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的大片再一次如約而至。1月3日,《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上映。
時間的選擇,明顯踩著步點:這部3集紀錄片播完后,1月6日,就是本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召開的日子。上一次,中紀委大片《永遠在路上》播完,則是“全面從嚴治黨”為主題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的日子。
無疑,這兩部片子是“姊妹篇”。《永遠在路上》,講述十八大以來,黨內反腐取得的成果、做過的工作,重點在“全”;《打鐵還需自身硬》,鏡頭則全部聚焦在紀檢監察系統,講述十八大以來,紀委系統在“清理門戶”方面所做的工作。
共同的特點依然是:誠意、有料。
畫面
在今天播出的第一集里,有三個主要人物:魏健、羅凱、朱明國。前兩個,是長期在中央紀委任職的司局級干部;落馬時身居廣東省政協*之位的朱明國,則曾長期擔任廣東省紀委書記。
片子的畫面很震撼。
先說魏健。此君曾擔任中紀委第五、第二、第四監察室主任,參與過查辦薄熙來、戴春寧等重大案件。但畫面一轉,卻從他在辦公室被帶上警車的鏡頭開始,隔著鐵欄桿,魏健已經抑制不住淚水。那一夜,魏健頭發全白。
鏡頭久久地在從魏健家中抄出的財物上掃過。金佛,玉鐲,金條,雕刻過的象牙,成捆的人民幣、歐元、美元,以及數不清的銀行卡和禮品卡……“金額數以千萬計”。
類似的鏡頭,出現在與朱明國同時被牽連出的原廣東省紀委副書記鐘世堅家里。此君癖好獨特,“上千瓶酒”,“200多斤蟲草”,“好多現金成捆,收了就放在那兒,印章還有90年代的”。而朱明國?鏡頭雖然只從他的豪華別墅一角掃過,但他收受的錢財,則是“1.41億元,另有9104萬元財產不能說明來源”。
而曾任中紀委第六監察室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羅凱,辦案人員說,“金條不是說一根兩根,有50克一根的,有100克一根的,累計下來,給他的金條都是以公斤計的”。在他聯系的天津,海河邊,頗為豪華現眼的“君臨天下”大廈,他從開發商手里,以三折的價格,買下了4套房子、2套商鋪。
作為曾經的監督執紀人員,能犯下如此嚴重的罪行,其中一定隱含著許多腐敗的方法,以及權力運行的“邏輯”。
方式
沒錯,這些方法和邏輯都是涉案人員親口說出的。
比如用人。朱明國落馬,是因為廣東化州市原紀委書記陳重光的落馬牽出。這個陳重光倒也很坦誠,描述了自己不停跑官買官的過程。
片中陳重光的語速緩慢,但每一句都直指重點。比如,他想搭上朱明國,怎么弄?“打聽到他每年清明都會回海南老家掃墓”,于是“每年清明都去看他”,“有時候50萬、有時候100萬地送”。通過朱,陳如愿以償地從茂名監察局副局長的任上,調任化州市紀委書記。
朱明國點出了權力的邏輯:“最后都是組織通過、組織決定、集體通過。但是誰先提?用人的提名權是最至關重要的,沒人提名,你是進不了那個圈子的。當一把手35年,我的體會是,如果你一把手開口了,基本上沒有人反對。”
這就是用人尋租。
魏健和羅凱,則通曉另外的邏輯:政商的掮客。
比如,“有一個老板,涉及了一個股權糾紛的案件,就找到了魏健。然后魏健就把相關的材料,以他們室里的名義,就轉給了所在那個省的紀委,請他們查辦并且要結果,實際上是作為人家一項工作,就給人要求部署下去了”。
更多的時候,他們慣于給地方官員打招呼,讓其在“提職晉升、安排工作、司法審判、工程項目等”方面給予幫助和便利。
比如商人宋志遠,因為想在四川上馬項目,尋求政府幫助,就找到了魏健。魏健呢?拿起紅機給李春城打了個電話,請他關照。兩三天之后,項目所在地的縣委書記打電話給宋志遠,言語頗帶責怪:“老宋,你這個項目我們不是在支持嗎?你怎么找到北京去了?中紀委給省領導打電話說我們不支持。好了,我們會全力支持的。”
而羅凱的方式,則有點類似于上一季中出鏡的周本順,喜歡“組飯局”:“把別人請來,目的就是顯示我們倆之間關系好,知道咱們的關系,他對你是不是會照顧?肯定會照顧的。至于怎么照顧?照顧什么?那就不是我的事兒了。”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按說,工程、土地、司法這些,并不是紀委直接管轄的范圍。那么,地方官員為什么要給這個面子幫這個忙?辦案人員的一個問題就很在點兒上:“魏健他是室主任,是一個廳局級干部。他所打招呼的對象是一個省部級干部(李春城),他為什么要聽你一個廳局級干部?”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