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圓滿完成為期兩周的學生軍訓各項任務后。9月29日上午,學校在第四會議室舉行軍訓總結表彰會。承訓部隊某部副政委陸晨光、大學生軍訓團團長王飛,常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陳奎慶出席會議,校人武部、學工處與各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及全體教官參加了會議。
校人武部、大學生軍訓團負責人分別代表學校和承訓部隊作軍訓工作總結。會議對軍訓中涌現出來的21名優秀教官進行了表彰。陳奎慶代表學校向承訓部隊贈送了錦旗和感謝信。
陳奎慶在講話中對承訓部隊長期以來支持學校工作表示感謝,并高度贊揚了承訓教官發揚我軍優良傳統,克服不利天氣的影響,言傳身教,以學生為本,科學施訓,為參訓學生留下了理想堅定、意志堅強、作風優良、行動果敢的寶貴軍訓精神財富。
陸晨光感謝學校對軍訓工作的高度重視、對教官生活的周到安排。他希望部隊與常州大學結下的軍地友誼之情持續保持,并
常州大學坐落于經濟繁榮、人文薈萃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蘇常州,是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的省屬全日制本科院校。學校前 身為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常州分院,始建于1978年。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定名為江蘇化工學院;1984年實行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聯合辦學機制;1992年成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管理的部屬院校,并更名為江蘇石油化工學院;2000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1年江蘇省商業技工學校并入江蘇石油化工學院;2002年學校更名為江蘇工業學院;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常州大學。歷經三十八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成為了一所以工學、理學、管理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產學研”緊密結合辦學的高等院校。2017年聚志愿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常州大學綜合排名列第202位。
學校以“責任”為校訓,秉承“勇擔責任,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和“以人為美、育人為本,開放辦學、協同發展”的辦學理念,積極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責任意識、專業素養、協作品質、國際視野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建校38年來,為國家培養輸送了50000余名畢業生,為我國石油石化行業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現有科教城、白云、西太湖三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2470畝,校舍總面積53萬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3.7億元,紙質圖書150余萬冊,基礎設施齊全,辦學條件優良。學校現有15個學院,全日制在校生15000人。另外設有李公樸社會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和常州大學懷德學院(獨立學院),其中常州大學懷德學院在靖江辦學,擁有獨立的校園和完善的辦學條件,校園占地面積748畝,校舍總面積25萬方米,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15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000余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比例93.6%(博士學位50.1%)。現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83人(教授192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雙聘),教育部“*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全國“*”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全國高等學校安全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3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和“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3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學家2人次、中青年領軍人才7人次、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57人次,江蘇特聘教授6人,江蘇省“雙創計劃”人才6人,江蘇省“雙創計劃”博士8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18人、創新人才團隊3個,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5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32人、優秀青年骨干教師77人。學校連續四次被評為“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高校”和“江蘇省教育人才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深入實施五位一體“跟進式”人才培養體系。現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工程領域和1個藝術領域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8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藝術學、醫學、農學以及教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化學、材料科學2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1%。學校現有6個省優秀科技創新團隊,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點),2個江蘇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7個省級工程中心,5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級孵化器、1個省級眾創空間。3個國家級專業,2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9個省級品牌()專業,5個省級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1部國家級精品教材,4部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5部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21部省級精品(重點)教材;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含建設點),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4項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在第13屆、14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學校榮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在2014、“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學校榮獲金獎3項、銀獎1項,并榮獲全國校級優秀組織獎。2006年學校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評估并獲得優秀。
不斷發揚光大。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