“活動”起來的條件,調動感官,促進各自發展。教師拋棄了經驗主義以及一些文化傳遞理念的觀念,滲透了新的教育觀和兒童觀,如從教到建構的轉變。如在活動中,端午節人們的活動幼兒能自己體驗到,而端午節的來歷除非家長曾告訴過幼兒,不然他們從哪里獲得這些概念呢?這里教師改變了過去的“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師生單向信息傳遞模式,采用讓幼兒回憶、談論端午節,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上,通過課件、出示實物、討論等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強化了對端午節的認識。通過嘗粽子、包粽子等活動,讓幼兒再次體驗端午節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2、注重教育的整合。
(1)、教育內容的整合。該活動的內容已涉及到了科學領域、藝術領域、社會領域和語言領域,把幼兒的學習看成一個整合的系統,汲取各領域的經驗。同時,由于內容和對象是從前次活動中衍生出來的,幼兒比較熟悉,從幼兒的角度看它不僅不是一種全新的事物,而是身邊的熟悉事物。而且“新活動”和“舊活動”都變成了“小步距”的新學習,幼兒既不會因為“新”而“疲勞”,又不會因為“舊”而“疲塌”,興趣油然而生。正如學習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所說:幼兒在與較為熟悉(即不完全陌生)的對象相互的過程中,更容易產生主動的學習。
(2)、教育方式的整合。
有自由的談話活動,有熱烈的討論活動,有愉快的郊游……。從談話活動到品嘗、制作活動,到繪畫活動,無一不是幼兒從理解到表達、從模仿到創新、從接受到運用的整合過程。這種做法的益處是,當教師有意識地向幼兒提供了發現和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玩、好奇、探索)的機會,就會使幼兒的自身發展得到了滿足,這種滿足反過來又進一步激發起幼兒的愉快情緒和繼續活動家的愿望,從而得到了發展。
3、注重形式的多樣化。
縱觀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進行了感知、操作、分類、思考、討論、表達、創造等多方面的智力活動和技能學習。在他們眼前、手中,所看到、做著的每一個都與“端午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每個人都可以不斷或間斷地從不同角度或在不同層次上探索、獲得,并不同程度地獲得發展。瞧,有的孩子用語言大膽地表達,有的孩子創作出了熱烈歡快的圖畫。從每個子的表現中你會發現他們獲得了許多,這絕對不是教師三言兩語所能替代的。正因為教師沒有作為“講述者”、知識的“傳聲筒”,幼兒才能學得如此輕松,收獲如此豐厚。正因為注重了幼兒的活動和形式的多樣化,才使幼兒在本次活動中全身心地投入,欣賞體驗到了祖國民族文化的古、美、趣,獲得了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