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wǎng) > 山西省大學排名 > 正文
太原學院2024年全國排行第483名,該校經(jīng)教育部批準升格為全日制綜合類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太原學院。學院于2017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22年成為首批山西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單位。學院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領導,太原市人民政府管理,山西省教育廳進行業(yè)務指導。
2023年,太原學院最新排名全國第483名(2023年綜合排名數(shù)據(jù))。
排在太原學院前3位的分別是:四川旅游學院(綜合排名:474)、湖州學院(綜合排名:477)、山東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綜合排名:481);排在后3位的分別是萍鄉(xiāng)學院(綜合排名:484)、溫州理工學院(綜合排名:486)、蘇州城市學院(綜合排名:490)。
該排名數(shù)據(jù)來自“校友會”、“軟科”等第三方機構發(fā)布的全國大學排行榜,僅供參考!
一:歷年太原學院全國排名榜
1. 太原學院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公布的數(shù)據(jù)看,太原學院2023年全國排名第483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2023 | 483 | 太原學院 | 山西 太原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 |
2022 | 482 | 太原學院 | 山西 太原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 |
2021 | 476 | 太原學院 | 山西 太原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 |
2020 | 455 | 太原學院 | 山西 太原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 |
2019 | 635 | 太原學院 | 山西 太原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 |
2. 太原學院全國排名一覽表(軟科版)
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太原學院2023年全國排名第56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2023 | 567 | 太原學院 | 山西 太原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 |
2022 | 588 | 太原學院 | 山西 太原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 |
2021 | 582 | 太原學院 | 山西 太原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 |
2020 | 565 | 太原學院 | 山西 太原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 |
1、2023年太原學院在廣東歷史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為493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44695;
2、2023年太原學院在山東綜合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為481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213511;
3、2023年太原學院在福建物理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為471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73813;
4、2023年太原學院在陜西文科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為464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22776;
5、2023年太原學院在陜西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為406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87548;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太原學院 | 海南 | 綜合 | 本科 | 548 | 22571 |
2023 | 太原學院 | 海南 | 綜合 | 本科 | 545 | 23302 |
2023 | 太原學院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29 | 36366 |
2023 | 太原學院 | 天津 | 綜合 | 本科A | 527 | 30343 |
2023 | 太原學院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25 | 18458 |
2023 | 太原學院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517 | 20140 |
2023 | 太原學院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10 | 21294 |
2023 | 太原學院 | 天津 | 綜合 | 本科A | 505 | 36006 |
2023 | 太原學院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99 | 151419 |
2023 | 太原學院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498 | 40927 |
2023 | 太原學院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497 | 41854 |
2023 | 太原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497 | 146265 |
2023 | 太原學院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496 | 30604 |
2023 | 太原學院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495 | 12402 |
2023 | 太原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495 | 149705 |
2023 | 太原學院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493 | 44695 |
2023 | 太原學院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88 | 25289 |
2023 | 太原學院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487 | 87916 |
2023 | 太原學院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483 | 122119 |
2023 | 太原學院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483 | 16797 |
2023 | 太原學院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482 | 91235 |
2023 | 太原學院 | 山東 | 綜合 | 1段 | 481 | 213511 |
2023 | 太原學院 | 湖北 | 歷史 | 本科 | 481 | 26865 |
2023 | 太原學院 | 湖北 | 歷史 | 本科 | 480 | 27223 |
2023 | 太原學院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480 | 92571 |
2023 | 太原學院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480 | 92571 |
2023 | 太原學院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77 | 134825 |
2023 | 太原學院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476 | 95249 |
2023 | 太原學院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476 | 4157 |
2023 | 太原學院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73 | 98757 |
2023 | 太原學院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473 | 16772 |
2023 | 太原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471 | 36665 |
2023 | 太原學院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471 | 73813 |
2023 | 太原學院 | 湖南 | 歷史 | 本科 | 471 | 32562 |
2023 | 太原學院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464 | 116762 |
2023 | 太原學院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64 | 22776 |
2023 | 太原學院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463 | 117788 |
2023 | 太原學院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59 | 14390 |
2023 | 太原學院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453 | 15254 |
2023 | 太原學院 | 內(nèi)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449 | 9154 |
2023 | 太原學院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446 | 67750 |
2023 | 太原學院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439 | 72341 |
2023 | 太原學院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436 | 2688 |
2023 | 太原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27 | 166829 |
2023 | 太原學院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25 | 87894 |
2023 | 太原學院(B) | 山西 | 文科 | 本二B | 422 | 24034 |
2023 | 太原學院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414 | 82501 |
2023 | 太原學院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12 | 93626 |
2023 | 太原學院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07 | 97093 |
2023 | 太原學院 | 吉林 | 文科 | 本二A | 406 | 13024 |
2023 | 太原學院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406 | 87548 |
2023 | 太原學院(B) | 山西 | 理科 | 本二B | 396 | 94352 |
2023 | 太原學院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391 | 54520 |
2023 | 太原學院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389 | 14110 |
2023 | 太原學院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376 | 18142 |
2023 | 太原學院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369 | 52518 |
2023 | 太原學院 | 內(nèi)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350 | 54653 |
2023 | 太原學院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343 | 50361 |
2023 | 太原學院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338 | 14642 |
太原學院前身為2002年12月由原太原大學、太原師范學校、太原市教育學院合并而成的新太原大學。2013年4月,經(jīng)教育部批準升格為全日制綜合類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太原學院。學院于2017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22年成為首批山西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單位。學院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領導,太原市人民政府管理,山西省教育廳進行業(yè)務指導。
學院地處三晉文脈聚集地——有著2500年建城史的三晉古都——山西省省會太原。學院地理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由汾東校區(qū)、濱河校區(qū)、府東校區(qū)三個校區(qū)組成,汾東校區(qū)位于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原都市圈以及山西省轉(zhuǎn)型綜合改革示范區(qū)的核心,信息暢達、交通便利。
學院占地面積1658畝,校舍建筑面積44萬余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 1.18 億元,館藏紙質(zhì)圖書 164.66 萬冊,電子圖書 126.27 萬冊。學院面向全國 25個省(市、自治區(qū))招生,現(xiàn)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5504人。
紅色基因,鑄就太院文化
太原學院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成立的“山西官立師范學堂”、1910年成立的“山西省立女子師范學堂”和1919年成立的“山西省立國民師范學校”,這幾所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被譽為“人才的搖籃”“革命的熔爐”。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徐向前、薄一波、程子華、李雪峰、王世英和現(xiàn)代女作家、革命活動家石評梅等曾在此就讀,在這里接受馬列主義啟蒙,走上了革命道路。傳承和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革命文化。經(jīng)過長期文化積淀與升華,學院孕育了“博學、弘毅、力行、至善”的校訓,形成了“端品、勵學、實干、擔當”的校風,在強化自身文化建設的同時,注重發(fā)揮文化引領的社會職責。
引育并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學院現(xiàn)有教職工1191人,其中自有專任教師732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272人,占37.2%;具有博士、 碩士學位655人,占89.5%;“雙師雙能型”教師270人,占36.9%。師資隊伍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名,省教學名師2名,省級學科帶頭人 5名,已初步建成專家名師引領、骨干教師支撐、校企協(xié)同培養(yǎng)的多元化師資隊伍。三年,教師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262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獲得授權專利116項。獲教育部協(xié)同育人項目立項23項,教育部新農(nóng)科項目1項。
以工為主,聚焦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
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秉承“崇德尚能,博知力行”的育人理念,著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基礎扎實、知識結構合理,應用能力突出、創(chuàng)新能力較強,作風樸實、積極進取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目前,學院已基本形成了以工為主,文、理、經(jīng)、農(nóng)、管、藝等多學科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相互支撐的學科專業(yè)體系。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智能與自動化系、機電與車輛工程系、材料與化學工程系、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系、藝術設計系、文化與旅游系、財經(jīng)系、管理系、教育系、數(shù)學系、外語系、音樂系、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體育教學部15個教學系(院、部),2個教學中心(公共實驗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和繼續(xù)教育學院,開設本科專業(yè)37個。
學院現(xiàn)有實驗實訓室175個、實驗實訓樓2棟,實驗實訓場所使用面積2.54萬方米。學院注重學生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職業(yè)資格考試等活動。2021年學院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46項,共獲得209個獎項,省級以上獎勵602人次,國家級獎勵72人次。2022年1-5月,學院參加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全國高等學校教育質(zhì)量提升工程)共計申請202項,立項13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立項20項,省級項目立項47項。
內(nèi)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shù)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數(shù)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qū)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對比泰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yè)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