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高考理綜試題生物部分與往年相比,在試卷結構、命題風格、呈現方式等方面都呈現出穩定連續的態勢,試卷題型結構和題目數量較前幾年無變化。所考知識都在考綱規定范圍之內,沒有偏題、怪題,與大連市的一模、二模試卷相似度高,考生的陌生感較低。試題的整體難度較去年有所下降,穩重有變,追求創新。大題中沒有考察“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部分,換成了實驗分析的大題,這體現了高考更加注重對學生信息獲取和實驗推理能力的考察。下面,我們對遼寧高考理綜試題生物部分進行全面詳細的分析:
一、總體分析
1、重視對四基的考察、貼教材
全卷均是對教材重點基礎知識,核心概念的考察,沒有涉及冷僻知識點或高難度的試題;沒有明顯的文字游戲和陷阱類題目。今年生物試題的特點之一是貼教材,命題素材很多都是依托于教材的內容,如第4題中的高等植物葉綠體中色素的考查、第5題中的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第29題中酶的化學本質和特性等。題目的素材內容不局限于教材正文,也包含旁欄中的內容,如第30題第(1)問中有關于多巴胺和一氧化氮的考查。
強調基礎性和綜合性,考題盡可能涵蓋多個知識點或聯系,注重考查主干知識,如“遺傳規律與分子基礎”、“生命活動的調節”、“細胞代謝”、“細胞生命歷程”等。
試題的文字閱讀信息淺顯易懂,沒有出現新的專業名詞或概念。目的在于通過考察引導學生提升生物學基礎知識、基礎概念、基本原理理解水。
2、注重學科能力和科學素養的考查
加強實驗能力的考查,將學科基礎觀點、學科方法和能力、科學研究方法融入試題當中,重點以實驗探究能力考察,綜合考察學生的整體學科素養,即對學科知識和試題信息的理解能力、信息獲取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如第2題、第29題、第31題和第32題,共涉及36分以上。
重視語言表達和文字說明能力的考察,綜合考查考生運用生物原理解釋解答的表述能力,如29題(3),31題(2)(3),40題(3)等,這對考生來說是難點。
3、體現思維能力的考查
考查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探究、解決新情境中問題的能力。強調應用性和開放性,命題背景注意多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和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設題。形式上既有結合表格和圖像的數據分析,又重視基本方法的運用,同時淡化純知識點記憶,回避難繁。
二、試題分析
1、試題分值
遼寧高考理綜試題生物部分包括6道選擇題(6分/個,共36分),4道非選擇(共39分),2道選做題2選1(15分/題),滿分90分。
2、知識結構
將本次考試試題內容按所屬教程的模塊進行歸類,其分布如下表:
模塊 | 題號 | 分值 |
分子與細胞 | 1、2、4、29、31、39 | 45 |
遺傳與變異 | 2、6、32、40 | 23 |
穩態與環境 | 3、5 | 12 |
生物技術實踐 | 39 | 3 |
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 40 | 13 |
從上表可以看出,本次考試在各考察模塊的分值分布來看,必修一占42.8%,必修二占21.9%,必修三占11.4%,選修一占2.9%,選修三占12.4%。直觀分值顯示如下圖:
三、典型試題分析
1.在細胞的生命歷程中,會出現分裂、分化等現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的有絲分裂對生物性狀的遺傳有貢獻
B.哺乳動物的造血干細胞是未經分化的細胞
C.細胞分化是細胞內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D.通過組織培養可將植物葉肉細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答案】B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細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組織培養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難度適中。
【試題解析】
知識點:細胞有絲分裂的意義、細胞分化的本質以及細胞全能性的理解。
考查能力:識記和理解能力
解題思路: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造血干細胞是分化程度較低的細胞,并非沒有分化的細胞。
2.某種物質可*DNA分子兩條鏈的堿基對之間,使DNA雙鏈不能解開。若在細胞正常生長的培養液中加入適量的該物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隨后細胞中的DNA復制發生障礙
B.隨后細胞中的RNA轉錄發生障礙
C.該物質可將細胞周期阻斷在分裂中期
D.可推測該物質對癌細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C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細胞增殖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從課外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
【試題解析】
知識點:中心法則、有絲分裂、細胞癌變。
考查能力:識記和理解能力
解題思路:某物質可*DNA分子兩條鏈的堿基對之間,使DNA雙鏈不能打開,說明該物質會阻礙DNA分子的解旋,因此會阻礙DNA分子的復制、轉錄和抑制細胞增殖,A、B、D三項均正確;因DNA分子的復制發生在間期,所以該物質可將細胞周期阻斷在分裂間期,C項錯誤。
3.下列關于動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機體內、外環境的變化可影響激素的分泌
B.切除動物垂體后,血液中生長激素的濃度下降
C.通過對轉錄的調節可影響蛋白質類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島素增加可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答案】D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動物的激素調節、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難度適中。
【試題解析】
知識點:激素調節。
考查能力:識記和理解能力
解題思路:激素的分泌是以細胞代謝為基礎的,因此機體內、外環境的變化可通過影響細胞代謝而影響激素的分泌,A項正確;生長激素是由垂體分泌的,切除動物垂體后,血液中生長激素的濃度下降,B項正確;蛋白質類激素的合成過程包括轉錄和翻譯,因此通過對轉錄的調節可影響蛋白質類激素的合成量,C項正確;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液中血糖濃度增加可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D項錯誤。
4.關于高等植物葉綠體中色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葉綠體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有機溶劑乙醇中
B.構成葉綠素的鎂可以由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
C.通常,紅外光和紫外光可被葉綠體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長的植物幼苗葉片呈黃色是由于葉綠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答案】C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細胞中的無機鹽、光合色素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
【試題解析】
知識點:葉綠體中的色素。
考查能力:識記和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
解題思路:葉綠體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包括乙醇在內的有機溶劑中,A項正確;鎂屬于細胞中的無機鹽范疇,可以離子狀態由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進而參與葉綠素的合成,B項正確;一般情況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見光,可見光不包括紅外光和紫外光,C項錯誤;葉綠素的合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長的植物幼苗,因沒有光照而導致葉綠素合成受阻,使類胡蘿卜素的顏色顯現出來,因而葉片呈黃色,D項正確。
5.如果采用樣方法調查某地區(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A.計數甲地內蒲公英的總數,再除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
B.計數所有樣方內蒲公英總數,除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
C.計算出每個樣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樣方蒲公英密度的均值,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
D.求出所有樣方蒲公英的總數,除以所有樣方的面積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
【答案】C
【命題意圖】本題考察種群密度的理解和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的相關知識,難度適中。
【試題解析】
知識點:種群密度的概念。
考查能力:理解能力
解題思路: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就是種群密度。估算種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樣方法:在被調查種群分布的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數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內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內種群密度的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計值。綜上所述,A、B、D三項均錯誤,C項正確。
6.果蠅的某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對于這對性狀的表現型而言,G對g完全顯性。*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個特定基因時會致死。用一對表現型不同的果蠅進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蠅中雌:雄=2:1,且雌蠅有兩種表現型。據此可推測:雌蠅中
A.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G基因純合時致死
B.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g基因純合時致死
C.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g基因純合時致死
D.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G基因純合時致死
【答案】D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伴性遺傳、基因的分離定律的相關知識以及基因分離定律中致死的原因分析。意在考查學生能從課外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試題解析】
知識點:伴性遺傳、基因分離定律。
考查能力:綜合運用能力。
解題思路:由題意“子一代果蠅中雌:雄=2:1”可知,該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與性別相關聯,為伴性遺傳,G、g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由題意“子一代雌蠅有兩種表現型且雙親的表現型不同”可推知:雙親的基因型分別為XGXg和XgY;再結合題意“*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個特定基因時會致使”,可進一步推測:雌蠅中G基因純合時致死。綜上分析,A、B、C三項均錯誤,D項正確。
29.(10分)
為了研究溫度對某種酶活性的影響,設置三個實驗組:A組(20℃)、B組(40℃)和C組(60℃),測定各組在不同反應時間內的產物濃度(其他條件相同),結果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三個溫度條件下,該酶活性最高的是組。
⑵在時間t1之前,如果A組溫度提高10℃,那么A組酶催化反應的速度會。
⑶如果在時間t2時,向C組反應體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條件保持不變,那么在t3時,C組產物總量,原因是。
⑷生物體內酶的化學本質是,其特性有(答出兩點即可)。
【答案】
(1)B(2)加快
(3)不變60℃條件下,t2時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應底物總量也不會增加
(4)蛋白質或RNA高效性、專一性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酶及影響酶活性的因素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從題圖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結合這些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
【試題解析】
知識點:降低反應活化能的酶。
考查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解題思路:
(1)由圖可見,B組(40℃)條件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酶活性最強。
(2)A組(20℃)還沒有達到最適溫度,增加10℃后更接最適溫度,所以酶活性會增強,催化反應速度加快。
(3)高溫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酶失活。對比分析圖示中的3條曲線可推知,在時間t2時,C組的酶在60℃條件下已經失活,所以如果在時間t2時,向C組反應體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在t3時,C組產物的總量不變。
(4)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
30.(9分)
乙酰膽堿可作為興奮性神經遞質,其合成與釋放見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⑴圖中A-C表示乙酰膽堿,在其合成時,能循環利用的物質是①(填“A”、“C”或“E”)。除乙酰膽堿外,生物體內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②(填“能”或“不能”)作為神經遞質。
⑵當興奮傳到神經末梢時,圖中突觸小泡內的A-C通過①這一跨膜運輸方式釋放到②,再到達突觸后膜。
⑶若由于某種原因使D酶失活,則突觸后神經元會表現為持續。
【答案】
(1)C能(2)胞吐突觸間隙(3)興奮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興奮在神經細胞間傳遞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從題圖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結合這些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難度適中。
【試題解析】
知識點:神經調節。
考查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
解題思路:
(1)由圖可知,A-C釋放后被分解,C重新被吸收進入突觸前膜,可循環利用。目前已知的神經遞質種類很多,主要有乙酰膽堿、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5-羥色胺、氨基酸類(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等)、一氧化氮等。
(2)神經遞質通過胞吐釋放到突觸間隙,經擴散通過突觸間隙,然后與突觸后膜(另一個神經元)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引發突觸后膜電位變化,即引發一次新的神經沖動。。
(3)D酶失活會導致興奮性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無法分解,將持續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的持續興奮。。
31.(8分)
BTB是一種酸堿指示劑。BTB的弱堿性溶液顏色可隨其中CO2濃度的增高而由藍變綠再變黃。某同學為研究某種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進行了如下實驗: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藍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變成淺綠色,之后將等量的淺綠色溶液分別加入到7支試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長狀況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閉所有試管。各試管的實驗處理和結果見下表。
試管編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水草 | 無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距日光燈的距離(cm) | 20 | 遮光* | 100 | 80 | 60 | 40 | 20 |
50min后試管中溶液的顏色 | 淺綠色 | X | 淺黃色 | 黃綠色 | 淺綠色 | 淺藍色 | 藍色 |
*遮光是指用黑紙將試管包裹起來,并放在距日光燈100cm的地方。
若不考慮其他生物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回答下列問題:
⑴本實驗中,50min后1號試管的溶液是淺綠色,則說明2至7號試管的實驗結果是由①引起的;若1號試管的溶液是藍色,則說明2至7號試管的實驗結果是②(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⑵表中X代表的顏色應為①(填“淺綠色”、“黃色”或“藍色”),判斷依據是②。
⑶5號試管中的溶液顏色在照光前后沒有變化,說明在此條件下水草。
【答案】
(1)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不可靠的
(2)黃色水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進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濃度高于3號管
(3)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吸收與釋放的CO2量相等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的能力。
【試題解析】
知識點: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可以用于檢測CO2。
考查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解題思路:
(1)依題意并結合表中信息可知:距日光燈的距離表示光照的強弱。2號試管遮光,其內的水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能進行呼吸作用;3~7號試管內的水草在有光的條件下,溶液顏色的變化是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與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的綜合反映;1號試管為對照組,其中的NaHCO3可維持CO2濃度的相對穩定,2~7號試管為實驗組。綜上所述,若50min后,1號試管的溶液是淺綠色,則說明2~7號試管的實驗結果是由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引起的;若1號試管的溶液是藍色,說明2~7號試管的實驗結果是不可靠的。
(2)2號試管因遮光,其內的水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消耗CO2,但能通過呼吸作用釋放CO2,所以試管內CO2濃度最高,X代表的顏色應為黃色。
(3)5號試管中的溶液顏色與對照組1號試管的相同,均為淺綠色,說明在此條件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
32.(12分)某種植物的果皮有毛和無毛、果肉黃色和白色為兩對相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獨立遺傳。利用該種植物三種不同基因型的個體(有毛白肉A、無毛黃肉B、無毛黃肉C)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⑴果皮有毛和無毛這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為①,果肉黃色和白色這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為②。
⑵有毛白肉A、無毛黃肉B和無毛黃肉C的基因型依次為。
⑶若無毛黃肉B自交,理論上,下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⑷若實驗3中的子代自交,理論上,下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⑸實驗2中得到的子代無毛黃肉的基因型有。
【答案】
(1)有毛黃肉
(2)DDff、ddFf、ddFF
(3)無毛黃肉:無毛白肉=3:1
(4)有毛黃肉:有毛白肉:無毛黃肉:無毛白肉=9:3:3:1
(5)ddFF、ddFf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從題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結合這些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
【試題解析】
知識點:伴性遺傳和基因分離定律。
考查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解題思路:
(1)由實驗一:有毛A與無毛B雜交,子一代均為有毛,說明有毛為顯性性狀,雙親關于果皮毛色的基因均為純合的;由實驗三:白肉A與黃肉C雜交,子一代均為黃肉,據此可判斷黃肉為顯性性狀;雙親關于果肉顏色的基因均為純合的;在此基礎上,依據“實驗一中的白肉A與黃肉B雜交,子一代黃肉與白肉的比為1:1,因此黃肉B為雜合。
(2)根據上一小問的分析,A、B、C的基因型分別為DDff、ddFf、ddFF
(3)依據簡單的分離定律可知子代黃肉:白肉為3:1,親本的無毛為隱性純合,所以子代表現型為無毛黃肉:無毛白肉=3:1
(4)實驗三中的子代基因型為DdFf,自交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表現型為有毛黃肉:有毛白肉:無毛黃肉:無毛白肉=9:3:3:1
(5)實驗二中的“無毛黃肉B×無毛黃肉C”雜交后代基因型為ddFF、ddFf
39.[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蘋果醋是以蘋果汁為原料經發酵而成的。回答下列問題:
⑴酵母菌的呼吸代謝途徑如圖所示。圖中過程①和②是蘋果醋生產的第一階段,在酵母菌細胞的中進行,其產物乙醇與試劑反應呈現灰綠色,這一反應用于乙醇的檢驗;過程③在酵母菌細胞的中進行。與無氧呼吸相比,在有氧條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
⑵第二階段是在醋酸桿菌的作用下將第一階段產生的乙醇轉變為醋酸的過程,根據醋酸桿菌的呼吸作用類型,該過程需要在條件下才能完成。
⑶在生產過程中,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發酵溫度不同,第一階段的溫度(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階段的。
⑷醋酸桿菌屬于核生物,其細胞結構中(填“含有”或“不含有”)線粒體。
【答案】
(1)細胞質基質重鉻酸甲線粒體快
(2)有氧
(3)低于(4)原不含有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核生物與真核細胞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記憶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
【試題解析】
知識點: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考查能力: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解題思路:
(1)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階段的場所均為細胞質基質。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場所為線粒體基質,第三階段為線粒體內膜。無氧呼吸產物酒精可以與酸性重鉻酸鉀發生化學反應,由橙色變為灰綠色。與無氧條件相比,有氧條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快。
(2)果醋的制作依賴于醋酸桿菌在有氧條件下的代謝,醋酸桿菌為嚴格的好氧細菌。
(3)果酒制作的控溫范圍是18-25℃,果醋的制作控溫范圍是30-35℃,第一階段溫度低于第二階段。
(4)醋酸桿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有且只有一種細胞器為核糖體。
40.[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下圖表示通過核移植等技術獲得某種克隆晡乳動物(二倍體)的流程。
回答下列問題:
⑴圖中A表示正常細胞核,染色體數為2n則其性染色體的組成可為。
過程①表示去除細胞核,該過程一般要在卵母細胞培養至適當時期再進行,去核時常采用
的方法。②代表的過程是。
⑵經過多次傳代后,供體細胞中的穩定性會降低。因此,選材時必須關注傳代次數。
⑶若獲得的克隆動物與供體動物性狀不完全相同,從遺傳物質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⑷與克隆羊“多莉(利)”培育成功一樣,其他克隆動物的成功獲得也證明了。
【答案】
(1)XX或XY顯微操作(去核法)胚胎移植
(2)遺傳物質
(3)卵母細胞的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會對克隆動物的形狀產生影響
(4)已經分化的動物體細胞核具有全能性。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核移植技術、動物細胞培養技術、胚胎移植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
【試題解析】
知識點:核移植技術、胚胎工程。
考查能力:識記、理解、記憶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解題思路:
(1)提供體細胞的供體可能為雌性,也可能為雄性,因此圖中A(正常細胞核)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或XY。常采用顯微操作去核法來去除卵母細胞的細胞核。②過程表示將早期胚胎移入受體,其過程為胚胎移植。
(2)取供體動物的體細胞培養,一般選用傳代10代以內的細胞,因為10代以內的細胞一般能保持正常的二倍體核型,保證了供體細胞正常的遺傳基礎。超過10代繼續培養,則其遺傳物質(或核型)的穩定性會降低。
(3)克隆動物的細胞核基因來自供體,因此大部分性狀與供體相同,但細胞質基因來源于受體(或提供卵母細胞的個體),即卵母細胞的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會對克隆動物的形狀產生影響,這就決定了克隆動物的性狀與供體不完全相同。
(4)克隆動物的培育采用的是核移植技術,核移植技術的原理是:已經分化的動物體細胞核具有全能性。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